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针对应用型本科转型形式下的免费师范生这一特殊群体,管理方法与政策应区别于普通型本科院校和非免费师范生。本文分析了当今政策背景及应用型本科免费师范生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了相应的管理与政策建议。
关键词:应用型 转型 免费师范生 管理与政策
一、政策背景
2007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为了促进教育发展和教育公平,将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随后,教育部会同财政部、人事部、中编办研究起草了《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并经5月9日国务院第176次常务会议通过,决定从2017年秋季起,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免费师范生教育。
2014年3月,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中国发展高峰论坛上提出:将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应用型本科的先进经验,逐步引导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变,这意味着中国高等教育结构将发生革命性调整。2015年10月21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以教发〔2015〕7号印发《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
应用型本科师范院校的培养目标是:面向地方和农村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师。师范专业的“全科性”和“地方性”从教学体系建设上应体现“应用”二字,其核心环节是实践教学。免费师范生政策是国家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提升农村教育质量的重要措施,是中央为促进教育发展和教育公平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为了更好的为地方学校输出高质量教师人才,本文对应用型本科免费师范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二、应用型本科免费师范生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学习动力不足和学习情况不佳。从以往的调查来看,在参加专业学习、学术讲座、科研能力和学科技能方面,免费师范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业表现逊于非免费师范生。免费师范生在参加专业答疑活动和参加科研活动、学术竞赛方面的出席率逐届下滑。在课堂学习积极性不高,挥霍时间,出现玩手机、睡觉等不良现象,导致考试挂科,学生没有学到专业知识,以至不能得到学位证书的严重后果的原因分析:
(1)责任感和使命感缺失。免费师范生中不少人的初衷并不是当老师,而是冲着在校期间“两免一补”,毕业后“有编有岗”的优惠条件来的。免费师范生在校学习一段时间后觉得自己今后的职业生涯受到了政策的限制,与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想要继续深造的理想相差甚远,进入大城市后便不想再扎根基层等原因,对学习产生抵触心理。还有一部分人认为毕业后工作有了着落,不必应对市场挑选,在大学期间无需努力,只要不挂科违约就行,无竞争意识,产生懈怠心理。这些人都没有体会到自己肩负的责任,是责任感和使命感缺失的表现。
(2)对教育岗位能力认识不清。很多免费师范生对今后从事的教师行业的职业要求认识不清,对教师这个职业需具备的教学能力、职业技能、职业素养、管理能力、教学理念等模糊不清,认为职业高中的教学工作很容易,到工作岗位中学习也来得及。由于对教育岗位能力的认识不清晰,产生拖延心理,导致学习动力和学习情况不佳。
2.操作能力较差。通过普通高中升学的免费师范生普遍存在实操能力弱的特点,理论与实践分离,没有做好为职业教育献身的准备,怕脏怕累的原因分析:
在国家倡导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的形势下,免费师范生不仅要对理论知识熟练掌握,同时还要具备动手操作能力,这是应用型免费师范生必须具备的一项能力。但由于学生从小接受的是灌输式的理论教育,弱化了动手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进入大学后动手能力依旧较弱。
3.少数民族免费师范生出现的问题。少数民族同学因为语言的原因,不太能适应在应用型本科大学的学习节奏,有些少数民族同学在课堂上跟不上老师的讲课节奏,导致学习积极性变差。交友受局限,社交生活影响学习生活的原因分析:
(1)学习方面。少数民族同学相比于汉族同学在其学习和生活方式有其特殊性,少数民族同学从小讲本民族的语言,汉族应用能力相对汉族同学较差,由于部分少数民族同学汉语能力差和部分教师语速较快的双重原因,导致少数民族同学课堂听课效果差。
(2)生活方面。少数民族同学进入大学后生活节奏被打乱,背井离乡,在本民族同学占少数的大学中交友选择性变低,易产生孤寂心理,影响学习。
三、有关管理与政策的建议
1.细化免费师范生双向选择机制。周期性淘汰机制。在学生入学前对学生进行职业倾向评估,淘汰不愿从事教师行业的同学;淘汰那些性格或身体状况等先天条件不适合进行教师工作的同学。在大学学习阶段设定考核周期,淘汰那些学习成绩不好,培养质量差的同学。在考核结束后对于意识到问题严重性的同学给予第二次机会,通过在校期间获得省级及省级以上奖项弥补之前的成绩缺漏。对退出机制的同学不再享有“两免一补”的待遇,并返还免费师范生学习期间优惠的费用。提高了免费师范生的入学质量,使免费师范生产生学习压力,进而提高学生培养质量。
2.建立动态的免费师范生进入机制。为提高基层的教育质量,鼓励有志青年读师范做教师,应为非师范生和自费师范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非师范生和自费师范生可在大一大二时提出转入免费师范生机制,对其进行考核,择优选取。申请同学中被确定转入免费师范生的同学享受免费师范生待遇,受免费师范生管理制度管理。
3.加强免费师范生职业信念和职业任务教育。采用多种方法和途径培养和增强免費师范生对教师行业的认同和信心。倾听免费师范生对职业的困惑,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解决认识上和实践上的问题,并根据反馈情况不断改进和加强教育工作,以增强免费师范生从事教师行业的光荣感、使命感和责任感。引导师范生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坚定的职业信念。通过开展“理想与责任主题教育”“与职业院校名师、校长面对面”“深入职教考察”等活动让同学了解职业教育现状,引导免费师范生在活动中进一步培养爱心、责任心和使命感。同时,各应用型免费师范院校应加强思想经验交流,进一步拓宽免费师范生教育的新途径。
4.课程设置倾向实践。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今天,实践操作技能在职业教育环节中是极其重要的。对免费师范生的培养要为学生的职业生涯考虑,要为教师岗位做好准备。为适应地方中等院校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要求,对免费师范生应加强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在课程设置方面应增加实训课程,使应用型师范院校既具有普通高等教育的性质,又属于职业教育范畴,培养具有特殊性的免费师范生。
5.调整薪资待遇和服务期。提高教师职业地位,提高教师薪酬待遇。选拔优秀的免费师范生攻读全日制教育硕士,毕业后再履行协议规定的从教义务,在满足了优秀免费师范生专业发展、自我发展满足的同时为基层职业教育培养了高层次的优秀教师。并在师范生中形成竞争机制,调动免费师范生学习积极性。
根据情况调整免费师范生的服务期,现在免费师范生的服务期限为十年,部分同学认为十年服务期限相对较长,对今后职业选择的自由有所局限,目前新疆等地区采取六年制,服务期满后自愿选择去或留,符合免费师范教育公平性原则。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Z].国办发[2007]34号,2007,5.
[2]瞿昂.应用型本科高校师范生体育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j].文教资料,2016(8).
[3]贾挚,陶磊,于国妮.免费师范生学习动力与学习情况调查研究[A].教师教学研究,2012,24(2).
[4]方增全,戚加勇.推进和完善师范生免费教育制度[A].教师教育研究,2011,23(1).
关键词:应用型 转型 免费师范生 管理与政策
一、政策背景
2007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为了促进教育发展和教育公平,将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随后,教育部会同财政部、人事部、中编办研究起草了《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并经5月9日国务院第176次常务会议通过,决定从2017年秋季起,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免费师范生教育。
2014年3月,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中国发展高峰论坛上提出:将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应用型本科的先进经验,逐步引导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变,这意味着中国高等教育结构将发生革命性调整。2015年10月21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以教发〔2015〕7号印发《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
应用型本科师范院校的培养目标是:面向地方和农村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师。师范专业的“全科性”和“地方性”从教学体系建设上应体现“应用”二字,其核心环节是实践教学。免费师范生政策是国家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提升农村教育质量的重要措施,是中央为促进教育发展和教育公平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为了更好的为地方学校输出高质量教师人才,本文对应用型本科免费师范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二、应用型本科免费师范生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学习动力不足和学习情况不佳。从以往的调查来看,在参加专业学习、学术讲座、科研能力和学科技能方面,免费师范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业表现逊于非免费师范生。免费师范生在参加专业答疑活动和参加科研活动、学术竞赛方面的出席率逐届下滑。在课堂学习积极性不高,挥霍时间,出现玩手机、睡觉等不良现象,导致考试挂科,学生没有学到专业知识,以至不能得到学位证书的严重后果的原因分析:
(1)责任感和使命感缺失。免费师范生中不少人的初衷并不是当老师,而是冲着在校期间“两免一补”,毕业后“有编有岗”的优惠条件来的。免费师范生在校学习一段时间后觉得自己今后的职业生涯受到了政策的限制,与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想要继续深造的理想相差甚远,进入大城市后便不想再扎根基层等原因,对学习产生抵触心理。还有一部分人认为毕业后工作有了着落,不必应对市场挑选,在大学期间无需努力,只要不挂科违约就行,无竞争意识,产生懈怠心理。这些人都没有体会到自己肩负的责任,是责任感和使命感缺失的表现。
(2)对教育岗位能力认识不清。很多免费师范生对今后从事的教师行业的职业要求认识不清,对教师这个职业需具备的教学能力、职业技能、职业素养、管理能力、教学理念等模糊不清,认为职业高中的教学工作很容易,到工作岗位中学习也来得及。由于对教育岗位能力的认识不清晰,产生拖延心理,导致学习动力和学习情况不佳。
2.操作能力较差。通过普通高中升学的免费师范生普遍存在实操能力弱的特点,理论与实践分离,没有做好为职业教育献身的准备,怕脏怕累的原因分析:
在国家倡导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的形势下,免费师范生不仅要对理论知识熟练掌握,同时还要具备动手操作能力,这是应用型免费师范生必须具备的一项能力。但由于学生从小接受的是灌输式的理论教育,弱化了动手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进入大学后动手能力依旧较弱。
3.少数民族免费师范生出现的问题。少数民族同学因为语言的原因,不太能适应在应用型本科大学的学习节奏,有些少数民族同学在课堂上跟不上老师的讲课节奏,导致学习积极性变差。交友受局限,社交生活影响学习生活的原因分析:
(1)学习方面。少数民族同学相比于汉族同学在其学习和生活方式有其特殊性,少数民族同学从小讲本民族的语言,汉族应用能力相对汉族同学较差,由于部分少数民族同学汉语能力差和部分教师语速较快的双重原因,导致少数民族同学课堂听课效果差。
(2)生活方面。少数民族同学进入大学后生活节奏被打乱,背井离乡,在本民族同学占少数的大学中交友选择性变低,易产生孤寂心理,影响学习。
三、有关管理与政策的建议
1.细化免费师范生双向选择机制。周期性淘汰机制。在学生入学前对学生进行职业倾向评估,淘汰不愿从事教师行业的同学;淘汰那些性格或身体状况等先天条件不适合进行教师工作的同学。在大学学习阶段设定考核周期,淘汰那些学习成绩不好,培养质量差的同学。在考核结束后对于意识到问题严重性的同学给予第二次机会,通过在校期间获得省级及省级以上奖项弥补之前的成绩缺漏。对退出机制的同学不再享有“两免一补”的待遇,并返还免费师范生学习期间优惠的费用。提高了免费师范生的入学质量,使免费师范生产生学习压力,进而提高学生培养质量。
2.建立动态的免费师范生进入机制。为提高基层的教育质量,鼓励有志青年读师范做教师,应为非师范生和自费师范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非师范生和自费师范生可在大一大二时提出转入免费师范生机制,对其进行考核,择优选取。申请同学中被确定转入免费师范生的同学享受免费师范生待遇,受免费师范生管理制度管理。
3.加强免费师范生职业信念和职业任务教育。采用多种方法和途径培养和增强免費师范生对教师行业的认同和信心。倾听免费师范生对职业的困惑,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解决认识上和实践上的问题,并根据反馈情况不断改进和加强教育工作,以增强免费师范生从事教师行业的光荣感、使命感和责任感。引导师范生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坚定的职业信念。通过开展“理想与责任主题教育”“与职业院校名师、校长面对面”“深入职教考察”等活动让同学了解职业教育现状,引导免费师范生在活动中进一步培养爱心、责任心和使命感。同时,各应用型免费师范院校应加强思想经验交流,进一步拓宽免费师范生教育的新途径。
4.课程设置倾向实践。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今天,实践操作技能在职业教育环节中是极其重要的。对免费师范生的培养要为学生的职业生涯考虑,要为教师岗位做好准备。为适应地方中等院校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要求,对免费师范生应加强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在课程设置方面应增加实训课程,使应用型师范院校既具有普通高等教育的性质,又属于职业教育范畴,培养具有特殊性的免费师范生。
5.调整薪资待遇和服务期。提高教师职业地位,提高教师薪酬待遇。选拔优秀的免费师范生攻读全日制教育硕士,毕业后再履行协议规定的从教义务,在满足了优秀免费师范生专业发展、自我发展满足的同时为基层职业教育培养了高层次的优秀教师。并在师范生中形成竞争机制,调动免费师范生学习积极性。
根据情况调整免费师范生的服务期,现在免费师范生的服务期限为十年,部分同学认为十年服务期限相对较长,对今后职业选择的自由有所局限,目前新疆等地区采取六年制,服务期满后自愿选择去或留,符合免费师范教育公平性原则。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Z].国办发[2007]34号,2007,5.
[2]瞿昂.应用型本科高校师范生体育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j].文教资料,2016(8).
[3]贾挚,陶磊,于国妮.免费师范生学习动力与学习情况调查研究[A].教师教学研究,2012,24(2).
[4]方增全,戚加勇.推进和完善师范生免费教育制度[A].教师教育研究,201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