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厚”学,奸诈狡猾的宋江
第一幕,杀死阎婆惜,获得重罪。此时,宋江无权无势,孑然一人,若上梁山就是寻求晁盖的保护,寄人篱下,这不是宋江的追求。于是他投奔柴进,在柴进家结识好汉。他首先拉拢武松,使之死心塌地追随他。
第二幕,避罪归来。这时武松已拉拢了十余名好汉入伙,此时上梁山应该风光体面了,但他还是不想去。凑巧石勇传来家书,告诉他宋太公病危的消息,他急忙捎一封信给晁盖,乘机脱身。这样的做法有一箭双雕的妙处:一是抬高自己在晁盖及其他人心目中的地位,让大家不敢小觑他;二是他觉得这些人马上山与晁盖平分秋色尚且做不到,想要取而代之,更是万万不能。
第三幕,他回家被捕,押解江州。此时宋江知道,凭他的名声,在路途上定能网罗到一批好汉。他题反诗,获斩刑,二十九位好汉救下他,其中已经有二十二位是他的人,在梁山头领之争中,他已占据了绝对优势才决定上山。
第四幕,劫法场被救后,他不听晁盖调发,执意要打无为军,杀黄文炳报仇。此时的目的就是给晁盖当头一棒,敲山震虎。而上山后,他想到要扳倒晁盖也并非易事,因为晁盖还有一大批追随者。其中,吴用就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宋江深谙文人好名的玄机,常常和吴用大谈“替天行道”,“封妻荫子、博取功名”的政治理想。后来更是借九天玄女授三卷天书的神话,把吴用与自己关联起来,终于使吴用死心塌地追随了自己。
绊脚石搬走了,宋江就全力以赴对付晁盖,可以形象地归纳为“三招”。第一招,控制军权。他打着关心晁盖的幌子,在率领军队南征北战的过程中,不但巩固了对旧有人马的领导地位,而且又收服了一大批头领。时间一长,晁盖虽然坐在第一把交椅上,权力却被驾空了。第二招,收买人心。他的方法无非是小恩小惠,上梁山前,他运用此术获得了“及时雨”的称呼。上梁山后,他更是把这招运用行出神入化。梁山通過巧夺豪取,库房中装满了金银财宝,宋江假公济私,常常大大方方地把这“黄白之物”送给想要拉拢的人。于自身,他竭力伪装出谦虚低下的模样,遇人便拜,见人就让,触情便哭,和颜悦色,一幅甘居人下,与世无争的潇洒形象。靠这一招,他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二、“忠义”宋江
宋江不仅仅是小说中的重要人物,而且也是小说中的一个特殊人物。“义”使他倾向革命,不满现实;“忠”又使他瞻前顾后,优柔寡断。这种双重性格,不仅造成了宋江的个人悲剧,也造成了整个起义军的悲剧。
1.侠义英雄时期
在这一时期,宋江最大的一次义举是私放了劫取生辰纲的晁盖等人。虽然他出于“义”救了他们,但从内心里又觉得他们犯下了弥天大罪,于法度上饶不得,可见其所行之“义”。但是“义”和“忠”又是截然不同的甚至是完全对立的两种思想。当这两种思想统一在一个人身上时,就难免要做出抉择。顾及了对晁盖的义就不可能顾及对朝廷的忠。总的看来,侠义英雄时期的宋江,仗义疏财,扶贫济困,是一个心怀忠义、品格完善的英雄人物。表现在他身上的“义”,体现了封建时代人民群众向往人与人之间友好相处、互相扶助的道德追求。
2.亡命江湖,四处流浪时期
怒杀阎婆惜是宋江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从此他不得不亡命江湖,四处流浪。之后,宋江以他的“义”和智慧,在清风山初步集结起一支造反队伍。为了躲避大队官军的追捕,他又积极献策,要亲率这支造反队伍上梁山入伙。宋江以他的实际行动表现出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极大蔑视与践踏。当此之时,他可曾想到对皇帝的忠?秦明本无反心,他却逼其造反,这是在维护封建制度吗?秦明无辜而背反名,其家人无罪而就列地,这是义还是非义?只是,宋江这种思想的萌芽不久即为宋太公的一封家书所扼杀。
3.招安以后
起义军取得三败高俅、两赢童资的辉煌胜利,这时宋江的思想却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这个一向标榜“替天行道”、“清君侧”的人,不仅没有杀掉奸臣,反而恭恭敬敬地将其送下山。为了招安,他甚至去找妓女疏通与皇帝的关系。因为在宋江自己看来,已经完全具备了投降朝廷的条件。在军官不能消灭自己的情况下投降,正表明了自己对朝廷的忠心。可见,他把梁山义军的一切胜利当作了向朝廷投降的资本。招安以后,他又马不停蹄地为统治者破大辽、平方腊,再一次证明他的忠心。可惜这只是宋江的一厢情愿,宋徽宗从未信任过宋江。宋江的悲剧在冥冥中早已注定,只不过他并不自觉,反而以“义”为借口,让众多梁山兄弟作了他“忠”的祭品。
三、“无能”宋江
宋江被晁盖等人救出后,对晁盖表白:“小弟来江湖上走了这几遭,虽是受了些惊恐,却也结识得许多好汉。今日同哥哥上山去,这回只得死心塌地,与哥哥同死共生。”首先摆出自己的功劳,并非空手上山,而是有功于梁山。其次,再撕掉当初满口忠孝,不反官府不违父命、不从草寇的面纱,表达了铁心从寇的决心。如果宋江再晚上梁山,如卢俊义那样,在梁山事业进行得如火如荼之时前来,那就有投机的嫌疑,而且自己无尺寸之功。由此可见,宋江有吏的圆滑手段,通达精明,其驾驭群雄之能力,远远超过晁盖等人。
宋江形象的意义在于深刻揭示了梁山起义失败的重要原因,说明领袖人物对革命事业的重要作用。另外,他的投降主义路线是错误的,对宋以后的农民反抗斗争也有着极为重要的参照作用。通过分析宋江,可以更全面、丰富地认识历史,总结历史教训。
第一幕,杀死阎婆惜,获得重罪。此时,宋江无权无势,孑然一人,若上梁山就是寻求晁盖的保护,寄人篱下,这不是宋江的追求。于是他投奔柴进,在柴进家结识好汉。他首先拉拢武松,使之死心塌地追随他。
第二幕,避罪归来。这时武松已拉拢了十余名好汉入伙,此时上梁山应该风光体面了,但他还是不想去。凑巧石勇传来家书,告诉他宋太公病危的消息,他急忙捎一封信给晁盖,乘机脱身。这样的做法有一箭双雕的妙处:一是抬高自己在晁盖及其他人心目中的地位,让大家不敢小觑他;二是他觉得这些人马上山与晁盖平分秋色尚且做不到,想要取而代之,更是万万不能。
第三幕,他回家被捕,押解江州。此时宋江知道,凭他的名声,在路途上定能网罗到一批好汉。他题反诗,获斩刑,二十九位好汉救下他,其中已经有二十二位是他的人,在梁山头领之争中,他已占据了绝对优势才决定上山。
第四幕,劫法场被救后,他不听晁盖调发,执意要打无为军,杀黄文炳报仇。此时的目的就是给晁盖当头一棒,敲山震虎。而上山后,他想到要扳倒晁盖也并非易事,因为晁盖还有一大批追随者。其中,吴用就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宋江深谙文人好名的玄机,常常和吴用大谈“替天行道”,“封妻荫子、博取功名”的政治理想。后来更是借九天玄女授三卷天书的神话,把吴用与自己关联起来,终于使吴用死心塌地追随了自己。
绊脚石搬走了,宋江就全力以赴对付晁盖,可以形象地归纳为“三招”。第一招,控制军权。他打着关心晁盖的幌子,在率领军队南征北战的过程中,不但巩固了对旧有人马的领导地位,而且又收服了一大批头领。时间一长,晁盖虽然坐在第一把交椅上,权力却被驾空了。第二招,收买人心。他的方法无非是小恩小惠,上梁山前,他运用此术获得了“及时雨”的称呼。上梁山后,他更是把这招运用行出神入化。梁山通過巧夺豪取,库房中装满了金银财宝,宋江假公济私,常常大大方方地把这“黄白之物”送给想要拉拢的人。于自身,他竭力伪装出谦虚低下的模样,遇人便拜,见人就让,触情便哭,和颜悦色,一幅甘居人下,与世无争的潇洒形象。靠这一招,他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二、“忠义”宋江
宋江不仅仅是小说中的重要人物,而且也是小说中的一个特殊人物。“义”使他倾向革命,不满现实;“忠”又使他瞻前顾后,优柔寡断。这种双重性格,不仅造成了宋江的个人悲剧,也造成了整个起义军的悲剧。
1.侠义英雄时期
在这一时期,宋江最大的一次义举是私放了劫取生辰纲的晁盖等人。虽然他出于“义”救了他们,但从内心里又觉得他们犯下了弥天大罪,于法度上饶不得,可见其所行之“义”。但是“义”和“忠”又是截然不同的甚至是完全对立的两种思想。当这两种思想统一在一个人身上时,就难免要做出抉择。顾及了对晁盖的义就不可能顾及对朝廷的忠。总的看来,侠义英雄时期的宋江,仗义疏财,扶贫济困,是一个心怀忠义、品格完善的英雄人物。表现在他身上的“义”,体现了封建时代人民群众向往人与人之间友好相处、互相扶助的道德追求。
2.亡命江湖,四处流浪时期
怒杀阎婆惜是宋江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从此他不得不亡命江湖,四处流浪。之后,宋江以他的“义”和智慧,在清风山初步集结起一支造反队伍。为了躲避大队官军的追捕,他又积极献策,要亲率这支造反队伍上梁山入伙。宋江以他的实际行动表现出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极大蔑视与践踏。当此之时,他可曾想到对皇帝的忠?秦明本无反心,他却逼其造反,这是在维护封建制度吗?秦明无辜而背反名,其家人无罪而就列地,这是义还是非义?只是,宋江这种思想的萌芽不久即为宋太公的一封家书所扼杀。
3.招安以后
起义军取得三败高俅、两赢童资的辉煌胜利,这时宋江的思想却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这个一向标榜“替天行道”、“清君侧”的人,不仅没有杀掉奸臣,反而恭恭敬敬地将其送下山。为了招安,他甚至去找妓女疏通与皇帝的关系。因为在宋江自己看来,已经完全具备了投降朝廷的条件。在军官不能消灭自己的情况下投降,正表明了自己对朝廷的忠心。可见,他把梁山义军的一切胜利当作了向朝廷投降的资本。招安以后,他又马不停蹄地为统治者破大辽、平方腊,再一次证明他的忠心。可惜这只是宋江的一厢情愿,宋徽宗从未信任过宋江。宋江的悲剧在冥冥中早已注定,只不过他并不自觉,反而以“义”为借口,让众多梁山兄弟作了他“忠”的祭品。
三、“无能”宋江
宋江被晁盖等人救出后,对晁盖表白:“小弟来江湖上走了这几遭,虽是受了些惊恐,却也结识得许多好汉。今日同哥哥上山去,这回只得死心塌地,与哥哥同死共生。”首先摆出自己的功劳,并非空手上山,而是有功于梁山。其次,再撕掉当初满口忠孝,不反官府不违父命、不从草寇的面纱,表达了铁心从寇的决心。如果宋江再晚上梁山,如卢俊义那样,在梁山事业进行得如火如荼之时前来,那就有投机的嫌疑,而且自己无尺寸之功。由此可见,宋江有吏的圆滑手段,通达精明,其驾驭群雄之能力,远远超过晁盖等人。
宋江形象的意义在于深刻揭示了梁山起义失败的重要原因,说明领袖人物对革命事业的重要作用。另外,他的投降主义路线是错误的,对宋以后的农民反抗斗争也有着极为重要的参照作用。通过分析宋江,可以更全面、丰富地认识历史,总结历史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