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模式下的小学数学三角形面积教学浅议

来源 :启迪·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wenwu0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基于小学数学三角形面积部分相关知识,结合探究式教学理论,对其中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过程的设计环节做简要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三角形面积
  基于探究学习模式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顺应新课程对数学教学提出的要求,有利于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
  一、教学目标设计
  1、基本原则
  基于探究式教学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应着眼于对学生科学学习方法以及探究能力的培养。根据《课程标准》中对三角形面积相关知识内容的要求来看,“探索并掌握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与梯形的面积公式,并能够运用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充分体现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更要求学生在新课标的倡导下,转变学习方式,积极发现和提出问题,在于他人的合作探究与交流过程中,亲身经历搜集数据、整理分析、观察猜想、实践验证等过程,从而形成自主探究能力。
  2、具体目标
  具体目标沿用传统的三维目标,首先,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并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能够用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其次,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问题情境推导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经过自主操作和合作探究感受转化思想,初步培养空间观念;最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动手操作时间和合作探究,感受几何图形之间的相互转化与联系,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体验。
  二、教学内容设计
  1、分析内容,明确重点
  三角形面积部分内容属于第三学段的知识,在此之前,教材中安排了三角形三边关系、内角和、分类、长方形、平行四边形面积等内容,均为三角形面积教学进行了铺垫。从三角形面积部分内容来看,其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首先通过数方格的方法来让学生感受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接着,通过动手剪拼三角形,来求出所拼出的平行四边形和每个三角形的面积;最后,从数据和实践操作中得出平行四边形底和高与三角形底和高之间的关系,并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见,其中的重点是将学生引入到推导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为学生创设情境,组织探究活动等。
  2、组织材料,突破难点
  为了确保能够使学生掌握知识,教师应认真组织教学,以保证突破教学难点。教学内容除了教材中提供的材料之外,教师还应在此基础上为学生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再加上是高年级,所以教学情境还应贴近生活,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和思考,对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可以说,教学难点的突破就在于小组合作是否顺利开展。
  三、教学过程设计
  1、创设情境,引发质疑
  基于探究式学习的三角形面积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为其创设出生动有趣且与生活相近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从情境中发现问题,开展探究学习。例如,某农场打算在门前开设一片长方形绿地,相关人员在进行测量后觉得将这块地平均分成两块,一部分种蔬菜,一部分种水果,那么如何平均分最为合理呢?通过课件展示出三种分法,分别是沿宽分、沿长分和沿对角线分,通过剪切、旋转和平移重合等方法来让学生算一算这块地的面积,从文字上理解,这是一个平均分的问题,即先算出长方形的面积,在除以二就可以得到每塊地的面积。换个角度,也可以让学生直观地去理解,通过图形发现了对角线,又通过对角线将长方形分成了两个完全相等的三角形,由此也启发了学生对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疑问。
  2、提出猜想,归纳推理
  通过上文中的情境来让学生从长方形面积中得到了一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教师由此发问:如果将直角三角形换成一个普通的三角形,那么还可以运用之前的方法来进行解答吗?通过问题来打开学生的思维,并确定接下来的探究主题:三角形的面积。
  3、设计方案,验证猜想
  通过一系列活动猜想三角形的面积可能与其底和高有关,也可能和两个相等三角形所拼成的平行四边形有关,这些都可以记录到一个表格中,作为活动的数据记录表。接下来,为了验证猜想的正确,教师可以让学生摆一摆、拼一拼,分别将不同形状的三角形进行组合,来完成表格。教师逐步引导学生说出三种情况的理由,在拼接图形的过程中理解并把握其之间的关系,由此得出锐角三角形面积等于底乘高除以二的结论。在这一环节中,教师扮演的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从启发学生的思维,到提供相关的探究材料,再到引导学生有条不紊地进行探究学习,这既体现了数学课程的严谨性,也使得学生从中感受到了数学学习的趣味性,掌握到了探究式学习的方法。
  综上所述,为了适应新课改带来的新变化,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积极反思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弊端,多尝试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丰富自身的教学设计,培养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来丰富其情感体验。
  参考文献:
  [1]吴松玲. 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三角形面积”教学设计研究[D].扬州大学,2018.
  [2]邱红. 小学高年级数学探究式教学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
其他文献
摘要: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主要是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引导学生自主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改进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本文主要分析了翻转课堂模式的应用优势。并探讨了如何运用翻转课堂模式来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历史;翻转教室;教学模式  历史学科包含了中国从古至今几千年的历史变迁,内容比较枯燥。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初中
期刊
摘要:人既是学校发展的前提,又是学校发展的目的,学校的发展程度最终要遵守人的发展程度来衡量,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子了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坏了一个学生,热爱学生,不仅要热爱学生的优点,还要包容学生的缺点,有问题的学生,正因其差,因其问题多,才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和爱心。  关键词:教育案例;管理;理解;耐心;爱心  自参加工作以来,已有二十二年有余,回想这二十二年在薄弱学校工作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开始逐渐注重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不再盲目地追求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而是着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倡导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主开展教学活动,改变以往追求题海战术的方式,要让学生喜欢数学,从而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有效性是指教师通过一定时间的教学完成预期的教学任务,使学生获得进步与发展。小学数学作为小学阶段的重点学科之一,对于小学生未来的发
期刊
摘要:本文从赏识学生的学习进步、赏识学生的道德情感、赏识学生的质疑意识三个角度阐述了初中语文教学中以赏识教育理念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赏识教育;应用策略  一、赏识学生的道德情感  初中语文教学不仅传授学生语言文学知识,而且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情感和人生哲理。因此,教师不仅要欣赏学生的智力发展,还要欣赏学生在语言学习中的道德情感。作为新课程的目标之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求教
期刊
摘 要:这些年来,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越来越注重小学生的素质能力培养。数学在小学作为一门必修科目,要求学生在学习数学时要有缜密独特的思维方式。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相当重要的一项内容。下文主要论述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和及培养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能力;重要性;教学措施  在现阶段教学中,虽然一直提倡素质教育,但是教师长期受传统教育形式的影响,很难彻
期刊
摘要: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赋予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的使命。学风建设作为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基础工程,党建工作是其重要推力之一,本文通过分析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和学风建设之间的关系,探索学风与党建良性互动的思路和模式,以及构建两者之间的良性循环机制。  关键词:新时代;大学生党建;学风建设;良性循环机制  一、研究背景  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对新时代中国青年如何成为社会
期刊
摘要: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是目前幼儿教学的发展趋势,符合《3-6岁儿童发展指南》的要求,有利于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要想实现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需要在不同的角度进行游戏渗透,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满足儿童的游戏心理。  关键词:环境 幼儿园 课程 游戏化  玩是幼儿的天性,游戏是幼儿园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幼儿园的课程应利用游戏的教学形式,探索将教学游戏化、把游戏融汇于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充分体现寓教育于游戏
期刊
【摘要】语文课堂中有丰富的育人资源,语文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在写作教学中渗透德育,并积极营造美的教学氛围,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使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学会做人。  【关键词】语文教学 德育渗透  “学语文,就是学做人”,这是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至理名言。《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的教育和科学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及爱
期刊
摘要:在小学语文的教学当中,写作占了非常大一部分比重,其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可以当作写作素材,但是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普遍存在一种畏难心理,这种心理非容易使学生对写作产生心理障碍,因此,教师要通过合适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克服害怕写作的问题。那么,教师应该怎样做呢?本文将围绕这一问题,根据个人经验以及近年来层出不穷的理论研究成果,
期刊
摘要: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质是教学工作的核心内容,本文首先分析了地理学科素质的具体内容,然后在此基础上,分别从教育理念、学习目标、教学过程、课堂问题、情感体验、评价六个方面具体探讨了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质。  关键词:初中地理;核心素养;培养途径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我国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阶段的地理教学活动需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保证学生对地理问题有更有效的分析,保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