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习作教学可以融入技术和网络的多元功能,改进习作教学方式,拓宽习作教学空间,让学生随时随地进行个性表达和分享。通过话题生成,自由表达;聚焦问题,个性重构;多元评价,角色转变等途径,让表达、交流成为学生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让他们喜欢学习,热爱生活,适应新时代的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习作教学个性表达
习作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学生怕习作,不爱习作,缺少习作动力,常让教师无奈。其原因在于教师只将习作教学当成技能训练,致使习作过程缺少了很多应该具备的生动元素。习作本质上是一种交往活动,离不开读者,离不开互动;习作涉及注意、感知、记忆、想象、思维、情绪等多种心理活动,应是观察、记录、分享、交流、评价、欣赏、合作、探究、学习等活动的总和,而不是简单的文体和范例知识学习。每次习作都应该是学生成长和可持续发展的宝贵经历。
“互联网+”背景下,微信、微博、QQ等新技术正以其个性的表达、快捷的信息发布和鲜活互动等功能,吸引越来越多的人,甚至连那些从不提笔写字的人,也喜欢在这样的平台上与他人交流互动。习作教学可以融入技术和网络的多元功能,改进习作教学方式,拓宽习作教学空间,让学生随时随地进行个性表达和分享,让习作更有意思。基于此,笔者所在学校实验组的教师梳理提炼出了以下教学思路。
一、话题生成,自由表达
“互联网+”环境为习作教学话题的引入提供了更开放的空间与可能。学生可以借助手机、相机、平板等工具,观察生活,捕捉画面,并通过自媒体的方式将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带入课堂,使学习情境更加丰富和立体,并由此催生自由表达的欲望;学生基于平台,通过媒体分享、文字发布等方式不断再现生活,实现对现实生活的个性化占有。
五年级作文“不一样的乐”是一篇以“快乐”为主题的记叙文。第一次草稿,绝大部分学生的选材都和吃、喝、玩、乐有关,要么是去饭店吃饭、过生日,要么是和朋友玩游戏、去游乐园……这样的快乐仅仅停留在生理需求层面。为了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感悟,增强对生活的感知力,升华对“快乐”的认知,丰富对“快乐”的表达,笔者灵活融入新技术,引导学生进行二次习作。
教学前,笔者先让学生立足学校和家庭,利用手机、平板、相机等工具捕捉生活中关于“乐”的画面(如图1),然后为自己喜欢的画面配上一段文字(如图2、图3),再上传到QQ群相册。
拍照、上传、写话、分享的过程,让学生学会了用眼睛多角度地观察生活,用工具多层面地捕捉画面,思路一下子被打开了。课堂上,笔者和学生一起欣赏群相册里的照片,一起积淀多元丰富的“乐”:一道爱意浓浓的家常菜,一张有趣的班级合影,一盆小菜园里的新鲜蔬菜……欣赏过程中,学生纷纷感慨:原来生活中可以有这么多快乐,还可以有这么多超出理解的快乐。
之后,笔者相机出示两次习作题材的数据(如图4),让学生通过鲜明的对比生发更强烈的震撼。
不需要说教,学生就自发地从两次不同的体验中感悟到:原来“快乐”可以很丰富,还可以有品位。之后的习作,优秀作品也频频涌现,有写到海边感受“斗浪乐”的过瘾,有写一顿晚餐“温情乐”的甜蜜,有写再见恩师“感恩乐”的深情,有写听音乐会“激情乐”的美好,还有写看到手工作品(如图5),倾诉“想象乐”的。以“想象乐”为例,有学生写出了如下文字——
课间,我漫步在校园里,漫无目的地走着,走着……突然,我看见了它,情不自禁地停住了脚步。走廊的书柜里新放了一辆小小的手工自行车!弯弯的把手,黄绿搭配,互相衬托,鲜亮而又醒目;红色的轮胎特别耀眼,让人感到活力无穷;自行车的车架是由铁丝一圈一圈绕出来的,疏密得当,恰到好处。仔细一看,踏板还可以转动!简直是巧夺天工!
我凝视着这件精致的手工艺品,忍不住伸手过去,做了个小小的“人”形:将两只手指放在踏板上,慢慢地转着,一圈,两圈……转动中,我陶醉了,不知不觉地进入了遐想:我骑着这辆车,来到了秋意浓浓的郊外,看漫天落叶,闻八月桂花,听雁过留声;我骑着这辆车,来到了马路上,和伙伴们进行骑车比赛,看谁骑得快,骑得稳,任凭银铃般的笑声、清脆的车铃声洒满大街小巷;我骑着这辆车,去了我喜爱的每个角落。我在清晨骑过绿色荡漾的山间田野,在午时行过繁华尽享的都市大街,在黄昏时踏过红叶满地的林荫小道……自由,轻松,休闲。
“丁零——”上课铃声打断了我的遐想,我一下回过神来,忍不住“扑哧”一声笑了出来。哦!如果是真的,那该多美好!
这篇习作摆脱了直白呈现生活的习作方式,将想象融入生活,用想象延伸生活,语言清新,思路清晰,不但巧妙地凸显了“乐”的主题,还蘊含了特定的情感,可读性较强。
小小的手机、平板、相机,让学生带着惊喜观察生活,并在愉悦的互相分享中打开了思路,丰富了对生活的理解。这一体验活动,是学生认知和情感不断发展的过程,也是习作思路不断被打开的过程。
二、聚焦问题,个性重构
传统的习作指导课,教师喜欢用例文引路,让学生仿立意、结构、写法、句式,最大的弊端就是千文一面。“互联网+”背景下的习作课堂,一般会引导学生聚焦主题习作的某个问题,把真实生活融入语文学习,并通过及时的线上交流、有针对性的线下指导,让学生在体验、探究、交流中获得灵感和创意,实现个性重构,提升表达能力。
以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习作3》“写一种喜欢的美食”为例,围绕“美食是什么?”的问题,笔者和学生先进行了讨论。绝大部分学生的第一反应都是“美味的食物”。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停留于这样的浅层认知肯定写不出个性、多面、有创意的文章。据此,教学前,笔者要求学生走上大街,品尝美食;走进厨房,学做美食,随时用镜头和文字记录享受美食的美好时光,并及时分享到QQ群。十一长假,学生吃得不亦乐乎,拍的照片也让人垂涎欲滴,他们很开心地用一段段生动的文字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感。 学生作品发布到平台后,每个学生都能欣赏到别人的作品。通过对比,大家不约而同地发现:几乎所有的描写都停留在味蕾的感觉,且表达比较单一。也就是说,对“美味”的理解这个问题还没解决。但这个问题又涉及习作立意,是高年级习作教学的难点,也是重点,必须要解决。因此,课堂上,笔者组织学生聚焦这一问题,开展了佳作欣赏、头脑风暴、框架设计等探究活动。
佳作欣赏环节,在学生上传的习作中挑选了几篇较有代表性的,引导学生掌握描写“美味”的一般方法:能抓住色、香、味的特点,细致描写制作、品尝的过程。
头脑风暴环节,组织学生观看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中“岐山臊子面”的视频片段。之后进行分享交流,促使学生感悟“美味”的内涵:岐山臊子面除了色、香、味、形诱人,其独一无二的制作工艺和悠久的传统吃法也凝结着岐山人耿直诚朴的性格特点,体现了岐山人深刻厚重的礼乐文化底蕴。此时,学生茅塞顿开:原来,吃岐山臊子面,就是“吃文化”啊!再谈对“美食”的认识,许多学生便有了不一样的理解:“美食可以被寄予淡淡的乡愁”“美食有时包含思念的味道”“美食很多时候代表了文化的传承”……要写好“美食”,除了写好色、香、味、形,还要挖掘“美味”背后的文化、情感等,提升作品的立意。
框架设计环节,学生立足各自的理解,从内容、立意等角度重新进行思考,先设计了个性十足、别具一格的习作结构(如图6、图7),然后根据自己的框架创作出了个性鲜明的“美味”:麻辣烫变成了“串起的美味”,彰显着地方美食的文化特色;小笼包化身为“一缕浓香,一缕温暖”,承载着外婆对自己深沉的关爱……
这样的习作过程,一课一得,聚焦性很强。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提升理解,个性化重构自己的作品,很好地增强了生命体验,实现了生命成长。
热点透视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17年第12期三、多元评价,角色转变
作为作品的发布者,学生也将转变角色,成为新一代的自媒体人,自由、自信、负责地向大家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建议。“互联网+”背景下的习作评价,不再是教师一个人的批阅,而是师生角色适时转换后的多元评价。当作品发布到班级学习平台后,教师、学生甚至家长都能在第一时间进行阅读、互动、点赞、评价。这样的评价方式,不仅能满足作者的心理期待,激发作者的习作动力,还有助于学生乐于表达、自信表达习惯的养成,促进学生习作水平的提高。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护蛋,我们在行动”是一次真实的体验活动,给学生留下了很多有意思的话题。在尝试护蛋的过程中,学生纷纷用镜头和文字记录自己的真实体验,并踊跃地发到班级群平台,与其他同学一起分享。每一个学生既是自己作品的创作者,也是其他作品的读者、评价者。阅读完他人的作品后及时发表评价,或指出其中出彩之处,或点出有待改进之处,以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全班学生的习作水平都能得到有效提升。以其中一名学生完成的“体验‘老母鸡’”为例——
今天,老师让我们体验做“老母鸡”。大清早,我就把我的“蛋”保护好了:里面裹层厚皮纸,外面加上三层保鲜袋。层层保护,精心处理好后,我就带着蛋高高兴兴上学去了。
第一节课并无大事,就不多说了。第二节课美术课,事情来了!我把鸡蛋放在口袋里,心想:这样就万无一失了。谁知画画的时候,我往桌子上一靠,只听“咔嚓——”一声!我心里一惊,立马想到:鸡蛋破了!忙不迭地拿出来一看,万幸!鸡蛋没有破,是衣服拉链碰到桌角了。吸取了教训,我便把鸡蛋放到了桌肚里。谁知下课时,我把凳子放进桌子里时不小心推了一下桌子,鸡蛋便滚了出来,摔到了地上。我惊慌失措地捡起来检查,左看看,右瞅瞅,还好老天保佑,鸡蛋完好无损。刘柯成目瞪口呆地说:“你的鸡蛋是铁做的吧?要是我的鸡蛋也这样抗摔打就好了。”我笑而不语。
大课间时间到了,同学们都提心吊胆地带着鸡蛋参加跳长绳的活动。此时的我已经胸有成竹,一点儿也不紧张了,因为我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我小心翼翼地取出鸡蛋,把它洗干净,塞到嘴里跳绳,一跳完就把鸡蛋拿出来放一放,我自己也缓一缓。我这副滑稽样子逗得大家哈哈大笑,连老师也没忍住。
这次护蛋经历成功了,我很高兴,但也知道了老母鸡的辛苦。
读完这篇“护蛋”习作,学生都觉得很有趣,便纷纷在班级群平台留下了评价(如图8)。虽然学生的评价语言还显稚嫩,但是他们参与了评价过程,分别扮演了评价主体和客体的角色,并观照到了习作细节描写、词语运用、标题拟定、改进方法等,非常值得肯定。另外,角色转变后的评价还有一大优势:基于相同的认知背景,大家很容易产生情感共鸣,进而积累习作经验。
再以习作“美在金秋”的评价为例,笔者和学生一起用镜头记录自己眼中的“美”,并用语言描述这种“美”,及时发送到班级微信群。学生纷纷点赞,提出了改进建议,如建议给图9中的作品换个诗意的名字;建议为图10的作品配上强劲有力的音乐;建议将图11
的作品图换成富有活力的大课间图或学生和教师在一起的笑脸图……最后,还有人提议将这些“点滴美”整合成一篇“金秋美文”,配上像《风中奇缘》《秋天》这样美妙的音乐,发表到“个人空间”,留下这份“美”。
将美景、美文、音乐等元素和谐地融合在一起的“美”,更丰富、更立体。这样的体验和表达,提升了学生对“美”的理解和创造力。
“互联网+”背景下的习作教学集习作引导、技术指点、方式引领、价值观提升等于一体,打开了習作教学的暗箱,让习作变得更“好玩”、更有意思。这也启发我们: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不是终极目标,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让表达、交流成为他们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让他们喜欢学习,热爱生活,适应新时代的发展,才是现代习作教学的真正追求。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习作教学个性表达
习作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学生怕习作,不爱习作,缺少习作动力,常让教师无奈。其原因在于教师只将习作教学当成技能训练,致使习作过程缺少了很多应该具备的生动元素。习作本质上是一种交往活动,离不开读者,离不开互动;习作涉及注意、感知、记忆、想象、思维、情绪等多种心理活动,应是观察、记录、分享、交流、评价、欣赏、合作、探究、学习等活动的总和,而不是简单的文体和范例知识学习。每次习作都应该是学生成长和可持续发展的宝贵经历。
“互联网+”背景下,微信、微博、QQ等新技术正以其个性的表达、快捷的信息发布和鲜活互动等功能,吸引越来越多的人,甚至连那些从不提笔写字的人,也喜欢在这样的平台上与他人交流互动。习作教学可以融入技术和网络的多元功能,改进习作教学方式,拓宽习作教学空间,让学生随时随地进行个性表达和分享,让习作更有意思。基于此,笔者所在学校实验组的教师梳理提炼出了以下教学思路。
一、话题生成,自由表达
“互联网+”环境为习作教学话题的引入提供了更开放的空间与可能。学生可以借助手机、相机、平板等工具,观察生活,捕捉画面,并通过自媒体的方式将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带入课堂,使学习情境更加丰富和立体,并由此催生自由表达的欲望;学生基于平台,通过媒体分享、文字发布等方式不断再现生活,实现对现实生活的个性化占有。
五年级作文“不一样的乐”是一篇以“快乐”为主题的记叙文。第一次草稿,绝大部分学生的选材都和吃、喝、玩、乐有关,要么是去饭店吃饭、过生日,要么是和朋友玩游戏、去游乐园……这样的快乐仅仅停留在生理需求层面。为了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感悟,增强对生活的感知力,升华对“快乐”的认知,丰富对“快乐”的表达,笔者灵活融入新技术,引导学生进行二次习作。
教学前,笔者先让学生立足学校和家庭,利用手机、平板、相机等工具捕捉生活中关于“乐”的画面(如图1),然后为自己喜欢的画面配上一段文字(如图2、图3),再上传到QQ群相册。
拍照、上传、写话、分享的过程,让学生学会了用眼睛多角度地观察生活,用工具多层面地捕捉画面,思路一下子被打开了。课堂上,笔者和学生一起欣赏群相册里的照片,一起积淀多元丰富的“乐”:一道爱意浓浓的家常菜,一张有趣的班级合影,一盆小菜园里的新鲜蔬菜……欣赏过程中,学生纷纷感慨:原来生活中可以有这么多快乐,还可以有这么多超出理解的快乐。
之后,笔者相机出示两次习作题材的数据(如图4),让学生通过鲜明的对比生发更强烈的震撼。
不需要说教,学生就自发地从两次不同的体验中感悟到:原来“快乐”可以很丰富,还可以有品位。之后的习作,优秀作品也频频涌现,有写到海边感受“斗浪乐”的过瘾,有写一顿晚餐“温情乐”的甜蜜,有写再见恩师“感恩乐”的深情,有写听音乐会“激情乐”的美好,还有写看到手工作品(如图5),倾诉“想象乐”的。以“想象乐”为例,有学生写出了如下文字——
课间,我漫步在校园里,漫无目的地走着,走着……突然,我看见了它,情不自禁地停住了脚步。走廊的书柜里新放了一辆小小的手工自行车!弯弯的把手,黄绿搭配,互相衬托,鲜亮而又醒目;红色的轮胎特别耀眼,让人感到活力无穷;自行车的车架是由铁丝一圈一圈绕出来的,疏密得当,恰到好处。仔细一看,踏板还可以转动!简直是巧夺天工!
我凝视着这件精致的手工艺品,忍不住伸手过去,做了个小小的“人”形:将两只手指放在踏板上,慢慢地转着,一圈,两圈……转动中,我陶醉了,不知不觉地进入了遐想:我骑着这辆车,来到了秋意浓浓的郊外,看漫天落叶,闻八月桂花,听雁过留声;我骑着这辆车,来到了马路上,和伙伴们进行骑车比赛,看谁骑得快,骑得稳,任凭银铃般的笑声、清脆的车铃声洒满大街小巷;我骑着这辆车,去了我喜爱的每个角落。我在清晨骑过绿色荡漾的山间田野,在午时行过繁华尽享的都市大街,在黄昏时踏过红叶满地的林荫小道……自由,轻松,休闲。
“丁零——”上课铃声打断了我的遐想,我一下回过神来,忍不住“扑哧”一声笑了出来。哦!如果是真的,那该多美好!
这篇习作摆脱了直白呈现生活的习作方式,将想象融入生活,用想象延伸生活,语言清新,思路清晰,不但巧妙地凸显了“乐”的主题,还蘊含了特定的情感,可读性较强。
小小的手机、平板、相机,让学生带着惊喜观察生活,并在愉悦的互相分享中打开了思路,丰富了对生活的理解。这一体验活动,是学生认知和情感不断发展的过程,也是习作思路不断被打开的过程。
二、聚焦问题,个性重构
传统的习作指导课,教师喜欢用例文引路,让学生仿立意、结构、写法、句式,最大的弊端就是千文一面。“互联网+”背景下的习作课堂,一般会引导学生聚焦主题习作的某个问题,把真实生活融入语文学习,并通过及时的线上交流、有针对性的线下指导,让学生在体验、探究、交流中获得灵感和创意,实现个性重构,提升表达能力。
以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习作3》“写一种喜欢的美食”为例,围绕“美食是什么?”的问题,笔者和学生先进行了讨论。绝大部分学生的第一反应都是“美味的食物”。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停留于这样的浅层认知肯定写不出个性、多面、有创意的文章。据此,教学前,笔者要求学生走上大街,品尝美食;走进厨房,学做美食,随时用镜头和文字记录享受美食的美好时光,并及时分享到QQ群。十一长假,学生吃得不亦乐乎,拍的照片也让人垂涎欲滴,他们很开心地用一段段生动的文字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感。 学生作品发布到平台后,每个学生都能欣赏到别人的作品。通过对比,大家不约而同地发现:几乎所有的描写都停留在味蕾的感觉,且表达比较单一。也就是说,对“美味”的理解这个问题还没解决。但这个问题又涉及习作立意,是高年级习作教学的难点,也是重点,必须要解决。因此,课堂上,笔者组织学生聚焦这一问题,开展了佳作欣赏、头脑风暴、框架设计等探究活动。
佳作欣赏环节,在学生上传的习作中挑选了几篇较有代表性的,引导学生掌握描写“美味”的一般方法:能抓住色、香、味的特点,细致描写制作、品尝的过程。
头脑风暴环节,组织学生观看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中“岐山臊子面”的视频片段。之后进行分享交流,促使学生感悟“美味”的内涵:岐山臊子面除了色、香、味、形诱人,其独一无二的制作工艺和悠久的传统吃法也凝结着岐山人耿直诚朴的性格特点,体现了岐山人深刻厚重的礼乐文化底蕴。此时,学生茅塞顿开:原来,吃岐山臊子面,就是“吃文化”啊!再谈对“美食”的认识,许多学生便有了不一样的理解:“美食可以被寄予淡淡的乡愁”“美食有时包含思念的味道”“美食很多时候代表了文化的传承”……要写好“美食”,除了写好色、香、味、形,还要挖掘“美味”背后的文化、情感等,提升作品的立意。
框架设计环节,学生立足各自的理解,从内容、立意等角度重新进行思考,先设计了个性十足、别具一格的习作结构(如图6、图7),然后根据自己的框架创作出了个性鲜明的“美味”:麻辣烫变成了“串起的美味”,彰显着地方美食的文化特色;小笼包化身为“一缕浓香,一缕温暖”,承载着外婆对自己深沉的关爱……
这样的习作过程,一课一得,聚焦性很强。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提升理解,个性化重构自己的作品,很好地增强了生命体验,实现了生命成长。
热点透视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17年第12期三、多元评价,角色转变
作为作品的发布者,学生也将转变角色,成为新一代的自媒体人,自由、自信、负责地向大家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建议。“互联网+”背景下的习作评价,不再是教师一个人的批阅,而是师生角色适时转换后的多元评价。当作品发布到班级学习平台后,教师、学生甚至家长都能在第一时间进行阅读、互动、点赞、评价。这样的评价方式,不仅能满足作者的心理期待,激发作者的习作动力,还有助于学生乐于表达、自信表达习惯的养成,促进学生习作水平的提高。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护蛋,我们在行动”是一次真实的体验活动,给学生留下了很多有意思的话题。在尝试护蛋的过程中,学生纷纷用镜头和文字记录自己的真实体验,并踊跃地发到班级群平台,与其他同学一起分享。每一个学生既是自己作品的创作者,也是其他作品的读者、评价者。阅读完他人的作品后及时发表评价,或指出其中出彩之处,或点出有待改进之处,以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全班学生的习作水平都能得到有效提升。以其中一名学生完成的“体验‘老母鸡’”为例——
今天,老师让我们体验做“老母鸡”。大清早,我就把我的“蛋”保护好了:里面裹层厚皮纸,外面加上三层保鲜袋。层层保护,精心处理好后,我就带着蛋高高兴兴上学去了。
第一节课并无大事,就不多说了。第二节课美术课,事情来了!我把鸡蛋放在口袋里,心想:这样就万无一失了。谁知画画的时候,我往桌子上一靠,只听“咔嚓——”一声!我心里一惊,立马想到:鸡蛋破了!忙不迭地拿出来一看,万幸!鸡蛋没有破,是衣服拉链碰到桌角了。吸取了教训,我便把鸡蛋放到了桌肚里。谁知下课时,我把凳子放进桌子里时不小心推了一下桌子,鸡蛋便滚了出来,摔到了地上。我惊慌失措地捡起来检查,左看看,右瞅瞅,还好老天保佑,鸡蛋完好无损。刘柯成目瞪口呆地说:“你的鸡蛋是铁做的吧?要是我的鸡蛋也这样抗摔打就好了。”我笑而不语。
大课间时间到了,同学们都提心吊胆地带着鸡蛋参加跳长绳的活动。此时的我已经胸有成竹,一点儿也不紧张了,因为我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我小心翼翼地取出鸡蛋,把它洗干净,塞到嘴里跳绳,一跳完就把鸡蛋拿出来放一放,我自己也缓一缓。我这副滑稽样子逗得大家哈哈大笑,连老师也没忍住。
这次护蛋经历成功了,我很高兴,但也知道了老母鸡的辛苦。
读完这篇“护蛋”习作,学生都觉得很有趣,便纷纷在班级群平台留下了评价(如图8)。虽然学生的评价语言还显稚嫩,但是他们参与了评价过程,分别扮演了评价主体和客体的角色,并观照到了习作细节描写、词语运用、标题拟定、改进方法等,非常值得肯定。另外,角色转变后的评价还有一大优势:基于相同的认知背景,大家很容易产生情感共鸣,进而积累习作经验。
再以习作“美在金秋”的评价为例,笔者和学生一起用镜头记录自己眼中的“美”,并用语言描述这种“美”,及时发送到班级微信群。学生纷纷点赞,提出了改进建议,如建议给图9中的作品换个诗意的名字;建议为图10的作品配上强劲有力的音乐;建议将图11
的作品图换成富有活力的大课间图或学生和教师在一起的笑脸图……最后,还有人提议将这些“点滴美”整合成一篇“金秋美文”,配上像《风中奇缘》《秋天》这样美妙的音乐,发表到“个人空间”,留下这份“美”。
将美景、美文、音乐等元素和谐地融合在一起的“美”,更丰富、更立体。这样的体验和表达,提升了学生对“美”的理解和创造力。
“互联网+”背景下的习作教学集习作引导、技术指点、方式引领、价值观提升等于一体,打开了習作教学的暗箱,让习作变得更“好玩”、更有意思。这也启发我们: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不是终极目标,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让表达、交流成为他们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让他们喜欢学习,热爱生活,适应新时代的发展,才是现代习作教学的真正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