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分析与研究熊去氧胆酸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2年4月至2013年11月期间收治的80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80例患者划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各40例;对照组行磷酸肌酸钠+地塞米松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熊去氧胆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瘙痒评分,观察生化指标改善状况。结果 研究组瘙痒评分、黄疸消退时间、TB、ALT、TBA、ADT以及围产儿结局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熊去氧胆酸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熊去氧胆酸;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疗效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实质上就是中晚期妊娠期妇女受到一系列因素影响导致毛细胆管、肝细胞损伤、胆汁分泌以及流动障碍,造成肝脏或者血清内胆汁淤积状况[1]。本文主要针对2012年4月至2013年11月80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4月至2013年11月80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将80例患者划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各40例。研究组40例患者,年龄在20-3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5.8±3.4)岁;孕周32-41周。对照组40例患者,年龄在22-35之间,平均(26.4±3.2)岁;孕周31-40周。两组患者在年龄、孕周等多个方面均无显著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1.2 一般方法
两组患者在入院之后,均给予白蛋白输注、补充维生素、纠正水电解质絮乱以及利尿等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在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行磷酸肌酸钠+地塞米松治疗,具体方法:给予10mg地塞米松(由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制造)注射治疗,每日1次;然后在5%葡萄糖溶液500mL中加入2.0g磷酸肌酸钠(由北京利祥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制造)静脉滴注,每日1次。研究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行熊去氧胆酸治疗,具体方法:加用100mg熊去氧胆酸片口服治疗,每日3次。研究组与对照组均治疗1-4个疗程,1个疗程为7d。
1.3 观察指标
对黄疸消退时间进行记录,对治疗之前与治疗之后的皮肤瘙痒症状进行评分;治疗之前1d与治疗之后7d,检查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汁酸(TBA)、血清总胆红素(TB)以及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观察围产儿结局。
1.4 皮肤瘙痒评分标准
主要分为0分、1分、2分以及3分。①0分:无皮肤瘙痒记录;②1分:轻微瘙痒;③2分:瘙痒比较严重,可以耐受;③3分:瘙痒十分严重,无法忍受。
1.5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7.0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处理,( ±s)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计量资料,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皮肤瘙痒评分与黄疸消退时间比较
治疗之前,两组患者皮肤瘙痒评分无明显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之后,研究组患者皮肤瘙痒评分与黄疸消退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皮肤瘙痒评分与黄疸消退时间对比分析( ±s)
组别 例数 黄疸消退时间 皮肤瘙痒评分
治疗之前 治疗之后
对照组 40 20.9±5.8 3.2±1.3 2.9±0.8
研究组 40 15.7±5.6 3.3±0.8 1.5±0.6
2.2 两组患者治疗之前与治疗之后生化指标变化
如表2所示,治疗之前,两组生化指标水平无明显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之后,研究组生化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生化指标水平对比分析( ±s)
组别 例数 AST(μmol/L) TBA(IU/L) ALT(IU/L) TB(μmol/L)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 40 238.9±51.2 187.3±55.4 45.2±9.2 36.7±15.1 277.2±52.8 183.6±54.3 28.8±14.3 26.9±11.7
研究组 40 239.3±42.8 134.5±47.0 49.2±10.7 17.2±9.3 282.4±45.6 137.1±47.6 28.1±12.4 19.6±8.1
t值 0.0496 4.0228 1.6428 6.0481 0.4112 3.5669 0.2061 2.9292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3 两组围产儿结局比较
如表3所示,研究组与对照组胎儿均分娩成功,无1例出现胎儿死亡。研究组早产、新生儿窒息、羊水粪染以及胎儿窘迫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研究组与对照组围产儿结局对比分析[n(%)]
组别 例数 早产 新生儿窒息 羊水粪染 胎儿窘迫
对照组 40 16(40) 10(25) 19(47.5) 8(20)
研究组 40 3(7.5) 2(5) 5(12.5) 1(2.5)
P值 <0.05 <0.05 <0.05 <0.05
3 结论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是造成围产儿预后差的重要原因,容易引起早产、死胎、新生儿窒息以及胎儿窘迫等一系列状况;因此,应当充分重视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治疗[2]。
本研究中,研究组瘙痒评分、黄疸消退时间、TB、ALT、TBA、ADT以及围产儿结局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毛敏泓[3]等人的相关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熊去氧胆酸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临床症状与母婴结局,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张俊丽.熊去氧胆酸与思美泰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156例[J].中国药业,2013(03):87-88.
[2]李彦军.熊去氧胆酸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520.
[3]毛敏泓,吴晓博,刘惠卿.熊去氧胆酸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疗效观察[J].重庆医学,2013(30):3670-3672.
关键词:熊去氧胆酸;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疗效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实质上就是中晚期妊娠期妇女受到一系列因素影响导致毛细胆管、肝细胞损伤、胆汁分泌以及流动障碍,造成肝脏或者血清内胆汁淤积状况[1]。本文主要针对2012年4月至2013年11月80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4月至2013年11月80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将80例患者划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各40例。研究组40例患者,年龄在20-3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5.8±3.4)岁;孕周32-41周。对照组40例患者,年龄在22-35之间,平均(26.4±3.2)岁;孕周31-40周。两组患者在年龄、孕周等多个方面均无显著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1.2 一般方法
两组患者在入院之后,均给予白蛋白输注、补充维生素、纠正水电解质絮乱以及利尿等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在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行磷酸肌酸钠+地塞米松治疗,具体方法:给予10mg地塞米松(由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制造)注射治疗,每日1次;然后在5%葡萄糖溶液500mL中加入2.0g磷酸肌酸钠(由北京利祥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制造)静脉滴注,每日1次。研究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行熊去氧胆酸治疗,具体方法:加用100mg熊去氧胆酸片口服治疗,每日3次。研究组与对照组均治疗1-4个疗程,1个疗程为7d。
1.3 观察指标
对黄疸消退时间进行记录,对治疗之前与治疗之后的皮肤瘙痒症状进行评分;治疗之前1d与治疗之后7d,检查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汁酸(TBA)、血清总胆红素(TB)以及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观察围产儿结局。
1.4 皮肤瘙痒评分标准
主要分为0分、1分、2分以及3分。①0分:无皮肤瘙痒记录;②1分:轻微瘙痒;③2分:瘙痒比较严重,可以耐受;③3分:瘙痒十分严重,无法忍受。
1.5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7.0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处理,( ±s)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计量资料,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皮肤瘙痒评分与黄疸消退时间比较
治疗之前,两组患者皮肤瘙痒评分无明显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之后,研究组患者皮肤瘙痒评分与黄疸消退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皮肤瘙痒评分与黄疸消退时间对比分析( ±s)
组别 例数 黄疸消退时间 皮肤瘙痒评分
治疗之前 治疗之后
对照组 40 20.9±5.8 3.2±1.3 2.9±0.8
研究组 40 15.7±5.6 3.3±0.8 1.5±0.6
2.2 两组患者治疗之前与治疗之后生化指标变化
如表2所示,治疗之前,两组生化指标水平无明显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之后,研究组生化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生化指标水平对比分析( ±s)
组别 例数 AST(μmol/L) TBA(IU/L) ALT(IU/L) TB(μmol/L)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 40 238.9±51.2 187.3±55.4 45.2±9.2 36.7±15.1 277.2±52.8 183.6±54.3 28.8±14.3 26.9±11.7
研究组 40 239.3±42.8 134.5±47.0 49.2±10.7 17.2±9.3 282.4±45.6 137.1±47.6 28.1±12.4 19.6±8.1
t值 0.0496 4.0228 1.6428 6.0481 0.4112 3.5669 0.2061 2.9292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3 两组围产儿结局比较
如表3所示,研究组与对照组胎儿均分娩成功,无1例出现胎儿死亡。研究组早产、新生儿窒息、羊水粪染以及胎儿窘迫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研究组与对照组围产儿结局对比分析[n(%)]
组别 例数 早产 新生儿窒息 羊水粪染 胎儿窘迫
对照组 40 16(40) 10(25) 19(47.5) 8(20)
研究组 40 3(7.5) 2(5) 5(12.5) 1(2.5)
P值 <0.05 <0.05 <0.05 <0.05
3 结论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是造成围产儿预后差的重要原因,容易引起早产、死胎、新生儿窒息以及胎儿窘迫等一系列状况;因此,应当充分重视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治疗[2]。
本研究中,研究组瘙痒评分、黄疸消退时间、TB、ALT、TBA、ADT以及围产儿结局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毛敏泓[3]等人的相关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熊去氧胆酸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临床症状与母婴结局,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张俊丽.熊去氧胆酸与思美泰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156例[J].中国药业,2013(03):87-88.
[2]李彦军.熊去氧胆酸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520.
[3]毛敏泓,吴晓博,刘惠卿.熊去氧胆酸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疗效观察[J].重庆医学,2013(30):3670-3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