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题”无需“大做”

来源 :教育管理与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2583995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信息化的今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接收了许多信息。他们不再是单纯的白纸,他们已对某些事物有了自己的认识,我们要去改变他们,按自己的期望去塑造他们还真不容易。这不仅仅要求我们要关心学生,更要求我们要用科学的方法,足够的机智去引领他们成长,让孩子们能够成为情智共长的新一代。
  我曾在某一天的课间,看见小鑫正拿个气球在玩,乳白色的,我也就没在意。只叫他上课不要玩,记得收起来。等到下课了,我就看到他从课桌里拿出一个新的,仔细一看,原来是避孕套,实在是尴尬呀!他还在拼命地吹,我当时真的很郁闷。我没急着找这个孩子,而是寻思着怎样来处理好这件事?怎样去引导他成长呢?
  此事虽然让我很生气,但我没有立即采用暴风骤雨式的教育,我也在反思:他真的错了吗?错得那么严重吗?或者说他玩着无意,我看者有心呢?避孕套,不是一件很普通的事物吗?为什么我们谈其色变呢?澳大利亚的中小学校为了保护女学生,不是还给她们发放避孕套吗?(老师要求女学生在遇到强暴事件时,可要求罪犯使用避孕套。以免怀孕和染上性病。)这种珍重生命的做法不是很人文吗?现在的中学生堕胎已经是见怪不怪的事情了。如果她们能够早一点接受到性观念、性道德方面的教育,他们未必会发生性行为。可是,正因为没有这方面的教育,使许多的孩子在懵懂中吃了苦果。我们都知道,不管什么原因,怀孕和堕胎都会给女性带来身心伤害,甚至会影响她们的一生。如果她们有防护意识,那么是不是就不会再有这么多的女性经受堕胎之痛了?是不是就不会再有这么多女性去品尝因此而带来的一切苦果了?
  就目前社会文化来看,诱导孩子成人化的不良信息太多,可以说,对中学生的早恋和性问题,堵是堵不住的,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为了减少身心伤害,应该让她们尽早地学会相关知识、学会如何保护自己。当然,在教避孕的意义和用法的同时,更应该向他们灌输道德意识、人格意识和责任意识,让他们知道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
  对于小鑫的事,我没把他批评得体无完肤。而是把小鑫“请”进了办公室。我也没有转弯抹角,直奔主题:“你知道你玩的气球是什么吗?”他点点头。我接着问:“这东西哪儿来的?”他吞吞吐吐的说:“这是从路边的自动售货机中花钱买的。”“那你知道它的用途吗?”我温和地问。“我知道。它是……”小鑫欲言又止,脸刹那间变得通红。“不要紧,老师不怪你。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对许多事情也很好奇。你对它觉得好奇这没什么,只是,你在校内玩老师觉得不合适。”“那把它放在哪儿呢?”“对于自己根本用不着的东西,放在身边干什么呢?交给老师吧。”他使劲点点头并把东西掏出来递给我。我告诉他,校园应该是文明和高雅的,有些事物是不宜在校内出现的,就像不能穿拖鞋、背心进教室一个道理。看着他紧张的神情渐渐释然,我想:我的教育也算达到目的了。我又给他讲社会对男性的要求,男性对家庭的责任,方方面面都是希望他能把精力转到学习上来,这一次谈话非常愉快,他丝毫没有抵触情绪,我们甚至还谈到了他的家庭情况,他对老师的评价等。事后想想,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都是站在成人的视觉一厢情愿地小题大做。试想,如果我把这个孩子叫进办公室,不分青红皂白劈头盖脸地训斥一通,结果会怎么样呢?除了给孩子心头留下永久的阴影和创伤,我想,不会有别的好处。其实,青春期的孩子随着身体的发育成熟,产生性好奇、性冲动的行为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无论父母和老师的性教育是否到位,在资讯发达的今天,孩子们完全有渠道“自学成才”。老师和家长绝不能以强硬的态度训斥、挖苦孩子,而是要以有效的沟通表达老师和父母的想法和观念,耐心地引导并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这个特殊时期。
  网络连接着世界各地,信息林林总总资源共享,你知道他什么没见过?今天中学生的见识远远的超越了我们年轻时,他们所差的就是阅历和认识的深浅。不要对学生偶尔出现的性行为感到惊讶,从生理学上看这是很正常的。我们的大惊小怪会造成他们的心理压力,反倒不好。今天我们该做的就是凭我们的经验和阅历引导使其对性的理解升华。孩子们都要长大,有些所谓“少儿不宜”的事物和道理他们迟早都会知晓,如果我们教师还抱残守缺,用我们“当年的单纯”来衡量他们,“谈性色变”,我们就永远无法去理解他们,更谈不上引领他们成长。因此,我们要直面现实,不可躲避,也不可压制。其实这个时候我们冷静冷静不用堵而用疏的办法或许会更有效。试想,如果对于那件事我不够冷静,认为这是学生思想肮脏的反应,甚至是伤风败俗的丑事而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大声斥责再加上一番羞辱。我想可能就会有两个结果:一个是反正都被羞辱过了,破罐子破摔,再找一些“臭味相投”的同学,壮大力量与老师作对;另一个可能会觉得抬不起头,变得更加内向暴躁。如果真是这样,那就不仅仅给自己的工作带来困难,更重要的是耽误了一个孩子的一生。
  作为教师,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学生起着或大或小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谨慎地处理好每一件小事。
其他文献
一、问题提出  新课程改革几年来,数学课堂教学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为广大教师所认同,各种极具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模式、方法不断涌现,素质教育在新课程改革地推动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还没有从普遍意义上摆脱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教学中存在许多无效、低效现象。因此,以新课程改革理念为引导,进行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性的研究,是转变数
期刊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上很多国家在教育领域进行大规模的议事,中小学课程改革则是普通教育改革的重要问题。许多国家都认为自己的中小学课程不能符合时代的要求,不能满足本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与学生的身心发展适应。  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务院批转的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了改革我国现行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研制和构建面向新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的任务,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
期刊
效课堂教学模式,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整体提高,大幅度提升常态课教学质量,努力构建具有延边一中特色的高效课堂。  常态课,是一种自然、真实状态下的教学活动,是师生在不受其他外界因素干扰下的双边活动,是常态下的公开课;优质课作为常态课的模板,既是对常态课的超越,又最终以常态课为依托。一堂优质的常态课,功夫不仅在课内,更重要的是在课堂之外。在课外认真解读教材、认知教材,驾驭教材,真正的过好教材这一关,让自
期刊
抽象函数问题常因解析式不具体而难于求解,有时由于条件相似而导致判断上的混淆,下面给出一组抽象函数形似意别的结论。  下列各结论中相关函数都有意义,且函数f(x)有反函数f-1(x)及b>a。  1.如果f(a+x)=f(a-x),则函数 y=f(x)的图像关于直线l:x=a对称。  2.如果f(a+x)=-f(a-x),则函数 y=f(x)的图像关于点P(a,0)对称。  3.函数y=f(a+x)
期刊
从教几十年,我遇到过各种性格的孩子,面对他们的个性差异,我总能找到一些应对的办法,然而,这次,我遇到了一个全新的挑战。  一、结缘——我的班上有个智障儿  缘缘小班来园时谁也不理,只是一味地哭,开始时候我们以为他是分离焦虑的表现比较严重,但过了一段时间,当其他的孩子陆陆续续适应了幼儿园生活后,缘缘仍然只是坐在位子上哭,不说一句话。这个时候,我意识到他可能有些特殊,就找来了他的父母,得知已满3岁的他
期刊
毕业班的学生伴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增多,对老师和家长的态度也有了变化,有了较明显得叛逆心理。为了给社会培养有知识、有理想、有道德的劳动者,时刻准备接受祖国的挑选。这恰恰是我们培养、引导他们积极进取、获取知识的起点,从而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各个方面的教育,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要做到这些,就需要我们调整思路不能用老套路,必须出新招。  一、找好突破口,隐蔽企图,深入生活促教育  毕业班的学生自我感觉总
期刊
班主任的工作是千头万绪的,它面对的是一颗颗纯真、无瑕的心灵,面对的是一个个复杂多变的内心世界。它官虽小,但责任和作用重大。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深入学生,了解学生,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和生活的情况,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全面、健康地发展呢?  一、以身作则的决心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不要以为只有你们在同孩子谈话、教训他、命令他的时候才是教育,你们在生活的每时、每刻,甚至你们不在场的时候,也在教育儿童他们
期刊
近年来随着重点中学的扩招,普通完中生源的改变,再加上我校体育、艺术类特长生的增加,我的老一套渐渐地不再那么奏效,教学质量每况愈下。学生的考试成绩总与我的期望值相差得这么远,该怎么办?这促使我必须去学习、去思考,改变原来的教学策略,改进原来的教学方法,以适应参差不齐的学生,为学生参加高考考取好成绩而努力。  高三数学复习,大体可分四个阶段,每一个阶段的复习方法与侧重点都各不相同,要求也层层加深,因此
期刊
随着国家对中职教育投入的加大,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数字化教学已为教学常态。推动教育数字化,中职学校最缺乏的是数字化教学资源的研发。如何利用计算机、扫描仪及相关应用软件,将传统教材编辑制作成数字化教学资源,是教师必须掌握的计算机应用技能。  最近,南京近60所中小学已经开始试点数字化教学,人手一台iPad。上课时学生用它查找资料、回答问题,下课时捧着它讨论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老师的讲义以及布置的作业
期刊
目前,我国正在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转变,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教育质量问题凸显为一个紧迫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就是提高教育质量.教育部教高〔2012〕4号《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要求各高校确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走提升人才质量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各高校认真贯彻执行《意见》精神,狠抓教学质量,着力培养学生创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