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北京大学法语系主任董强:愿做中法文化的对话者

来源 :留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bal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董强,北京大学法语系教授,全国傅雷翻译奖评委会主席。曾留学、旅居法国12年,是米兰·昆德拉唯一的亚洲学生。因他20多年来“为法国文学的传播、中法文化的交流做出的杰出贡献”,先后获得法国政府教育骑士勋章,以及法兰西学院所颁发的“法语国家联盟金奖”
  2014年3月底,作为致力于中法交流的杰出华人代表,董强出席了法国总统奥朗德在法国巴黎爱丽舍宫举办的国宴,见到了习近平主席。对法国来说,这位北大教授是“自己人”,他不仅为法国学界所熟知,在法国也有着世俗的知名度。广为人知的是,他曾是文学巨匠米兰·昆德拉的学生,但让他得到以法兰西学院为代表的法国学术界所承认的,是他20多年来的个人学术成就和为中法文化交流所做的浩繁工作。
  1988年,从北大西语系毕业的董强以全国第一名的成绩,获得前往法国留学的机会。于是,在人生最美好的20-30岁,他出现在了法国。他说,1990年代的法国,是他能想象的一个文明能达到的最好状态,那时候的法国,文化知识之普及,整个人文水平之高,令人深深折服。逛书店你能遇到各种人,有政治家,也有乞丐。“我很幸运,我看到了这个阶段法国文化的繁荣,而从2000年开始,这种繁荣就渐渐消失了。”
  董强的另一幸运之处是,他“遇到”了昆德拉。
  在法国第八大学研究两年后,董强重新思考人生方向,他甚至不知道是否应该继续搞文学。当时,他偶然得知昆德拉在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开研讨班,收博士研究生,于是,他给昆德拉写了一封长信。之后,他成了这位文学巨匠唯一的亚洲学生。
  但他对《留学生》记者说:“我不太喜欢别人将我称作昆德拉的弟子。我觉得弟子是一个过于中国式的称谓,带有衣钵传承的意思,但我只是他的一个学生。”在跟随昆德拉学习两年后,他回到法国第八大学,并在那里获得了博士学位。
  2001年,董强回到中国,任教于北京大学。但回到国内的董强与法国依然联系紧密。他说,如今到法国,我不觉得自己是外国人,因为12年的时间已经将我与法国文化融为一体。在法国,董强交游广阔,他几乎认识法国所有的重要作家与学者。他与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奥是至交,两人常常在巴黎街边的咖啡馆里谈上一整天;而中国国家大剧院的设计者保罗·安德鲁,则这样对董强说:“为了国家大剧院,我来中国十多年了,我经历过很多场合,很多翻译,也见过各种各样的中国人,唯一与你在一起,我感到没有任何交流上的困难,没有隔阂,不会被曲解。”
  由此,董强自然而然地承担起了中法文化交流的桥梁作用。他将中华文明的经典如《论语》、《李白诗选》翻译成法语出版;参与成立“中国蓝”出版社,分别将中法两国的作家作品译介到两国;在电视上给法国观众讲述中国文化,法国总统到中国访问时,曾指名要他陪同,讲解中国文化。
  法国也异常熟悉这位“自己人”:《费加罗》杂志将其评为“年度杰出华人”,《世界报》称他为“中国不可忽视的知识分子”。因为他20多年来为“为法国文学的传播、为中法文化的交流做出的杰出贡献”,先后获得法国教育骑士勋章,以及“法语国家联盟金奖”。
  4月底,董强回到北京,《留学生》对其进行了专访。
  昆德拉对诺奖有距离感
  留学生:此次在习近平主席出访法国期间,你参加了哪些活动?
  董强:我受邀参加了在法国总统府爱丽舍宫的国宴,得到了习近平主席的亲切握手,还参加了其他一些重要活动。在法国外交部举办的“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上,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提到“拿破仑说中国是一只没有醒来的睡狮,现在睡狮醒来了,而且全世界人民发现他是一个温和的、可爱的、文明的狮子”。当时我就在场,见证了这一幕。
  留学生:这次到法国有没有与昆德拉会面?
  董强:这次没有会面。最近一次见他是前年了,他年纪大了,有时候也不住在巴黎,他在法国布列塔尼省的海边有个房子。前年我与他在巴黎会面的时候,他问了我一些有意思的问题。他问到他的书在中国的接受程度如何。我对他说,他的书籍在中国受到了巨大的欢迎,甚至在正式出版前,人们就已经广泛阅读了。
  留学生:这十多年来,昆德拉一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但一直未能如愿,他对诺奖的态度是怎样的?
  董强:他对诺奖的态度比较潇洒。因为他知道这个东西有很多的偶然性,而且他确实曾经呼声非常高,但每次都没有落到他头上,这让他也有了一定的距离感。但我想,没有一个作家会拒绝诺贝尔奖,很难真正地拒绝。只有萨特是个例外,而且也是当时特有的原因。其实我依然认为昆德拉获得诺奖的可能性还是有的,虽然他对诺奖总的来说看得比较淡。
  你去留学是干什么?
  留学生:昆德拉是你法国留学岁月中最重要的老师之一,你觉得他是怎样一个人,怎样的一位老师?
  董强:我一直拒绝别人说我是昆德拉的弟子。中国人老喜欢说弟子,“弟子”是一个中国文化内涵很强的概念。我觉得我与昆德拉是在一种现代教育体系之下相遇的,更多的是一种师生关系。我在思考是否要继续从事文学的背景下遇到昆德拉,对我来说是人生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际遇。要知道,我不是一个追星族,不是因为他有名我就非要跟着他学习,也不是我非得跟着他的某个东西往前走,虽然我非常尊重我的老师。你们杂志叫《留学生》杂志,这一点我想借着你们的杂志表达一下:什么是留学,你去留学是干什么?
  留学生:那你认为,留学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
  董强:作为一个留学生,你出去了以后,应当充分地去感受一个国家的文化和它的传统,这个文化的源头和文化的繁荣。它因什么而繁荣?作为繁荣文化里面的主角、重要人物,你能跟他们近距离接触,聆听他们的表达,浸入他们思想的精髓,这个是很可贵的经验。遇到昆德拉,打开了我的思路,同时,昆德拉伴随了我对法国文学乃至于世界文学的探索和挖掘,这个是更为重要的东西。有时候我们做一件事情,尤其是文学和学术,通常是孤零零在做,是孤独的,但如果你身边存在那么一个知音,而且这个知音是业界里的权威人物,他能不时给你指导和伴随,这是不一样的。他能给你心理上的诱导或安慰,能够推动你往前走。这样一个氛围,对于一个留学生的留学经历来说很重要。你要把自己放在一个大的、对你成长有益的潮流当中。   经历过法国文明最灿烂的状态
  留学生:很多年前,你刚到法国留学的时候,就表述过,那个时候法国呈现出一个文明所能达到的最好的状态,但2000年之后这种繁荣就渐渐消失了。为什么这么说?
  董强:这涉及到比较复杂的个人经历和个人感受。总体来说,我在法国的整个学习阶段正好是20世纪的整个90年代。那个时候,我觉得法国确实是达到了现代文化的巅峰时期。上个世纪,法国文学几乎每十年就出一个诺奖得主,每几年就会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学思潮,在艺术方面有许多的美术馆、博物馆都是世界顶级的;在巴黎,大大小小的电影院会播放来自世界各地的各式各样的电影,包括小型制作的一些作者电影,你都没听说过的。从所有这些,我感受到,法国这么一个体量并不大的国家,1990年代真的是处在一个文明能达到的巅峰时期,可以说是最大值。
  去了以后真的是感受到了不少东西。尤其是我觉得当时我们国家刚刚走向开放时期,开始接触一些西方文明,这对我来说是一个特别强的感受。文化必须有具体的表现。在法国,它就体现在文学、艺术、音乐、戏剧,日常看到的,书店的活力,咖啡馆的活力,这些是确实能够感染你,能切身感觉到的一种文化的实力,我想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软实力”,这些都让我印象极深,甚至现在想起来,会觉得像是比较遥远的梦。你想想,当时的我正好处在20岁到30岁的阶段,是一个人最重要的成长时期,所以,那个时候的法国给我留下了一个美好时代或者说黄金时代的印象。
  进入21世纪这十年以后,法国因为经济、全球化等各种原因,使得它原来的文化模式受到冲击。而从内部来说,像法国要撑起这么大的文化机制,那么多的国立文化馆、音乐厅、电影院,或者是要资助电影制作等,在财力上就做不到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法国是全球化的牺牲品,中国则是全球化的受益者,中国很快就接上了全球化的步伐。
  留学生:那是否说,从法国文化的“衰落”上可以得出,因为中国的经济、人口体量都很大,作为全球化的受益者是否在文化上更有潜力?
  董强:我并非那么的乐观。我想说的体量是经济与人群支撑起庞大的文化产业与消费。但是消费人群是双刃剑,它会把文化简化为单纯的消费。比方说,中国现在出现把文化彻底简化为消费的趋势,就会造成娱乐化,那么文化就不会太深刻,这是一把双刃剑。我很难说哪个更乐观哪个更悲观。我只能说很多东西它只能顺应历史发展,也不是说以几个人的力量可以改变的。
  我个人的观点是,中国文化目前的状态离我心目中期待的还很远。中国曾经的古典文化是一个非常博大的体系,后来又经历了现代文化,尤其是民众的革命的文化、中国新的民族性的文化,包括鲁迅、郁达夫、郭沫若等人,他们那个时代完成了比较好的转变,在各方面走向了比较现代的中国。1980年代开放以后,出现了比较先锋的一些人,包括像莫言能够得诺奖,也是得益于这个时代。但是我总觉得,近20年来中国确实开始出现了文化过于通俗化的现象,没有太明确的核心东西的指引。像我这样在国外待了十多年,带着满腔期待和热情回到这里来看,我觉得中国目前的文化离我心目中的状态还是比较远的。
  留学生:这么多年来,你一直通过“中国蓝”出版社把国内作家作品推介到法国,你选择中国作家与作品的标准是什么?
  董强:我对中国文化的推介不仅仅是通过“中国蓝”,我跟法国各大出版社都有接触。在传播的过程中,我觉得非常需要有核心价值的东西,既有现实的意义、又有恒定的意义的东西。我觉得任何文化产品,它的真正价值是在于恒定的价值,不会被淘汰的,又有现时的价值,是当下很有需求、很需要的东西。
  所谓的挑选评判:作家就需要有代表性。能代表一代人的领军人一样的作品。比方说莫言的作品。莫言的作品当时在法国还没有那么有名,最早是我当时担任顾问的瑟伊出版社,当时要出版莫言的书,问我这个书好不好。我说非常好,这个人很有代表性,当时我还专门给他们写报告,说中国有几个作家是值得关注的,比方说莫言、余华、苏童、贾平凹等等。贾平凹的《废都》当时被斯托克(Stock)出版社出版,不久后就获得了法国的费米纳外国文学大奖。这是当时中国作家在法国获得的最高文学奖。我可以非常自豪地说,我是最早在法国宣传这些作家的人之一。
  我超越了“文化桥梁”
  留学生:你是如何与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奥相识的?
  董强:我们早就认识了,出于缘分。我当时用法文写了一部小说,寄给了法国的伽利玛出版社,当时勒·克莱齐奥担任该出版社的顾问,看到我的手稿就特别感兴趣,他主动找我在咖啡馆里交谈,后来一直保持着书信交流。后来很巧,我经常能在巴黎街头遇到他,当时他还没得诺奖。一般人想见他都很难,我竟然是好几次在街上遇到他!见到以后就特别开心,请他到我当时的住处来坐坐,聊聊天。完全是这样一种文人之交。后来正好他的一本书得了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年度最佳外国小说”奖。当时出版社要搞一个研讨会,那时他在国内的粉丝不多,知道他的人很少,出版社听说我跟他熟,就让我去主持那个研讨会。我很尽职,给他主持了一个现在看来很难得的研讨会。第二年,勒·克莱齐奥就得了诺贝尔奖。
  所以在他得奖后,我邀请他来中国为首届“傅雷翻译出版奖”担任颁奖嘉宾,他很乐意来到中国,傅雷翻译奖也因他而得到了非常大的关注。这是我与他之间的渊源。
  留学生:能否谈谈你的朋友保罗·安德鲁?
  董强:安德鲁与我相识时,他已经来中国七八年了。之后,我把他的两本书都翻译成了中文,分别是《记忆的群岛》和《房子》。对文学的共同见解把我们联系到了一起。安德鲁曾说过的一句话让我非常感动。他说,为了国家大剧院,我来中国快十年了,我经历过很多场合,遇到过很多翻译,也见过各种各样的中国人,唯有与你在一起,没有任何交流上的困难,没有隔阂,不会被曲解。他的意思是,不管是与我交流还是让我帮他做翻译,他都相信他的想法不会被曲解。
  我觉得,作为一个文化人,传播者或者是实践者,必须尊重每一个创造者和创作者。对于面对的文化,本身必须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热爱和激情。等自己达到一定水平以后,就能够去感染别人。我自豪的地方,就是作为一个文化学者,或者别人叫我翻译家,我做的事情都超出这些标签所能够代表的东西。一个翻译家仅仅是翻译作品,建立起这个桥梁来。我超越了这个,因为我本身就是一个对话者,是可以跟他真正进行对话的,可以平起平坐的人。
其他文献
虽已年近70,邓荣进依然活跃在新西兰华人圈里。每周,这位《新西兰联合报》的副主编都坚持为报纸写专栏,评点新西兰时事。从《新西兰周报》、《东方时报》,到《新西兰联合报》,许多华人已经习惯在华人餐馆、商店里从那些免费派送的报纸上阅读他写的五花八门的专栏小文或时事报道。  由此,他对新西兰,以及新西兰的华人社会有着自身的观察。在他眼里,新西兰显得稳定、舒适,华文报纸还是个体户式经营的、免费派送的,但随着
期刊
无论多烦躁的心,在新西兰都会归于平静;无论多急促的脚步,在新西兰都愿驻足而观。相比起中国日新月异的变化,南半球的生活要宁静得多。有在新西兰的朋友戏称这里是“第三世界国家”,这并不是贬义,就好像北半球的一切纷争胜负,在这个世外桃源都激不起一丝波澜,这里的人仿佛只要守着这广袤悠闲的土地便心满意足了。于是,新西兰留在印象里最大的篇幅,就是那抹蓝天白云加绿草。  南半球与北半球季节相反,2009年7月初来
期刊
中国学生经年累月为英语奋斗,背了海量词汇,满脑子装着连美国人自己也不懂的复杂语法概念。但是,有时不要说读书,就是连个简单的句子都读不懂。下面这个例子,就是我在教学中碰到的经典:  On average, a college degree still pays for itself.  这个句子里没有一个哪怕是中等难度的词汇,大概所有字都是一个“小升初”前的孩子认识的。也没有复杂的语法,就是个简单句
期刊
抵达金赛尔时,正是爱尔兰最臭名昭著的“魔沼”天,瓢泼大雨夹杂着狂风,可轻易折断任何伞骨,灰白的雾霭将港口停泊的船只一溜儿削去了脑袋,根根桅杆如残枝般伸向天空。四下无人,只有海鸥和苍鹭站在近处的船坞上,徒劳地甩掉羽毛上的雨水。  金赛尔是欧洲最重要的天然港湾之一,也是1601年天主教爱尔兰—西班牙盟军惨败于新教英军之手的地方。金赛尔之役改写了爱尔兰历史。从此西班牙国王放弃了协助爱尔兰抗英以削弱英国在
期刊
多年前,和一个久居海外归来的朋友步行去吃饭,路上有脏兮兮的小孩子一味追着人要钱,朋友对这小乞丐颇为不满,说在国外,当乞丐也是“行为艺术”,还能给人以美感。当时,我还取笑她崇洋媚外到连看外国的乞丐都比中国好。可是,当我到英国旅行的时候,还真的亲眼目睹了一群“艺术乞丐”。  风景优美的泰晤士河畔,处处彰显着伦敦这个国际大都市的繁华,宏伟的建筑,各种肤色的游人,浓郁的文化气息,如永恒的交响乐令人赞叹。然
期刊
我第一次独自远行的经历纯属偶然——大学二年级暑假被学校派往美国霍顿参加学生交流活动。闻讯之后,我先是惊喜,继而不安,因为从小到大在北京待了二十多年,我对故乡的风土人情已经相当习惯了。不仅习惯,而且非常依赖——大事不操心,小事不用管,样样父母给安排,日子过得真舒坦。外面的世界再丰富多彩,也比不过蜗居的温馨简单,出门多麻烦,反正报纸上电视里也能看。诸如此类的感觉日积月累,便形成一种对外界的漠然、抵触和
期刊
在刚过去的复活节周末,我收到了远在新西兰读书的儿子发过来的一些照片,是他与几个同学一起去奥克兰附近的科罗曼都(Coromandel)游玩时拍摄的。我从中挑选了数张风景照片发给朋友,并放到了微博上,立刻引来众多朋友的啧啧称赞:“太漂亮了!”“好漂亮!简直是人间仙境!”称赞声中也有质疑:“真的是原版照片吗?是不是PS过?”  这些照片只不过是我儿子用手机随手拍摄的,绝对不是专业摄影师使用专业摄影器材精
期刊
日本领事相原良江在接受《留学生》杂志记者采访的时候说:“其实日本也有很多传统文化是从中国传过来的,我在学习日本茶道、日本书道的时候也知道,这是从中国传过来的。”中国观众可以从日本电影中看到日本茶道的某些画面,主人先用类似于扫帚的东西(茶筅)在一个大容器里搅拌,然后用长柄勺子舀出绿色的茶汤,倒入茶碗,客人双手捧住茶碗,一饮而尽。这其实是我们中国人非常陌生的画面。中国茶道(或者说茶艺)中的“关公巡城”
期刊
哈利家位于犹太区的一座基督教新教教堂里。没错,犹太区的一座新教教堂,早期英国哥特风格,有修长的尖顶拱券,相对简朴的玫瑰窗,历经百年不褪色的红砂岩。  上世纪中叶,教堂内部建起了旋梯和地板,被分隔成十多间公寓,多是一室一厅,适合单人或一对情侣居住。每户人家都随机占有教堂遗迹的一个零部件:两扇彩窗、一根廊柱、高而无用的尖屋顶。哈利家朝南客厅内长长的窗沿石曾是唱诗班上空安置管风琴的地方,如今摆满了橙色、
期刊
每周给自己的跑步计划是,慢跑三次。 工作日的两次小圈,一次1.80英里。周日是环湖大圈,总共3英里。  对我来说,保持运动和日常吃饭一样重要。就像是吃饭,不管多么忙碌,饭总是要吃的。 我也不会因为今天太累或者太忙,我不去运动了。  其实从一开始,我对慢跑这项活动并没有特别热爱。  记得在国内上学时,因为冬季锻炼和体育考试的要求,才不得不早起进行跑步运动。又大概因为担任过体育委员的关系,一直对运动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