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农村中小学教师推进新课改的外因障碍和应对策略

来源 :教学世界·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xzsx19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新课程实施以来,全省各地市深入推进课改如火如荼,先进经验层出不穷。但大多推进课改的典型来自师资优良、设备先进的城市中小学,分布面广、发展滞后的农村学校却难见成效,课改总是雷声大雨点小,应试教育的思想、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穿新鞋走老路”的思维惯性阻碍了新课程在农村中小学的有效实施。笔者在近几年参加了几次省教科所和省教育学会组织的有关新课程改革方面的现场会、研讨会,其提供的现场大多是城市中的先进学校,研究多数的农村薄弱学校如何推进新课改的现场会或研讨会很少。这说明,农村中小学在推进新课改工作上还有很多亟待破解的问题。笔者在农村中学任教,对农村教师队伍现状和落实新课改比较了解,通过校际间教研交流、听课调研、座谈了解,整理归纳了四点影响新课程有效推进比较突出的外因问题。
  问题一——师能固守。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长期形成并富有牢固陈旧教学观念的农村中小学教师对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思维发散的新课程教材不知如何去教,出现“穿新鞋走老路、新教材老教法”的教学思维惯性,把知识教学、考试教学作为其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满堂灌”现象十分普遍,课堂三维教学目标难以落实,学生创造能力难以培养,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问题二——师资老化。自国家取消大学生毕业分配政策以来,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逐年缺乏新教师的充实,3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在乡村中小学很难见到。新理念、新思维、新教法在没有容易接受新事物的年轻教师的推动下,很难在新的教学理念难以接受的中老教师队伍中呈现,凭经验组织教学非常普遍,造成学生的思维习惯顺延,创新精神难以培养。
  问题三——教研虚设。农村中小学的教研活动大多停留在表面上,教研内容也是浅层次的,尤其是传统的经验主义阻碍了日常教学的深入研究;部分学校为加强教研,也开展各种教研活动,特别是听评课,多数参评教师以“唱赞歌、说好话”为主,不愿意切中要害,集体教研活动也成了没有实效的形式。即使参加上级组织的优质课等各级各类业务评选教研活动,教师也大多定位在为了职称评定而参加,并没有起到教研成果辐射转化的作用。
  问题四——思想浮躁。受市场经济的熏陶和经济利益的驱使,教师的经济意识逐日增强,教师利用自身优势资源,办校外辅导班,做有偿家教,这种“身在校内,心在外”的思想行为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研究,加强校本教研的思想基础非常脆弱,集体智慧在课堂教学上的应用无从谈起。
  面对影响新课程有效推进比较突出的四个问题,我认为应当抓好“五个应对”,以解决外因障碍。
  一是落实学案导学,实现扩容增效应对课程变化。学案即师生共用的导学提纲,是变教师口头启发诱导为纸质探究平台的有效载体,应是同级同科教师的智慧共同体。设计程序:开学前,各学科备课组按照整册教材内容,合理分工备课,对全册的教材按章节设计初步导学提纲;开学后,各学科备课组根据教材进度,超周进行导学提纲的集体研讨,确定最佳设计,交教导处审验后印刷,同级同科师生共同使用。解决教师“穿新鞋走老路、新教材老教法”的教学惯性问题。
  二是强化集体备课,实现聚智增效应对课程改革。固定利用周一至周五的下午,按学科组进行定时、定科、定点、定人、定主题集体备课,主备人介绍备课和导学案设计情况,学科组成员提出建议商讨,达成共识后确定授课方案,同级同科教师统一使用,实现集体资源共享。
  三是凸显教学反思,实现纠错增效应对师能固守。教学反思是破解师能固守的有效措施之一。以“拒绝错误,改进教学”为主题,开展教学“日反思、周交流”活动,建立反思交流专栏,自我剖析,自我改进,自觉接受同事的评判,达到改进教学的目的,解决教师业务能力停滞不前的问题。
  四是浓厚课改教研,实现科研增效应对师资老化。积极开展以推进学科建模为目的的课改活动,举办观摩课、示范课、优质课、研讨课等,全员参与,互听互评,评比争先,共同提高,解决教师队伍日益老化,观念陈旧与多年师资补充无源的矛盾。
  五是推进素质教育,实现挖掘教师潜质应对师资缺乏。推进素质教育,作为农村学校最大的障碍就是特长专业教师严重匮乏,艺体特长教育和综合实践课在农村推进的难度难以减少,应试教育在农村学校还非常凸显。在这种现状下解决这一问题推进素质教育,必须挖掘教师第二特长资源,兼职辅导学生特长教育。
  在课改内涵发展中,继续伸长教改触角,因地制宜实行特长教育,把全面培养学生作为学校的办学方向。具体可采取“自愿选择、走班学习、导师辅导”的措施,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设立了艺术、体育、智力、能力4个兴趣类系,把全校学生编成若干个兴趣小组,用“自主选修、走班学习”的方式,每周每天的下午课外活动时间,固定开设特长教育课,变分散活动为分类活动。此外,还可选聘社会手工艺人,依照学校特长教育课开设方案,定期、定人、定科、定点组织授课,挖掘学生成长潜质,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其他文献
兴趣是创造思维活动成功的先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动力是对学习产生兴趣。现代教学理论认为,能力培养应该像知识技能训练一样作为教学的首要要求。数学能力是主体,是一般数学认知特点的概括化形式。数学能力直接来源于数学认知过程。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愉悦的氛围之中,从而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为了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以
期刊
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往往会碰到因各种因素在学习上让人头痛的学生,我们称他们为“学困生”。面对他们,我们不能放弃,也不能让他们自暴自弃,必须帮扶他们。那如何帮扶?在此,我进行简单的分析。    一、首先从心理入手,成为学生的心理医疗者    大多数的学困生由于种种的客观因素而造成在心理上的障碍,往往有自我封闭、缺乏同情心和爱心以及对周围的事物与人漠视、一意孤行等不良习惯,并在学习和生活上表现的不是很
期刊
物理学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一门自然学科,无论是生产上还是日常生活中,都蕴涵着大量丰富的物理知识。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提高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研究问题的方法,是初中物理教学中一个重要任务;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并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物理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加强物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初中物理教师必须通过现代先进教学技术手段、丰富的
期刊
在中学各学科的教学中,地理科与环境教育的关系最为密切,教学内容中有相当一部分的教材讲到环境与地理学的关系。因此,在地理学科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非常重要,那以怎样的抓手实施呢?    一、让学生充分认识环境保护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意义    社会发展尽管使人类较大程度地获得了生存自由,然而越来越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仍然时刻带给人类不少灾难,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当前,全球性环境与生态状况的继
期刊
打开新教材,迎面扑来的是一股清新的生活气息,按捺不住的是一种探究的欲望,它是新课程理念的载体,体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统一,有“教本”变为“学本”。作为新课程理念倡导下的教师,我有高度的责任感和满腔的热情全身心投入到这次课改的浪潮之中。在课改的道路上,仍旧上下求索,继续攀登高峰,致力于让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教学再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重现课改的第二春。“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堂,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我作为一名长期工作在农村的教师认为数学教学既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规律,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建构的过程,同时也要从农村的实际出发。农村虽然比较落后,但学生都是有着丰富的人格、丰富个性的活生生的人,在倡导“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当今课堂上,我就结合自己的
期刊
在当前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极为重要,这就给肩负政治课教学的老师提出了一个新任务——教师如何用一切手段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在学生形成自己的特征时,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教育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成了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如何准确把握培养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就颇为重要。   
期刊
有些乐曲、歌词往往是历史的缩影,它向我们展示着历史的智慧,传递着历史的遗韵。俄国著名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说过:“音乐的魔力,足以使一个人对未能感觉的事有所感觉,对理解不了的事有所理解,使不可能的事变为可能。”所以音乐作为历史教学的珍贵资源,一直被大量运用,产生了独到的效果。但是笔者经过查阅,发现这种“大量运用”主要局限在中国史教学中,在世界史教学中却很少,为此笔者把“音乐在世界史教学中的运用”作为一
期刊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当学生的心理处于压抑、不满,失去信心时将直接阻碍、削弱甚至中断智力活动,会破坏学习的向心力,当然也就谈不上学习的效率。学生对于数学的内在兴趣,是学习数学的强大动力。如何在教育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使之兴趣得以持久,进而转化为学习的动力,我觉得应从下面几个方面去尝试。    一、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期刊
能否悦纳自己是衡量一个人的心理状态是否积极和健康的一项重要的指标。悦纳自己是指一个人相信自己存在的价值,认同自己的能力,并在行为上表现出一种与环境和他人积极互动的心理定势。通俗地说,就是能够愉悦地接纳自己,包括自己的某些缺陷,并能不断地进行自我激励,使自己的人生过得充实而有意义。我们如何走出自我认识的误区,悦纳自己,发现自己,开发潜能、完善个性,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充实、美好呢?    一、对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