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在日常生活中,在探究和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好动、好玩的学生时常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且常以不太招人喜欢的“出格”、“越轨”、“恶作剧”、“搞破坏”等形式表现出来。作为教师,应允许孩子尝试错误。因为对孩子来说,每一次失败,既是一次挫折,也是一次经验的积累,孩子就是在这一次次的失败中得到了一次次学习和体验的机会,而这些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是宝贵的,也是不可缺少的。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孩子犯什么样的错误,而在于教师如何正确认识学生的错误行为以及究竟用怎样的态度来对待犯错误的孩子,以下仅为我的一些看法,与大家一起分享:
1.尊重孩子,给予他们出错的权利。
孩子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的经验还不丰富、概括还不全面、思维能力还非常有限……因此,他们在探究和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合乎成人逻辑的想法和做法,在孩子已有经验的认识结构上却是合理的,是合乎他自身逻辑的。孩子们的出错,有时是“错得可以原谅”,有时是“错得有理”,有时甚至是“错得可爱”。出错其实是他们应有的权利。当孩子把区域角中的电动玩具拆个四分五裂的时候,如果我们教师能够设身处地地为孩子着想,也就是能常“蹲下来”做做“孩子”,通过询问、倾听孩子们的诉说,你就会知道“破坏行为”背后是想弄明白,电池和发条是怎么使玩具动起来的善良动机。正是教师给予了孩子出错的权利,并及时鼓励和帮助,使学生有效地调整对客观事实的认识,增强学生的探索兴趣和自信心,他们很快就学会了组装或改装一些废旧玩具,以此培养了学生探索和创新的科学精神和优良品质。
2.宽容孩子,接纳他们的错误认识。
孩子由于年龄小,生活经验少,理解问题特别简单。正是这样,他们常常会说错话和做错事,此时教师就应该满怀爱心地、平和地开导他们,让他们逐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与不足。该教育的就教育,该帮助的就帮助,让孩子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爱。这样,孩子在改正缺点的同时,更加信任老师。
在一、二年级里,几乎每班都有“失窃”的事情,但孩子并不认为把自己喜欢的东西拿走有什么不对,更不懂得什么是偷窃。有些不值钱的小东西有时因教师工作忙或者家长不追究,也就不了了之,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助长了个别学生的“偷窃”行为。但是有一次让我改变了做法:一天早上,明明的一瓶成长钙片又不见了,我十分恼火,先采取了惯用的简单粗暴、乱扣帽子和恐吓“进派出所”、“打110”、“将要坐牢”等一系列的方法,本以为能够马上奏效,可是事与愿违,拿东西的孩子就是不肯承认……突然,我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隐约感到孩子们萌发了逆反心理,产生了抵触情绪,“偷”东西的势头将愈演愈烈。我的脑子里冒出一个念头:能否换一种方法?于是我对小朋友说:“拿了人家的东西,知道错了,能把东西送回来,那么老师还是很喜欢他的,因为他是个诚实的、知错就改的好孩子。”第二天,俏丽、甜红和小威三个小朋友居然先后都送还东西,我表扬了他们,他们高兴极了,眼睛里面充满了兴奋与感激。爱孩子是教师的天职,更是教育之魂。正是因为教师尊重、宽容学生,没有轻率地给他们的行为定性成“品德或规则问题”,没有误会和伤害他们,从而收到更为理想的效果,孩子在宽容中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改正了不好的行为习惯。宽容就是爱、帮助就是爱、理解就是爱。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在孩子的错误面前,更应该多些理解、宽容和帮助。
3.等待孩子,让他们在错误中学习。
教师在指导学生的探索活动中,应学会等待学生,保持必要的沉默,学会倾听、接纳和听取所有学生的解释,应尽量让结果自然的反馈,让客观事实调整学生的认识。例如:在班级里两位学生发生了口角大打出手。我把他们叫到了室外,开始他们都十分激动地抢着述说自己的理由。我心平气和地让他们各自把事情的经过详细地讲了一遍。我听完之后并没有立即给他们判断谁对谁错,而是说作为一个班的同学,你们先说说今天你们发生这样的事情应该吗?他们都低头不语,我接着说那你们都总结一下自己那些地方做得不对,慢慢反思一下再对我说好吗。这时他们的情绪基本稳定下来,从头至尾地反思自己不正确的行为。我说这就对了,你们能自己找到错误的根源,以后不在这样的行为方面出错,就不会有这样的结果了,于是两个孩子愉快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握手和好了。
通过这件事,我更充分地认识到,引导学生将错误行为正确归因是非常重要的。在孩子自己主动认识到错误的行为后,教师则要与学生一道分析这种错误产生的原因。孩子犯错的原因无外乎过于自卑以特殊行为引起重视、自私自利不考虑他人感受、自控力差、盲从心理等等。引导他们自己找出产生这种行为的原因,真正从内心弄清楚错在哪里,为什么错,让他们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为正确有效的教育奠基。
教师直接肯定、纠正孩子的对错和不给孩子尝试的机会,将会使他们觉得“真理”只存在于教师的头脑中,从而造成对教师的依赖和迎合。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只有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环境,学会等待学生,让学生在错误中学习,才能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获得新的经验,逐渐养成尊重客观事实,依据事实得出结论的科学精神和品质。
4.赏识孩子,让他们在错误中成长。
俗话说:“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同样,孩子们的禀赋品性也是各不相同,要使孩子的潜能在各自的起点上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师就应以发现“美”的目光去捕捉、欣赏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如果教师能够及时捕捉孩子的兴趣点,以发现的目光欣赏孩子,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孩子,表扬他们的探究和操作,肯定和鼓励孩子的发展和独创性,鼓励他们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孩子的探究的兴趣和积极性就不至于消失;如果教师能够用宽广的胸襟去宽容孩子的过错,允许他们尝试错误、说出自己的不同意见,接纳孩子的不足,变批评教育为赏识教育,宽容孩子的“破坏”行动,那么,你会发现赏识教育比起严肃的批评教育更有力量、更有效果。它能使孩子得到反思和自省,在“自我教育”和改正错误的过程中逐步完善自己,茁壮成长!例如:对于自卑和自私自利的特殊儿童,引导他们多为别人着想,多帮助他人,从帮助他人的过程中获得快乐,从而增强成就感和价值感,逐渐从自卑和自私自利的错误中走出来;对于自控力差的学生,引导他寻求好朋友的帮助,在朋友的督促、帮助下,逐渐学会控制自己的言行;对于盲从的学生,要针对他的是非观盲区多开小灶,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帮他们建立正确的是非观,从而自觉抵制不良言行。
总之,宽容的爱让孩子得到成长的快乐,对待犯错的学生,教师运用巧妙宽容会使学生感受到一份关爱与抚慰,所收到的效果远远甚于惩罚。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教人者需要有宽容之心,宽容学生的过失与幼稚,宽容学生的错误与莽撞。用他自身的闪光点来说服教育他,因势利导,扬长避短,使学生彻底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在宽容与信任中帮助他树立改正错误的自信心,从而积极施以改正错误的行为,不断取得进步。宽容是相对于批评和处罚等“硬”手段而言的一种“柔道”。任何一个犯错的学生都希望老师能够谅解他的过失并给予改正的机会,而宽容的目的正在于此,通过宽容激发其情感,使之愉快地认识错误,接受教育。
宽容的教育是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学生犯了错,并不可怕,关键是如何避免这样的错误再次发生。教师正是着眼于学生未来,给学生以充分信任和改正的时空,静候学生的发展。正所谓对学生的宽容就是给他以期待,给他以机会,抱以耐心,相信学生会改正。
这样巧妙的宽容是一种无私的爱,教师的宽容,可以缓和师生之间的紧张局面,使学生转变逆反心理,防止学生产生抵触情绪,使教育收到最佳的效果。当然宽容并不是放任自流,更不是无原则地迁就,而是以正面引导为主,用宽容的态度帮助他们寻找良性过渡的途径,减轻心理压力,从而将其思想引入正确的轨道。宽容并不是对学生的错误视而不见,宽容也并不和批评绝对对立。
总之,宽容是对教育规律和儿童成长规律的准确把握,对儿童的尊重和理解。宽容是让学生一次次心悦诚服地扔掉“错误”的外壳,一天天地健康、快乐地成长。宽容是在认识上理解学生、信任学生,是在情感上尊重学生、关心学生,是在行为上引导学生、激励学生,是学生成长中不可缺少的氧气。
学会巧妙的宽容教育,是教师具备良好师德、健康情绪以及较高教育技艺的综合标志,老师只要用那博大的胸怀,宽容学生的过失,呵护学生的自尊,就一定会使那颗迷失的心重新定格,重新闪光,我们的孩子在改正错误中也一定会享受成长的快乐。
1.尊重孩子,给予他们出错的权利。
孩子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的经验还不丰富、概括还不全面、思维能力还非常有限……因此,他们在探究和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合乎成人逻辑的想法和做法,在孩子已有经验的认识结构上却是合理的,是合乎他自身逻辑的。孩子们的出错,有时是“错得可以原谅”,有时是“错得有理”,有时甚至是“错得可爱”。出错其实是他们应有的权利。当孩子把区域角中的电动玩具拆个四分五裂的时候,如果我们教师能够设身处地地为孩子着想,也就是能常“蹲下来”做做“孩子”,通过询问、倾听孩子们的诉说,你就会知道“破坏行为”背后是想弄明白,电池和发条是怎么使玩具动起来的善良动机。正是教师给予了孩子出错的权利,并及时鼓励和帮助,使学生有效地调整对客观事实的认识,增强学生的探索兴趣和自信心,他们很快就学会了组装或改装一些废旧玩具,以此培养了学生探索和创新的科学精神和优良品质。
2.宽容孩子,接纳他们的错误认识。
孩子由于年龄小,生活经验少,理解问题特别简单。正是这样,他们常常会说错话和做错事,此时教师就应该满怀爱心地、平和地开导他们,让他们逐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与不足。该教育的就教育,该帮助的就帮助,让孩子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爱。这样,孩子在改正缺点的同时,更加信任老师。
在一、二年级里,几乎每班都有“失窃”的事情,但孩子并不认为把自己喜欢的东西拿走有什么不对,更不懂得什么是偷窃。有些不值钱的小东西有时因教师工作忙或者家长不追究,也就不了了之,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助长了个别学生的“偷窃”行为。但是有一次让我改变了做法:一天早上,明明的一瓶成长钙片又不见了,我十分恼火,先采取了惯用的简单粗暴、乱扣帽子和恐吓“进派出所”、“打110”、“将要坐牢”等一系列的方法,本以为能够马上奏效,可是事与愿违,拿东西的孩子就是不肯承认……突然,我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隐约感到孩子们萌发了逆反心理,产生了抵触情绪,“偷”东西的势头将愈演愈烈。我的脑子里冒出一个念头:能否换一种方法?于是我对小朋友说:“拿了人家的东西,知道错了,能把东西送回来,那么老师还是很喜欢他的,因为他是个诚实的、知错就改的好孩子。”第二天,俏丽、甜红和小威三个小朋友居然先后都送还东西,我表扬了他们,他们高兴极了,眼睛里面充满了兴奋与感激。爱孩子是教师的天职,更是教育之魂。正是因为教师尊重、宽容学生,没有轻率地给他们的行为定性成“品德或规则问题”,没有误会和伤害他们,从而收到更为理想的效果,孩子在宽容中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改正了不好的行为习惯。宽容就是爱、帮助就是爱、理解就是爱。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在孩子的错误面前,更应该多些理解、宽容和帮助。
3.等待孩子,让他们在错误中学习。
教师在指导学生的探索活动中,应学会等待学生,保持必要的沉默,学会倾听、接纳和听取所有学生的解释,应尽量让结果自然的反馈,让客观事实调整学生的认识。例如:在班级里两位学生发生了口角大打出手。我把他们叫到了室外,开始他们都十分激动地抢着述说自己的理由。我心平气和地让他们各自把事情的经过详细地讲了一遍。我听完之后并没有立即给他们判断谁对谁错,而是说作为一个班的同学,你们先说说今天你们发生这样的事情应该吗?他们都低头不语,我接着说那你们都总结一下自己那些地方做得不对,慢慢反思一下再对我说好吗。这时他们的情绪基本稳定下来,从头至尾地反思自己不正确的行为。我说这就对了,你们能自己找到错误的根源,以后不在这样的行为方面出错,就不会有这样的结果了,于是两个孩子愉快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握手和好了。
通过这件事,我更充分地认识到,引导学生将错误行为正确归因是非常重要的。在孩子自己主动认识到错误的行为后,教师则要与学生一道分析这种错误产生的原因。孩子犯错的原因无外乎过于自卑以特殊行为引起重视、自私自利不考虑他人感受、自控力差、盲从心理等等。引导他们自己找出产生这种行为的原因,真正从内心弄清楚错在哪里,为什么错,让他们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为正确有效的教育奠基。
教师直接肯定、纠正孩子的对错和不给孩子尝试的机会,将会使他们觉得“真理”只存在于教师的头脑中,从而造成对教师的依赖和迎合。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只有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环境,学会等待学生,让学生在错误中学习,才能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获得新的经验,逐渐养成尊重客观事实,依据事实得出结论的科学精神和品质。
4.赏识孩子,让他们在错误中成长。
俗话说:“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同样,孩子们的禀赋品性也是各不相同,要使孩子的潜能在各自的起点上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师就应以发现“美”的目光去捕捉、欣赏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如果教师能够及时捕捉孩子的兴趣点,以发现的目光欣赏孩子,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孩子,表扬他们的探究和操作,肯定和鼓励孩子的发展和独创性,鼓励他们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孩子的探究的兴趣和积极性就不至于消失;如果教师能够用宽广的胸襟去宽容孩子的过错,允许他们尝试错误、说出自己的不同意见,接纳孩子的不足,变批评教育为赏识教育,宽容孩子的“破坏”行动,那么,你会发现赏识教育比起严肃的批评教育更有力量、更有效果。它能使孩子得到反思和自省,在“自我教育”和改正错误的过程中逐步完善自己,茁壮成长!例如:对于自卑和自私自利的特殊儿童,引导他们多为别人着想,多帮助他人,从帮助他人的过程中获得快乐,从而增强成就感和价值感,逐渐从自卑和自私自利的错误中走出来;对于自控力差的学生,引导他寻求好朋友的帮助,在朋友的督促、帮助下,逐渐学会控制自己的言行;对于盲从的学生,要针对他的是非观盲区多开小灶,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帮他们建立正确的是非观,从而自觉抵制不良言行。
总之,宽容的爱让孩子得到成长的快乐,对待犯错的学生,教师运用巧妙宽容会使学生感受到一份关爱与抚慰,所收到的效果远远甚于惩罚。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教人者需要有宽容之心,宽容学生的过失与幼稚,宽容学生的错误与莽撞。用他自身的闪光点来说服教育他,因势利导,扬长避短,使学生彻底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在宽容与信任中帮助他树立改正错误的自信心,从而积极施以改正错误的行为,不断取得进步。宽容是相对于批评和处罚等“硬”手段而言的一种“柔道”。任何一个犯错的学生都希望老师能够谅解他的过失并给予改正的机会,而宽容的目的正在于此,通过宽容激发其情感,使之愉快地认识错误,接受教育。
宽容的教育是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学生犯了错,并不可怕,关键是如何避免这样的错误再次发生。教师正是着眼于学生未来,给学生以充分信任和改正的时空,静候学生的发展。正所谓对学生的宽容就是给他以期待,给他以机会,抱以耐心,相信学生会改正。
这样巧妙的宽容是一种无私的爱,教师的宽容,可以缓和师生之间的紧张局面,使学生转变逆反心理,防止学生产生抵触情绪,使教育收到最佳的效果。当然宽容并不是放任自流,更不是无原则地迁就,而是以正面引导为主,用宽容的态度帮助他们寻找良性过渡的途径,减轻心理压力,从而将其思想引入正确的轨道。宽容并不是对学生的错误视而不见,宽容也并不和批评绝对对立。
总之,宽容是对教育规律和儿童成长规律的准确把握,对儿童的尊重和理解。宽容是让学生一次次心悦诚服地扔掉“错误”的外壳,一天天地健康、快乐地成长。宽容是在认识上理解学生、信任学生,是在情感上尊重学生、关心学生,是在行为上引导学生、激励学生,是学生成长中不可缺少的氧气。
学会巧妙的宽容教育,是教师具备良好师德、健康情绪以及较高教育技艺的综合标志,老师只要用那博大的胸怀,宽容学生的过失,呵护学生的自尊,就一定会使那颗迷失的心重新定格,重新闪光,我们的孩子在改正错误中也一定会享受成长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