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人文取向 复活人文价值

来源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g3168602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但对语文课程人文性的认识,往往由于理解上的偏差或认识上的极端,在教学实施中有很多的误区,影响了人文目标的落实和人文精神的渗透。因此,教者要立足于教材,深挖文本中的人文内涵,认真解读和反思,寻找有效途径,让文本复活,让“人文性”价值回归。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一篇人文性很强的文章,读后震撼人心,而且其价值取向单一,主人翁的形象高大,具有很强的道德教育意义。
  一、教材人文价值的普适解读
  每个人对同一文本的解读,其人文价值倾向有所不同,但对价值取向的把握是相通的。《地震中的父与子》我从以下三个层面进行普适性解读。
  文本的单元主题——父母之爱。《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一篇震撼人心的情感性文章,承担着使学生正确认识父母之爱的任务。
  文本的个性化主旨——父爱。父爱是伟大的,是宏观的,这是人们心目中的概念。其实父爱也是细腻的,是具体的,是深厚的。本文就是通过父亲的坚定、坚强、信念的描写,把父爱具体化,使父爱立起来。学生感到父爱看得见,摸得着。
  文本赋予的时代意义。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引领,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首先,现在小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在家溺爱过度,自我中心意思强。他们认为:给他的一切都是本分,不给他的一切都是亏欠。所以教学生认识父母之爱是时代的要求,要在交流和体验中让他们懂得:给他的一切都是情份,不给他的一切才是本分。其次,文章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生离死别的痛苦学生少有体验。所以拓展父爱的情、填充父爱的具体事例成为教学的必要。
  二、教材人文性的负面解读
  教材的人文负面,疑点多多。
  疑点之一:骨肉情的缺失。从课文叙述中知道被困的有14个学生,对应的就应该是14个家庭,除阿曼达的父亲之外的13个父母中,没有人去动手抢救,也没有人因为力不能及而大声呼救以争取外援等等,有的都只是“绝望地离开”——那可是13个孩子的父母啊,那可是骨肉至亲啊!这样描述合情合理吗?
  疑点之二:政府不作为。这次大地震是“30万人在不到4分钟的时间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1994年的美国,世界文明发展程度较高的国家,作为国家机器竟然近乎无反应,只有阿曼达的父亲在孤军奋战。文章出现的“消防队长”“警察”两个角色并没有参加救援,只是劝阿曼达的父亲停止、离开。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国家不作为,国家救援人员也不作为。还有,如果“太危险了,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大爆炸”是真的,至少有两点不对:一是学校建校地址是不符合要求的,建在易燃易爆的工厂附近,简直就是拿祖国的花朵开玩笑;二是救援队长应强行把阿曼达的父亲带离现场,绝不能让他在极危险的地方孤身挖掘近40小时。这队长、警察明知而不为,却只是一句话劝劝而已,至少说明他们的职业操守有问题。
  疑点三:父亲神化。阿曼达的父亲是没有带任何工具跑去现场的,徒手挖掘了38个小时,才听到了孩子的声音。考虑两种情况:一是掩埋严重,孩子与外面无法对话。依专业的救援人员在缺乏大型机器时都难达到的工作量,阿曼达的父亲手无寸铁、没吃没喝38小时的挖掘却都达到了,岂不神化了吗?二是如果建筑坍塌不严重,与孩子对话就应该有可能,即使无法对话,凭一人之力奋斗一天半也能获得通话,那13个孩子的父母就绝不会断绝救援的念头而“绝望地离开。”
  疑点四:礼让有误。开辟通道后,阿曼达让其他同学先走,如果是真的,说明这个困住14个学生的空间很大,很宽敞,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进退自由。如果是这样,这个地方应该没有塌为平地,理应是第一救援点。
  疑点五:人情味淡漠。学校应该是重点救援点,应该是人员聚集的地方。文中说“父亲大声向四周呼喊,过路人才赶来帮忙”,可见美国人的亲情、人情是如此的淡薄。
  三、正确解读,复活文本
  对文本有正确的人文价值判断,是语文教师的基本素养。面对众多疑点,如何正确解读,是我们研读教材的主导思路:
  1. 从文学作品的价值视野里解读:区别文学的真实与生活的真实
  我们观察事物有三个层位:实际层位,理论层位和审美层位。如同看一瀑布:商人看到的是商机,想到的是利用旅游资源赚钱,写出来就是旅游资源的开发报告;物理学家看到的是能量问题,想的是能量与科学的研究,写出的是能量与科学的研究报告;文学家、诗人是从审美的角度去考虑,写出的会是诗歌或散文。
  课文中的事实:地震是客观存在的,地震造成混乱也是必然的,阿曼达父亲抢救儿子也是现实的。从创作心理学上,这种现实存在的现象称为“物理场”——生活的真实;作者可能看到的、体验到的地震中的故事与他体验中产生的想象构成的“心理场”是有差别的,不能一一对应。作者当时震撼于心的就是这位父亲高大的形象,像大山一样高大、厚重的意象。这就是作品的真实内涵——是文学的真实。我们要尽可能敏锐和准确地读出作品的这一价值取向。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学作品是对物理场的提升,是对心理场的价值构建。
  2. 从意识形态的理性思考中解读:区别科学逻辑与情感逻辑
  如上所说:“38小时内只有一个学生家长在挖掘”,这是用科学的态度在审视文本。我们如果理性地分析,作为当时发达的美国,不可能救援队没有赶到。再加上学校作为人员集中的区域,应更作为抢救重点。但作者回避了这一点,目的是凸显人物的崇高。这种笔后的政府不作为,家长冷酷无情看似不合理因素,是作者有意让其因果关系粗糙,形成反差,以突显人物特点,这正是艺术的魅力所在:从情感逻辑出发,牵理就情。
其他文献
冯回祥,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小学数学教师,湖北省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现任湖北省武汉市数学学会理事,华中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首批校外导师。  在“国培”讲课时,有一位青年教师问我,在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时,是否可以用符号来表示结果,因为教材中没用符号来表示。  在我看来,他问的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我的回答是:引进“符号”是必须的,因为它简洁、方便;用符号(a,b)和〔a,b〕来
在进行“语文主题学习”研究过程中,笔者倡导学生在课内进行海量阅读,通过大量的阅读,培养听、说、读、写的能力,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现将自己的一些经验分享:  一、合理利用时间,注重积累  笔者在实施“语文主题学习”的过程中,始终坚持把积累放在首位,形成了一套较为扎实有效的以积累带动语文学习的经验。  1.积累美词佳句  在语文教材和“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有大量的美词佳句,笔者要求学生在读文时
《圆明园的毁灭》是一篇传统课文,数不胜数的经典实录中,基本不离“赞叹、惋惜、仇恨”三个词——赞叹惊世之美、惋惜毁灭之痛、仇恨侵略者之卑劣。初次教本文,我赞叹依旧,惋惜未变,仇恨却只有更甚——究竟是怎样的劫掠,将圆明园摧残至此?  在翻阅了大量相关资料后,我发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人生地不熟的侵略者进入圆明园时,为什么能畅通无阻?西洋园的石制建筑不惧火烧,为什么至今所剩无几?大片的山形水系本可以保持原
高慧明  北京市中学数学特级教师,现任教于北京市第十二中学;教育部课程改革“全国先进工作者”,教育部“国培计划”全国中小学教师培训、班主任培训、校长培训特邀主讲专家,受邀为教育部“国培计划”做有关数学课堂教学、班级管理、教师专业成长等专题报告多场;在《教育研究》《中国教育学刊》《数学教育学报》《数学通报》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500余篇,其中100余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学数学教与学》《中
“我基本同意你的观点,如果能适当进行补充,你的观点会更完美……”在汉川市华严农场中学九(1)班语文课上,“飞翔组”小组长夏小宇的发言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这个镜头只是汉川市课改的一个掠影。出现这种可喜的局面,得益于该市教育局于2014年启动的基于小组合作学习的课改。而推动这场“马拉松式”课改的背后,有一位甘当幕后“推手”的“耕耘者”。他,就是曾多年担任初高中毕业班英语教师,现任汉川市教育局党组副书记张
《“凤辣子”初见林黛玉》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人物描写一组”中的课文。文章节选自《红楼梦》,选入课文时略有改动。笔者梳理近五年来公开发表的关于本文的教学案例,发现作者不约而同地将教学内容聚焦为“人物形象的品析”,且品析过程趋于道德审判,即“王熙凤不是一个好人”。  笔者对此有以下疑惑——  一,通过一篇不足千字的文章品评一部皇皇巨著中的重要人物,合适吗?原著中,王熙凤在这一章节里正式登
过去的,让它过去,永远不要回顾;未来的,等来了时再说,不要空想;我们只抓住了当时,用我们的理想,做我们所应该做的。  自然是伟大的,人类是伟大的,然而充满了崇高精神的人类的活动,乃是伟大中之尤其伟大者。  命运,不过是失败者无聊的自慰,不过是懦怯者的解嘲。人们的前途只能靠自己的意志、自己的努力来决定。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应当是春晖给别人以温暖。在今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应该如此。朋友之间,待之
“四步式”教学模式的核心是以生为本,以学为主。笔者以人教版《语文》课标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葡萄沟》的教学为例,谈谈模式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一、导  “导”分导入、导学两个环节。导入环节,教师选取了情境导入的方式。新课伊始,教师播放葡萄沟的视频,让学生对葡萄沟有一个初步了解。看完视频,学生兴致勃勃地谈论对葡萄沟的印象。教师顺势出示了自学提示:①圈——圈出课文中的生字词;②查——查工具书,
那个礼拜天下午,发生了一连串的事情。是特别奇怪的一天。就在阿绿家的附近发生了火灾,我们爬上三楼阳台观火,在那里,我吻了她。这样说来似乎有些愚蠢,但是事情确实是这么进展的。  当时我们正一边聊着大学的事情,一边喝着饭后的咖啡,突然听见救火车的声音。声音越来越大,救火车的数量也越来越多。从窗外传来了人奔跑、大叫的声音。阿绿走到靠马路的房间,打开窗户向下看,然后对我说:“你在这里等一下。”就跑掉了。只听
我当时比较轻狂,但我守一个很严格的界限,我从来不称自己是一个作家,我觉得作家还是一个比较严肃的事情。当然,后来我也接受一个比较宽泛的标准,任何人只要你开始写你就是作家,这叫平等。但我小时候认为,作家还是有一定成就才能称作家,或者别人称呼你作家,自称作家就涉嫌不要脸。还有,我不是意在攻击别人,但小时候我就提醒自己,将来千万不能这样:比如说题词,比如说去大学讲演,比如说自封为大师,或者别人称你大师你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