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非连续性文本”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热点。基于现实情况和教材“非连续性文本”的统计情况,在小学课堂中灵活运用“非连续性文本”进行教学是很有必要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非连续性文本;课堂阅读教学策略
一、 理念的提出与概念界定
笔者在CNKI网站上,搜索了2000年至今所有关于小学语文“非连续文本”课堂教学的文章,发现一个问题,近几年虽然有一些教师在研究“非连续文本”的课堂教学,但往往是各抒己见,并没有构架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这正是现今“非连续性文本”研究中众多空白点之一。
1. 理念的提出
2011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第一次提出“非连续性文本”的概念,但对于“非连续性文本”的关注和研究,归根结底是为了使其更好地融入语文课堂,使教材和实际课堂协调起来。
在此理念提出之后,更多教师关注“非连续性文本”,探究它的教学方式,力求建构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但这需要一线教师对教材足够理解,将自身经验和“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结合起来,也需要长期致力于“非连续性文本”课堂运用的研究,这对工作繁重的一线教师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2. 概念界定
“非连续性文本”是多以统计图表、图画等形式呈现的一种阅读材料,它的特点是简单直观,概括性强,易于比较。小语教材中有非常多的“非连续性文本”,通常以插图为主,教师在授课时常常忽略或者只是把插图当做一个背景图来用,并没有真正发挥“非连续性文本”的作用。事实上灵活运用“非连续性文本”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有着巨大的好处,“非连续性文本”在日常生活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学习它能让学生走得更好更远。
二、 研究价值
小学语文中的“非连续性文本”显然是极具有研究价值的,笔者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1. PISA测试引发对非连续性文本的思考
“连续性文本”和“非连续性文本”这两个分量表是由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测试构建的,2009年上海中学生第一次参加了此测试,是所有参与国家和地区中差异最大的。
在我国,课堂教学受过去应试教育限制,往往更重视“连续性文本”的学习。许多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会看地图,不会看使用说明书,不会看表格,连一些常用的“非连续性文本”都看不懂,更别说其他复杂的清单和收据了。这种现象表示语文课堂教学在“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教学上出现了缺失。笔者认为,PISA测试结果对语文课堂阅读教育是一个警醒。素质型人才是当代社会真正需要的,重视“非连续性文本”学习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生活目标能力,可谓百利无一害。
2. 西师版小语教材“非连续性文本”情况统计
按照选文、练习、助读和知识四大系统,笔者对西师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下册教材中的“非连续性文本”进行了归类。从归类中可以看出,以上四大系统中皆有“非连续性文本”存在,三年级上下册的“非连续性文本”共有194幅,选文系统中的“非连续性文本”所占(课文)的比例高达60%;而练习系统占比最少,只有2%。小语教材中的“非连续性文本”为我们提供了大量材料,由此看出编者希望老师在语文课堂中要重视“非连续性文本”。但实际情况不尽如人意,重视教材中“非连续性文本”的老师很少。
3. 小学儿童心理特点
处于小学第二学段的学生已经进入了初步本质抽象水平,能够初步地接近科学概括。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對于文本中的一些关键字词的理解都比较容易,对于非连续性文本的理解同样也较容易。
三、 “非连续性文本”课堂阅读教学方法
在今天,关注“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师越来越多,可是具体的教学方法还是比较混乱,在课堂上教师怎么灵活运用教材上已有的“非连续性文本”开展课堂阅读教学呢?笔者总结了以下五种方法:
1. 导入法:导入“非连续性文本”,激发兴趣
快节奏的生活使人们对直截了当的图片更有兴趣,而对于正处在思维转化阶段的小学三年级学生来说也是如此。在语文课中,利用“非连续性文本”引入,学生在课堂的兴趣会更加高涨,使得课堂阅读教学事半功倍。
在《一座铜像》中大部分老师采用常规教学法进行设计。首先质疑课题;其次初读全文,整体把握。思考小于连做了什么事情;接着细读课文,逐层理解。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自我讨论和解答,如小于连是个怎么样的小孩子,从哪里看出来;如果没有及时阻止爆炸会发生什么等等,并引导学生用抓住关键句子的方法理解课文,感受人物机智勇敢的形象。最后总结课文,沉淀情感。整个教学设计表面看起来很完整,但实际上却忽略了文中的“非连续性文本”,文中的“非连续性文本”展现的是小于连赤裸身体的铜像,教师应从这里入手,结合课文第一自然段中对小于连铜像的外貌特征描写,让学生更能理解小于连的天真勇敢的外国小孩形象,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突破法:利用“非连续性文本”突破教学重难点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常常涉及国内外地理、文化、历史、科技等内容,这对生活经验有限的小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是有一定难度的,这就是一堂课的难点。文字是抽象而静止的,而“非连续性文本”则是形象而直观的,利于教学难点的突破,达到学生对文本的深刻理解。比如,在我们教《小萝卜头》一课时,课文的创作年代与描写的内容都远离了学生的现实生活,学生对此并没有太多的认识。为充分利用插图这种“非连续性文本”,能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小萝卜头生活的艰难和向往自由的心情。在观察插图时,结合老师对重庆渣滓洞监狱生活的讲解,学生就能更快更深刻地体会到小萝卜头那个时代的艰难。
3. 填补法:运用“非连续性文本”填补课文空白
在课文文本中,作者偶尔也会设计一些有意不写的地方,给读者想象的空间,这类似于“留白”的艺术。在教学中,教师应抓住文本“留白”,充分利用“非连续性文本”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让学生自行去填补这些空白,这正是让学生对文本理解的提升。尤其是针对古诗词的课堂阅读教学,由于年代久远和年龄限制,学生很少能真正体会到古诗中的情感。正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课,着重抒发的是诗人的思乡情怀,但是,诗中并没有叙述诗人当时在做什么,而课文的配图中,却画着一个人站在高高的山顶,遥望远方。因此,我们老师就应结合重阳佳节的寓意和插图阐释情感,让同学们加深诗人的孤独思乡之情。这样的填补法还可以运用到更多的古诗词中去,从而加强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 4. 解释法:采用“非连续性文本”解释课文细节
在课堂教学中,常常会遇到学生们不理解某些动作、神态、表情等的词语,甚至还有许多富有生活经验的词学生们也不理解,这时候老师会用相关的动作或者近义词进行解释,但笔者认为还可以用课文中的“非连续性文本”进行解释。《小池》一课中,“尖尖角”在课文注释中是“还没有展开的嫩荷花尖端”,现在的孩子大多缺乏生活经验,尤其是久住城市的孩子,他们只看过盛开的荷花,而没有看见过未开的荷花,这就让他们难以理解“尖尖角”的具体含义。而在课文中刚好有关于嫩荷的插图,那不正是“尖尖角”吗?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时有效利用这幅插图解释“尖尖角”,既省时形象又让学生印象深刻。
5. 讨论法:利用“非连续性文本”组织讨论课文内容
“以生为主”的教育观念已经走进了现代语文课堂,那么对“非连续性文本”的运用也不能局限在老师引导的方式上,结合“以生为主”的观念进行“非连续性文本”课堂阅读教学的创新发展才是更应该做的尝试。小组合作讨论是较常运用的讨论方式,利用“非连续性文本”进行讨论,既新奇又贴合教育观念,让学生集中精神,不做无效讨论。例如在《鲁班造伞的传说》中,鲁班在看到小孩子倒扣荷叶的样子后产生了灵感做出了伞,旁边的插图中正画着鲁班正在研究荷叶,旁边放着一把未完成的木伞。这个时候可以根据插图,对荷叶和伞的外形特点进行讨论。让学生在插图中发现信息,在插图中讨论信息,最后为课文阅读教学服务。
以上五種“非连续性文本”教学方法是中小学语文常规课中最常用的,也是最容易掌握的方法。这五种方法能够运用于大部分的语文课堂中,而且能获得比较明显的效果。
四、 结语
在实践过程中,笔者深感“非连续性文本”课堂教学的理性推进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还有很多困难和挑战在前方等待,未来需要更长的时间来探寻和研究“非连续性文本”,但思维是在变化的,越来越多的人在关注“非连续性文本”,在试着运用它于课堂教学中,这已经是成功的一大步了。笔者期待更多致力于中小学教育事业的专家,能为“非连续性文本”建构更完好的课堂教学系统。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赖秦江.Pisa考试带来关于我国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探究[G].南京大学.
[3]占仙兰.基于“非连续性文本”特质的小学语文第三学段阅读教学策略[G].小学教学研究,2013.
[4]曹卫星.“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的缺失与救赎——由一道考题想到的[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4.
作者简介:罗正懿,重庆市,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
关键词:小学语文;非连续性文本;课堂阅读教学策略
一、 理念的提出与概念界定
笔者在CNKI网站上,搜索了2000年至今所有关于小学语文“非连续文本”课堂教学的文章,发现一个问题,近几年虽然有一些教师在研究“非连续文本”的课堂教学,但往往是各抒己见,并没有构架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这正是现今“非连续性文本”研究中众多空白点之一。
1. 理念的提出
2011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第一次提出“非连续性文本”的概念,但对于“非连续性文本”的关注和研究,归根结底是为了使其更好地融入语文课堂,使教材和实际课堂协调起来。
在此理念提出之后,更多教师关注“非连续性文本”,探究它的教学方式,力求建构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但这需要一线教师对教材足够理解,将自身经验和“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结合起来,也需要长期致力于“非连续性文本”课堂运用的研究,这对工作繁重的一线教师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2. 概念界定
“非连续性文本”是多以统计图表、图画等形式呈现的一种阅读材料,它的特点是简单直观,概括性强,易于比较。小语教材中有非常多的“非连续性文本”,通常以插图为主,教师在授课时常常忽略或者只是把插图当做一个背景图来用,并没有真正发挥“非连续性文本”的作用。事实上灵活运用“非连续性文本”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有着巨大的好处,“非连续性文本”在日常生活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学习它能让学生走得更好更远。
二、 研究价值
小学语文中的“非连续性文本”显然是极具有研究价值的,笔者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1. PISA测试引发对非连续性文本的思考
“连续性文本”和“非连续性文本”这两个分量表是由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测试构建的,2009年上海中学生第一次参加了此测试,是所有参与国家和地区中差异最大的。
在我国,课堂教学受过去应试教育限制,往往更重视“连续性文本”的学习。许多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会看地图,不会看使用说明书,不会看表格,连一些常用的“非连续性文本”都看不懂,更别说其他复杂的清单和收据了。这种现象表示语文课堂教学在“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教学上出现了缺失。笔者认为,PISA测试结果对语文课堂阅读教育是一个警醒。素质型人才是当代社会真正需要的,重视“非连续性文本”学习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生活目标能力,可谓百利无一害。
2. 西师版小语教材“非连续性文本”情况统计
按照选文、练习、助读和知识四大系统,笔者对西师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下册教材中的“非连续性文本”进行了归类。从归类中可以看出,以上四大系统中皆有“非连续性文本”存在,三年级上下册的“非连续性文本”共有194幅,选文系统中的“非连续性文本”所占(课文)的比例高达60%;而练习系统占比最少,只有2%。小语教材中的“非连续性文本”为我们提供了大量材料,由此看出编者希望老师在语文课堂中要重视“非连续性文本”。但实际情况不尽如人意,重视教材中“非连续性文本”的老师很少。
3. 小学儿童心理特点
处于小学第二学段的学生已经进入了初步本质抽象水平,能够初步地接近科学概括。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對于文本中的一些关键字词的理解都比较容易,对于非连续性文本的理解同样也较容易。
三、 “非连续性文本”课堂阅读教学方法
在今天,关注“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师越来越多,可是具体的教学方法还是比较混乱,在课堂上教师怎么灵活运用教材上已有的“非连续性文本”开展课堂阅读教学呢?笔者总结了以下五种方法:
1. 导入法:导入“非连续性文本”,激发兴趣
快节奏的生活使人们对直截了当的图片更有兴趣,而对于正处在思维转化阶段的小学三年级学生来说也是如此。在语文课中,利用“非连续性文本”引入,学生在课堂的兴趣会更加高涨,使得课堂阅读教学事半功倍。
在《一座铜像》中大部分老师采用常规教学法进行设计。首先质疑课题;其次初读全文,整体把握。思考小于连做了什么事情;接着细读课文,逐层理解。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自我讨论和解答,如小于连是个怎么样的小孩子,从哪里看出来;如果没有及时阻止爆炸会发生什么等等,并引导学生用抓住关键句子的方法理解课文,感受人物机智勇敢的形象。最后总结课文,沉淀情感。整个教学设计表面看起来很完整,但实际上却忽略了文中的“非连续性文本”,文中的“非连续性文本”展现的是小于连赤裸身体的铜像,教师应从这里入手,结合课文第一自然段中对小于连铜像的外貌特征描写,让学生更能理解小于连的天真勇敢的外国小孩形象,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突破法:利用“非连续性文本”突破教学重难点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常常涉及国内外地理、文化、历史、科技等内容,这对生活经验有限的小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是有一定难度的,这就是一堂课的难点。文字是抽象而静止的,而“非连续性文本”则是形象而直观的,利于教学难点的突破,达到学生对文本的深刻理解。比如,在我们教《小萝卜头》一课时,课文的创作年代与描写的内容都远离了学生的现实生活,学生对此并没有太多的认识。为充分利用插图这种“非连续性文本”,能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小萝卜头生活的艰难和向往自由的心情。在观察插图时,结合老师对重庆渣滓洞监狱生活的讲解,学生就能更快更深刻地体会到小萝卜头那个时代的艰难。
3. 填补法:运用“非连续性文本”填补课文空白
在课文文本中,作者偶尔也会设计一些有意不写的地方,给读者想象的空间,这类似于“留白”的艺术。在教学中,教师应抓住文本“留白”,充分利用“非连续性文本”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让学生自行去填补这些空白,这正是让学生对文本理解的提升。尤其是针对古诗词的课堂阅读教学,由于年代久远和年龄限制,学生很少能真正体会到古诗中的情感。正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课,着重抒发的是诗人的思乡情怀,但是,诗中并没有叙述诗人当时在做什么,而课文的配图中,却画着一个人站在高高的山顶,遥望远方。因此,我们老师就应结合重阳佳节的寓意和插图阐释情感,让同学们加深诗人的孤独思乡之情。这样的填补法还可以运用到更多的古诗词中去,从而加强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 4. 解释法:采用“非连续性文本”解释课文细节
在课堂教学中,常常会遇到学生们不理解某些动作、神态、表情等的词语,甚至还有许多富有生活经验的词学生们也不理解,这时候老师会用相关的动作或者近义词进行解释,但笔者认为还可以用课文中的“非连续性文本”进行解释。《小池》一课中,“尖尖角”在课文注释中是“还没有展开的嫩荷花尖端”,现在的孩子大多缺乏生活经验,尤其是久住城市的孩子,他们只看过盛开的荷花,而没有看见过未开的荷花,这就让他们难以理解“尖尖角”的具体含义。而在课文中刚好有关于嫩荷的插图,那不正是“尖尖角”吗?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时有效利用这幅插图解释“尖尖角”,既省时形象又让学生印象深刻。
5. 讨论法:利用“非连续性文本”组织讨论课文内容
“以生为主”的教育观念已经走进了现代语文课堂,那么对“非连续性文本”的运用也不能局限在老师引导的方式上,结合“以生为主”的观念进行“非连续性文本”课堂阅读教学的创新发展才是更应该做的尝试。小组合作讨论是较常运用的讨论方式,利用“非连续性文本”进行讨论,既新奇又贴合教育观念,让学生集中精神,不做无效讨论。例如在《鲁班造伞的传说》中,鲁班在看到小孩子倒扣荷叶的样子后产生了灵感做出了伞,旁边的插图中正画着鲁班正在研究荷叶,旁边放着一把未完成的木伞。这个时候可以根据插图,对荷叶和伞的外形特点进行讨论。让学生在插图中发现信息,在插图中讨论信息,最后为课文阅读教学服务。
以上五種“非连续性文本”教学方法是中小学语文常规课中最常用的,也是最容易掌握的方法。这五种方法能够运用于大部分的语文课堂中,而且能获得比较明显的效果。
四、 结语
在实践过程中,笔者深感“非连续性文本”课堂教学的理性推进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还有很多困难和挑战在前方等待,未来需要更长的时间来探寻和研究“非连续性文本”,但思维是在变化的,越来越多的人在关注“非连续性文本”,在试着运用它于课堂教学中,这已经是成功的一大步了。笔者期待更多致力于中小学教育事业的专家,能为“非连续性文本”建构更完好的课堂教学系统。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赖秦江.Pisa考试带来关于我国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探究[G].南京大学.
[3]占仙兰.基于“非连续性文本”特质的小学语文第三学段阅读教学策略[G].小学教学研究,2013.
[4]曹卫星.“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的缺失与救赎——由一道考题想到的[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4.
作者简介:罗正懿,重庆市,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