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董强,北京大学法语系教授,全国傅雷翻译奖评委会主席。曾留学、旅居法国12年,是米兰·昆德拉唯一的亚洲学生。因他20多年来“为法国文学的传播、中法文化的交流做出的杰出贡献”,先后获得法国政府教育骑士勋章,以及法兰西学院所颁发的“法语国家联盟金奖”
2014年3月底,作为致力于中法交流的杰出华人代表,董强出席了法国总统奥朗德在法国巴黎爱丽舍宫举办的国宴,见到了习近平主席。对法国来说,这位北大教授是“自己人”,他不仅为法国学界所熟知,在法国也有着世俗的知名度。广为人知的是,他曾是文学巨匠米兰·昆德拉的学生,但让他得到以法兰西学院为代表的法国学术界所承认的,是他20多年来的个人学术成就和为中法文化交流所做的浩繁工作。
1988年,从北大西语系毕业的董强以全国第一名的成绩,获得前往法国留学的机会。于是,在人生最美好的20-30岁,他出现在了法国。他说,1990年代的法国,是他能想象的一个文明能达到的最好状态,那时候的法国,文化知识之普及,整个人文水平之高,令人深深折服。逛书店你能遇到各种人,有政治家,也有乞丐。“我很幸运,我看到了这个阶段法国文化的繁荣,而从2000年开始,这种繁荣就渐渐消失了。”
董强的另一幸运之处是,他“遇到”了昆德拉。
在法国第八大学研究两年后,董强重新思考人生方向,他甚至不知道是否应该继续搞文学。当时,他偶然得知昆德拉在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开研讨班,收博士研究生,于是,他给昆德拉写了一封长信。之后,他成了这位文学巨匠唯一的亚洲学生。
但他对《留学生》记者说:“我不太喜欢别人将我称作昆德拉的弟子。我觉得弟子是一个过于中国式的称谓,带有衣钵传承的意思,但我只是他的一个学生。”在跟随昆德拉学习两年后,他回到法国第八大学,并在那里获得了博士学位。
2001年,董强回到中国,任教于北京大学。但回到国内的董强与法国依然联系紧密。他说,如今到法国,我不觉得自己是外国人,因为12年的时间已经将我与法国文化融为一体。在法国,董强交游广阔,他几乎认识法国所有的重要作家与学者。他与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奥是至交,两人常常在巴黎街边的咖啡馆里谈上一整天;而中国国家大剧院的设计者保罗·安德鲁,则这样对董强说:“为了国家大剧院,我来中国十多年了,我经历过很多场合,很多翻译,也见过各种各样的中国人,唯一与你在一起,我感到没有任何交流上的困难,没有隔阂,不会被曲解。”
由此,董强自然而然地承担起了中法文化交流的桥梁作用。他将中华文明的经典如《论语》、《李白诗选》翻译成法语出版;参与成立“中国蓝”出版社,分别将中法两国的作家作品译介到两国;在电视上给法国观众讲述中国文化,法国总统到中国访问时,曾指名要他陪同,讲解中国文化。
法国也异常熟悉这位“自己人”:《费加罗》杂志将其评为“年度杰出华人”,《世界报》称他为“中国不可忽视的知识分子”。因为他20多年来为“为法国文学的传播、为中法文化的交流做出的杰出贡献”,先后获得法国教育骑士勋章,以及“法语国家联盟金奖”。
4月底,董强回到北京,《留学生》对其进行了专访。
昆德拉对诺奖有距离感
留学生:此次在习近平主席出访法国期间,你参加了哪些活动?
董强:我受邀参加了在法国总统府爱丽舍宫的国宴,得到了习近平主席的亲切握手,还参加了其他一些重要活动。在法国外交部举办的“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上,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提到“拿破仑说中国是一只没有醒来的睡狮,现在睡狮醒来了,而且全世界人民发现他是一个温和的、可爱的、文明的狮子”。当时我就在场,见证了这一幕。
留学生:这次到法国有没有与昆德拉会面?
董强:这次没有会面。最近一次见他是前年了,他年纪大了,有时候也不住在巴黎,他在法国布列塔尼省的海边有个房子。前年我与他在巴黎会面的时候,他问了我一些有意思的问题。他问到他的书在中国的接受程度如何。我对他说,他的书籍在中国受到了巨大的欢迎,甚至在正式出版前,人们就已经广泛阅读了。
留学生:这十多年来,昆德拉一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但一直未能如愿,他对诺奖的态度是怎样的?
董强:他对诺奖的态度比较潇洒。因为他知道这个东西有很多的偶然性,而且他确实曾经呼声非常高,但每次都没有落到他头上,这让他也有了一定的距离感。但我想,没有一个作家会拒绝诺贝尔奖,很难真正地拒绝。只有萨特是个例外,而且也是当时特有的原因。其实我依然认为昆德拉获得诺奖的可能性还是有的,虽然他对诺奖总的来说看得比较淡。
你去留学是干什么?
留学生:昆德拉是你法国留学岁月中最重要的老师之一,你觉得他是怎样一个人,怎样的一位老师?
董强:我一直拒绝别人说我是昆德拉的弟子。中国人老喜欢说弟子,“弟子”是一个中国文化内涵很强的概念。我觉得我与昆德拉是在一种现代教育体系之下相遇的,更多的是一种师生关系。我在思考是否要继续从事文学的背景下遇到昆德拉,对我来说是人生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际遇。要知道,我不是一个追星族,不是因为他有名我就非要跟着他学习,也不是我非得跟着他的某个东西往前走,虽然我非常尊重我的老师。你们杂志叫《留学生》杂志,这一点我想借着你们的杂志表达一下:什么是留学,你去留学是干什么?
留学生:那你认为,留学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
董强:作为一个留学生,你出去了以后,应当充分地去感受一个国家的文化和它的传统,这个文化的源头和文化的繁荣。它因什么而繁荣?作为繁荣文化里面的主角、重要人物,你能跟他们近距离接触,聆听他们的表达,浸入他们思想的精髓,这个是很可贵的经验。遇到昆德拉,打开了我的思路,同时,昆德拉伴随了我对法国文学乃至于世界文学的探索和挖掘,这个是更为重要的东西。有时候我们做一件事情,尤其是文学和学术,通常是孤零零在做,是孤独的,但如果你身边存在那么一个知音,而且这个知音是业界里的权威人物,他能不时给你指导和伴随,这是不一样的。他能给你心理上的诱导或安慰,能够推动你往前走。这样一个氛围,对于一个留学生的留学经历来说很重要。你要把自己放在一个大的、对你成长有益的潮流当中。 经历过法国文明最灿烂的状态
留学生:很多年前,你刚到法国留学的时候,就表述过,那个时候法国呈现出一个文明所能达到的最好的状态,但2000年之后这种繁荣就渐渐消失了。为什么这么说?
董强:这涉及到比较复杂的个人经历和个人感受。总体来说,我在法国的整个学习阶段正好是20世纪的整个90年代。那个时候,我觉得法国确实是达到了现代文化的巅峰时期。上个世纪,法国文学几乎每十年就出一个诺奖得主,每几年就会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学思潮,在艺术方面有许多的美术馆、博物馆都是世界顶级的;在巴黎,大大小小的电影院会播放来自世界各地的各式各样的电影,包括小型制作的一些作者电影,你都没听说过的。从所有这些,我感受到,法国这么一个体量并不大的国家,1990年代真的是处在一个文明能达到的巅峰时期,可以说是最大值。
去了以后真的是感受到了不少东西。尤其是我觉得当时我们国家刚刚走向开放时期,开始接触一些西方文明,这对我来说是一个特别强的感受。文化必须有具体的表现。在法国,它就体现在文学、艺术、音乐、戏剧,日常看到的,书店的活力,咖啡馆的活力,这些是确实能够感染你,能切身感觉到的一种文化的实力,我想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软实力”,这些都让我印象极深,甚至现在想起来,会觉得像是比较遥远的梦。你想想,当时的我正好处在20岁到30岁的阶段,是一个人最重要的成长时期,所以,那个时候的法国给我留下了一个美好时代或者说黄金时代的印象。
进入21世纪这十年以后,法国因为经济、全球化等各种原因,使得它原来的文化模式受到冲击。而从内部来说,像法国要撑起这么大的文化机制,那么多的国立文化馆、音乐厅、电影院,或者是要资助电影制作等,在财力上就做不到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法国是全球化的牺牲品,中国则是全球化的受益者,中国很快就接上了全球化的步伐。
留学生:那是否说,从法国文化的“衰落”上可以得出,因为中国的经济、人口体量都很大,作为全球化的受益者是否在文化上更有潜力?
董强:我并非那么的乐观。我想说的体量是经济与人群支撑起庞大的文化产业与消费。但是消费人群是双刃剑,它会把文化简化为单纯的消费。比方说,中国现在出现把文化彻底简化为消费的趋势,就会造成娱乐化,那么文化就不会太深刻,这是一把双刃剑。我很难说哪个更乐观哪个更悲观。我只能说很多东西它只能顺应历史发展,也不是说以几个人的力量可以改变的。
我个人的观点是,中国文化目前的状态离我心目中期待的还很远。中国曾经的古典文化是一个非常博大的体系,后来又经历了现代文化,尤其是民众的革命的文化、中国新的民族性的文化,包括鲁迅、郁达夫、郭沫若等人,他们那个时代完成了比较好的转变,在各方面走向了比较现代的中国。1980年代开放以后,出现了比较先锋的一些人,包括像莫言能够得诺奖,也是得益于这个时代。但是我总觉得,近20年来中国确实开始出现了文化过于通俗化的现象,没有太明确的核心东西的指引。像我这样在国外待了十多年,带着满腔期待和热情回到这里来看,我觉得中国目前的文化离我心目中的状态还是比较远的。
留学生:这么多年来,你一直通过“中国蓝”出版社把国内作家作品推介到法国,你选择中国作家与作品的标准是什么?
董强:我对中国文化的推介不仅仅是通过“中国蓝”,我跟法国各大出版社都有接触。在传播的过程中,我觉得非常需要有核心价值的东西,既有现实的意义、又有恒定的意义的东西。我觉得任何文化产品,它的真正价值是在于恒定的价值,不会被淘汰的,又有现时的价值,是当下很有需求、很需要的东西。
所谓的挑选评判:作家就需要有代表性。能代表一代人的领军人一样的作品。比方说莫言的作品。莫言的作品当时在法国还没有那么有名,最早是我当时担任顾问的瑟伊出版社,当时要出版莫言的书,问我这个书好不好。我说非常好,这个人很有代表性,当时我还专门给他们写报告,说中国有几个作家是值得关注的,比方说莫言、余华、苏童、贾平凹等等。贾平凹的《废都》当时被斯托克(Stock)出版社出版,不久后就获得了法国的费米纳外国文学大奖。这是当时中国作家在法国获得的最高文学奖。我可以非常自豪地说,我是最早在法国宣传这些作家的人之一。
我超越了“文化桥梁”
留学生:你是如何与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奥相识的?
董强:我们早就认识了,出于缘分。我当时用法文写了一部小说,寄给了法国的伽利玛出版社,当时勒·克莱齐奥担任该出版社的顾问,看到我的手稿就特别感兴趣,他主动找我在咖啡馆里交谈,后来一直保持着书信交流。后来很巧,我经常能在巴黎街头遇到他,当时他还没得诺奖。一般人想见他都很难,我竟然是好几次在街上遇到他!见到以后就特别开心,请他到我当时的住处来坐坐,聊聊天。完全是这样一种文人之交。后来正好他的一本书得了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年度最佳外国小说”奖。当时出版社要搞一个研讨会,那时他在国内的粉丝不多,知道他的人很少,出版社听说我跟他熟,就让我去主持那个研讨会。我很尽职,给他主持了一个现在看来很难得的研讨会。第二年,勒·克莱齐奥就得了诺贝尔奖。
所以在他得奖后,我邀请他来中国为首届“傅雷翻译出版奖”担任颁奖嘉宾,他很乐意来到中国,傅雷翻译奖也因他而得到了非常大的关注。这是我与他之间的渊源。
留学生:能否谈谈你的朋友保罗·安德鲁?
董强:安德鲁与我相识时,他已经来中国七八年了。之后,我把他的两本书都翻译成了中文,分别是《记忆的群岛》和《房子》。对文学的共同见解把我们联系到了一起。安德鲁曾说过的一句话让我非常感动。他说,为了国家大剧院,我来中国快十年了,我经历过很多场合,遇到过很多翻译,也见过各种各样的中国人,唯有与你在一起,没有任何交流上的困难,没有隔阂,不会被曲解。他的意思是,不管是与我交流还是让我帮他做翻译,他都相信他的想法不会被曲解。
我觉得,作为一个文化人,传播者或者是实践者,必须尊重每一个创造者和创作者。对于面对的文化,本身必须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热爱和激情。等自己达到一定水平以后,就能够去感染别人。我自豪的地方,就是作为一个文化学者,或者别人叫我翻译家,我做的事情都超出这些标签所能够代表的东西。一个翻译家仅仅是翻译作品,建立起这个桥梁来。我超越了这个,因为我本身就是一个对话者,是可以跟他真正进行对话的,可以平起平坐的人。
2014年3月底,作为致力于中法交流的杰出华人代表,董强出席了法国总统奥朗德在法国巴黎爱丽舍宫举办的国宴,见到了习近平主席。对法国来说,这位北大教授是“自己人”,他不仅为法国学界所熟知,在法国也有着世俗的知名度。广为人知的是,他曾是文学巨匠米兰·昆德拉的学生,但让他得到以法兰西学院为代表的法国学术界所承认的,是他20多年来的个人学术成就和为中法文化交流所做的浩繁工作。
1988年,从北大西语系毕业的董强以全国第一名的成绩,获得前往法国留学的机会。于是,在人生最美好的20-30岁,他出现在了法国。他说,1990年代的法国,是他能想象的一个文明能达到的最好状态,那时候的法国,文化知识之普及,整个人文水平之高,令人深深折服。逛书店你能遇到各种人,有政治家,也有乞丐。“我很幸运,我看到了这个阶段法国文化的繁荣,而从2000年开始,这种繁荣就渐渐消失了。”
董强的另一幸运之处是,他“遇到”了昆德拉。
在法国第八大学研究两年后,董强重新思考人生方向,他甚至不知道是否应该继续搞文学。当时,他偶然得知昆德拉在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开研讨班,收博士研究生,于是,他给昆德拉写了一封长信。之后,他成了这位文学巨匠唯一的亚洲学生。
但他对《留学生》记者说:“我不太喜欢别人将我称作昆德拉的弟子。我觉得弟子是一个过于中国式的称谓,带有衣钵传承的意思,但我只是他的一个学生。”在跟随昆德拉学习两年后,他回到法国第八大学,并在那里获得了博士学位。
2001年,董强回到中国,任教于北京大学。但回到国内的董强与法国依然联系紧密。他说,如今到法国,我不觉得自己是外国人,因为12年的时间已经将我与法国文化融为一体。在法国,董强交游广阔,他几乎认识法国所有的重要作家与学者。他与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奥是至交,两人常常在巴黎街边的咖啡馆里谈上一整天;而中国国家大剧院的设计者保罗·安德鲁,则这样对董强说:“为了国家大剧院,我来中国十多年了,我经历过很多场合,很多翻译,也见过各种各样的中国人,唯一与你在一起,我感到没有任何交流上的困难,没有隔阂,不会被曲解。”
由此,董强自然而然地承担起了中法文化交流的桥梁作用。他将中华文明的经典如《论语》、《李白诗选》翻译成法语出版;参与成立“中国蓝”出版社,分别将中法两国的作家作品译介到两国;在电视上给法国观众讲述中国文化,法国总统到中国访问时,曾指名要他陪同,讲解中国文化。
法国也异常熟悉这位“自己人”:《费加罗》杂志将其评为“年度杰出华人”,《世界报》称他为“中国不可忽视的知识分子”。因为他20多年来为“为法国文学的传播、为中法文化的交流做出的杰出贡献”,先后获得法国教育骑士勋章,以及“法语国家联盟金奖”。
4月底,董强回到北京,《留学生》对其进行了专访。
昆德拉对诺奖有距离感
留学生:此次在习近平主席出访法国期间,你参加了哪些活动?
董强:我受邀参加了在法国总统府爱丽舍宫的国宴,得到了习近平主席的亲切握手,还参加了其他一些重要活动。在法国外交部举办的“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上,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提到“拿破仑说中国是一只没有醒来的睡狮,现在睡狮醒来了,而且全世界人民发现他是一个温和的、可爱的、文明的狮子”。当时我就在场,见证了这一幕。
留学生:这次到法国有没有与昆德拉会面?
董强:这次没有会面。最近一次见他是前年了,他年纪大了,有时候也不住在巴黎,他在法国布列塔尼省的海边有个房子。前年我与他在巴黎会面的时候,他问了我一些有意思的问题。他问到他的书在中国的接受程度如何。我对他说,他的书籍在中国受到了巨大的欢迎,甚至在正式出版前,人们就已经广泛阅读了。
留学生:这十多年来,昆德拉一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但一直未能如愿,他对诺奖的态度是怎样的?
董强:他对诺奖的态度比较潇洒。因为他知道这个东西有很多的偶然性,而且他确实曾经呼声非常高,但每次都没有落到他头上,这让他也有了一定的距离感。但我想,没有一个作家会拒绝诺贝尔奖,很难真正地拒绝。只有萨特是个例外,而且也是当时特有的原因。其实我依然认为昆德拉获得诺奖的可能性还是有的,虽然他对诺奖总的来说看得比较淡。
你去留学是干什么?
留学生:昆德拉是你法国留学岁月中最重要的老师之一,你觉得他是怎样一个人,怎样的一位老师?
董强:我一直拒绝别人说我是昆德拉的弟子。中国人老喜欢说弟子,“弟子”是一个中国文化内涵很强的概念。我觉得我与昆德拉是在一种现代教育体系之下相遇的,更多的是一种师生关系。我在思考是否要继续从事文学的背景下遇到昆德拉,对我来说是人生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际遇。要知道,我不是一个追星族,不是因为他有名我就非要跟着他学习,也不是我非得跟着他的某个东西往前走,虽然我非常尊重我的老师。你们杂志叫《留学生》杂志,这一点我想借着你们的杂志表达一下:什么是留学,你去留学是干什么?
留学生:那你认为,留学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
董强:作为一个留学生,你出去了以后,应当充分地去感受一个国家的文化和它的传统,这个文化的源头和文化的繁荣。它因什么而繁荣?作为繁荣文化里面的主角、重要人物,你能跟他们近距离接触,聆听他们的表达,浸入他们思想的精髓,这个是很可贵的经验。遇到昆德拉,打开了我的思路,同时,昆德拉伴随了我对法国文学乃至于世界文学的探索和挖掘,这个是更为重要的东西。有时候我们做一件事情,尤其是文学和学术,通常是孤零零在做,是孤独的,但如果你身边存在那么一个知音,而且这个知音是业界里的权威人物,他能不时给你指导和伴随,这是不一样的。他能给你心理上的诱导或安慰,能够推动你往前走。这样一个氛围,对于一个留学生的留学经历来说很重要。你要把自己放在一个大的、对你成长有益的潮流当中。 经历过法国文明最灿烂的状态
留学生:很多年前,你刚到法国留学的时候,就表述过,那个时候法国呈现出一个文明所能达到的最好的状态,但2000年之后这种繁荣就渐渐消失了。为什么这么说?
董强:这涉及到比较复杂的个人经历和个人感受。总体来说,我在法国的整个学习阶段正好是20世纪的整个90年代。那个时候,我觉得法国确实是达到了现代文化的巅峰时期。上个世纪,法国文学几乎每十年就出一个诺奖得主,每几年就会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学思潮,在艺术方面有许多的美术馆、博物馆都是世界顶级的;在巴黎,大大小小的电影院会播放来自世界各地的各式各样的电影,包括小型制作的一些作者电影,你都没听说过的。从所有这些,我感受到,法国这么一个体量并不大的国家,1990年代真的是处在一个文明能达到的巅峰时期,可以说是最大值。
去了以后真的是感受到了不少东西。尤其是我觉得当时我们国家刚刚走向开放时期,开始接触一些西方文明,这对我来说是一个特别强的感受。文化必须有具体的表现。在法国,它就体现在文学、艺术、音乐、戏剧,日常看到的,书店的活力,咖啡馆的活力,这些是确实能够感染你,能切身感觉到的一种文化的实力,我想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软实力”,这些都让我印象极深,甚至现在想起来,会觉得像是比较遥远的梦。你想想,当时的我正好处在20岁到30岁的阶段,是一个人最重要的成长时期,所以,那个时候的法国给我留下了一个美好时代或者说黄金时代的印象。
进入21世纪这十年以后,法国因为经济、全球化等各种原因,使得它原来的文化模式受到冲击。而从内部来说,像法国要撑起这么大的文化机制,那么多的国立文化馆、音乐厅、电影院,或者是要资助电影制作等,在财力上就做不到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法国是全球化的牺牲品,中国则是全球化的受益者,中国很快就接上了全球化的步伐。
留学生:那是否说,从法国文化的“衰落”上可以得出,因为中国的经济、人口体量都很大,作为全球化的受益者是否在文化上更有潜力?
董强:我并非那么的乐观。我想说的体量是经济与人群支撑起庞大的文化产业与消费。但是消费人群是双刃剑,它会把文化简化为单纯的消费。比方说,中国现在出现把文化彻底简化为消费的趋势,就会造成娱乐化,那么文化就不会太深刻,这是一把双刃剑。我很难说哪个更乐观哪个更悲观。我只能说很多东西它只能顺应历史发展,也不是说以几个人的力量可以改变的。
我个人的观点是,中国文化目前的状态离我心目中期待的还很远。中国曾经的古典文化是一个非常博大的体系,后来又经历了现代文化,尤其是民众的革命的文化、中国新的民族性的文化,包括鲁迅、郁达夫、郭沫若等人,他们那个时代完成了比较好的转变,在各方面走向了比较现代的中国。1980年代开放以后,出现了比较先锋的一些人,包括像莫言能够得诺奖,也是得益于这个时代。但是我总觉得,近20年来中国确实开始出现了文化过于通俗化的现象,没有太明确的核心东西的指引。像我这样在国外待了十多年,带着满腔期待和热情回到这里来看,我觉得中国目前的文化离我心目中的状态还是比较远的。
留学生:这么多年来,你一直通过“中国蓝”出版社把国内作家作品推介到法国,你选择中国作家与作品的标准是什么?
董强:我对中国文化的推介不仅仅是通过“中国蓝”,我跟法国各大出版社都有接触。在传播的过程中,我觉得非常需要有核心价值的东西,既有现实的意义、又有恒定的意义的东西。我觉得任何文化产品,它的真正价值是在于恒定的价值,不会被淘汰的,又有现时的价值,是当下很有需求、很需要的东西。
所谓的挑选评判:作家就需要有代表性。能代表一代人的领军人一样的作品。比方说莫言的作品。莫言的作品当时在法国还没有那么有名,最早是我当时担任顾问的瑟伊出版社,当时要出版莫言的书,问我这个书好不好。我说非常好,这个人很有代表性,当时我还专门给他们写报告,说中国有几个作家是值得关注的,比方说莫言、余华、苏童、贾平凹等等。贾平凹的《废都》当时被斯托克(Stock)出版社出版,不久后就获得了法国的费米纳外国文学大奖。这是当时中国作家在法国获得的最高文学奖。我可以非常自豪地说,我是最早在法国宣传这些作家的人之一。
我超越了“文化桥梁”
留学生:你是如何与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奥相识的?
董强:我们早就认识了,出于缘分。我当时用法文写了一部小说,寄给了法国的伽利玛出版社,当时勒·克莱齐奥担任该出版社的顾问,看到我的手稿就特别感兴趣,他主动找我在咖啡馆里交谈,后来一直保持着书信交流。后来很巧,我经常能在巴黎街头遇到他,当时他还没得诺奖。一般人想见他都很难,我竟然是好几次在街上遇到他!见到以后就特别开心,请他到我当时的住处来坐坐,聊聊天。完全是这样一种文人之交。后来正好他的一本书得了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年度最佳外国小说”奖。当时出版社要搞一个研讨会,那时他在国内的粉丝不多,知道他的人很少,出版社听说我跟他熟,就让我去主持那个研讨会。我很尽职,给他主持了一个现在看来很难得的研讨会。第二年,勒·克莱齐奥就得了诺贝尔奖。
所以在他得奖后,我邀请他来中国为首届“傅雷翻译出版奖”担任颁奖嘉宾,他很乐意来到中国,傅雷翻译奖也因他而得到了非常大的关注。这是我与他之间的渊源。
留学生:能否谈谈你的朋友保罗·安德鲁?
董强:安德鲁与我相识时,他已经来中国七八年了。之后,我把他的两本书都翻译成了中文,分别是《记忆的群岛》和《房子》。对文学的共同见解把我们联系到了一起。安德鲁曾说过的一句话让我非常感动。他说,为了国家大剧院,我来中国快十年了,我经历过很多场合,遇到过很多翻译,也见过各种各样的中国人,唯有与你在一起,没有任何交流上的困难,没有隔阂,不会被曲解。他的意思是,不管是与我交流还是让我帮他做翻译,他都相信他的想法不会被曲解。
我觉得,作为一个文化人,传播者或者是实践者,必须尊重每一个创造者和创作者。对于面对的文化,本身必须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热爱和激情。等自己达到一定水平以后,就能够去感染别人。我自豪的地方,就是作为一个文化学者,或者别人叫我翻译家,我做的事情都超出这些标签所能够代表的东西。一个翻译家仅仅是翻译作品,建立起这个桥梁来。我超越了这个,因为我本身就是一个对话者,是可以跟他真正进行对话的,可以平起平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