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于学生来说不仅仅是进行知识学习,还要能够认识到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性,通过以微善德育为载体对学生进行心灵撞击,以此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本文先阐述微善德育的内涵,接着提出开展微善德育,点亮心灵路径,以此更好地发挥微善德育的作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微善德育;心灵;举措
传统文化的核心要素在于善,在传统文化中更多地倡导“向善”和”行善”,当前社会发展就是培养符合未来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在党的十八大中也明确提出要做到立德树人,在校园文化的构建中也相对比较重视对扬善进行继承,学校已经形成了扬善、和谐、奉献相关的精神体系,在德育活动中要认識到“微善教育”是其重要的载体,以此更好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要注重探索多样化的活动,引导学生真正从思想、行为上进行践行,提升其精神素养。
一、微善德育内涵解读
“微善”具体来说是指在社会中的一些人身上所具有的常见以及细微的善行、善举,微善教育具体来说是对学生进行细微处的教育,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能够明善恶、发善言、做善行,以此更好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对于微善教育的实施并不在于养成,而在于在日积月累中树立一定的思维习惯,认识到做是开始,帮助他人是自身善行的显示,在学校教育重点开展微善教育,通过各种活动形式激发学生自身的善情、善意,并最终落实到行动当中。开展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能够培养学生善待他人、生活以及社会、自然等相关的教育目标,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开展微善德育,点亮心灵路径
(一)发挥教师引导作用,强化师生互动
微善德育重要充分发挥教师在其中的示范、引导作用,在教育教学中充分了解学生身心特点,帮助在学习中有困难的学生,并认真学习有关教育学、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内容。引导学生以教师为榜样,了解老师的善行、善举,并真正落实到自身知识体系中。构建相应的德育基地,可以结合学生以及学校实际情况开设选修课程,学习有关精神,开展相关活动,让学生真正地在实践中得以落实。发挥教师的带头模范作用,最为重要的是要选拔出具有代表性的教师队伍,提升其师德水平,具备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有真正的爱心,选择具有威信的教师来对学生的德育进行辅导。这些导师一般都是任课教师,进行一对一的分配,在学习以及行为等方面都表现出一定的困难,一直到学生毕业为止。这个措施是德育课堂进行学习的延伸,也会增强其针对性,能够很好地满足不同学生自身的学习需求。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将学生当成是自己的孩子,用自身的修养和魅力感染学生,真正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也会感受到教师的爱,并对教师的善行给予崇高的敬意,也会用行动给老师反馈。学生之间互帮互助,爱护环境,做到乐于奉献、践行向善行为,加强师生之间的关系纽带,以此形成师生互动氛围。
(二)构建微善班,丰富微善德育内容
为了更好地开展微善德育,在教育教学中要注重构建微善班,成为相关的微善社,对微善德育内容进行丰富。学生以班级为单位,或者不同的班级学生成立相关的小组,根据班级或者小组情况提出日行一善的主题,或者以申请报告的形式开展相应的活动。微善活动的开展可以从孝敬父母,有爱同学以及低碳节能、垃圾分类等相关的活动进行开展,以此更好地参加相关的实践活动,达到助人为乐的目的。也可以和学雷锋活动相互结合,从救助到精神、向善等相关的艺术进行创造和传播,可以给学生多种选择,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活动以此开展德育教育。成立相关的微善班和微善社等,制定相关的方案内容,利用课余或者休息的时间来开展相关的活动。可以走进办公室、校园、食堂、公司,要具备奉献服务,形成凝聚力,能够应用善言、善行来提升教育教学效果,使得学生的心灵能够得到净化,人格得以健全。
(三)注重实施微善德育过程,以此提升德育教学效果
在开展微善德育教育中,要注重应用以下几个环节进行开展,首先是搜集有关的微善的典型人物或者相关的事迹,并以这些人物为榜样,真正做到激励自我,不断进步。在资料的搜集过程中,要注重通过采访、查阅相关资料的形式进行微善德育的开展,可以给学生观看《感动中国》的相关内容,也可以利用广播、电子屏等的方式来进行学习相关的微善行为。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可以在学校、班级、社会、家庭等进行行善,让学生真正地进行行善。也可以让学生以日记的形式对自己的善行进行积累,并宣传典型学生的善意行为,以电子屏的形式进行展示。通过这些一系列的活动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对自身的行为进行矫正,让学生养成日行一善的良好行为习惯和思维。
结束语:
微善教育具体来说是对学生进行细微处的教育,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能够明善恶、发善言、做善行,构建相应的德育基地,可以结合学生以及学校实际情况开设选修课程,学习有关精神,开展相关活动,让学生真正地在实践中得以落实。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活动以此开展德育教育。成立相关的微善班和微善社等,制定相关的方案内容,利用课余或者休息的时间来开展相关的活动。要注重通过采访、查阅相关资料的形式进行微善德育的开展,在开展微善德育时还要注重探索相关的策略,以此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孟丽娟.家校共育:促进“我与孩子共成长”[J].中国德育,2018(15):35-38.
[2]石春秀.依托“微善日记”促进初中生自主发展实践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08):20+18.
[3]田九霞.论“好人现象”中熠射的微善价值[J].江淮论坛,2014(05):118-122.
[4].让学生成为系列德育活动的主体[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4(09):7-8.
关键词:微善德育;心灵;举措
传统文化的核心要素在于善,在传统文化中更多地倡导“向善”和”行善”,当前社会发展就是培养符合未来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在党的十八大中也明确提出要做到立德树人,在校园文化的构建中也相对比较重视对扬善进行继承,学校已经形成了扬善、和谐、奉献相关的精神体系,在德育活动中要认識到“微善教育”是其重要的载体,以此更好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要注重探索多样化的活动,引导学生真正从思想、行为上进行践行,提升其精神素养。
一、微善德育内涵解读
“微善”具体来说是指在社会中的一些人身上所具有的常见以及细微的善行、善举,微善教育具体来说是对学生进行细微处的教育,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能够明善恶、发善言、做善行,以此更好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对于微善教育的实施并不在于养成,而在于在日积月累中树立一定的思维习惯,认识到做是开始,帮助他人是自身善行的显示,在学校教育重点开展微善教育,通过各种活动形式激发学生自身的善情、善意,并最终落实到行动当中。开展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能够培养学生善待他人、生活以及社会、自然等相关的教育目标,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开展微善德育,点亮心灵路径
(一)发挥教师引导作用,强化师生互动
微善德育重要充分发挥教师在其中的示范、引导作用,在教育教学中充分了解学生身心特点,帮助在学习中有困难的学生,并认真学习有关教育学、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内容。引导学生以教师为榜样,了解老师的善行、善举,并真正落实到自身知识体系中。构建相应的德育基地,可以结合学生以及学校实际情况开设选修课程,学习有关精神,开展相关活动,让学生真正地在实践中得以落实。发挥教师的带头模范作用,最为重要的是要选拔出具有代表性的教师队伍,提升其师德水平,具备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有真正的爱心,选择具有威信的教师来对学生的德育进行辅导。这些导师一般都是任课教师,进行一对一的分配,在学习以及行为等方面都表现出一定的困难,一直到学生毕业为止。这个措施是德育课堂进行学习的延伸,也会增强其针对性,能够很好地满足不同学生自身的学习需求。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将学生当成是自己的孩子,用自身的修养和魅力感染学生,真正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也会感受到教师的爱,并对教师的善行给予崇高的敬意,也会用行动给老师反馈。学生之间互帮互助,爱护环境,做到乐于奉献、践行向善行为,加强师生之间的关系纽带,以此形成师生互动氛围。
(二)构建微善班,丰富微善德育内容
为了更好地开展微善德育,在教育教学中要注重构建微善班,成为相关的微善社,对微善德育内容进行丰富。学生以班级为单位,或者不同的班级学生成立相关的小组,根据班级或者小组情况提出日行一善的主题,或者以申请报告的形式开展相应的活动。微善活动的开展可以从孝敬父母,有爱同学以及低碳节能、垃圾分类等相关的活动进行开展,以此更好地参加相关的实践活动,达到助人为乐的目的。也可以和学雷锋活动相互结合,从救助到精神、向善等相关的艺术进行创造和传播,可以给学生多种选择,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活动以此开展德育教育。成立相关的微善班和微善社等,制定相关的方案内容,利用课余或者休息的时间来开展相关的活动。可以走进办公室、校园、食堂、公司,要具备奉献服务,形成凝聚力,能够应用善言、善行来提升教育教学效果,使得学生的心灵能够得到净化,人格得以健全。
(三)注重实施微善德育过程,以此提升德育教学效果
在开展微善德育教育中,要注重应用以下几个环节进行开展,首先是搜集有关的微善的典型人物或者相关的事迹,并以这些人物为榜样,真正做到激励自我,不断进步。在资料的搜集过程中,要注重通过采访、查阅相关资料的形式进行微善德育的开展,可以给学生观看《感动中国》的相关内容,也可以利用广播、电子屏等的方式来进行学习相关的微善行为。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可以在学校、班级、社会、家庭等进行行善,让学生真正地进行行善。也可以让学生以日记的形式对自己的善行进行积累,并宣传典型学生的善意行为,以电子屏的形式进行展示。通过这些一系列的活动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对自身的行为进行矫正,让学生养成日行一善的良好行为习惯和思维。
结束语:
微善教育具体来说是对学生进行细微处的教育,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能够明善恶、发善言、做善行,构建相应的德育基地,可以结合学生以及学校实际情况开设选修课程,学习有关精神,开展相关活动,让学生真正地在实践中得以落实。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活动以此开展德育教育。成立相关的微善班和微善社等,制定相关的方案内容,利用课余或者休息的时间来开展相关的活动。要注重通过采访、查阅相关资料的形式进行微善德育的开展,在开展微善德育时还要注重探索相关的策略,以此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孟丽娟.家校共育:促进“我与孩子共成长”[J].中国德育,2018(15):35-38.
[2]石春秀.依托“微善日记”促进初中生自主发展实践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08):20+18.
[3]田九霞.论“好人现象”中熠射的微善价值[J].江淮论坛,2014(05):118-122.
[4].让学生成为系列德育活动的主体[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4(0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