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0世纪70年代末知青“返城风”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兴起的一股潮流,也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尾声。城乡二元体制的差异导致知青与农民矛盾不断孳生,加之先期知青陆续回城现象的刺激,致使广大知青产生复杂的社会心理变化。本文将通过探究知青心理变化透视其回城的动因所在,并揭示上山下乡运动终结的历史必然性。
关键词:知青;返城;心理动因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持续时间长达27年,牵扯人数多达2000万。然而在这场运动的背后却始终隐藏着一股不曾间断的“返城”逆流。70年代末,随着国家对知青回城政策的逐步落实,全国掀起了一股强大的“返城风”。
一、城乡二元体制的巨大差异冲击了广大知青扎根农村的心理
(一)经济环境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中国广大农村实行人民公社化体制,“干多干少,一样吃饱”等观念在农民意识形态中渐渐形成,然而1958年底粮食紧张、农业生产停滞等问题接踵而至。人民公社化体制的实行严重削弱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恶化了农村生态环境,滞后了农村经济发展;处于偏僻边疆地带的兵团和农场,自然环境极其恶劣,甚至生存权有时也会受到严峻挑战。相比之下,城市的发展状况较好,国家对城市定期分配口粮、副食等,交通十分便利,医疗卫生等各方面条件都达到标准。农村、兵团和农场作为知青下乡集中地,环境恶劣导致下乡知青对农村产生畏惧心理,他们担心温饱问题不能解决、农村艰苦条件不能适应。作为满怀理想的一代人在“一大二公”的生产体制下通过简单的体力劳动将自己束缚在土地上,他们深受束缚,得不到大展身手的机会,他们的梦想被现实打败,对生活的热情渐渐冷却。在农场和兵团半军事化的集体生活中,每个知青都难以逃脱别人无处不在的触及灵魂的思想监督和审查,处处谨小慎微,诚惶诚恐。面对艰苦且束缚的生活,知青们开始反抗,他们渴望回城,渴望一种美好的生存环境和生活姿态。
(二)资源配置
城乡二元体制下农村教育水平低,农民文化程度不高,而在城市接受较好教育的知青下达至农村后,在与农民思想文化交流方面遇到了诸多难题,从心里感到某种文化的冲击,同时对农村文化产生歧视和排斥心理;农村经济发展落后导致卫生标准较低,例如在农村某些卫生用品处于完全缺乏或者不堪使用的境地,治疗病症的大都是赤脚医生,医疗条件滞后。而城市有标准的卫生室或者医院,医疗条件较为先进。因此长期生活在农村的知青不免产生排斥心理。
二、陆续回城现象刺激了知青的不平衡心理并使其产生回城欲望
20世纪60年代初已经有部分知青陆续回城,70年代末知青“返城风”出现前奏,主要以病退、困退等方式为由。从知青自身心理角度看,当得知一同下乡的某位朋友回城,对自己而言“扎根农村”的信念便会瞬间倒塌,自身心理的平衡很难保持,他们会重新审视当前的生活,并产生对城市生活的强烈向往。知青陆续回城的现象刺激了未能回城知青的不平衡心理并使其产生回城欲望。然而在返城过程中形成的“走后门”的不良社会风气强烈地刺激了知青“扎根农村”的理想信念,也刺激了他们不平衡的心理。当时有一个顺口溜在广大知青中流传,“高级干部送上门,中级干部开后门,一般干部人托人,老百姓盼望开大门。”)当时通过“走后门”的方式返城的知青平均不超过10%,虽然所占比例较小,但严重影响了知青队伍的稳定性。加之国家对通过“走后门”的回城现象没有给予有力的打击,使得广大知青感到自己成为上山下乡运动中的牺牲品,没有为社会做贡献的价值可言。
三、地方性歧视和排他主义使知青产生“畏农”心理
农民和知青的矛盾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农民对下乡知青的歧视和排外情绪。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小学学生毕业后大部分返回农村务农,致使农村劳动力增加,而在“一大二公”生产体制下农村对新劳动力的需求几乎不存在,下乡知青的到来导致农民认为知青会抢他们的工分和粮食,出于对切身利益的考虑,农民对下乡知青产生盲目排斥情绪和地方性歧视,知青自然产生“畏农”心理。另一方面是部分知青在农村大抓阶级斗争引起农民的排斥。例如在延安插队的北京知青吕青子1970年的日记中所反映的,他把當地农民外出贩卖一点棉花、柿子,有一小片自留地看成是资本主义自发势力。吕青子把这些斥为歪门邪道,当作两条路线斗争来抓。下乡知青的这种行为严重伤害了农民的利益。农民的地方性歧视和盲目排外情绪使下乡知青与农民之间的矛盾不断增加,动摇了他们留在农村的决心,使其产生返城念头。
20世纪70年代末知青“返城风”的兴起不是偶然的,而是多种因素掺杂柔和的结果,是社会矛盾积存的一次大爆发。返城中知青的心理变化是对这场运动认识的觉醒,他们重新把握和追求自身命运。
参考文献:
[1]李巧宁.命运的抗争——知识青年回城心态分析[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6(2).
[2]刘小萌.中国知青史——大潮(1966—1980)[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作者简介:
贾卓娅(1993—),女,汉,山西临汾人,内蒙古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6级硕士研究生,以内蒙古地方党史为研究方向。
关键词:知青;返城;心理动因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持续时间长达27年,牵扯人数多达2000万。然而在这场运动的背后却始终隐藏着一股不曾间断的“返城”逆流。70年代末,随着国家对知青回城政策的逐步落实,全国掀起了一股强大的“返城风”。
一、城乡二元体制的巨大差异冲击了广大知青扎根农村的心理
(一)经济环境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中国广大农村实行人民公社化体制,“干多干少,一样吃饱”等观念在农民意识形态中渐渐形成,然而1958年底粮食紧张、农业生产停滞等问题接踵而至。人民公社化体制的实行严重削弱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恶化了农村生态环境,滞后了农村经济发展;处于偏僻边疆地带的兵团和农场,自然环境极其恶劣,甚至生存权有时也会受到严峻挑战。相比之下,城市的发展状况较好,国家对城市定期分配口粮、副食等,交通十分便利,医疗卫生等各方面条件都达到标准。农村、兵团和农场作为知青下乡集中地,环境恶劣导致下乡知青对农村产生畏惧心理,他们担心温饱问题不能解决、农村艰苦条件不能适应。作为满怀理想的一代人在“一大二公”的生产体制下通过简单的体力劳动将自己束缚在土地上,他们深受束缚,得不到大展身手的机会,他们的梦想被现实打败,对生活的热情渐渐冷却。在农场和兵团半军事化的集体生活中,每个知青都难以逃脱别人无处不在的触及灵魂的思想监督和审查,处处谨小慎微,诚惶诚恐。面对艰苦且束缚的生活,知青们开始反抗,他们渴望回城,渴望一种美好的生存环境和生活姿态。
(二)资源配置
城乡二元体制下农村教育水平低,农民文化程度不高,而在城市接受较好教育的知青下达至农村后,在与农民思想文化交流方面遇到了诸多难题,从心里感到某种文化的冲击,同时对农村文化产生歧视和排斥心理;农村经济发展落后导致卫生标准较低,例如在农村某些卫生用品处于完全缺乏或者不堪使用的境地,治疗病症的大都是赤脚医生,医疗条件滞后。而城市有标准的卫生室或者医院,医疗条件较为先进。因此长期生活在农村的知青不免产生排斥心理。
二、陆续回城现象刺激了知青的不平衡心理并使其产生回城欲望
20世纪60年代初已经有部分知青陆续回城,70年代末知青“返城风”出现前奏,主要以病退、困退等方式为由。从知青自身心理角度看,当得知一同下乡的某位朋友回城,对自己而言“扎根农村”的信念便会瞬间倒塌,自身心理的平衡很难保持,他们会重新审视当前的生活,并产生对城市生活的强烈向往。知青陆续回城的现象刺激了未能回城知青的不平衡心理并使其产生回城欲望。然而在返城过程中形成的“走后门”的不良社会风气强烈地刺激了知青“扎根农村”的理想信念,也刺激了他们不平衡的心理。当时有一个顺口溜在广大知青中流传,“高级干部送上门,中级干部开后门,一般干部人托人,老百姓盼望开大门。”)当时通过“走后门”的方式返城的知青平均不超过10%,虽然所占比例较小,但严重影响了知青队伍的稳定性。加之国家对通过“走后门”的回城现象没有给予有力的打击,使得广大知青感到自己成为上山下乡运动中的牺牲品,没有为社会做贡献的价值可言。
三、地方性歧视和排他主义使知青产生“畏农”心理
农民和知青的矛盾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农民对下乡知青的歧视和排外情绪。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小学学生毕业后大部分返回农村务农,致使农村劳动力增加,而在“一大二公”生产体制下农村对新劳动力的需求几乎不存在,下乡知青的到来导致农民认为知青会抢他们的工分和粮食,出于对切身利益的考虑,农民对下乡知青产生盲目排斥情绪和地方性歧视,知青自然产生“畏农”心理。另一方面是部分知青在农村大抓阶级斗争引起农民的排斥。例如在延安插队的北京知青吕青子1970年的日记中所反映的,他把當地农民外出贩卖一点棉花、柿子,有一小片自留地看成是资本主义自发势力。吕青子把这些斥为歪门邪道,当作两条路线斗争来抓。下乡知青的这种行为严重伤害了农民的利益。农民的地方性歧视和盲目排外情绪使下乡知青与农民之间的矛盾不断增加,动摇了他们留在农村的决心,使其产生返城念头。
20世纪70年代末知青“返城风”的兴起不是偶然的,而是多种因素掺杂柔和的结果,是社会矛盾积存的一次大爆发。返城中知青的心理变化是对这场运动认识的觉醒,他们重新把握和追求自身命运。
参考文献:
[1]李巧宁.命运的抗争——知识青年回城心态分析[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6(2).
[2]刘小萌.中国知青史——大潮(1966—1980)[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作者简介:
贾卓娅(1993—),女,汉,山西临汾人,内蒙古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6级硕士研究生,以内蒙古地方党史为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