中职生德育学分体系实践研究

来源 :职教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ctzn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育是培养大写的人,教育最终目的是将人的生命感和价值感唤醒。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落实“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教育精神,2013年9月起,南京金陵中等专业学校对学生实施了新学分制。新学分制的一重大变革就是德育学分体系的实施,通过这一举措重新挖掘了德育载体的作用,强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助于从“他律他教”转为“自律自教”、从“被动培养”转为“选择培养”,最终提升了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养,为中职学校实施德育学分体系提供有益启示。
  关键词:中职学生;德育学分体系;行为品德;知识能力;校本特色;文体特长;公益实践
  作者简介:田开元,男,南京金陵中等专业学校学生工作处主任,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职德育。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6)23-0069-03
  一、实施德育学分体系的缘由
  (一)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
  当前,在职业学校中,以学生成绩评价学生发展好坏仍较为普遍。学生考试合格,获得技能证书,只要没有严重的违法违纪行为,就是一路绿灯,在这种状况下对于立德树人是极为不利的。在企业界有句名言“人们不会做你期望的事,只会做你检查的事”。德育学分体系的实施,正是确定德育是学校教育核心地位、灵魂引领的具体保障,也必将引起学生的重视。德育学分体系,超越了以往的学生管理量化计分,更不是班級考核的个人具体化,而是融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德育方法于一体,以学分的形式规范、衡量学生的一种德育手段,有力推动学生素质提升。[1]
  (二)人人成才的直接要求
  学校探索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立足“人人皆可成才”的人才观、“人人尽展其才,人人尽享其才”的育人观,引导全体师生登高望远,追求卓越。(1)人人成才需要全方面的评价学生。德育学分体系关注学生发展的方方面面,让学生受到关注和尊重、让学生进行参与与展示、让学生得到收获与成长;(2)人人成才需要全员育人的支持。德育学分体系促使全体老师以“坚守阵地、参与管理、发挥特长”三种模式参与到学生教育之中,发挥引导、管理和评价作用。
  (三)文化发展的导向要求
  “只有优秀的学校文化才能孕育出优秀的学校教育”这一观点,已得到广泛的认同和接受。德育学分体系在构成要素、评价渠道、计算方法等方面所体现的特点,正是学校根据地域位置、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发展水平而在教育价值、教育观念、教育抓手等方面的思考,也正是学校文化的直接体现。
  打造学校文化力,提升学校的竞争力,形成核心竞争力,重在人心的建设。德育学分体系的实施,也在不知不觉中发挥文化的影响、熏陶和濡染作用。
  二、实施德育学分体系的内容
  (一)学校德育学分共有五大类,八个项目组成,贯穿于学生中职三年的始终
  1.行为品德类,包含操行等第一个项目。操行等第项目每学期进行一次,包含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学习态度、遵纪守法、集体活动五个方面,重在引导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不断追求进步,做最好的自己。
  2.知识能力类,包含军训、岗前拓展、劳动三个项目。(1)军训项目在第1学期进行。军训不仅提升学生思想觉悟、增强学生组织观念、培养艰苦奋斗的作风,更需要学生掌握军事知识和技能,为保家卫国打好基础。军训时间在十天以上,学校将个人内务、队列训练、跑步行军、国防知识、救护培训作为训练重点;(2)岗前拓展项目在第五学期进行。岗前拓展包含职场辅导和团队训练两部分。职场辅导包括培训职业礼仪、劳动法规、创业培训、求职心理、工作法则等方面;团队训练以户外团队活动为主,重在培养学生的沟通协调、理解交流、团结互助能力;(3)劳动项目每学期进行。劳动也是一种重要技能,需要培养和锻炼。学生除参与到班级卫生清扫值周外,在校期间每学期中还需要担任一次校园环境大值周工作,如植树、清理落叶、清洁设备等。每个工作岗位有具体要求和考核,工作时间为2~3个工作日。第六学期实习阶段中,要求学生积极参加单位的劳动活动,并由企业领导进行具体安排和考核。
  3.校本特色类,包含寒暑假作业、班会课两个项目。(1)寒暑假作业项目由三次寒假作业和两次暑假作业组成。学校提倡“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练字即炼心、书法即修身”等,制作校本寒暑假作业,包括好书摘录、读书心得、硬笔书法、社会实践等方面,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假期时间充实自己;(2)班会课项目在第一至第五学期进行。学校每周一第七节课为班会课,每周一第五节课为校会课。班会课有规范授课计划、方案、评价表等,是由班主任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自我教育课。班级每个学生将以组成小组方式,参与到一节班会课的组织、设计、实施工作,并以个人方式参与整个学期的班会课活动。
  4.文体特长类,包含文艺、体育获奖一个项目。文艺、体育获奖项目每学期统计一次。学校鼓励学生掌握一项文艺爱好和一项体育特长,学校搭建了读书节、艺术节、风采节、歌唱节及篮球赛、足球赛、乒乓球赛、田径赛、健美操赛、吉利斯赛十大平台。学生积极参赛,以获奖成绩申请德育学分。
  5.公益实践类,包含志愿者活动一个项目。志愿者活动每学期统计一次。学校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公益活动,利用所学回馈社会。学校下发志愿者手册,学生参与大型活动服务、志愿者服务、好人好事获媒体报道等均进行记录,按标准核算德育学分。
  (二)学校德育学分与学生息息相关,贯穿于学生中职三年的各个方面
  1.引导学生追求卓越,德育学分与学生学期评优挂钩。学生除在固定项目获得合格学分以上,还必须在文艺、体育获奖项目和志愿者活动项目获得一定学分后,方可参加各种评优活动。
  2.引导学生完善自我,德育学分与学生毕业挂钩。学生德育学分需达到一定分数,并且操行等第项目六个学期均达到合格学分以上方可毕业。如操行等第项目分数不够,需参加法纪培训班并获得毕业,方可补足操行等第项目学分。   3.引导学生强弱互补,德育学分可补充总学分。学生如因种种原因在学科类必选学分和社团类选修学分中没有修满,离毕业总学分还有差距,可拿德育学分进行一定程度的补充。
  三、德育学分体系实施的意义
  (一)突出学校特色文化的魅力
  “山之高远聚合理想、攀登不懈凝结信念、山之厚重肩负责任、永不言弃磨砺意志”是学校山文化的核心思想。德育学分体系中的方方面面,正是体现学校不断探索适合学生的教育、探索获得幸福的教育、探索获得成功的教育。德育学分体系起到了聚集人心,提振精气神的作用,促使学生敢为人先、勇攀高峰、有一种山高我为峰的气概。
  (二)建立全面有效的评价体系
  每个德育学分项目的评定,均会由学生本人、班级同学、任课教师、班主任、管理干部等多人群组成小组进行评价。德育学分体系的实施促进学生更加公正、公开、客观评价自己,不断明确目标、增强信心、提升判断是非能力;促进同学之间更加真实、合理、全面的进行互相评价,不断朝正确、健康的方向发展;促进教师更加科学、智慧、多角度评价学生,进一步发掘学生身上的亮点,以点带面,促进学生的全面提升。德育学分体系实践后,学生对教师的教育认可度提升,对自身发展更为关注。第一批实行新学分制的学生均取得毕业要求的德育学分数。有两名学生利用德育学分补足了总学分,也获得了毕业。
  (三)有利于学生特长发展、全面成长
  德育学分淡化了百分制,鼓励学生自主发展、根据自己的个性差异、兴趣爱好来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同时,德育学分注重知情意行的协调统一,促使学生不仅知道“校级校规”,还能成为一个善于沟通、热爱劳动的自然人;成为一个健全人格、健康体魄的健康人;成为一个就是有理想信念、有憎爱观和荣辱观的社会人。[2]
  德育学分体系实施以来,有600多人次学生参加省市区级文艺、体育比赛获奖;3 000多人次学生参加校级活动获奖;1 200多人次获得学期表彰。学校多次荣获全国文明风采大赛优秀组织奖、江苏省文明风采大賽优秀组织奖;学校足球队、篮球队、兵乓球队、健美操队均获得江苏省职业学校比赛一等奖。一大批学生获得了“我能行、我真棒、我愉悦”的成功体验。
  (四)促进学生、家长、教师的成长反思
  反思就是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经验教训。在德育学分体系中,学生的各项德育学分都采用学生申报、评定小组认定的方式获得。评定过程就是学生、家长、教师对德育的一个反思过程。学生对自我进行反思有利于发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和存在的不足,从而促进自身的发展;教师和家长对自己的教育实践进行反思有利于发现教育方法的不足,从而改进教育策略,提高德育效能。
  自德育学分体系实施以来,学生力争做最好的自己,学校日常考核扣分数据明显下降,违反校纪校规偶发事件数量也明显下降。教师力争做有智慧的教师,更加专研教育,从而择准时机、阐明道理、提出建议让学生心服口服。荣获全国、江苏省、南京市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一等奖的南京金陵中等专业学校黄欢老师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参考文献:
  [1] 楼军江.大学生德育学分的设计和操作[J].中国高等教育,2001(15):22-24.
  [2] 姜峻.教育就是培养大写的人[J].职教通讯,2016(5):卷首.
  [责任编辑 李 漪]
其他文献
摘 要:技能的形成几乎必然涉及到学习者对身体的运用,然而过往的研究较少关注职业教育中的身体维度,而身体社会学的理论则能揭示出一些过去关于职业教育及技能学习的难以发现的现实。在身体研究的诸多理论之中,福柯关于权力关系对身体的控制和干预的论述对于分析劳动中的身体及技能形成非常有用。不同种类的工作中劳动者运用和支配身体方式存在明显的差异,且这些差异受到对应工作场所的权力关系的影响。在学校场域中,身体则常
期刊
摘 要:产教融合是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的主要途径。阐述了目前校企合作的主要模式,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基本原则,指出加快高职院校快速发展,走产教融合之路的必要性;结合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走产教融合之路的案例,以及“五融入一平台”产教融合模式的具体实践,为其他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实践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职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作者简介:徐叶军,男,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讲师/工程师,主要
期刊
摘 要: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其中,高端技能型人才尤为抢手。当前,我国就业准入制度日趋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必将成为劳动力就业的门槛,对于高职院校确定新的培养目标,整合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改革重点,改进教学方法,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有重要推动作用。  关键词:高职院校;职业资格证制度;职业能力;制度融通  作者简介:饶玉婕,女,江西财经职业学院教师,主要研
期刊
摘 要:高职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既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也有利于社区的良性发展,志愿服务意义深远。但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缺乏志愿精神、沟通渠道单一、资金设备短缺等问题,针对这些情况,提出从培养志愿精神,完善激励机制;加强管理培训,打造志愿团队;利用网络平台,加强舆论宣传;加强校社合作,争取社会支持等策略,建立起高职学生社区志愿服务长效机制。  关键词:高职学生;社区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烹饪专业  基金项
期刊
摘 要:酒店行业的发展和经营模式的不断创新催生了对酒店人才创新创业能力的需求。现有的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实训教学环节存在教学不够系统、教学内容与酒店实际工作需求脱节、缺乏科学健全的考评机制等问题,难以满足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系统分析了面向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实训教学体系应具备的构建要素,提出了该体系构建的保障因素。  关键词: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实训教学体系;创新创业
期刊
摘 要:能否及时解决教师在课程改革过程中遭遇的认识偏差及实践困境,决定着课程改革的进度及成效。为此,从课程改革的目的、课程改革的可行性、教师对课程文本资料的认同与驾驭、教师对课程实施的自信等方面深入了解和剖析教师遭遇的困境及影响因素,对此,从课改的目的、课改的设计、教师培训、制度保障等方面提出建议。  关键词:高职教师;项目课程改革;困境;影响因素;A校;课程改革实践  基金项目:2013年度江苏
期刊
摘 要:基于2002-2011年河北省省级精品课程立项数据,以高职院校为研究对象,从立项课程数量,参与立项院校数量,个体院校立项数以及立项课程专业类别分布等四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对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形成四点启示:(1)进一步加大课程资源建设力度;(2)进一步加快课程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应用;(3)进一步加大对弱势高职院校的扶持;(4)进一步均衡专业类别的覆盖面。  关键词:高职院校;省级精品课程建设;精
期刊
摘 要:生均标准培养成本是政府部门确定生均财政拨款标准的重要依据。基于中等职业学校合格标准和成本监审办法,构建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生均标准培养成本模型,并结合物价水平、教师工资等进行实证分析,针对分析结果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中等职教;生均培养成本;模型构建;免学费;江苏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免学费条件下中等职业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研究——以江苏为例”(项目编号:2014
期刊
摘 要:从问题入手,指出我国对“科学主义”的批判与认识,仍处于“不及”阶段,这种状态导致了职业教育教学督导中存在对“过”的价值与“不及”认识的缺憾,指出“度”是通过“过”而不是“不及”才能把握到的。基于此,考虑职业教育教学督导的科学化问题,认为科学化思想要求教学督导工具是系统性的、过程性的、精细化的以及可操作的。  关键词:职业教育;教学督导;“过”的价值;“不及”的缺憾;督导工具  基金项目:2
期刊
摘 要:对民办艺术类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性投入进行实证调查,结果发现:学生整体认知能力偏低导致应对学业挑战能力较差;学生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导致主动投入学习程度不高;专业课程关联程度较大促使合作学习程度整体较高;师生配比合理队伍年轻促使师生课外互动频率较高;当前市场就业形势严峻促使学生十分关注职业规划;文化艺术发展融合多元促使背景不同学生乐于沟通;应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促使学生注重技能相关活动;学校注重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