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病毒及抗生素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

来源 :医食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fus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抗病毒治疗与用抗生素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分为抗病毒组102例和抗生素组98例。两组均根据病情使用退热剂、扑尔敏、及中成药制剂等。结果:两组治疗后3天与5天的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病毒性上感用抗生素治疗无效。若病毒性上感经常接受抗生素治疗将有害无益。
  【关键词】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抗病毒; 抗生素
  【中图分类号】R183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2-001-03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常见疾病,在门诊患者中大多属病毒性感染,一般不需抗菌治疗。但由于病毒和细菌感染的临床表现较难鉴别,临床医生往往凭经验使用抗生素,或即便已诊断为病毒感染,也习惯性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这样造成了抗生素的耐药及医药资源的极大浪费。在此,笔者对我院2012年1~12月200例急性上感患者用抗病毒与抗生素治疗两种方法进行对照研究,再次证实病毒性上感用抗生素治疗是有害无益的,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来源于我院内科2012年1-12月门诊病例。选择12-70岁,发病时间在48小时以内, 符合上感诊断标准[1],具有发热、咳嗽、流涕、咽痛、鼻塞、喷嚏、声嘶等症状之一或以上者。体格检查:咽红,扁桃体I-II度肿大,表面无脓性分泌物,双肺听诊无啰音,并无其他并发症。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抗病毒组102例, 其中男56例, 女46例, 年龄12-18岁26例,19-55岁45例, 56-70岁31例。抗生素组98例, 其中男53例,女45例;年龄12-18岁22例,19-55岁40例,56-70岁36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症状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抗病毒组和抗生素组均根据病情选用退热剂、扑尔敏及中成药制剂。抗病毒组加用病毒唑或阿昔洛韦,抗生素组加用青霉素类、头孢类、大环内脂类等药物,分别按序填入自拟登记表中,包括性别、年龄、发病时间、症状、治疗方法、疗效。未按时复诊的病例全部剔除。治疗3天、5天后观察疗效。
  1.3 疗效判断标准 症状体征无改善为无效; 改善为有效;持续24 小时不用退热剂体温正常, 症状改善为显效; 症状全部消失或仅留有轻微咳嗽为痊愈。总有效= 痊愈+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x2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记数资料用μ2 检验。以P < 0.05 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抗病毒组无效8例,抗生素组无效的5例。具体结果见表1及表2。
  3 讨论
  3.1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门诊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 占总门诊病人的40%以上, 同时也是抗生素用量最大、最不合理的一种疾病。WHO关于上感的防治方案中明确指出了上感多数为病毒所致, 除确诊为细菌感染所引起的外, 一般不宜使用抗生素[2] 。然而在门诊普通感冒患者中滥用抗生素的现象十分严重。因此作为临床医生掌握上感的治疗原则, 避免滥用抗生素, 对改变目前滥用抗生素的现状显得尤为重要。
  3.2 笔者认为上感滥用抗生素有以下几种原因: ①由于门诊一般对上感难做病原学检查, 而细菌感染所致又不能绝对排除。多数医生认为目前在医患关系紧张的时期使用抗生素比不用安全系数要高。②虽说上感多为病毒所致, 但上感后期易继发细菌感染, 因此很多医生认为可用抗生素预防细菌感染。③多数患者乃至一些临床医生对病毒性上感的自限过程不了解, 经短时间处理病情未见好转就要求或给予抗生素治疗。④某些医生受利益的驱动而滥用抗生素。
  3.3 对于病毒性上感目前尚无特殊疗效确切的药物治疗, 主要为对症支持及家庭护理, 可使患者安全度过感染期。应用抗生素并不能缩短病程和预防并发症。本组结果显示, 两种方法差异无显著性(P > 0.05) , 说明病毒性上感不必用抗生素。也有文献报道用抗生素治疗病毒性疾病要比不用抗生素继发感染多[3]。
  3.4 体质差者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十分常见的疾病, 若每次予以抗生素治疗, 会导致耐药细菌的不断出现。
  3.5 因此, 笔者提倡临床医务人员应遵循抗生素的使用原则,积极主动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说明病毒性上感经常接受抗生素的治疗危害性,以纠正患者的错误认识, 避免滥用抗生素。
  参考文献
  [1] 陆权.急性呼吸道感染抗生素的合理使用[J] .临床内科杂志,2009, 21(1) : 3
  [2] 胡皓夫.关于WHO 急性呼吸道感染防治方案的若干问题[J] .中华儿科杂志, 1996, 34(6) : 433
  [3] 孙忠实.细菌耐药性与临床干预[J]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03,5(3) : 151- 155
其他文献
【摘 要】 妇科恶性肿瘤是危害妇女健康的重要疾患之一,其中在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等疾患中,放射治疗在综合治疗手段里占据重要地位,但同时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系列并发症。放疗并发症有时比肿瘤疾病本身更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改进放疗技术是减少放疗并发症的根本办法。现将近年放疗在妇科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关键词】 恶性肿瘤; 放疗; 调强适形放疗  【中图分类号】R73 【文献标识码】C 【文
期刊
【摘 要】 目的:分析抗生素在本院普外科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选取本院在2009年10月—2011年10月期间普外科收治的178例患者,对本组患者的抗生素临床应用情况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经本次调查,所有患者均使用抗生素治疗,抗生素使用率为100%,切口Ⅰ类患者手术后抗生素平均使用时间是(2.67±0.34)天,Ⅱ类患者手术后抗生素平均使用时间是(4.78±1.23)天,Ⅲ类患者手术后抗生素平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GnRHa类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效果。方法:我院妇科收治并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GnRHa类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手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孕三烯酮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的疼痛情况、盆腔包块情况、血清CA125较治疗前均有明显的改善(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情况明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如何防范神经外科手术感染。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100例神经外科手术病例,术前严格规范手术室无菌性,预防使用抗生素,术中严格无菌操作,术后精心护理防范,观察在严格防范措施实施下患者的临床感染情况。结果:感染死亡2例,占构成比的2%,感染但控制好转14例,占14%,无感染86例,占86%。结论:防范措施下效果肯定,加强组织管理和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尽量降低神经外科手术感染的发生率
期刊
【摘 要】 目的:检测肾移植术后患者尿液中白细胞的数量以判断术后患者排异反应的发生及恢复情况。方法:尿干化学分析仪和离心尿液沉渣镜检检测536份肾移植术后和随访患者的尿液,分析尿液白细胞结果。结果:尿干化学分析仪和离心尿液沉渣镜检检测白细胞结果存在一定差异,在我院搜集的536份标本中:镜检阳性,尿液分析仪检测阴性的标本89份;而镜检阴性,尿液分析仪检测为阳性的只有18份。镜检可直观的观察细胞形态特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腮腺良性肿瘤手术方式与肿瘤复发和术后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单纯肿瘤切除术20例,肿瘤加腮腺浅叶切除术28例,肿瘤加腮腺全切除术7例。结果:随访观察1~10年,肿瘤复发8 例均作了第2次手术,随访1~4年未复发。患者在手术后3~12个月暂时性面瘫逐渐恢复,手术后18个月有未恢复2例。结论:在病变范围较小的腮腺良性肿瘤在治疗中腮腺区域性切除术显著优于浅叶全部摘除,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期刊
【摘 要】 随着子宫切除术在产科临床的重要使用,子宫切除术在产科中愈发受到重视。综合近年来产科急症中子宫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得出结果是急症子宫切除术中多例发生在剖宫产术后,少例发生在阴道分娩后。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指征为子宫大出血,其中胎盘因素是最主要的手术指征,占43.5%;其次是子宫收缩乏力。急症子宫切除术是抢救子宫大出血,降低产妇病死的关键措施,研究子宫切除术的应用实施有着非常必
期刊
【摘 要】 对129 例中风后遗症的患者进行了以针灸推拿与促通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治疗组与针灸推拿组促通技术组进行对照临床研究,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关键词】 针灸推拿;促通技术;治疗;中风后遗症;配合  【中图分类号】R2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2-001-03  中风即现代医学所称的脑血管意外, 是一组具有很高患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的疾病。建筑有效的治
期刊
【摘 要】 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是由百日咳疫苗原液、白喉类毒素原液及破伤风类毒素原液加氢氧化铝佐剂制成。为乳白色悬液,放置后佐剂下沉,摇动后即成均匀悬液,含防腐剂。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是目前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三种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疫苗。  【关键词】 吸附无细胞百白破;接种;预防  【中图分类号】R186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2-001-03 
期刊
新针刺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胡元水作者简介:胡元水(1970-,男,本科,湖北鄂州市中心医院康复科,副主任医师,现在主要从事颈肩腰腿痛及中风后遗症康复理疗工作,擅长针灸、推拿、理疗、中药及小针刀等治疗方法。  (湖北省鄂州市中心医院康复科 湖北 鄂州 436099)  【摘 要】 目的:观察新针刺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