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抗病毒治疗与用抗生素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分为抗病毒组102例和抗生素组98例。两组均根据病情使用退热剂、扑尔敏、及中成药制剂等。结果:两组治疗后3天与5天的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病毒性上感用抗生素治疗无效。若病毒性上感经常接受抗生素治疗将有害无益。
【关键词】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抗病毒; 抗生素
【中图分类号】R183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2-001-03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常见疾病,在门诊患者中大多属病毒性感染,一般不需抗菌治疗。但由于病毒和细菌感染的临床表现较难鉴别,临床医生往往凭经验使用抗生素,或即便已诊断为病毒感染,也习惯性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这样造成了抗生素的耐药及医药资源的极大浪费。在此,笔者对我院2012年1~12月200例急性上感患者用抗病毒与抗生素治疗两种方法进行对照研究,再次证实病毒性上感用抗生素治疗是有害无益的,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来源于我院内科2012年1-12月门诊病例。选择12-70岁,发病时间在48小时以内, 符合上感诊断标准[1],具有发热、咳嗽、流涕、咽痛、鼻塞、喷嚏、声嘶等症状之一或以上者。体格检查:咽红,扁桃体I-II度肿大,表面无脓性分泌物,双肺听诊无啰音,并无其他并发症。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抗病毒组102例, 其中男56例, 女46例, 年龄12-18岁26例,19-55岁45例, 56-70岁31例。抗生素组98例, 其中男53例,女45例;年龄12-18岁22例,19-55岁40例,56-70岁36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症状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抗病毒组和抗生素组均根据病情选用退热剂、扑尔敏及中成药制剂。抗病毒组加用病毒唑或阿昔洛韦,抗生素组加用青霉素类、头孢类、大环内脂类等药物,分别按序填入自拟登记表中,包括性别、年龄、发病时间、症状、治疗方法、疗效。未按时复诊的病例全部剔除。治疗3天、5天后观察疗效。
1.3 疗效判断标准 症状体征无改善为无效; 改善为有效;持续24 小时不用退热剂体温正常, 症状改善为显效; 症状全部消失或仅留有轻微咳嗽为痊愈。总有效= 痊愈+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x2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记数资料用μ2 检验。以P < 0.05 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抗病毒组无效8例,抗生素组无效的5例。具体结果见表1及表2。
3 讨论
3.1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门诊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 占总门诊病人的40%以上, 同时也是抗生素用量最大、最不合理的一种疾病。WHO关于上感的防治方案中明确指出了上感多数为病毒所致, 除确诊为细菌感染所引起的外, 一般不宜使用抗生素[2] 。然而在门诊普通感冒患者中滥用抗生素的现象十分严重。因此作为临床医生掌握上感的治疗原则, 避免滥用抗生素, 对改变目前滥用抗生素的现状显得尤为重要。
3.2 笔者认为上感滥用抗生素有以下几种原因: ①由于门诊一般对上感难做病原学检查, 而细菌感染所致又不能绝对排除。多数医生认为目前在医患关系紧张的时期使用抗生素比不用安全系数要高。②虽说上感多为病毒所致, 但上感后期易继发细菌感染, 因此很多医生认为可用抗生素预防细菌感染。③多数患者乃至一些临床医生对病毒性上感的自限过程不了解, 经短时间处理病情未见好转就要求或给予抗生素治疗。④某些医生受利益的驱动而滥用抗生素。
3.3 对于病毒性上感目前尚无特殊疗效确切的药物治疗, 主要为对症支持及家庭护理, 可使患者安全度过感染期。应用抗生素并不能缩短病程和预防并发症。本组结果显示, 两种方法差异无显著性(P > 0.05) , 说明病毒性上感不必用抗生素。也有文献报道用抗生素治疗病毒性疾病要比不用抗生素继发感染多[3]。
3.4 体质差者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十分常见的疾病, 若每次予以抗生素治疗, 会导致耐药细菌的不断出现。
3.5 因此, 笔者提倡临床医务人员应遵循抗生素的使用原则,积极主动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说明病毒性上感经常接受抗生素的治疗危害性,以纠正患者的错误认识, 避免滥用抗生素。
参考文献
[1] 陆权.急性呼吸道感染抗生素的合理使用[J] .临床内科杂志,2009, 21(1) : 3
[2] 胡皓夫.关于WHO 急性呼吸道感染防治方案的若干问题[J] .中华儿科杂志, 1996, 34(6) : 433
[3] 孙忠实.细菌耐药性与临床干预[J]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03,5(3) : 151- 155
【关键词】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抗病毒; 抗生素
【中图分类号】R183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2-001-03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常见疾病,在门诊患者中大多属病毒性感染,一般不需抗菌治疗。但由于病毒和细菌感染的临床表现较难鉴别,临床医生往往凭经验使用抗生素,或即便已诊断为病毒感染,也习惯性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这样造成了抗生素的耐药及医药资源的极大浪费。在此,笔者对我院2012年1~12月200例急性上感患者用抗病毒与抗生素治疗两种方法进行对照研究,再次证实病毒性上感用抗生素治疗是有害无益的,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来源于我院内科2012年1-12月门诊病例。选择12-70岁,发病时间在48小时以内, 符合上感诊断标准[1],具有发热、咳嗽、流涕、咽痛、鼻塞、喷嚏、声嘶等症状之一或以上者。体格检查:咽红,扁桃体I-II度肿大,表面无脓性分泌物,双肺听诊无啰音,并无其他并发症。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抗病毒组102例, 其中男56例, 女46例, 年龄12-18岁26例,19-55岁45例, 56-70岁31例。抗生素组98例, 其中男53例,女45例;年龄12-18岁22例,19-55岁40例,56-70岁36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症状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抗病毒组和抗生素组均根据病情选用退热剂、扑尔敏及中成药制剂。抗病毒组加用病毒唑或阿昔洛韦,抗生素组加用青霉素类、头孢类、大环内脂类等药物,分别按序填入自拟登记表中,包括性别、年龄、发病时间、症状、治疗方法、疗效。未按时复诊的病例全部剔除。治疗3天、5天后观察疗效。
1.3 疗效判断标准 症状体征无改善为无效; 改善为有效;持续24 小时不用退热剂体温正常, 症状改善为显效; 症状全部消失或仅留有轻微咳嗽为痊愈。总有效= 痊愈+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x2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记数资料用μ2 检验。以P < 0.05 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抗病毒组无效8例,抗生素组无效的5例。具体结果见表1及表2。
3 讨论
3.1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门诊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 占总门诊病人的40%以上, 同时也是抗生素用量最大、最不合理的一种疾病。WHO关于上感的防治方案中明确指出了上感多数为病毒所致, 除确诊为细菌感染所引起的外, 一般不宜使用抗生素[2] 。然而在门诊普通感冒患者中滥用抗生素的现象十分严重。因此作为临床医生掌握上感的治疗原则, 避免滥用抗生素, 对改变目前滥用抗生素的现状显得尤为重要。
3.2 笔者认为上感滥用抗生素有以下几种原因: ①由于门诊一般对上感难做病原学检查, 而细菌感染所致又不能绝对排除。多数医生认为目前在医患关系紧张的时期使用抗生素比不用安全系数要高。②虽说上感多为病毒所致, 但上感后期易继发细菌感染, 因此很多医生认为可用抗生素预防细菌感染。③多数患者乃至一些临床医生对病毒性上感的自限过程不了解, 经短时间处理病情未见好转就要求或给予抗生素治疗。④某些医生受利益的驱动而滥用抗生素。
3.3 对于病毒性上感目前尚无特殊疗效确切的药物治疗, 主要为对症支持及家庭护理, 可使患者安全度过感染期。应用抗生素并不能缩短病程和预防并发症。本组结果显示, 两种方法差异无显著性(P > 0.05) , 说明病毒性上感不必用抗生素。也有文献报道用抗生素治疗病毒性疾病要比不用抗生素继发感染多[3]。
3.4 体质差者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十分常见的疾病, 若每次予以抗生素治疗, 会导致耐药细菌的不断出现。
3.5 因此, 笔者提倡临床医务人员应遵循抗生素的使用原则,积极主动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说明病毒性上感经常接受抗生素的治疗危害性,以纠正患者的错误认识, 避免滥用抗生素。
参考文献
[1] 陆权.急性呼吸道感染抗生素的合理使用[J] .临床内科杂志,2009, 21(1) : 3
[2] 胡皓夫.关于WHO 急性呼吸道感染防治方案的若干问题[J] .中华儿科杂志, 1996, 34(6) : 433
[3] 孙忠实.细菌耐药性与临床干预[J]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03,5(3) : 151- 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