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与现实的交错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iqu87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何其芳先生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无论是文学创作还是文学批评,都具有无可替代的意义。他的散文《画梦录》一经出版,就受到了民众以及众多著名作家的好评。《画梦录》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湛的写作技巧,在中国现代散文领域创造了一片新的天地。
  关键词:《画梦录》;理想;现实;艺术风格
  《画梦录》创作于上个世纪30年代,由于新思想、新文学给国内文坛带来的冲击,一大批作家通过更多不同的、新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生活感悟和人生体验,使中国文坛走向了多元化的道路,而何其芳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何其芳用他那精致的笔法,构造了一个在幻想和现实中充满矛盾的年轻人的形象,诉说着自己孤独寂寞的内心。
  一、真挚的情感
  《画梦录》在艺术风格上具有鲜明的特色。如果说作者是怀着创作散文的心态完成的创作,倒不如说作者是怀着一颗诗人的心进行创作的。《画梦录》的语言富含着纯真的想法与真挚的感情。比如在文章《墓》中,作者描绘了一个充满着爱慕之心的青年,对一位已经逝去的姑娘的幻想。作者一开始先描写了姑娘在生病后的生活状态和身体状况的场景,而后引入的青年的形象,二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与呼应。女孩和青年,这两个不同的形象的身上却有着很多相似之处。两个人都充满着梦想与希望,然而现实却总是打碎他们的内心。女孩在生活中活泼开朗,快乐善良,而作者认为这种快乐是“寂寞的快乐”。因为自己生病,许多往日的朋友都与自己渐渐疏远,陪伴他的也就只有院子里那些正在生长着的植物了。女孩知道死神将至,却又不能拒绝死神的邀请,这种痛苦的心理最终伴随着女孩生命的离去。仔细想想,男孩何尝不是如此呢?男孩明明知道女孩已经故去,却又对她怀着深深的爱慕,以至于每次来到女孩的墓前,心中总是充满着无尽的幻想。然而现实却是残酷的,女孩的生命一去不复返,而男孩只能身处于痛苦与孤独之中。作者笔下描写了两个形象,却好似是一个形象一样。两个人都是充满着青春与梦想的少年,而现实却是孤独的、无望的。两个人都知道自己所期盼之事的结局,却又不愿承认自己的宿命,最终得到的只有绝望与惆怅。这种复杂的、充满矛盾的心理,在作者的笔下却用清新的风格展现出来,读者在面对这种诗一般的文字时,可能并不会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但读完全文却能激发出无限的遐想。仔细想想,作者难道不是在说自己吗?每个人年轻的时候总是怀揣着美好的期待,希望终有一天,自己的梦想能够得到实现。但是站在第三者的角度上看,那些美好的梦想,或许永远只是梦想吧。当无情的现实一次又一次的嘲笑着怀揣梦想的我们,又有谁能坚持着曾经那美好的初心呢?有的人无力抗拒现实的压力,最终走上了迷途,有的人不甘就此放弃梦想,不断抗争,而结果也总是不尽人意。作者正是在现实中有了这样的体会,才用这种美好的语言写下了这篇凄美的故事吧。
  二、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除了借助青年的形象,作者还通过故事的形式展现着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在《丁令威》中,作者把自己化身成了一只思乡的鹤。虽然文章省略了自己出游时的片段,但刻画了外面的世界与家乡在主角心中地位的不同。尽管作为一一只鹤,自己在出游时可能已经游历了祖国的大好河山,见识了更加美好的风景,可家乡在自己心中的地位确实永恒不灭的。尽管故乡那座荒凉的小城并没有什么美景,只有低矮的城墙和残破的砖瓦,但那毕竟是自己心中保留的最后一片精神家园。而故乡的人们却对自己不怀好意,起初是好奇,随后便是把自己当作不祥的征兆,用弓箭和谩骂把自己驱离了故土。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在这篇文章里展现的淋漓尽致。虽然文章只展现了主角返乡后的场景,但如果对其一生进行揣摩,就会发现主角其实经历了两次理想与现实的反差。文章中指出主角是外出游历了很久之后才回家的,这表明在主角离开家乡的时候,一定是对外面的世界怀着无数美好的期待的。当一个人总是身处在同样的环境中,内心难免会产生倦怠,总想到外面的世界走一走、看一看。而主角却没有在异地有更多的停留,而是激发出了对故乡熟悉事物的思念。外面的世界即使风景再美,对主角来说都是陌生的,自己游历了这么久,也总是独自一人,孤独之感不由的涌上心头,于是决定返乡。但回到了家乡之后,还没来得及回顾自己曾经身边的那些熟悉的事物,却又被无情的人类所驱赶,又经历了理想与现实的第二次冲突。至于主角在此之后去了哪里,就不得人知了,但可以想象,一个对故乡怀着美好怀念的人,却又不能回到自己最初的田园,只能永远在外漂泊,无依无靠,这种内心的悲凉恐怕是常人难以体会到的吧。
  三、独白式的语言风格
  独白式的语言是《画梦录》别具一格的语言特色。作者通过这种独特的表达技巧,将一个孤独的内心对世界万物的思考以及对自我价值的认知呈现给读者。比如《独语》一文,作者设想自己在荒凉的夜街上漫步,伴随着额昏暗的灯光与残破的街景,产生了无限的思考与遐想。或许只有当人身处孤独之时,才会有如此复杂的想法吧。如果一个人总是忙碌于外在事物的束缚,可能就没有时间对人生进行过多的思考。只有抛弃外物的羁绊,回归内心的田园,才能捕捉到心灵深处的那一丝灵感。作者说,可爱的灵魂都是倔强的独语者,这就是独语的人的真实写照吧。尽管每个人都不能脱离外物而生活,但有些倔强的人还是选择保留了自己内心深处的最后一片净土。当自己静下心来,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时,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这种人难道不是可爱的吗?与其说作者是想通过文章与读者进行对话,倒不如说作者是在自己与自己对话。当自己独自一人漫步于夜街之上时,或许能见到西晋的文人,或许能见到印度的王子,而每看到一个人、一片景,都会激发自己内心的思考。作者说,孤寂的人总会发出奇异的语言。当读者阅读《独语》的时候,或许也会有这样的感受吧。文章中碎片化的场景,可能让人一时无法揣测到作者的逻辑,但通读全文,又能感受到一丝深长的意味。有些时候,思考并不需要有太多的逻辑,我们的所见、所闻,都可以随时转化成所感,而这些感悟,也并非是空洞的、没有内涵的,反而是我们内心的真实写照。甚至作者自己在一段时间后回头看自己曾经写过的那些话语,都可能忘记了自己当时内心的想法,但比想法本身更重要的是思考的过程。独语并不是为了表达怎样的观点,或是得出怎样的结论,而是为了抒发内心深处真挚的情感。无论是外物抛弃了你,还是你脱离了外物,内心总会有一些压抑已久的想法需要抒发的。结合作者的时代背景,或许作者正是希望能在那种社会变革的环境下找寻到真实的自我吧。   四、精美的意象描写
  《画梦录》对于意象的描写也是文章的一大亮点之处。直抒胸臆固然是表达情感的直接方法,但通过营造意象来烘托真实的情感,往往更能引人入胜,激发读者的共鸣。读《画梦录》时,可以发现文章中处处充满着意象的描写。典型的意象自然是那篇《秋海棠》了。作者借助一株秋海棠,展现了一个年轻的思妇的形象,而思妇的形象,却又是自己真实身影的化身。作者和诗人一样,都喜欢借景抒情、托物言志。除了秋海棠本身以外,文章中还有许多其他意象。比如寂静的夜晚、幽深的庭院、无声的月光,共同渲染了一副孤独寂寥的场景。而在这种场景的衬托之下,作者的感情就能自然的流露出来了。秋海棠本来是美丽的花朵,而全文却没有展现出过于艳丽的色彩,而是将枝叶比作“素白的手”“褐色的小蛇”,这种冷色调的展现,与浓重的黑夜结合在一起,使得文章的气氛更加肃穆浓重了。但全文又并非总是如此,比如“景泰蓝的天空”、“晶莹的光”,却在茫茫的黑夜中展现出了一丝亮色。或许作者也并非万念俱灰,即使是在最深处的黑暗里,也能找到点滴的希望,这种意象之间的反差又为本文增色不少。又如《雨前》一文,作者描写了在下雨之前,田间的生物展现出的异于寻常的情态,通过情感与景色的结合,抒发着自己深沉的感怀。文章中的动物在雨来临之前都表现出了焦躁不安的反应,作者此时的内心难道不是如此吗?面对着一直沉闷的天气,万物都期待着改变,但雨最终还是没有来。文章到此戛然而止,令人感慨万千。
  在20世纪30年代散文创作的高潮中,《画梦录》专注于抒情散文,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对现代美文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作者以诗人的角度,赋予了散文诗歌一样的情调,这种艺术的创新将美丽的文字与作者的感怀结合在一起,无论是独白式的语言,还是精美的意象,都把美好的理想与冷漠的现实之间的冲突完整的展现给了读者,令人回味无穷。
  【参考文献】
  [1]何其芳.画梦录[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2]李健吾.李健吾文学评选[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3.
  [3]艾青.中国新诗六十年[J].文艺研究.1980(05):73-82.
  [4]吴晓东.现代“诗化小说”探索[J].文学评论.1997(01):118-127.
  [5]杨义,郝庆军.何其芳论[J].文学评论.2008(01):6-18.
其他文献
摘要:3D打印一种以电脑数字数据模型文件为基础来构建出物体的技术。它无需机器进行加工,也不需要任何形式的模具,直接生成物体,从而缩短研发制作周期,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3D打印快速发展也将波及整个动画模型开发与销售行业,催生众多新机会。传统定格动画的制作流程是十分复杂的,它的动作和形态需要动画师逐帧摆动,并对其逐帧拍摄,再将图片进行抠像等后期处理,最后将拍摄的图片连起来,就形成了定格动画。现有的动画
期刊
摘要:本文分析了信阳区域产业经济转型时期市场的优势,并结合了大学生面临的环境特点,寻求区域经济环境下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模式攻略。  关键词:产业经济;市场;电子商务;攻略  目前,大学生创业逐渐被社会所认同和接受,创业者同时也肩负着提高大学生毕业就业率和社会稳定等历史使命,但是由于大学生缺乏相对应的社会经验,所以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帮助。各地也纷纷出台政策鼓励大学生以创业带动就业,如何创业,如何选择
期刊
摘要:对校园戏剧该如何“脱贫”即如何在经费不足的现状下进行良性发展?本文以西北大学校园戏剧——小黑戏剧工作室为例,并通过采访相关大学的校园戏剧社得出如今校园戏剧的现状,总结出一系列应对校园戏剧经费不足的对策。希望通过这篇文章引起大家对校园戏剧经费问题的关注,促进各自校园戏剧的蓬勃发展。  关键词:校园戏剧;经费现状;小黑戏剧工作室; 良性发展  校园戏剧的关注是近年来国内戏剧界和教育界的一种新动向
期刊
摘要:《看得见风景的房间 》(A Room with a View)是英国著名作家 E.M.福斯特的代表作品。本文通过分析《看得见风景的房间》中的露西经过自己的努力终于冲破传统的束缚找到了自己的真爱的故事,并对比现代某些女性扭曲的婚恋观,分析深层次原因。  关键词:真爱;婚恋观;看得见风景的房间;露西  爱德华·摩根·福斯特(Edward Morgan Forster,1879-1970)是二十世
期刊
摘要:林真理子是当今日本文坛大众文学的代表作家,以写婚恋题材著称,她的作品反映了日本社会各个阶层的女性风貌,女性主义特征十分明显。本文将以林真理子的两篇著名短篇小说《只要赶上末班飞机》和《京都行》为例,分析林真理子笔下当代日本女性的人物形象及其性格,以及由此体现出日本女性在社会上、家庭中地位的转变。  关键词:林真理子;人物形象;当代日本女性;社会价值  林真理子,日本小说家,以写婚恋题材著称,2
期刊
摘要: 在乔典运等老一代作家及新时期以来崛起的中青年作家周大新等的共同努力下,南阳盆地的小说创作呈现出繁荣态势,独特视角的切入与主题的呈现,使小说本身组成了一幅缤纷多元的盆地画卷,在反映盆地现实等方面,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与价值内涵。  关键词:权力书写;人性挖掘;政治变革;民俗风情  以南阳盆地为背景的小说创作,是“南阳作家群”创作的一大亮点。在乔典运等老一代作家及新时期以来崛起的中青年作家周
期刊
摘要:艺术形式是形成于西方的一个美学概念,在西方古典时期美学中具有本体性的意义。在中国,这个概念虽未明确提出,但在传统书画批评中经常涉及,最有代表的形神论、气韵论,大概可以窥探一二。只不过与不同西方的是,中国传统美术批评中对于艺术形式的批评的落脚点与西方截然不同,它由形式分析着手,同时又不止于形式,它要表达是对生命的体悟。  关键词:艺术形式;本体;以形写神;气韵  艺术形式这个概念最早形成于西方
期刊
颜晓萍说:“我喜欢重彩中的静谧、澄明、情爱、闲适、温暖的气息。富有个性的绘画、制作能让情感、心灵获得充分的释放,能在心灵的每一个角落滋生激情、感知和灵感。”颜晓萍以其个性化的艺术实践,作品既有东方的古典神韵又有西方的恣意热烈——在重彩画领域中,探寻着重彩表现的可能性。  “我读日本画家高山辰雄的画,被他自由而富有感染力的线形深深打动,它单纯不拘谨,将线条所拥有的表情,融入形和色中——生动而灵性。”
期刊
摘要:小说是重要的文学形式,其叙事性较强,本文以叙事学为理论基础,从话语表现方式和视角转换两个方面,进行原文与译文的对比分析。这一理论指导译者在进行小说《无声的告白》翻译时,要抓住原文的叙事风格,做到原文与译文叙事的一致性,准确做好视角转换,实现翻译等值。  关键词:叙事学;《无声的告白》;视角转换;话语表现方式  一、叙事学  “叙事学”一词最早是由托多罗夫提出的。叙事学的产生是结构主义和俄国形
期刊
摘要:“开合清风纸半张,随机舒卷岂寻常,花前月下团圆坐,一道清风共夜凉。”这是明代翟佑一首咏扇诗,描绘了一幅温馨家庭消夏图。而如今这个时代,在炎炎夏日,电风扇、空调大行其道,使得我们渐渐疏远了曾经带给我们凉爽、美感和联想的扇子。回想曾经“轻罗小扇扑流萤”的时代,为了掩饰炎夏酷暑的粗暴给生活带来的狼狈,人们总是会借用扇子来给生活添补一些诗意。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喜欢在扇面上留书作画,所以也给后人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