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非连续性文本的课堂阅读教学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f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非连续性文本”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热点。基于现实情况和教材“非连续性文本”的统计情况,在小学课堂中灵活运用“非连续性文本”进行教学是很有必要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非连续性文本;课堂阅读教学策略
  一、 理念的提出与概念界定
  笔者在CNKI网站上,搜索了2000年至今所有关于小学语文“非连续文本”课堂教学的文章,发现一个问题,近几年虽然有一些教师在研究“非连续文本”的课堂教学,但往往是各抒己见,并没有构架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这正是现今“非连续性文本”研究中众多空白点之一。
  1. 理念的提出
  2011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第一次提出“非连续性文本”的概念,但对于“非连续性文本”的关注和研究,归根结底是为了使其更好地融入语文课堂,使教材和实际课堂协调起来。
  在此理念提出之后,更多教师关注“非连续性文本”,探究它的教学方式,力求建构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但这需要一线教师对教材足够理解,将自身经验和“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结合起来,也需要长期致力于“非连续性文本”课堂运用的研究,这对工作繁重的一线教师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2. 概念界定
  “非连续性文本”是多以统计图表、图画等形式呈现的一种阅读材料,它的特点是简单直观,概括性强,易于比较。小语教材中有非常多的“非连续性文本”,通常以插图为主,教师在授课时常常忽略或者只是把插图当做一个背景图来用,并没有真正发挥“非连续性文本”的作用。事实上灵活运用“非连续性文本”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有着巨大的好处,“非连续性文本”在日常生活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学习它能让学生走得更好更远。
  二、 研究价值
  小学语文中的“非连续性文本”显然是极具有研究价值的,笔者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1. PISA测试引发对非连续性文本的思考
  “连续性文本”和“非连续性文本”这两个分量表是由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测试构建的,2009年上海中学生第一次参加了此测试,是所有参与国家和地区中差异最大的。
  在我国,课堂教学受过去应试教育限制,往往更重视“连续性文本”的学习。许多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会看地图,不会看使用说明书,不会看表格,连一些常用的“非连续性文本”都看不懂,更别说其他复杂的清单和收据了。这种现象表示语文课堂教学在“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教学上出现了缺失。笔者认为,PISA测试结果对语文课堂阅读教育是一个警醒。素质型人才是当代社会真正需要的,重视“非连续性文本”学习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生活目标能力,可谓百利无一害。
  2. 西师版小语教材“非连续性文本”情况统计
  按照选文、练习、助读和知识四大系统,笔者对西师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下册教材中的“非连续性文本”进行了归类。从归类中可以看出,以上四大系统中皆有“非连续性文本”存在,三年级上下册的“非连续性文本”共有194幅,选文系统中的“非连续性文本”所占(课文)的比例高达60%;而练习系统占比最少,只有2%。小语教材中的“非连续性文本”为我们提供了大量材料,由此看出编者希望老师在语文课堂中要重视“非连续性文本”。但实际情况不尽如人意,重视教材中“非连续性文本”的老师很少。
  3. 小学儿童心理特点
  处于小学第二学段的学生已经进入了初步本质抽象水平,能够初步地接近科学概括。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對于文本中的一些关键字词的理解都比较容易,对于非连续性文本的理解同样也较容易。
  三、 “非连续性文本”课堂阅读教学方法
  在今天,关注“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师越来越多,可是具体的教学方法还是比较混乱,在课堂上教师怎么灵活运用教材上已有的“非连续性文本”开展课堂阅读教学呢?笔者总结了以下五种方法:
  1. 导入法:导入“非连续性文本”,激发兴趣
  快节奏的生活使人们对直截了当的图片更有兴趣,而对于正处在思维转化阶段的小学三年级学生来说也是如此。在语文课中,利用“非连续性文本”引入,学生在课堂的兴趣会更加高涨,使得课堂阅读教学事半功倍。
  在《一座铜像》中大部分老师采用常规教学法进行设计。首先质疑课题;其次初读全文,整体把握。思考小于连做了什么事情;接着细读课文,逐层理解。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自我讨论和解答,如小于连是个怎么样的小孩子,从哪里看出来;如果没有及时阻止爆炸会发生什么等等,并引导学生用抓住关键句子的方法理解课文,感受人物机智勇敢的形象。最后总结课文,沉淀情感。整个教学设计表面看起来很完整,但实际上却忽略了文中的“非连续性文本”,文中的“非连续性文本”展现的是小于连赤裸身体的铜像,教师应从这里入手,结合课文第一自然段中对小于连铜像的外貌特征描写,让学生更能理解小于连的天真勇敢的外国小孩形象,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突破法:利用“非连续性文本”突破教学重难点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常常涉及国内外地理、文化、历史、科技等内容,这对生活经验有限的小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是有一定难度的,这就是一堂课的难点。文字是抽象而静止的,而“非连续性文本”则是形象而直观的,利于教学难点的突破,达到学生对文本的深刻理解。比如,在我们教《小萝卜头》一课时,课文的创作年代与描写的内容都远离了学生的现实生活,学生对此并没有太多的认识。为充分利用插图这种“非连续性文本”,能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小萝卜头生活的艰难和向往自由的心情。在观察插图时,结合老师对重庆渣滓洞监狱生活的讲解,学生就能更快更深刻地体会到小萝卜头那个时代的艰难。
  3. 填补法:运用“非连续性文本”填补课文空白
  在课文文本中,作者偶尔也会设计一些有意不写的地方,给读者想象的空间,这类似于“留白”的艺术。在教学中,教师应抓住文本“留白”,充分利用“非连续性文本”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让学生自行去填补这些空白,这正是让学生对文本理解的提升。尤其是针对古诗词的课堂阅读教学,由于年代久远和年龄限制,学生很少能真正体会到古诗中的情感。正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课,着重抒发的是诗人的思乡情怀,但是,诗中并没有叙述诗人当时在做什么,而课文的配图中,却画着一个人站在高高的山顶,遥望远方。因此,我们老师就应结合重阳佳节的寓意和插图阐释情感,让同学们加深诗人的孤独思乡之情。这样的填补法还可以运用到更多的古诗词中去,从而加强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   4. 解释法:采用“非连续性文本”解释课文细节
  在课堂教学中,常常会遇到学生们不理解某些动作、神态、表情等的词语,甚至还有许多富有生活经验的词学生们也不理解,这时候老师会用相关的动作或者近义词进行解释,但笔者认为还可以用课文中的“非连续性文本”进行解释。《小池》一课中,“尖尖角”在课文注释中是“还没有展开的嫩荷花尖端”,现在的孩子大多缺乏生活经验,尤其是久住城市的孩子,他们只看过盛开的荷花,而没有看见过未开的荷花,这就让他们难以理解“尖尖角”的具体含义。而在课文中刚好有关于嫩荷的插图,那不正是“尖尖角”吗?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时有效利用这幅插图解释“尖尖角”,既省时形象又让学生印象深刻。
  5. 讨论法:利用“非连续性文本”组织讨论课文内容
  “以生为主”的教育观念已经走进了现代语文课堂,那么对“非连续性文本”的运用也不能局限在老师引导的方式上,结合“以生为主”的观念进行“非连续性文本”课堂阅读教学的创新发展才是更应该做的尝试。小组合作讨论是较常运用的讨论方式,利用“非连续性文本”进行讨论,既新奇又贴合教育观念,让学生集中精神,不做无效讨论。例如在《鲁班造伞的传说》中,鲁班在看到小孩子倒扣荷叶的样子后产生了灵感做出了伞,旁边的插图中正画着鲁班正在研究荷叶,旁边放着一把未完成的木伞。这个时候可以根据插图,对荷叶和伞的外形特点进行讨论。让学生在插图中发现信息,在插图中讨论信息,最后为课文阅读教学服务。
  以上五種“非连续性文本”教学方法是中小学语文常规课中最常用的,也是最容易掌握的方法。这五种方法能够运用于大部分的语文课堂中,而且能获得比较明显的效果。
  四、 结语
  在实践过程中,笔者深感“非连续性文本”课堂教学的理性推进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还有很多困难和挑战在前方等待,未来需要更长的时间来探寻和研究“非连续性文本”,但思维是在变化的,越来越多的人在关注“非连续性文本”,在试着运用它于课堂教学中,这已经是成功的一大步了。笔者期待更多致力于中小学教育事业的专家,能为“非连续性文本”建构更完好的课堂教学系统。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赖秦江.Pisa考试带来关于我国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探究[G].南京大学.
  [3]占仙兰.基于“非连续性文本”特质的小学语文第三学段阅读教学策略[G].小学教学研究,2013.
  [4]曹卫星.“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的缺失与救赎——由一道考题想到的[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4.
  作者简介:罗正懿,重庆市,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员工培训与开发》是民办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核心专业课程,其应用性和实践性非常强。本文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中心,围绕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员工培训与开发》课程的教学改革,就如何提高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展了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就业能力;教学改革;探索;实践  一、 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  与公办高校相比,我国民办高校办学历史相对较短、师资力量相对较弱、资金投入相对较少,专业设置、学
摘要:学前教育专业“学前语言微格教学训练”是一门有关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设计和组织的课程,同时也是一门训练学生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教学能力的实践技能课。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教学的基本理论,在此基础上重点掌握其设计与组织方法。在相关文件的指导下,在我校向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向转型的契机下,以及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课程学时的增多的前提下,研究学前语言微格教学训练的实践教学模式,提高学
摘 要:电子白板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正在逐步地走进课堂,以其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丰富有趣的教学内容、鲜活灵动的教学特点,打破了传统“粉笔、黑板”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的各种感官都得到有力的冲击,并沉浸于课堂教学氛围中,同时激发学习的兴趣,进而使得学生实现知识的获取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语文;电子白板;趣味性;有效性  电子白板以其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强大的交互性,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新鲜的活力
摘要:译林版三年级新教材已经使用了六年,但有的老师仍然忽视学情,按部就班地跟着教材走,不进行前后联系,深挖教材,拓展教学资源,浪费学生的学习时间,限制学生英语素养的发展。本文旨在运用“少教多学”的教学策略,整体剖析三年级上册教材,帮助老师启发性地、针对性地、创造性地、发展性地教,促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走向积极学习、深度学习、独立学习。  关键词:少教多学;教学策略;教学建议  2011年秋季,江苏
摘要:教育改革与创新,一直是我们坚守的方向、努力的目标,我们在这条路上已经跋涉了很久、很远。行色匆匆,我们似乎忘却了初心。  关键词:教育改革;教学方法;心灵沟通  我们当初为什么要改革?我们改革的目的是什么?我们正在行走的这条路还是当初的路吗?静心凝气地想想,我们现在所有的一切还是当初期待的那样吗?  还记得“减负”吗?当初言之凿凿地认为这就是教育改革的开始。于是,许多地方的教育主管部门都勒令中
摘要:从前期观察记录中可以看出彤彤的午餐问题一直是时好时坏的,但总体来比其他小朋友用餐时间要长;①兴趣,是需要培养的;②尝试,从一点点开始;③赞美,比什么都重要;④家庭教育,是不可或缺的。  关键词:观察;记录;分析;评价  人物:彤彤 年龄:6岁1个月  一、 跟踪记录,呈现事实  1. 前期观察记录  午餐规则:1. 不挑食,愿意尝试各种食物;  2. 能在25分钟内完成进餐,桌面干净整洁; 
摘 要:在实践运用中,我发现,利用对话卡,与学生进行心灵的交流,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式。一是学生能够把自己不便于向众人流露的心声写在对话卡上,二是学生内心积累的郁闷可以得到宣泄,三是老师、家长可以通过对话卡了解学生内心深处的想法。在实际工作中,笔者尝试着与学生互写对话卡,与学生进行心灵的交流,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关键词:实践运用;辅导;解决问题  师生篇  一、 丝丝入扣暖人心——生情对话之卡片寄
摘要:我们在常规一堂“中国式”赛课的评价标准中都有一条醒目的标准——多媒体的使用。它占有一定的分数,我认为在信息时代,多媒体的使用在某种程度上使课堂生了几分姿色,在吸引学生的功效中,可以说功不可没。但是,教无定法,偶尔使课“裸”一下回到当初的本真,也未必是坏事。  关键词:裸课;多媒体;方法  何为“裸课”?一人,一黑板,一粉笔,一群学生而已,别无他物。上一节裸课屏气凝神地走进文本,关注学生,老师
摘 要: 学校德育工作要真正取得实效,只有充分发挥家长的教育伙伴作用,不断提升家校合作的整体水平,形成一种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成长环境,才能得以实现。学校的家校联系工作者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处理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转变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创新教学方法。  关键词: 学校德育 家校教育 教育理念 教育方式 教学方法  对学校教育最具有补充和辅助作用的是人一生中起步最早、影响最深的家庭教育。
摘要:本文立足于“文化自信”的理论内涵,通过对新形势下我国高职院校宗教教育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面临的新挑战、存在的新隐患进行历史梳理和现实剖析;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出发,探讨如何防范、应对各类宗教文化和社会思潮对我国高校文化的冲击;通过推动高校宗教教育改革和研究,树立大学生群体新型宗教观,构建积极健康的新型宗教关系,在发扬中华传统文明、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视角下探讨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