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的进一步推进,高校传统的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理念、思路和工作方法等方面将面临新的挑战。2017年9月,枣庄学院大一新生开始实行学分制。为了了解学分制施行后大一新生学习、生活、思想的变化,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访谈等方式展开调查,以期找准学分制下学生事务管理的难点和障碍,为学校学分制的进一步推广提供依据和对策。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学分制;管理;调研
中图分类号:G6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9)04-0136-03
一、学分制的特点
学分制是一种以选课为核心,教师指导为辅助,通过绩点和学分,衡量学生学习质和量的综合教学管理制度[1]。学分制的特点包括:第一,学生自主选课;第二,目标管理,即在教学过程中更注重对目标的考核;第三,彈性学制,学生只要修完全部学分就可毕业[2]。
二、学分制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的挑战
学分制与学年制相比,有了很多变化,这些变化会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挑战。这些挑战可分为两方面:对管理人员尤其是辅导员工作的挑战,对学校学生管理工作体系的挑战。对辅导员的挑战包括:首先,由于学生要选课,所以学生上课的地点发生了变化,地点改变会导致“同班不同学”和“同学不同班”现象的出现,由此行政班级功能弱化,班级集体观念更趋多元。辅导员课堂管理的对象发生变化,工作主要阵地也将发生变化,学生在哪儿,辅导员就出现在哪儿,才能实施有效管理。其次,学生关注内容的变化。学分制下,学生需求变得多样化,发展也日益个性化,具体表现在学生选课、职业生涯规划、上课状态、综合测评、就业指导等多方面。这便对辅导员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但要转变教育理念,重新进行角色定位,还对其辅导能力提出更高要求:精致化的辅导与全方位的合作能力、科学性的教育与管理能力、创新性的学习与科研能力[3]。在学校学生管理工作体系方面,由于学生活动场所和关注内容的变化,导致学校学生管理体系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如表1所示)。
三、调查设计
本次调查对象分为学生和教师两个群体。最终收回有效学生问卷4752份,占总体样本的90.9%。同时收回有效教师问卷64份。问卷在正式发放之前,经过了小范围的“试”调查,并且在座谈和咨询的基础上,经多次修改,最终确定了学生卷23个、教师卷17个,共计40个调查项目。
四、我校学分制实施现状的分析
(一)师生对学分制的了解情况
笔者对这一调查项目设置了深浅不同层次的问题。浅层次问题为学生对毕业学分数的了解,数据显示,有66.9%本科生、69.9%的专科生、66.4%专升本的学生能选择正确选项。深层次问题为师生对免修制度的认识,结果只有46.3%的学生、62.5%的辅导员和班主任能够选择正确的选项。可见学分制虽然施行了一个学期,师生对学分制的认识仍有模糊之处。
(二)选课现状
目前学生在学分制下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选课。选课咨询对象排名前三的依次为辅导员(30.4%)、学长(29.0%)和专业教师(27.8%)。虽然87.5%的辅导员或班主任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就学分制问题召开过班会,但效果不佳,因为真正对学生选课有帮助的是专业课教师而非辅导员和学长们。
(三)学生学习情况
1.学分制施行一学期后学生的出勤情况。对枣庄学院学分制施行以来的学生出勤情况的调查显示,只有不到4%的学生未按规定请假或者无故旷课。对其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女生出勤情况(75.52%)较男生(68.4%)好,专科生出勤(79.83%)较本科生(70.07%)好,普通学生(75.48%)较学生干部(67.1%)出勤好。对学生的上课情况进行深度分析可知,未旷课的同学中72.2%的学生能够始终认真听课。旷课学生旷课的原因:26.3%的学生因为缺乏学习动力,23.1%的学生因自己工作忙而旷课,21.7%的学生认为学习这门课程没用。
2.学校实行学分制之后学生的学习动力。从总体上看,64.4%的学生认为学分制能激励他们更加主动去学习,22.7%的学生想努力但暂未行动。通过对不同对象的对比可知,实施学分中后的学习动力,“3+2专升本”学生(71.95%)高于专科的(69.7%)、本科的(60.7%)。
(四)人际关系
实施学分制以来,有53.7%的学生认为交友圈扩大了,有21.9%的学生认为学分制不利于同班同学的相处与交流。学分制带来的人际关系变化女生较男生大,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男生与女生的性格和交往方式的不同所致。而学生干部群体、专业对象间,差别不大。
五、结论与对策
(一)调研结论
1.学生和教师对学分制的内涵理解不深。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学分制已经施行一学期,但是仍有许多字生不知道学分制,即便知道也只是浅层次的认知。
2.目前困扰学生的主要问题集中在选课的咨询上。目前枣庄学院选课主要为思想政治、公共体育、公共英语等课程,每门课程也只有俩三位教师可供学生选择。如果选课范围放宽,学生完全能够自主选课的时候可能会不知道该选哪些课、如何选课以及选课的过程中遇到难题该咨询何人。
3.不同群体对学分制表现出不同的态度。通过对上文数据分析可以看出,从上课出勤率来看,女生比男生高、专科和“3+2”专升本的学生比本科生高。女生在选课时比男生更关注授课教师的教学水平。
4.学分制对我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者的理念、思路、工作方法等方面都提出新挑战。本学期,大一新生不管在选课、上课出勤、学习动力、人际关系等多方面都显现了与之前学年制的不同,这对学生管理工作提出新挑战。比如行政班级地位的弱化,必然给学生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怎样保障学生上课出勤率,如何寻找时间更好地了解学生? (二)学分制下高校学生事务的管理
1.学校需要加强配套的制度建设。从历史沿革来看,任何学生管理工作的变革都要紧跟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具体来说就是学分制走到哪一步,学生管理就跟到哪一步,多一点、少一点都不利于整个改革的顺利进行。比如某一专科专业上学期学分设置为18学分,按照学校学分制的规定,专科需要修读120学分才能毕业,所以学生几乎不存在提前华业的可能。对此,教务处、学生工作处、计财处等相关部门应加强协调沟通,共同做好学分制配套制度的建设,更好地推进学分制的实施。
2.加强对学分制的宣传工作,充分发挥专业教师在学分制改革中的作用。从学校层面讲,应加强对学分制的宣传、指导工作,以推动学分制的顺利实施。从二级学院层面,应成立“学院选课咨询中心”,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咨询服务,真正发挥专业老师的优势,切实帮助学生解决学分制下选课问题。
3.重新认识行政班级的功能。在学分制条件下,行政班级传统意义上的功能必然趋弱,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毫无价值。要发挥它的价值,就要进行管理创新,比如,学校可将每周三下午定为行政班级活动时间,辅导员和班主任利用这个时间以班会、讨论会等形式强化班级的行政功能,比如宣讲学分制的相关政策、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等。学生们也利用这个时间对同班同学多一份了解,避免"同班不同學,同学不同班”带来的不便。
4.针对不同群体因材施教。教育对象的共性特征是教育者施教的基础,但每个受教育者又各不相同,因此,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从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育。如可以对男生和本科生群体强化纪律教育,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对女生则更多地着眼于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王蕊.完全学分制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探析[D].渤海大学学报,2013.
〔2〕迟殿凤,吴高华.完全学分制下高校辅导员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新挑战与路径探索[J].南方论刊,2016,(02).
〔3〕刘亚琦.完全学分制下班级管理工作研究——辅导员的角色定位与能力建设[J].亚太教育,2016,(30).
〔4〕曲建武,吴云志.高校辅导员素质与能力建设问题研究综述[J].高校理论战线,2006,(04).
〔5〕何建波.全面推行学分制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1).
〔6〕李润钿,林丹明,陈珠琳.基于学分制的高校教学管理流程再造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06,(02).
〔7〕刘青.中国高校学分制改革及发展对策分析[D].南京理工大学,2005.
〔8〕许鹏奎,孙爱良,李学民.学分制与高校教学管理制度改革[J].兰州铁道学院学报,2002,(02).
〔9〕杨宁,于立蕾.学分制的创新:本科生科研学分[J].比较教育研究,2002,(02).
〔10〕许鹏奎,蔡中宏,李海宗,白元儒.高等院校推行学分制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02,(02).
〔11〕方廷杰.班级管理中的“共性”与“个性”[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九次年会交流论文论文集[C],2004.
〔12〕郝海洪.论学分制对高校学风建设的积极意义[J].宜春学院学报,2010,(10).
〔13〕杜杰,张英,陈志刚.高等学校班级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4).
〔14〕马赛,郝智秀.学分制在哈佛大学创立和发展的历史轨迹——兼论美国学分制产生和发展的社会背景[J].高教探索,2009,(01).
〔15〕黄志荣.学分制带来的机遇与挑战[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7,(02).
〔16〕曹成,周进.学分制下创建优秀班集体的几点思考[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05).
(责任编辑 姜黎梅)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学分制;管理;调研
中图分类号:G6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9)04-0136-03
一、学分制的特点
学分制是一种以选课为核心,教师指导为辅助,通过绩点和学分,衡量学生学习质和量的综合教学管理制度[1]。学分制的特点包括:第一,学生自主选课;第二,目标管理,即在教学过程中更注重对目标的考核;第三,彈性学制,学生只要修完全部学分就可毕业[2]。
二、学分制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的挑战
学分制与学年制相比,有了很多变化,这些变化会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挑战。这些挑战可分为两方面:对管理人员尤其是辅导员工作的挑战,对学校学生管理工作体系的挑战。对辅导员的挑战包括:首先,由于学生要选课,所以学生上课的地点发生了变化,地点改变会导致“同班不同学”和“同学不同班”现象的出现,由此行政班级功能弱化,班级集体观念更趋多元。辅导员课堂管理的对象发生变化,工作主要阵地也将发生变化,学生在哪儿,辅导员就出现在哪儿,才能实施有效管理。其次,学生关注内容的变化。学分制下,学生需求变得多样化,发展也日益个性化,具体表现在学生选课、职业生涯规划、上课状态、综合测评、就业指导等多方面。这便对辅导员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但要转变教育理念,重新进行角色定位,还对其辅导能力提出更高要求:精致化的辅导与全方位的合作能力、科学性的教育与管理能力、创新性的学习与科研能力[3]。在学校学生管理工作体系方面,由于学生活动场所和关注内容的变化,导致学校学生管理体系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如表1所示)。
三、调查设计
本次调查对象分为学生和教师两个群体。最终收回有效学生问卷4752份,占总体样本的90.9%。同时收回有效教师问卷64份。问卷在正式发放之前,经过了小范围的“试”调查,并且在座谈和咨询的基础上,经多次修改,最终确定了学生卷23个、教师卷17个,共计40个调查项目。
四、我校学分制实施现状的分析
(一)师生对学分制的了解情况
笔者对这一调查项目设置了深浅不同层次的问题。浅层次问题为学生对毕业学分数的了解,数据显示,有66.9%本科生、69.9%的专科生、66.4%专升本的学生能选择正确选项。深层次问题为师生对免修制度的认识,结果只有46.3%的学生、62.5%的辅导员和班主任能够选择正确的选项。可见学分制虽然施行了一个学期,师生对学分制的认识仍有模糊之处。
(二)选课现状
目前学生在学分制下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选课。选课咨询对象排名前三的依次为辅导员(30.4%)、学长(29.0%)和专业教师(27.8%)。虽然87.5%的辅导员或班主任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就学分制问题召开过班会,但效果不佳,因为真正对学生选课有帮助的是专业课教师而非辅导员和学长们。
(三)学生学习情况
1.学分制施行一学期后学生的出勤情况。对枣庄学院学分制施行以来的学生出勤情况的调查显示,只有不到4%的学生未按规定请假或者无故旷课。对其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女生出勤情况(75.52%)较男生(68.4%)好,专科生出勤(79.83%)较本科生(70.07%)好,普通学生(75.48%)较学生干部(67.1%)出勤好。对学生的上课情况进行深度分析可知,未旷课的同学中72.2%的学生能够始终认真听课。旷课学生旷课的原因:26.3%的学生因为缺乏学习动力,23.1%的学生因自己工作忙而旷课,21.7%的学生认为学习这门课程没用。
2.学校实行学分制之后学生的学习动力。从总体上看,64.4%的学生认为学分制能激励他们更加主动去学习,22.7%的学生想努力但暂未行动。通过对不同对象的对比可知,实施学分中后的学习动力,“3+2专升本”学生(71.95%)高于专科的(69.7%)、本科的(60.7%)。
(四)人际关系
实施学分制以来,有53.7%的学生认为交友圈扩大了,有21.9%的学生认为学分制不利于同班同学的相处与交流。学分制带来的人际关系变化女生较男生大,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男生与女生的性格和交往方式的不同所致。而学生干部群体、专业对象间,差别不大。
五、结论与对策
(一)调研结论
1.学生和教师对学分制的内涵理解不深。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学分制已经施行一学期,但是仍有许多字生不知道学分制,即便知道也只是浅层次的认知。
2.目前困扰学生的主要问题集中在选课的咨询上。目前枣庄学院选课主要为思想政治、公共体育、公共英语等课程,每门课程也只有俩三位教师可供学生选择。如果选课范围放宽,学生完全能够自主选课的时候可能会不知道该选哪些课、如何选课以及选课的过程中遇到难题该咨询何人。
3.不同群体对学分制表现出不同的态度。通过对上文数据分析可以看出,从上课出勤率来看,女生比男生高、专科和“3+2”专升本的学生比本科生高。女生在选课时比男生更关注授课教师的教学水平。
4.学分制对我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者的理念、思路、工作方法等方面都提出新挑战。本学期,大一新生不管在选课、上课出勤、学习动力、人际关系等多方面都显现了与之前学年制的不同,这对学生管理工作提出新挑战。比如行政班级地位的弱化,必然给学生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怎样保障学生上课出勤率,如何寻找时间更好地了解学生? (二)学分制下高校学生事务的管理
1.学校需要加强配套的制度建设。从历史沿革来看,任何学生管理工作的变革都要紧跟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具体来说就是学分制走到哪一步,学生管理就跟到哪一步,多一点、少一点都不利于整个改革的顺利进行。比如某一专科专业上学期学分设置为18学分,按照学校学分制的规定,专科需要修读120学分才能毕业,所以学生几乎不存在提前华业的可能。对此,教务处、学生工作处、计财处等相关部门应加强协调沟通,共同做好学分制配套制度的建设,更好地推进学分制的实施。
2.加强对学分制的宣传工作,充分发挥专业教师在学分制改革中的作用。从学校层面讲,应加强对学分制的宣传、指导工作,以推动学分制的顺利实施。从二级学院层面,应成立“学院选课咨询中心”,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咨询服务,真正发挥专业老师的优势,切实帮助学生解决学分制下选课问题。
3.重新认识行政班级的功能。在学分制条件下,行政班级传统意义上的功能必然趋弱,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毫无价值。要发挥它的价值,就要进行管理创新,比如,学校可将每周三下午定为行政班级活动时间,辅导员和班主任利用这个时间以班会、讨论会等形式强化班级的行政功能,比如宣讲学分制的相关政策、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等。学生们也利用这个时间对同班同学多一份了解,避免"同班不同學,同学不同班”带来的不便。
4.针对不同群体因材施教。教育对象的共性特征是教育者施教的基础,但每个受教育者又各不相同,因此,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从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育。如可以对男生和本科生群体强化纪律教育,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对女生则更多地着眼于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王蕊.完全学分制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探析[D].渤海大学学报,2013.
〔2〕迟殿凤,吴高华.完全学分制下高校辅导员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新挑战与路径探索[J].南方论刊,2016,(02).
〔3〕刘亚琦.完全学分制下班级管理工作研究——辅导员的角色定位与能力建设[J].亚太教育,2016,(30).
〔4〕曲建武,吴云志.高校辅导员素质与能力建设问题研究综述[J].高校理论战线,2006,(04).
〔5〕何建波.全面推行学分制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1).
〔6〕李润钿,林丹明,陈珠琳.基于学分制的高校教学管理流程再造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06,(02).
〔7〕刘青.中国高校学分制改革及发展对策分析[D].南京理工大学,2005.
〔8〕许鹏奎,孙爱良,李学民.学分制与高校教学管理制度改革[J].兰州铁道学院学报,2002,(02).
〔9〕杨宁,于立蕾.学分制的创新:本科生科研学分[J].比较教育研究,2002,(02).
〔10〕许鹏奎,蔡中宏,李海宗,白元儒.高等院校推行学分制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02,(02).
〔11〕方廷杰.班级管理中的“共性”与“个性”[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九次年会交流论文论文集[C],2004.
〔12〕郝海洪.论学分制对高校学风建设的积极意义[J].宜春学院学报,2010,(10).
〔13〕杜杰,张英,陈志刚.高等学校班级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4).
〔14〕马赛,郝智秀.学分制在哈佛大学创立和发展的历史轨迹——兼论美国学分制产生和发展的社会背景[J].高教探索,2009,(01).
〔15〕黄志荣.学分制带来的机遇与挑战[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7,(02).
〔16〕曹成,周进.学分制下创建优秀班集体的几点思考[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05).
(责任编辑 姜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