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劳动合同续签争议

来源 :人力资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wlj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劳动合同到期终止,是员工常见的离职形式之一,但由于《劳动合同法》新增了不少劳动合同到期终止的有关条款,这就为实践中因合同终止与续签而引发的争议埋下了伏笔。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劳动合同因期满而终止、用人单位无须支付经济补偿的情形只有一种,即在用人单位维持或提高原合同约定条件下劳动者仍拒绝续签的情形。此外,如用人单位直接决定不续签,或用人单位降低待遇标准劳动者拒绝续签的情形,用人单位仍应依法支付经济补偿。尽管法律规定非常明确,但围绕“是否愿意续签”、“是否维持原待遇”等问题,在实践中却争议不断。
  
  案例1:如何界定“是否同意续签”
  
  宋某在某外资企业担任销售主管,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至2010年11月30日到期。2010年11月中旬,公司总经理找到宋某了解续签意向,并称愿意与其续签劳动合同,原待遇保持不变。宋某先表示不愿续约,后经过挽留又表示“即使续签也不会努力工作”,由于宋某态度消极,双方最终不欢而散。
  2010年11月30日,该公司为宋某办理了离职手续但未支付经济补偿。12月初,宋某申请仲裁要求单位支付合同到期终止的经济补偿金4万余元,该案最终因用人单位举证不足而败诉。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条规定,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原则。续签合同也不例外,应当侧重考虑当事人的内心意愿。本案中,在用人单位与宋某谈话时,宋某首先表示“拒绝续签”,而后又表示“即使续签也不会努力工作”,从字面意思理解,似乎是“愿意续签”,但其态度摇摆不定,且明确表示出“不会努力工作”,隐含着某种不满和消极态度,由于劳动合同订立必须以双方互信为前提,而宋某的表态显然是在破坏这种信赖关系,笔者认为应认定为劳动者拒绝续签合同,故用人单位无须支付补偿。可惜的是,该用人单位并未以书面方式进行沟通取证,导致最终无法举证而承担败诉的后果。
  员工拒绝续订合同是一个“消极行为”,用人单位应当通过相关“积极行为”加以证明。如向员工送达续签劳动合同的通知、劳动合同文本等。如员工未在指定期限内回复或签署,则可以证明员工存在“拒签合同”的行为,用人单位便无须支付经济补偿金了。
  
  案例2:如何理解“维持原约定条件”
  
  李某于2008年10月17日进入某企业管理咨询公司从事法务工作,双方签有2年期劳动合同,合同到期目为2010年10月16日。
  2010年9月9日,该公司向李某发出合同到期员工意见征询函一份,内容为:
  “您的劳动合同将于2010年10月16日到期,您是否愿意续签合同?请于2010年9月20日前将本意见函交至行政人事部”。但该征询函并未谈及劳动报酬等待遗问题。2010年9月27日李某在员工意见栏内注明不予续签,在合同到期日后便不再来上班。此后不久,李某却申请仲裁,要求该单位支付合同终止的经济补偿8000元。
  按通常理解,在未写明待遇的情况下发送征询函,应指以原合同待遇询问员工是否愿意续签合同。而李某在收到该征询函后如对合同待遇问题存有疑问,理应先与公司沟通后再给出是否续签的决定,但其在收到征询函后并未提出询问或异议,反而直接标注“不予续签”。显然,李某不予续签的表示是指即使公司不变更原合同待遇,李某也不愿意再续签合同。该案人民法院最终以上述理由判决该员工败诉。
  未明确报酬的前提下续签合同易引发争议,而劳动报酬又关涉员工切身利益,笔者建议用人单位加以明确。当然,劳动者在续签过程中亦有必要加以注意。案例3:
  “原约定条件”需要书面确认吗
  王某2008年进入某地产公司工作,劳动合同约定月工资为2500元,2009年3月王某月工资调至4500元,但未有书面确认。2010年10月31日合同到期前,公司询问王某是否愿意续签合同,待遇与原合同记载的工资标准gg2500,’L一致。王某当即表示,应该按调薪后的工资标准执行。双方未能完成续签,后公司亦未支付经济补偿。王某随即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单位支付合同到期终止的经济补偿。
  本案庭审中双方的争议焦点为“单位是否已经维持原劳动合同约定的待遇”。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取书面形式。但是用人单位的“加薪”常无书面确认,且不会对劳动者产生不利的影响,此时劳动合同约定的变更应当优先考虑其实质要件即“协商一致”,而不能以缺乏
  “书面”的形式要件为由加以否定。本案中用人单位以2500元标准续订合同,未满足“维持或提高原合同约定待遇”的条件,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劳动合同法所规定的“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应指合同到期前最后一次约定的工资标准,而并非合同初始订立时约定的标准。工资标准调整后未经书面确认但已经实际履行的,应视同约定了新的工资标准。用人单位不能机械地理解法律条文,刻意回避经济补偿的支付。案例4:拒绝续签其他类型劳动合同也要支付补偿吗
  郑某在某营销公司从事某食品项目的促销工作,双方签订了以完成一定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2010年11月8日,该项目终止。公司人事部主管遂找到郑某,称公司现承接了另一促销项目,问是否愿意在维持原待遇的前提下续签合同。郑某明确表示不愿续签,但要求单位支付经济补偿,最后由于公司拒绝支付而发生争议。
  本案庭审中,公司以“维持原待遇员工拒绝续订合同“为由,辩称无须拒绝支付经济补偿。而根据《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规定,以完成一定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因任务完成而终止,用人单位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由于该条例并未规定无须支付经济补偿的例外情形,故用人单位应当支付。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关于劳动者拒绝续订合同无须支付经济补偿的规定,是针对固定期限合同而言的,不包括以完成一定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注意劳动合同类型的选择,平衡用工灵活性与补偿成本的支付。
  在劳动合同终止、续签过程中,用人单位应正确理解法律,诚实地与员工积极沟通,并注意合同终止的意见征询、通知送达、证据取得与保存等工作,如应支付经济补偿的,应积极履行义务,避免终止劳动合同产生的争议。
其他文献
随机对50位90后员工发起一项随机调查:支撑你工作的最强动力是什么?29位员工的答案是每月到账的工资;13位员工的答案是人生价值的实现;5位员工的答案是图乐呵,不差钱;还有3位员工的答案竟是因为公司有食堂。  弗洛姆在《自为的人》中谈到,所有生命的本质就是维护和肯定它自身的存在,人生活的目的是根据人的本性法则展现其特殊的力量,保持自我存在,成为他能够成为的人。在企业里,要想让员工成为“他能够成为的
农民永远是土地的主角,镰刀、斧头及国徽上金灿灿的麦穗赋予了他们至高无上的地位。他们在风起云涌的历史大潮中成就各种角色:有的积累了巨额财富成为业界明星,如赵本山;有的获得了崇高的政治地位,官至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如大寨的陈永贵;但如果从政治和经济的双重标准去考量,最具意义的还数吴仁宝——这位华西村土生土长的“超级”农民。  中国最有名的农民  在中国,提起吴仁宝和华西村,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
“手比头高”是我个人的座右铭之一。人的高度不是由思想决定的,而是由双手决定的。一个优秀的经理人能够持续地完善自己的行为,以比别人更高的标准来行动,从根源上来解惑。我们必须知道:战略更重要的是行动而不是思想,经理人不是思想者而是行动者。从做人的道理来理解,我认为,人之优秀正是基于他的行动。企业也是如此。  ——陈春花  随着公司的发展壮大,之前的价值观已跟不上公司发展的速度了。于是我们召开公开会议,
宽心、厚道、舍得、包容……合掌人生,如何传灯?我默默地仰望着星云大师——这位,临济宗第48代传人。我不是信徒,但这不妨碍追随大师禅意的脚步,牵扯大师智慧的衣袂,修正身心。一个秋高气爽之日,我,净手,奉茶,遥望佛光山,安心冥想那随见随喜的慈容,希望得到开示。心诚则灵。大师心怀浩瀚,娓娓道来。这是一次醍醐灌顶。聆听大师教诲,就是一次结缘——在此。  我不叫星云大师,叫星云小师也很好  康瞧:1927年
“一番番春夏秋冬,一场场酸甜苦辣”,这句歌词清晰地道出了西天取经的艰辛。以唐僧为首的取经团队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修成了正果。是什么秘诀让他们能齐心协力而取得成功呢?从人力资源角度来看,在这个故事的背后,是一个叫“素质模型”的法宝发挥着作用。     众所周知,素质模型是通过帮助企业找到高绩效的基因,从而定义企业成功的人才标准,在此基础之上来选拔优秀的人才,并通过查找人才队伍素质水平与人才标准之
技能人才是在生产、运输和服务等领域岗位一线,熟练掌握专门知识和技术,具备精湛的操作技能,并能够在工作实践中解决关键技术和操作难题的人员,他们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路产业大军的优秀代表,是技术工人队伍的核心骨干。  然而,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技能人才却被长期搁置在“社会遗忘的角落”,尽管近几年他们在薪资待遇上有所提高,但在某种程度上仍然徘徊在主流社会之外。所谓“薪资很丰满,地位很骨感”
十八年前,自第一家总裁培训班成立开始,关于其入学是否该设门槛之争就未间断过。  “门槛”有“界限、关卡、标准、条件”之意。具体到总裁班上,这种“界限”就表现为收费标准和入学条件——除却动辄几万、几十万的高昂学费,还囊括了企业资产是否够数,年度营业额是否达标,甚或尊驾有否疯狂追求事业的野心等林林总总的“准入”标准。  面对总裁班的重重设障,有人望而却步、知难而退;有人流连门前,期待某一日福至心灵猜中
同样是学习的形态之一,“培训”、“研讨”,究竟哪个将成为学习的永生形态?  现在业界常说“培训必死,学习永生”,这个“死”并不是说彻底消亡,而是说这种学习形态将逐渐退居于非重要地位;而这个“永生”,则是指无论形态如何,其“学习”内核将逐渐成为常态的习惯,爱学习、懂学习、会学习将会成为“永生”的外在表现。  为什么说“培训必死”  输入模式落后于时代。在信息大爆炸时代,获取新思想、新知识更加便捷、更
不同人看待校园招聘(以下简称“校招”)的视角的确不太一样。在高校就业指导老师看来,如何筛选最高层次的用人单位进场招聘,为学生在就业、择业上提供最畅通的就业渠道,是校招中最头痛的问题;在企业HR看来,校招则是整个人力资源部下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从校园海选中瞄准“未来员工”,永远都是校招要破解的一大难题。  一位高校的就业办主任说,校方已经通过“就业课”教会了学生如何制作简历、如何着装、如何回答面
在影响企业发展的要素中,人是最活跃、最有创造性、最具发展潜力的要素,属于企业发展的决定性要素。从这个意义上说,人力资源工作是一个企业发展中最有价值的工作之一。之所以在实践中人力资源工作的价值发挥得很不充分,那是因为存在各种各样的陷阱,受到了它们的干扰和限制。只要避开、跨越甚至是排除了这些陷阱,人力资源工作就能很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对这些陷阱,本文归纳为六种类型。  第一种陷阱:企业发展还不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