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言文阅读在高考试卷中始终以高分值的比例而备受高中语文老师的重视。高中语文教学文言文占据着三分之一的份量,可是随着各种新课改,初中文言文教学与高中文言文教学在本质上逐渐脱节:初中文言教学不再关注语法和词性问题,只需让学生读懂大意即可;而高中文言教学要让学生遵从“信”、“达”、“雅”的基本要求来翻译文言文,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准确翻译文句,并能指出各种词的特殊用法。如此一来就加重了高中语文老师教授文言文的担子,学生学习文言文也必须改变方法,不能只停留在过去的那种“知其然”上,还要“知其所以然”。“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为了巧妙辨析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本人从语法角度上好了高中文言教学的第一课。
一、学语法,明确成分位置
众所周知,语法是语言的结构规则。以前,初中语文教学对语法知识分类很细。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其中实词又可以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虚词可以分为副词、连词、介词、助词、拟声词、叹词。词和词按照一定的规则可以组成短语,短语是词和词构成的比词大、比句子小的语法单位。随着教育教学的改革,初中语文教学淡化了对现代汉语语法知识的讲解,那么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一开始我们就要补好这块知识的漏缺。句子有六个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句子成分在句中分别担任不同的职务,起不同的结构作用,它们在句中的位置关系是:定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定语-宾语。为识记它们的位置,本人编了一个顺口溜:“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你分清楚。谓前为状谓后补,定语常置主宾前。”在一个句子中主干成分是主语、谓语和宾语,句子只有有了主干成分才能称之为句子。有时可以省略主语,构成非主谓句。定语、状语、补语是句子的修饰成分,就是这儿所说的句子的枝叶,就好比一棵大树有了主干还得有枝叶的修饰,否则就不是一棵充满生机的大树。定语修饰主语和宾语,状语修饰
谓语,补语是补充说明谓语怎样,它们的职责决定了它们的位置。
二、辨词性,巧析词类活用
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现象,指的是一个词本来是这种词性,在某种情况下却被当作另外一种词性的词来使用。借助语法成分,辨析词性,你就明白了古汉语中的词类活用。句子的主语一般是由名词或代词来充当,谓语一般由动词来充当(形容词也可以做谓语成分,但不能带宾语),宾语由名词或代词来充当,数词、量词、形容词一般充当修饰成分。词性不同充当的成分不同,而成分的位置又是固定不变的,认识到了这一点判断词类活用就轻而易举了。
名词、形容词、数词占据了谓语的位置就要活用作动词。例如“沛公军霸上”(《鸿门宴》)的“军”,名词占据的是谓语的位置,就得执行谓语动词的职能,所以这儿的名词“军”临时改变词性活用作动词,意为“驻军”。“素善留侯张良”(《鸿门宴》)中的“善”本为形容词,占据了谓语动词的位置就要活用作动词,意为“与……交好”。“六王毕,四海一”(《阿房宫赋》杜牧)中的“一”本为数词,占据谓语的位置活用作动词“统一”。
动词或形容词如果占据了主语或宾语的位置,就要临时改变词性活用作名词。例如“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寡人之于国也》)中的“生”和“死”,形容词占据了宾语的位置具有名词的职能,意为“活着的人”、“死了的人”。“少长咸集”(《兰亭集序》王羲之)中的“少长”,形容词占据了主语的位置活用作名词,意为“年龄小的人和年龄大的人”。
名词活用作状语的现象,在文言文中普遍存在,判断它的方法就是看谓语动词前面的名词能不能发出谓语动词的动作,如果能发出它就是主语,如果发不出谓语动词的动作,那么这个名词就活用作状语,用来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状态、方式、处所、趋向、时间等。例如“内立法度,务耕织 ”(《过秦论》贾谊)中的“内”表“立”的趋向。“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中的“兄” 和“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鸿门宴》)中的“翼”,分别用在动词“事”和“蔽”的前面用来表动作的状态,翻译为“像……一样”。“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中的“箕畚”用在动词“运”之前表示动作要凭借的工具。
一般句子,主语是动作的施动者,宾语是动作的承受者,其中表示动作的词是一般动词。如果句子的主语不是施动者,而是主语使宾语发出某种动作,或使宾语具有某种状态,这就是使动用法,动词就叫“使动词”。例如“项伯杀人,臣活之”(《鸿门宴》)中的“活”,本为形容词,后面跟了一个虚词“之”指代项伯,作了宾语,所以“活”不是主语的动作特征,而是使宾语“活”,活用作了使动词。一样的道理,如果是主语认为宾语怎么样,动词就活用作了 “意动词”,例如“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美”,是“吾妻”认为“我”美丽,形容词活用作了意动词。如果是主语为了宾语怎么样,动词就活用作了“为动词”。例如“即泣之三日”(《病梅馆记》龚自珍)中的“泣”后面跟了宾语“之”,是为了“之”哭泣,动词活用作了为动词。这儿的名词、形容词占据的是谓语动词的位置,所以它们首先是活用作动词,然后根据意义判断它们的类型。
借助于语法知识,通过辨析词性,就可以轻松判断文言句中的词类活用了。高中文言文教学,这是必不可少的一课。
一、学语法,明确成分位置
众所周知,语法是语言的结构规则。以前,初中语文教学对语法知识分类很细。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其中实词又可以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虚词可以分为副词、连词、介词、助词、拟声词、叹词。词和词按照一定的规则可以组成短语,短语是词和词构成的比词大、比句子小的语法单位。随着教育教学的改革,初中语文教学淡化了对现代汉语语法知识的讲解,那么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一开始我们就要补好这块知识的漏缺。句子有六个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句子成分在句中分别担任不同的职务,起不同的结构作用,它们在句中的位置关系是:定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定语-宾语。为识记它们的位置,本人编了一个顺口溜:“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你分清楚。谓前为状谓后补,定语常置主宾前。”在一个句子中主干成分是主语、谓语和宾语,句子只有有了主干成分才能称之为句子。有时可以省略主语,构成非主谓句。定语、状语、补语是句子的修饰成分,就是这儿所说的句子的枝叶,就好比一棵大树有了主干还得有枝叶的修饰,否则就不是一棵充满生机的大树。定语修饰主语和宾语,状语修饰
谓语,补语是补充说明谓语怎样,它们的职责决定了它们的位置。
二、辨词性,巧析词类活用
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现象,指的是一个词本来是这种词性,在某种情况下却被当作另外一种词性的词来使用。借助语法成分,辨析词性,你就明白了古汉语中的词类活用。句子的主语一般是由名词或代词来充当,谓语一般由动词来充当(形容词也可以做谓语成分,但不能带宾语),宾语由名词或代词来充当,数词、量词、形容词一般充当修饰成分。词性不同充当的成分不同,而成分的位置又是固定不变的,认识到了这一点判断词类活用就轻而易举了。
名词、形容词、数词占据了谓语的位置就要活用作动词。例如“沛公军霸上”(《鸿门宴》)的“军”,名词占据的是谓语的位置,就得执行谓语动词的职能,所以这儿的名词“军”临时改变词性活用作动词,意为“驻军”。“素善留侯张良”(《鸿门宴》)中的“善”本为形容词,占据了谓语动词的位置就要活用作动词,意为“与……交好”。“六王毕,四海一”(《阿房宫赋》杜牧)中的“一”本为数词,占据谓语的位置活用作动词“统一”。
动词或形容词如果占据了主语或宾语的位置,就要临时改变词性活用作名词。例如“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寡人之于国也》)中的“生”和“死”,形容词占据了宾语的位置具有名词的职能,意为“活着的人”、“死了的人”。“少长咸集”(《兰亭集序》王羲之)中的“少长”,形容词占据了主语的位置活用作名词,意为“年龄小的人和年龄大的人”。
名词活用作状语的现象,在文言文中普遍存在,判断它的方法就是看谓语动词前面的名词能不能发出谓语动词的动作,如果能发出它就是主语,如果发不出谓语动词的动作,那么这个名词就活用作状语,用来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状态、方式、处所、趋向、时间等。例如“内立法度,务耕织 ”(《过秦论》贾谊)中的“内”表“立”的趋向。“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中的“兄” 和“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鸿门宴》)中的“翼”,分别用在动词“事”和“蔽”的前面用来表动作的状态,翻译为“像……一样”。“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中的“箕畚”用在动词“运”之前表示动作要凭借的工具。
一般句子,主语是动作的施动者,宾语是动作的承受者,其中表示动作的词是一般动词。如果句子的主语不是施动者,而是主语使宾语发出某种动作,或使宾语具有某种状态,这就是使动用法,动词就叫“使动词”。例如“项伯杀人,臣活之”(《鸿门宴》)中的“活”,本为形容词,后面跟了一个虚词“之”指代项伯,作了宾语,所以“活”不是主语的动作特征,而是使宾语“活”,活用作了使动词。一样的道理,如果是主语认为宾语怎么样,动词就活用作了 “意动词”,例如“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美”,是“吾妻”认为“我”美丽,形容词活用作了意动词。如果是主语为了宾语怎么样,动词就活用作了“为动词”。例如“即泣之三日”(《病梅馆记》龚自珍)中的“泣”后面跟了宾语“之”,是为了“之”哭泣,动词活用作了为动词。这儿的名词、形容词占据的是谓语动词的位置,所以它们首先是活用作动词,然后根据意义判断它们的类型。
借助于语法知识,通过辨析词性,就可以轻松判断文言句中的词类活用了。高中文言文教学,这是必不可少的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