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学中词源理据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jov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结合大学英语学习现状,笔者从词源理据着手,探讨形态理据及文化理据在词汇教学中的应用,提出了结合词源理据策略的新教学模式,旨在以词源理据为驱动力,引领课堂教学模式的革新,全面提升学生英语词汇掌握及运用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
  关键词: 大学英语;词源理据;词源理据策略
  众所周知,词汇是一门语言的最基本的要素。对于一门语言掌握的程度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取决于其词汇的掌握程度。D.A. Wilkins (1972)曾对词汇的重要性做过如此论断“Without grammar very little can be conveyed, without vocabulary nothing can be conveyed”(张丽琴2012:141)。在英语教学中,词汇教学也一直是重中之重,虽然目前教学改革更强调口语表达等语言输出,但是如果词汇匮乏,无论是阅读、写作还是口语表达都将受到极大的制约。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提出运用词源理据教学模式从根本上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以词汇掌握为突破口,著力解决目前大学生普遍存在的英语词汇掌握不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一、英语词源理据
  词源(etymology)一词,源于希腊语 etumologia,意为“引出词的真实情况”,即研究词的形式和意义来源和历史,而理据(motivation),指的是事物和现象获得名称的依据,它说明的是词义与事物现象的命名之间的关系(陆国强2002)。Swanepoel(1992)认为,理据的意义在于为何某个词汇单位自然地具有它现在的意义,或者为何用某个词项来表达某一特定意义比用其他此项更自然(李二占2017)。笔者认为,在词汇教学中如果能揭示词源理据信息,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即从词的身世来由来揭示词的意义,那么学习者无疑会对词语在认知上进行有效的内化。
  二、英语词源理据的研究价值
  词语在创造之初,面临诸多可能性,有其任意性的一面,但创造一旦发生,则总有其或多或少的理据动因,正如张绍杰所指出的,任意性和理据性不是两个截然对立的概念,而是互相依存的统一体(张绍杰2004)。 在词汇教学中如果能运用词源理据探寻其词语的产生、变异及发展脉络,那么就不仅仅是记住一个词语的问题,而是通过词源理据探究深刻领悟该语言的认知思维方式、文化心理结构及社会生活习俗等。
  三、词源理据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词汇理据进行划分,Ullmann(1962)从语音、形态及语义角度划分理据;严辰松则从宏观上分为内部理据及外部理据;认知功能语言学则提出概念理据、认知理据及隐喻理据(李二占2017)。笔者认为,词源,即对词语追根溯源;理据,则是词语的形式与意义之间存在内在联系的理由及根据。 本文从实践教学角度着重从形态理据和文化理据两大方面来探讨词源理据在教学中的应用。
  从构词法的角度来看,英语中的许多词都是由核心词与其他语素构成派生词或与其他词构成复合词,在词源学上很多词就变得有形态理据了。所以学习者可以从词根、词缀的形态理据着手,不但更清楚地了解单词的结构,而且可以从根本上把握单词原本的含义,还可以通过构词法深刻理解新衍生出来的表达方式。比如单词 centurion 来自拉丁语,本意是古罗马军队中一个百人队( Centuria )的领导,其中cent表示“一百”,后来衍生出很多和“百”有关的词汇,如 century (世纪、百年)、 percent (百分比)等。通过形态理据这种词源分析方式,学习者可以逐渐有意识地加强单词之间的联系,构建单词链,学习一个单词就像了解了这个单词的“前生今世”,这样可以养成良好的词汇习得习惯,增强词汇习得效果。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最基本的语言单位词汇则是传递信息、表达思想的重要媒介,了解词语的文化理据,可以帮助学习者深入了解蕴含其中的文化内涵、发展演变、宗教风俗、审美取向等。将词源学理论应用到词汇教学中,变枯燥的死记硬背为有趣的词源探索,将大大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加深理解、长久记忆并恰当运用。
  另外,词汇学习从来都不是孤立的,往往与介词副词或其他词构成短语、谚语或习语等。如果从词源学的角度探寻其构成来源,将帮助学习者更容易理解并掌握其在上下文中的含义。英语表达中的“go bananas”大概是起源于20世纪初期,当时人们很容易把灵长类动物和香蕉联想起来,经常用go bananas暗指go ape,有“被逼无奈、神经错乱、狗急跳墙”之意,后来go nuts也有类似的“暴跳如雷”等之意。只有通过词源理据来挖掘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及深厚的历史渊源,才能理解到位。
  四、词源理据对大学英语教学的未来启示
  词汇掌握得透彻的学习者无论在应试还是实践应用中都具有极大的优势,所以教师在词汇教学中应善于运用形态理据与文化理据相结合的词源理据策略。笔者期望在具体的翻译及写作教学中也恰当运用词源理据来打通字面意义与引申意义的樊篱,让学生的翻译更到位、写作表达更地道贴切。总之,词源理据的探索与实践不但为大学英语教学及语言学习提供了一个新空间,也为翻译或跨文化交际等领域的研究开启了一个新领域。
  本文为北方工业大学教育改革和课程建设研究项目“英语词汇词源理据研究” (NCUT2018JGM33号)的阶段性成果。
其他文献
传统经典家训是国人集思广益的作品,表达上有很高的艺术性。经典家训更是经过历史检验的精品,完全可以引入语文课堂。  一、传统经典家训常常有极高的文学性  首先,为了便于记忆、传承,以利于长久地对家族后人起教育意义,传统经典家训往往是内容丰富而又凝练深刻的,常常表现出语言的凝练性。清初著名学者、教育家李毓秀创作的《弟子规》在这方面非常典型。全文虽只1080字,却集儒家做人处世方法之大成,涵盖了修身、修
期刊
一、初中化学教学观念建构的必要性  1.在学习和研究中发现问题  在课堂教学的研究过程中,笔者发现专家对以“观念建构”为主的教学的论述中观点并不完全一致,同时教师群体对学科观念的认识也不一致。笔者认为教师要想在课堂教学中有效的建构学科观念,必须首先从众多的观点中抽取出关键内容,教师必先对学科观念有了自己的认识,才能有效的开展基于观念建构的教学。因此,本研究从微粒观和化学反应观入手,和教师一起梳理其
期刊
在当今21世纪的今天,初中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全面提高初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造能力。作为新时期的教师,应该认真学习和领悟党的十九大精神,不忘初心,牢记教师这个神圣而又光荣的使命,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要认真研读统编版历史教材和教学大纲,要改变单纯以应付考试为目的的违反教育科学规律的一种应试传统教育模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作为初中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新教材特点,优化教学环节,抓住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期刊
书,不是刀枪却给人以力量;书,不是胭脂却给人以气质;书不是万能的,却给人以千变万化的世界。读书不仅可以增长见识、拓宽思路,还可以净化心灵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那么如何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呢?其答案就在于阅读。  良好的阅读习惯,是课外阅读质量的保征,没有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就无法使学生永久保持浓厚的阅读兴趣,无法保证“开卷有益”。 一
期刊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国力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科技的竞争,这是不争的事实!而人才的竞争,实际上都是教育的竞争。因为人力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要素,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而承担培养人才重任的就是广大人民教师。教师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实施者,怎样去培养,培养出什么样的人,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兴衰。教师只有成为一个好教师,才能培养出好人才!所以说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而教育工作者是教育发
期刊
一、微课概述  “微课”是以“微视频”为核心,并整合了“微教案、微课件、微习题”等内容,营造了一个与具体教学活动紧密结合,具有生动有趣、简单直观等特性的“微教学资源”。它不是传统课堂的简单浓缩,而是教学内容的重塑造,再升华,是可移动的“老师”。在当代信息化技术高速发展以及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提高了教师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一个完整的
期刊
无论是在学习、工作,还是在日常生活中,写作都是一项极其重要的能力。作文教学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大难题,众多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可谓是煞费苦心,可是收获甚微,倍感心力交瘁,关键原因是没有从实际存在问题出发,没能够因材施教,没能找到行之有效的办法。  一、农村小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的知识面窄  農村的学生由于生活条件限制,外出的机会少之又少,见识比较少,见到的事务都是平常身边的一切,对外面的世
期刊
一、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是听评课的前提  (一)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1.要加强自学  自学是我们掌握先进教育理论的有效途径。可以订阅一些具有教育教学前沿理论、理念的报刊、杂志,利用工作之余,抓住零星时间阅读学习,久而久之就会使自己的理论水平、思想观念得到提高。  2.自觉主动参加继续教育學习  继续教育是上级部门针对学校教育教学需要而组织的对全体教师进行培训的一种形式。不管是集体面培,还是
期刊
一、重新审视初中物理的角色,强化小、中、高銜接的意识  1.知识体系构建方面:物理学科是一门让学生学习初步的物理知识与技能,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领悟科学探究能力,发展科学探究能力,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小学课程中虽没有开设专门的物理学科,但小学科学教材中却较为全面的涉及到了物理的基本知识——【物质世界(1.物体与物质2.运动与力3.能量的表现
期刊
在学校后勤管理工作中,我遇到了许多难题:学生不愿意住校,原因是有的是家长不放心,有的是孩子不愿意,还有的是退学的邻居带来负面影响。是我们的后勤工作真的做得不好吗?我觉得有其成因,但不完全是,家长要求太高、孩子娇生惯养难管、还有就是老师在交流方面不够通畅,造成家长误会等等。当然,我们的工作肯定存在漏洞,有错误向内找,才能有助于问题的解决。每家只有一两个孩子,全家都宠爱着。家长有这样一个观点:低年级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