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初探

来源 :信息教研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hu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传统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学生学习和继承这些文化遗产,对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民族凝聚力,对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水平,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作为语文老师,该如何有效地进行古诗词教学,如何引导学生去学好古诗词?笔者想根据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来谈谈个人的做法。
  一、激发学习兴趣
  课文选入的古诗词远的距今两千多年,近的也有一百多年,都打着时代的烙印,今人与古人之间横亘着一条天然的鸿沟。要透彻理解这些作品,对十几岁的初中生来说确是一大难事,所以初学应把培养兴趣放在第一位。记得学生初学古诗词,我并未急于让他们接触课文,而是放了一首歌——《涛声依旧》让他们听,然后问他们歌的内容和哪一首古诗有关,大部分学生举起了手,因为张继的《枫桥夜泊》他们是学过的。接着教师又举了几首学生熟悉的歌曲中的一些歌词,告诉他们词作者只是把李白、杜甫甚至是《诗经》中的诗句稍作了改动而已。学生们马上产生了兴趣,原来古诗词和我们的生活离得这样近!在教学中,还应适当介绍一些诗词所涉及的史实、典故或诗人、词人的轶事,诗词创作的背景等内容,不但能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的主题,还增加了一些课外知识,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
  二、培养朗诵技巧
  要理解古诗词的思想感情,享受音韵美,培养朗诵技巧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所以应将朗读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反复诵读。整个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开始是教师范读或听朗读录音,然后师生齐读,先把字音读准,然后对难于理解的词句作点拨,容易理解的可发动学生讨论,弄清每句诗的大意及整首诗的主题。在此基础上,可指导学生划清节拍,读出节奏感,最后再让学生体会古诗词的“一唱三叹”之妙,甚至可以像古人那样摇头晃脑地去读,体会其中的节奏和韵味。总之,要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得琅琅上口,声请并茂,从中得到艺术的享受。朗读能力达到一定水平以后,还可以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举行诗词朗诵比赛。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提高了他们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三、感受思想感情
  古人云:“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它对培养学生辨别真善美的能力和陶冶情操起着重作用。其中主要通过借景抒情和练字来达到这一目的。杜牧的《江南春》处处写景:莺歌燕舞,柳绿桃红,山清水秀,酒旗春风……但诗人并未陶醉于大好的春光当中,结句通过一幅烟雨迷茫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感伤时事、忧国忧民的深情。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一句,一个“更”字写出了对老朋友分别后无限的牵挂和思念,收到了“一字千钧”的效果。
  四、展开合理想象
  初中课本中的古诗词都是语言形象、感情丰富的佳作,作者把语言美与意境美结合在一起,描绘了一幅幅优美的画面,有着特殊的审美功能。但由于初中学生审美能力的限制,对艺术美的鉴赏有一定难度,不过他们的想象力很强,这恰恰可以弥补这方面的缺憾,古人的许多作品都容易让学生展开想象。如王维的诗作,苏轼称之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其中的色彩美和线条美十分明晰。前者如“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把“绿”、“白”、“黄”三种颜色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绘成一幅“水乡初夏图”。后者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仅通过一“直”、一“圆”两个词就把大漠的荒凉、空阔及黄河的苍茫、悲壮勾勒了出来,是线条美的典型。学习这一类诗词,可以让学生边学边画,把想象直观化,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学了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之后,我便让学生进行了一次成功的尝试,碧绿的江水,苍翠的竹子,粉红的桃花,肥嫩的芦芽,雪白的鸭子,完美地组合在一起,以至于有的学生画完后情不自禁地说"这地方太美了!太令人神往了!"适于学生作画的诗不少,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范仲淹的《渔家傲》等。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对古诗词的关键词语的剖析,调动学生的想象力,达到“一字而意境全出”的效果,如王湾的“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中的“阔”和“悬”紧紧地呼应了前面的“潮平”和“风正”,可让学生充分想象水涨河宽,风吹帆满的美景,这对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是有益处的。
  五、坚持古为今用
  毛主席早就提出了“古为今用”的原则,并在自己的文学创作中作了成功的尝试。在《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一词中,“一唱雄鸡天下白”一句化用了李贺《致酒行》中的“雄鸡一声天下白”,使意境更为壮阔高远;而在《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则直接引用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中的“天若有情天亦老”一句,毫无斧凿之痕,并翻出了新意。成功地借鉴古人的创作方法或化用、引用古人的名句,不但能体现个人的艺术修养,而且能使自己的文章增加文采,同时也更好地继承了祖国灿烂的文学遗产。初中生接触了一些古诗词后,同样可以在作文或课文外文学创作中作有益的尝试,教师应鼓励成功的借鉴或引用,但同时要遵循以下原则:一要恰当;二要准确;三要适度。力求做到形式与内容完美的统一。
  六、联系生活实际
  古诗词是祖国文学宝库中璀璨的明珠,我们不但要教会学生学习如何诵读,如何理解,如何鉴赏,更要让学生懂得如何运用古诗词。比如当我们带领学生出去旅游,登上了高山之巅,可以问学生:“此时你最想用杜甫的哪一句诗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学生一定能答出:“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当有学生考试失意时,可以问其他同学,我们可以用李白的哪句诗来劝慰他?大家齐答:“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古人写诗非常重视意境的创造。意境的创造要经过艰苦的过程,具有深远、含蓄的特点。同时因诗词是一种高度凝练的文学样式,它往往以极简洁而形象的语言创造出完美的意境,表达出丰富的思想内容和主观情感,因此学生在对其进行把握时难免会遇到一定的困难。为了帮助学生准确地对诗歌的意境进行理解和把握,在诗歌教学与欣赏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想象,对诗歌的意境进行艺术的再创造,让学生在有所感悟的基础上用散文化的语言表达出来。
  总之,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古诗词教学无疑具有自己的特殊性。据此,我们就根据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研究教育的对象和教学的内容,寻求科学的规律,把学生培养成博古通今,有着较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的一代新人。
其他文献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认为:兴趣是心理活动的倾向,是学习的内在动力,是开发智力的钥匙。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就是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过程。教师的作用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找到知识之门的钥匙,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加深对知识的记忆与理解。兴趣 ,就是最好的策略,也是开启数学大门的钥匙。  激发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对实施新课标,搞好数学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要
期刊
“怎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虽然是个老命题了,但是学生从八零后到九零后再到即将到来的零零后。学生这个主体一直在变化。学生的基础,眼界,爱好等等也都发生着变化。所以课堂教学要随着学生的变化而进行不断的调整,才能够在教学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这样就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死板的课堂教学已经不再适用于这个社会的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那么,
期刊
摘要:学生不会提出问题,究其原因,与教师不会提问,或不善于提问有关。而提问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有效途径。新课程理念要求问题的设计不仅要从教材实际出发,更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对历史教师如何设计课堂提问,在此我从封闭性问题和开放性问题做了探究。  关键词:历史教学;课堂提问;探索  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疑问是思维的导火索”。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
期刊
一、为学生创造轻松愉悦的探索性学习环境  (一)教师要创造良好学习环境  因为良好的学习环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无论哪一种教学方法,教师都要首先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对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的规律进行研究,从而掌握学生心理。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客观探究情境的创设,主要包含试验情境、直观情境、自然情境以及社会情境等方面。在这种情境下,学生的学习方式变得灵活多样,学生乐于
期刊
教师是培养一代新人的工程师和艺术家,是人类科学文化、思想观点等宝贵遗产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同时又是年轻一代的智力开发者和完美人格的塑造者。人才的培养能否保证质量,学校能否办好,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教师,其关键在于教师的素养。为了把老教师的丰富经验学到手,保持和提高我校地理学科教学水平,我们坚持开展专题教学研究,先后研究过“如何上好绪论课”、“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如何培养学生记忆地理知识的能力
期刊
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密切,英语做为国际公用语言,在交流中所起的作用日益重要和突出。作为初中英语教师,有责任和义务为我国培养外语人才。所以,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成为我们当前重要的教学任务之一。那么,初中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应如何提高呢?下面谈一下我在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一、全英授课,营造英语会话氛围  在课堂上,英语教师应坚持全英授课,尽量给学生一个全英的环境。虽然我校极大部分学生来自于农村,起初可能不
期刊
一、主动渗透美育,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是审美教育的目标  我们知道,美育能同时影响人们的理智和感情,甚至能影响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不仅能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更能全面落实素质教育重要的一环。前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指出“在学生中加强德育,要强调把美育渗透到各学科中去。”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是全
期刊
关键词:数学;教学;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爱因思坦说:“兴趣是最妙的老师。”我们也有句俗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动力,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兴趣是构成学生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份。正如爱因思坦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学生之所以对学习不感兴趣,主要是因为对知识缺乏需要欲望。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使学生对新知识产生热情,要在课堂教学上下功夫。而成功的课堂教学,就应
期刊
一、课题的提出  修改是写作过程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鲁迅先生在谈自己的写作经验时曾说:“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指出“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而当前的作文修改存在许多弊端:(1)教师重写前指导,轻改前指导。(2)教师重自己修改,轻学生自改和互改。(3)教师重对学生的作文作结论性修改,轻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人们在求知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最轻松最专注的精神状态。学生的求知情趣多源自学科自身的魅力。初中各学科,刨除音、体、美等外,多数都是不会说话的、充满理性的知识构层,而对于初中生来说,贪玩、爱动是他们的天性。面对理性的说教,浅了不见效,深了,次数多了,容易引起他们的抵触情绪,因为初中年龄段恰好处于人生的第一个青春期,同时也是叛逆期。在这样一个自制力差的年龄时段,乐学、善思、先天学习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