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迈入了新时代。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一线青年教师,一方面我一直在努力向书本、向同事们学习;另一方面我也在思考,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教师我们该如何紧贴时代对教育事业的新要求,真正把握好新时代教育教学的特点和规律,为不断推进新时代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为一名从教已经达10年的一线高中数学教师和班主任老师,伴随着我成长的既有收获,又有疑惑。我看重自己从事教育教学过程所获得的知识和积累的一些经验,正是这些知识与经验将我由一个青涩懵懂的年轻教师转变为一个有自信、爱思考、爱探索的青年教师。但是与收获相比,我更看重的是自己在教育教学中所遇到困惑。我深知,这许多困惑并不是依靠自己或者前辈们已有的教育教学经验能够解决的。这其中的很多问题实际上具有普遍性和时代性。新时代给我们一线从教者提出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挑战。如果不能很好的应对这些挑战,就无法承担起新时代教育事业为我们教育工作者赋予的重任。
首先,物质的满足与精神追求的怠惰之反差问题。严格的说这个问题不是新问题,但是时至今日,这个问题的严重程度是以往任何时候都无法与之相比的。缺乏理想与信念的支撑,学习的动力问题就难以解决。很多前辈们之所以能坚定学习信念,或者是为了能吃饱肚子或者是立志要在某一方面出类拔萃,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那种强烈求生的意识和社会当担意识在当下的教育教学大环境中越来越缺失。主动学变成了被动学,辅助教变成了主动教。很多老师比学生更关心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而导致教育教学工作事倍功半。学生群体中消费攀比、沉迷网游等问题的根源也在于此。
其次,技术性革新带来的双刃剑问题。电子产业和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迅速融入到了教育教学领域确实为我们传播知识与思想,方便彼此之间的交流带来了很大的方便。换句话说,现代教育已经离不开新技术的支撑。但是回过头去看,我们确实得到了速度与效率,但是我们真的得到了我们想要的教育教学效果了吗?举例来说,大容量、成体系、时空可控,集视听效果于一体的PPT等课件制作技术,为我们带来教育教学方便的同时,也让我们失去了在课堂上跟随教师书写的动作进行思考和体悟的细腻的过程性。学生听课的专注度降低,师生之间的内在联系走向疏淡。另外一个更为显著的问题是,过度依赖电子软件交流对于还处于基础知识学习阶段和个性成长阶段的学生而言更加容易脱离社会实际,进而从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他们借助虛拟方式思考问题的趋向。古人所讲的“纸上谈兵”的现象在现代教育中将更加普遍。同时借助技术手段看似和谁都可以联系,但这种联系的中间始终隔着一道“墙”,人与人之间的亲切感无形中被淡化。平日的教育工作中我们会发现很多学生有“网瘾”,实际上这是他们对虚拟环境过度依赖,对真实环境却不信任,甚至排斥的表现。
最后,教育教学仪式感被弱化。一讲到仪式,很多人便联想到形式和形式主义。实际上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形式主义是只重视走过场,完任务,不重视内涵和实际的效果教育方式。而仪式感教学恰恰相反,它将形式、内涵以及参与者的情感都紧密的融合在了一起。疫情期间很多学校开展了网上教育教学工作。这其中包括网上教学、网上升旗、网上班会、网上家长会等。据我调查,在这些网上教育教学工作活动中,效果最好的是家长会。家长们的参与度非常高,他们对孩子们的成长深表关切,也深感担忧。家长会上,家长们反映:疫情在家期间,部分孩子借上网课的名义用手机或电脑进行游戏、聊天,早课贪睡起不来,严肃的升旗仪式在家中变得非常随意......如果说疫情期间的网课属于特例,回到现实的教学中来看,每节课上课时那声“起立”之后整整齐齐的“老师好”,下课之后齐声喊声“老师再见”等仪式性活动较之以前也随便了很多,有些高年级学生甚至上课不起立,就直接进入教学环节。这就使得教学仪式感中所蕴含的尊师重教,崇尚知识,追求真理的情感内涵也少了很多。古希腊先哲讲“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缺少了教育教学活动的仪式感,也就缺少了那种对教育教学活动真真切切的“爱”。
以上是我在自己的教育教学生涯中的一些浅显体会,静下心来思考,我也会问自己是不是自己太保守了?内心深处是不是总有一种恋旧情结。实际非然,因为我对新技术为我们带来的惊喜也是高度认可的。新技术从很大程度上来说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并且的确给我们带来了快捷、方便与舒适。我们不可能,也不应该撇开时代的进步来谈教育教学工作。
所以,前述的一些突出问题应该属于新时代教育教学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首先要求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只要我们敢于发现并正视这些问题,在新技术、新方法中将传统教学中一些宝贵的经验融入其中,我们遇到的各类问题必将得到很好的解决。这就要求我们从教育理念上树立起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发展理念。其次,教育教学活动中一些重要环节的仪式感应得到强化。说到底,仪式感不仅重视程序,更重视体验,仪式本身会形成一种潜移默化的教学语境。最后,在新时代的教育教学背景下,在激发学生动力,树立理想信念方面,作为教书育人者更应该抓住学生的个性特征、兴趣爱好,以个性化的方法引导其热爱学习,投身现实,外在的要求和空泛的激励对新时代的学生难以形成有效激励。
教育教学活动是一项收获与困惑同在,体力与脑力并重,教书与育人同行,事关现在更事关未来的重要工作。相信只要我们能够正视教育教学活动中的突出问题,并以发展的眼光去分析和应对,必将有力推进新时代教育教学工作,并为为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简介:朱小妮,汉族,籍贯:陕西杨陵,学历:本科,职称:二级教师。
作为一名从教已经达10年的一线高中数学教师和班主任老师,伴随着我成长的既有收获,又有疑惑。我看重自己从事教育教学过程所获得的知识和积累的一些经验,正是这些知识与经验将我由一个青涩懵懂的年轻教师转变为一个有自信、爱思考、爱探索的青年教师。但是与收获相比,我更看重的是自己在教育教学中所遇到困惑。我深知,这许多困惑并不是依靠自己或者前辈们已有的教育教学经验能够解决的。这其中的很多问题实际上具有普遍性和时代性。新时代给我们一线从教者提出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挑战。如果不能很好的应对这些挑战,就无法承担起新时代教育事业为我们教育工作者赋予的重任。
首先,物质的满足与精神追求的怠惰之反差问题。严格的说这个问题不是新问题,但是时至今日,这个问题的严重程度是以往任何时候都无法与之相比的。缺乏理想与信念的支撑,学习的动力问题就难以解决。很多前辈们之所以能坚定学习信念,或者是为了能吃饱肚子或者是立志要在某一方面出类拔萃,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那种强烈求生的意识和社会当担意识在当下的教育教学大环境中越来越缺失。主动学变成了被动学,辅助教变成了主动教。很多老师比学生更关心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而导致教育教学工作事倍功半。学生群体中消费攀比、沉迷网游等问题的根源也在于此。
其次,技术性革新带来的双刃剑问题。电子产业和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迅速融入到了教育教学领域确实为我们传播知识与思想,方便彼此之间的交流带来了很大的方便。换句话说,现代教育已经离不开新技术的支撑。但是回过头去看,我们确实得到了速度与效率,但是我们真的得到了我们想要的教育教学效果了吗?举例来说,大容量、成体系、时空可控,集视听效果于一体的PPT等课件制作技术,为我们带来教育教学方便的同时,也让我们失去了在课堂上跟随教师书写的动作进行思考和体悟的细腻的过程性。学生听课的专注度降低,师生之间的内在联系走向疏淡。另外一个更为显著的问题是,过度依赖电子软件交流对于还处于基础知识学习阶段和个性成长阶段的学生而言更加容易脱离社会实际,进而从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他们借助虛拟方式思考问题的趋向。古人所讲的“纸上谈兵”的现象在现代教育中将更加普遍。同时借助技术手段看似和谁都可以联系,但这种联系的中间始终隔着一道“墙”,人与人之间的亲切感无形中被淡化。平日的教育工作中我们会发现很多学生有“网瘾”,实际上这是他们对虚拟环境过度依赖,对真实环境却不信任,甚至排斥的表现。
最后,教育教学仪式感被弱化。一讲到仪式,很多人便联想到形式和形式主义。实际上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形式主义是只重视走过场,完任务,不重视内涵和实际的效果教育方式。而仪式感教学恰恰相反,它将形式、内涵以及参与者的情感都紧密的融合在了一起。疫情期间很多学校开展了网上教育教学工作。这其中包括网上教学、网上升旗、网上班会、网上家长会等。据我调查,在这些网上教育教学工作活动中,效果最好的是家长会。家长们的参与度非常高,他们对孩子们的成长深表关切,也深感担忧。家长会上,家长们反映:疫情在家期间,部分孩子借上网课的名义用手机或电脑进行游戏、聊天,早课贪睡起不来,严肃的升旗仪式在家中变得非常随意......如果说疫情期间的网课属于特例,回到现实的教学中来看,每节课上课时那声“起立”之后整整齐齐的“老师好”,下课之后齐声喊声“老师再见”等仪式性活动较之以前也随便了很多,有些高年级学生甚至上课不起立,就直接进入教学环节。这就使得教学仪式感中所蕴含的尊师重教,崇尚知识,追求真理的情感内涵也少了很多。古希腊先哲讲“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缺少了教育教学活动的仪式感,也就缺少了那种对教育教学活动真真切切的“爱”。
以上是我在自己的教育教学生涯中的一些浅显体会,静下心来思考,我也会问自己是不是自己太保守了?内心深处是不是总有一种恋旧情结。实际非然,因为我对新技术为我们带来的惊喜也是高度认可的。新技术从很大程度上来说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并且的确给我们带来了快捷、方便与舒适。我们不可能,也不应该撇开时代的进步来谈教育教学工作。
所以,前述的一些突出问题应该属于新时代教育教学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首先要求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只要我们敢于发现并正视这些问题,在新技术、新方法中将传统教学中一些宝贵的经验融入其中,我们遇到的各类问题必将得到很好的解决。这就要求我们从教育理念上树立起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发展理念。其次,教育教学活动中一些重要环节的仪式感应得到强化。说到底,仪式感不仅重视程序,更重视体验,仪式本身会形成一种潜移默化的教学语境。最后,在新时代的教育教学背景下,在激发学生动力,树立理想信念方面,作为教书育人者更应该抓住学生的个性特征、兴趣爱好,以个性化的方法引导其热爱学习,投身现实,外在的要求和空泛的激励对新时代的学生难以形成有效激励。
教育教学活动是一项收获与困惑同在,体力与脑力并重,教书与育人同行,事关现在更事关未来的重要工作。相信只要我们能够正视教育教学活动中的突出问题,并以发展的眼光去分析和应对,必将有力推进新时代教育教学工作,并为为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简介:朱小妮,汉族,籍贯:陕西杨陵,学历:本科,职称:二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