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诵读:“探寻古诗词的隽永意蕴”教学设计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纯美孩童”单元组诗教学设计
  陆云香
  教学内容:白居易《池上》、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一)》。
  教学目标:以《池上》为例,引出“孩童”形象,通过抓住诗中“偷采”“不解藏踪迹”的描写,体会孩童顽皮可爱的形象,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以“不解藏踪迹”为话题,延伸学习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一)》。(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 激趣导入,初步感受组诗的主题
  1.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跟大家一起来学习一组古诗,想不想知道老师为什么把这些古诗放在一组里呢?请同学们先读读这些诗,想一想。(出示诗歌)
  2. 同学们发现了什么?谁来说一说?
  3. 小结:同学们都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的确,这些诗歌中都出现了孩童的形象,你们看——(课件显示每首诗中的孩童形象)点红引读相应的诗句。
  【设计意图】把要研读的古诗以一组的形式呈现,引发学生的思考,初步感受诗歌中“孩童”形象的主题。等这组诗歌全部学完后,再让学生来谈谈,“为什么把这组诗歌放在一起”?学生应该会有更深的认识。
  二、 感受小娃的形象
  1. 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这“偷采白莲回”的小娃吧。(出示课件诗歌及图画)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把诗句读通顺,读出节奏。图文对照想一想,荷花池里发生了一个什么故事?说说小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1) 指名朗读,正音:撑、艇、萍。
  (2) 指名说说,小娃“偷采白莲回”又“不解藏踪迹”的故事。
  2. 交流:小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是从诗句的哪些字眼中感受到的?(偷采、不解藏踪迹)
  点拨:“偷”,在字典里有三种解释,同学们看看在这首诗歌中哪种解释合适呢?偷:① 偷盗;② 瞒着别人、悄悄地;③ 抽出(时间)。(生选②)
  3. 小结:小娃正美滋滋地为自己瞒着大人们偷莲成功而庆幸,而随着那往两边排开的水面,岸边的大人们却清清楚楚地看到了憨态可掬的小娃,此刻的他们一定会抿嘴一笑吧!大人们为什么笑呢?(“不解藏踪迹”)既然要瞒着大人采莲,又不知道隐藏自己的行踪,谁才会如此顽皮、可爱呢?(小娃、小孩子)
  4. 这句“不解藏踪迹”,写尽小童顽皮、纯真情态。让我们一起来读读整首诗。
  5. 同桌合作,一位同学读读这首古诗,如果能背出来就更棒了;另一位同学说说古诗写了什么事情,尽可能把小娃顽皮可爱的样子描述出来。
  (1) 学生合作练习。
  (2) 指名一组同学展示学习成果。
  (3) 齐背整首古诗。
  【设计意图】学生对于古诗的学习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所以本首古诗的教学,第一在于学生讲出诗歌叙述的一个故事,第二体会小娃的形象。让学生积累背诵古诗,采取了“同桌合作、展示学习成果”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 学习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一)》
  1. 刚才同学们学得很认真,接下来,老师请大家来读读范成大的一首诗。(出示古诗)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一)》
  2. 大家把这首诗与刚才学的《池上》对比着读一读,看看诗中孩童的表现,你发现了什么?(一个是“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另一个是“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有异曲同工之妙。)
  3. 同学们真爱动脑筋,再读读这两首古诗,看看两首诗描绘的是哪里的故事啊?(乡间、田园)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故事说一说。
  4. 谁来说说自己喜欢的故事?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心情如何?
  5. 小结:诗人跟大家一样,对于这些孩童很是喜爱,这些生活在乡村田园的孩子们无拘无束,生活充满情趣。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两首诗。
  【设计意图】古诗意境情感的教学,应该蕴含在理解古诗意思的基础上,不宜直白,又不能不点拨。我采用对比阅读、适当点拨的方式,让同学自己去发现孩童的形象和诗歌蕴含的情感,运用讲故事的方式让同学理解诗歌的意思。
  四、 小结导学,布置作业
  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白居易笔下的“小娃”,“范成大”笔下的“童孙”,还随着他们在荷花池边欣赏了一番美景,在乡间感受到初夏时节农民的忙碌。诗人们笔下的孩童就是这么有趣,课后大家可以再去读读其他的几首诗,查查资料,说说故事,评评诗歌中的孩童形象,明天的语文课我们再来交流。
  (作者单位:扬中市新坝中心小学)
  (二)“羁旅乡愁”组诗单元教学设计
  石群
  教学内容:张继《枫桥夜泊》、孟浩然《宿建德江》、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教学过程
  【板块一】初读组诗,感受单元学习主题
  1. 今天,我们将一起来学习一组古诗。先请大家读读这两首诗,猜猜这两首古诗之间有什么联系。(出示张继《枫桥夜泊》、孟浩然《宿建德江》)
  2. 谁来大胆地说说自己的猜想。
  3. 同学们非常善于联想,这两首古诗中都抒发了作者的忧愁之情。(点红诗中抒写诗人愁思的词句,引导学生朗读。)
  4. 指名分句朗读,读准字音,读顺诗句。(提醒学生:“泊”是多音字,谁能用“泊”组词?当表示“停船靠岸”的时候,这个字念bó。判断在这两首诗中这个字应该怎么读?说说理由。)
  5. 朗读古诗,要注意节奏和停顿。朗读古诗,讲求的是一种韵味,可以在停顿的地方将韵母的音发得饱满一些,有余音绕梁,不绝于耳的感觉。
  【设计意图】将零散的信息单元统整组合成具有一定联系的相似块,可以提高记忆的容量和效率。此处将《枫桥夜泊》《宿建德江》两首古诗和《天净沙·秋思》放在一起组块学习,是因为这些诗句都叙写羁旅之苦,抒发内心的孤独、凄凉及思乡之情,极易产生“情感相似块”。   【板块二】诵读《枫桥夜泊》,想象画面,感受意象叠加所带来的羁旅愁情
  1. 下面我们先来学习《枫桥夜泊》这首诗。诗题《枫桥夜泊》,凝练而简洁,我们一读就可以知道这首诗写的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什么事情。你能说说诗题的意思吗?
  2. 夜晚,诗人把船停泊在枫桥边,他都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又感受到什么呢?
  3. 动笔,把诗中描写的景物圈出来。
  4. 对照诗文注释,轻声读读这首诗,思考诗歌的意思。有困难的可向小组内同学请教。
  5. 分组交流汇报诗歌的意思,一组说完后,其他小组评价、补充。
  6. 这些景物,看似平常而普通,但是诗人在特定的环境中,把这些景物组合在一起,所产生的感受就不一样了。那么这首诗是诗人张继在怎样的情况下写成的呢?
  7. 介绍创作背景,联系社会环境,进入诗歌语境。
  8. 现在,再来看这些景物,(课件出示古诗,表示景物的词语点红)你的感受肯定跟刚才不一样。请反复读读这首古诗,当你读到这些词语的时候,你的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你仿佛看到什么,听到什么,你又感受到了什么?开始读吧,你对这种景物的感受,也许正是诗人张继那一刻的感受。
  9. 学生朗读古诗,与同学交流后全班汇报。教师加以引导和整理:
  月落——看到的,天地间一片幽暗。
  乌啼——听到的,在一片清冷寂静中,这声音让你感觉怎样?
  霜满天——此处应与学生的感受联系,交流所感受到的。
  10. 小结:听了大家的描述老师知道了,月落是景,乌啼是景;江枫是景,渔火是景;霜天是景,钟声是景。这景那景,都围绕着“愁眠”,都伴随着“愁眠”,都一层又一层地笼罩着“愁眠”。让我们一起读——江枫渔火对愁眠。
  11. 这里的“对”,在注释中有“伴随”的意思,那我把它换成“伴”好不好?
  12. 揭示诗句中蕴涵的物我交融的境界。这“对”字中,有伴随的意思,此时此刻,在诗人眼中,仿佛江枫也跟着他一起“愁眠”,仿佛渔火也跟着他一起“愁眠”,但是这“对”字中,包含着的仅仅是伴随吗?你看,在这万木萧条的深秋,大自然的一派枯萎、衰败中,枫树的叶子像血一样红,这样的颜色,让人感觉怎样?此时,诗人的内心,又是怎样的?再来看,在一片幽暗之中,只有一盏渔火若隐若现,这时诗人的心情又是怎样的?
  13. 同学们,江枫和渔火所传递给人的凄凉、孤独之感,充满了诗人的整个心灵,人与景、人与自然融合在一起,是如此默契,如此和谐,所以诗人吟诵——江枫渔火对愁眠。
  14. 夜,越来越深了。在这一片寂静之中,悠扬的钟声缓缓响起。朗读后两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5. 诗的前两句中所写的景物有月、乌鸦、霜、枫、渔火,后两句中却只写到了钟声。想想诗人为什么这么写呢?如果你是诗人,听到这钟声,你的心情会是怎样的?
  16. 这“夜半钟声”不但衬托出了夜的静谧深沉,而且寄托了诗人卧听钟声时的种种难以言传的感受。带着这样的感受,我们一起读这首诗。
  【设计意图】通过三读古诗,由初知诗意——进入诗境——体会诗韵,在反复诵读中,感受诗歌中蕴含的情感,体验古诗意象叠加所产生的巨大的艺术魅力。
  【板块三】学习《宿建德江》
  1. 在《枫桥夜泊》中,张继是通过这些景物表达了自己的愁思,诗人孟浩然又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愁情的呢?接下来,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孟浩然的《宿建德江》。
  2. 自学古诗,出示要求:① 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顺句子。② 默读,圈出诗中的景物;说说作者是通过哪些景物来抒发愁情的;从诗人所写之景中,你又感受到了什么?③ 体会诗人的情感,练习朗读诗歌。
  3. 学生交流过程中,引导感受“日暮”和“月近人”的意境:① 提供一组含有“日暮”的诗句,了解“日暮”时分,诗人思乡之情;② 还原情境,体会诗情:现在你就是诗人孟浩然,(讲述诗人满怀希望入京,但是最终被弃置的故事)站在这旷野之中,你感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只有水中的月亮与你亲近,你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感觉呢?
  4. 极目远眺,旷野茫茫,巨大的孤独感充满你的心灵,你轻轻吟诵起来——(朗读古诗)
  5. 江水悠悠,除了水中月与你相亲之外,再也别无其他,多么孤独、寂寞!带着你的感觉,吟诵起来——(朗读古诗)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还原诗境,引领学生走入古诗所描写的境界,在角色转换中体验诗人的情思,感受“日暮”“月近人”等意象中蕴涵的情感。
  【板块四】延伸导学
  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了张继的《枫桥夜泊》,孟浩然的《宿建德江》,感受到诗人独在异乡的忧愁。这儿还有一首元曲。(出示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这首元曲中描写了哪些景物,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呢?课后请大家去读读、想想,下节课我们一起来交流!
  (作者单位:扬中市教研室)
其他文献
编者按:为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引领课堂教学改革方向,指导中小学教师准确理解《语文课程标准》,研究解决学科教学关键问题,提升教师课堂教学研究水平和实践能力,提高课堂实施质量,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启动“中小学学科教学关键问题实践研究”项目。受委托,江苏、江西、安徽三省语文教研员组织教学骨干组成研究团队,共同承担了“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关键问题实践研究”的子项目。这一项目的主要成果即将出版,这里
期刊
我校地处溧阳,学生生活、成长在具有浓厚文化背景的环境中,学校以“感恩信义”为主题,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合理移植、渗透到习作教学中,改造现有习作课程,融入到校本课程之中。我校实施的特色主题习作校本课程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内容:  1. 阅读迁移。将现有教材中的课文进行梳理,筛选出与“感恩信义”主题有关的课文,进行序列化整理,以读后感、续写、改写、缩写、扩写等形式进行读写结合迁移训练。  2. 主题渗透。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是的,语文实践主要是言语实践,离开“运用语言文字来表情达意”这个根本,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只能是一句空话。因此,言语实践应该成为语文教师的“本职工作”。执教《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文,笔者试图基于文本语言,教会学生习得言语,领会文章深刻要义。  一、 一词一句总关情  课文第3自然
期刊
“让每一个学生写好汉字”,是《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提出的重要理念,更是2011年版的《课标》修订的一个重要着力点。“每一个”的意涵是写字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对全学段、全过程予以重视;“写好”,则是指教师需确保学生课堂习字的时间,帮助学生通过日常书写练习,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循序渐进,逐步掌握书写的技能,做到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让每一个学生写好汉字”呢?  
期刊
山东省即墨市是青岛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因为其是青岛市较早使用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实验区,所以,我和高林生老师2004年之前,已经两次来为他们进行教材培训,并承诺适当的时候,带领名师送课上门。应他们邀请,2005年3月12日,我和高林生、于永正两位老师再赴即墨,给他们作第一二学段下册教材培训。  于永正老师是我国小学语文教坛最耀眼的明星之一,是新世纪教育部推出的“跨世纪名师工程”首位名师,因此,即墨
期刊
儿童是天生的诗人和哲学家,面对什么都很好奇,由“问”到“学”,是儿童建构知识的自然过程。教育的目的在于让儿童成为他自己,当我们顺应儿童的需要,促使儿童自我建构知识,引导儿童因“问”而“学”,以“问”促“学”,“学”以致“问”,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自我学习的能力——“問学力”。  一、 “问学力” 的提出与内涵  课改以来,课堂已从“教师讲授”到“教师导学”,发生着积极而又深刻的变化。但不能否认的
期刊
漫读宋词:  (岳飞)  苹果树下  摘一个  只摘一个  要是不甜  也是自己的选择  苹果树下  摸摸这个  看看那个  下定决心  就是它啦  带疤的苹果  虫儿尝过的  一定没错  小时候,每到夏天,家里的菜园常常种很多甜瓜。每次吃瓜的时候,大家都拣又大又光的吃,剩下的总是那些歪歪扭扭或疤疤裂裂的小瓜。“你们不懂,别看这些瓜长得不好看,可是却甜得很!”母亲指着篮子里挑剩的瓜说。“真的吗?”
期刊
一、 复习回顾,介绍迪拜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8课。看老师板书课题,题目中“氵”旁的字比较多,注意三个“点”的安排要略有弧度。我们一齐读课题。(生齐读)  师:这里的“绿洲”其实就是一座座——  生:城市。  师:课文重点向我们介绍了沙漠中的哪座“绿洲”?  生:阿联酋的迪拜。  师:(出示图片)看,这就是阿联酋最大的城市——迪拜。看到这些景色,你想到了哪些词语?谁能按照下列的句式给大家
期刊
六年前,网络课盛行,我校的一位教师参加市级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比武活动,执教的是《秦兵马俑》一课。我参与了磨课,回想起来,那时关注更多的是课件的精彩、网页的精美以及板书的精当,文本被打入了“冷宫”。  2011年4月,我上了一节校级教研课,也是《秦兵马俑》。记得当时我痴迷上语文课不姓“议”,姓“读”:一节语文课,与其在那儿“咬文嚼字”,不如让学生“咿咿呀呀”地读。于是,课堂就有了这样的呈现:从读开始,
期刊
一、 词串导入,质疑导读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课题。(生读)请把卫星的任务读清楚。(生读课题)请你把卫星跟踪的对象告诉大家。(生再读课题)  师:(出示词语:大声嚷道 狂怒地嚷 狂暴地跳 暴跳如雷)你能读出这些词语的意思吗?(生读)  师:这几个词语其实都在传递一种情绪,是什么样的情绪?  生:发怒、非常生气。  师:请把你们理解到的意思,通过你们的声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