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标要求下,高中物理教师不仅需要鼓励学生对知识进行自主学习,同时还应当为学生设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围绕教学目标进行课时、问题、课堂讨论、课堂讲解、课上巩固、课后提升等多个环节的设计,进而提升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 确立课时教学目标
在对物理知识进行讲授之前,教师应当将物理教学大纲作为依据,在确立目标时,结合布卢姆教育目标理论,进行每节课教学目标的确立,保证这一教学目标足够清晰明了,并且具备一定的层次感.因为物理教学目标是掌控整个教学过程的基础,其决定着教学的方向,教师在对课程进行讲授的过程中,需要围绕这一目标,然后对课堂进行科学设计.
例如在对“相互作用”有关内容进行学习的过程中,需要确立一节课内学生至少要掌握几个知识点,并达到怎样的程度.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时,明确教学目标,假设第一节课需要学生掌握“重力基本相互作用”,那么教师需要明确一节课中哪个阶段进行新知识的讲解,哪一阶段组织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究等,从而达成预期的目标,使高效课堂得以实现.
2 确立课堂提问教学目标
在物理课堂上,教师向学生提问,首先要明确这一问题提出后,会获得怎样的效果.教师需要注意的是,所提的问题要和学生的兴趣点相切合,只有这样,教师进行提问时,才能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进而提升物理课堂的有效性.例如在学习有关《质量》这一内容时,教师向学生提问,“为什么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的变化而变化呢”提问这一问题时,教师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物质在三态变化的情况下,其质量是不会变的.但是这种提问方式过于空洞、呆板,不利于提升学生的注意力,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够积极.因此首先要确立问题目标,然后利用可以提升学生兴趣度的方式进行问题的提问.提问时,明确切入点,使问题更加生动、具体.
例如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有关“伏安法测导体电阻”的实验过程中,教师找出合适的时机,向学生提问“如果将实验桌子电流表拿去并同时,将一定电阻R以及几根电线放置在上面,是否再次进行导体的测试”,“如果将电压表拿去呢”.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提问,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调动,进而对这一知识有了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使问题目标得以实现,并提高了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3 课堂讨论目标的确立
导入新课之前,先对已经学过的内容作出适当的总结和巩固,使其能够为本节课的新知识服务.通常情况下,教师对将要讲解的新课目标进行分析,研究如何将已经学过的旧知识与将要讲解的新知识相结合,教师在课前可以设置相应的测试题,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检测.然后总结出新知识的缺陷,并作出补偿,进而为将要讲解的新知识奠定一定的基础.实施这一环节的时间最好保持在3分钟左右,实施过程中,通常采用口头提问或者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展示.
这一环节结束后,开始进行新课的导入,教师首先向学生展示课本上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确这节课需要掌握的内容,然后向学生分发事先已经准备好的,可以起到启发性的提纲,进而对学生做出引导,让学生自主对这一节课内容进行探究和讨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巡回指导,对学生讨论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进行及时解决,进而保障学生进行顺利的讨论和探究.与此同时,教师对学生进行认真的观察,根据学生的表情,行动等,判断学生对哪一个知识点存在疑惑,然后总结出学生共同纠结的知识点,在课上进行重点讲解.在这一环节的实施过程中,部分学生可能自制力不强,因此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和管理,其具体的做法是,①教师向学生展示的目标要具备一定的趣味性,进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进行积极主动地探究,并注重这一目标和教材目标之间的联系.②对学生具有引导作用的提纲要具备一定的启发性以及逻辑性特点.这一环节实施的时间最好控制在12分钟左右.
4 课堂讲解目标的确立
进行课堂讲解的过程中,主要是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这一环节实施的时间最好控制在18分钟、学生对知识点的讨论结束后,对部分知识点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可以进行自主应用.在教育心理学上,这一过程被称为“认识突破”,这一环节可以充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要重点抓住这一时机,对疑难点进行详细讲解,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教学效率.教师对学生存在疑惑的知识点进行详细讲解和解答,可以让学生产生豁然开朗的感觉,对知识点的掌握具有极大的帮助.
5 课堂巩固目标的确立
知识点讲解结束后,需要进行适当的巩固,进过上述环节的实施,学生对新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对于一些难点,掌握的可能不够透彻,在这个时候进行知识点的巩固,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教师围绕这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利用不同的巩固方式,进行所学内容的巩固,通常情况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全篇通读,然后自行提问,提问自己是否掌握课某一环节的知识点.提问后,小组之间对相应的知识点进行相互提问和谈论,之后进行习题的练习.
例如在讲解高中物理课程中牛顿第一定律过程中,首先教师让学生对教材中所学知识点进行全篇的通读,然后针对书中划分的知识点进行自问自答.其次分析自身存在哪些不足,在小组之中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加深理解.最后,进行书后习题的练习.通常情况下,书中的课后习题较为简单,同时又具备着较强的针对性,恰巧起到一定的巩固作用.习题练习结束后,教师可以为其进行详细的讲解,在讲解过程中,,明确指出 某一题练习的是书中的哪一知识点,进而帮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一个知识框架,对于今后的学习具有较大的帮助,进而实现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另外,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反馈,分析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对这一环节的实施,主要是分析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主要方式是,教师将事先准备好的习题布置给学生,这些习题主要是针对课堂中的知识点而设立,通过学生对习题的解题过程分析,了解学生对哪一知识点掌握的不够透彻.通过对学生的测评,总结出教学方式的不足之处,进而做出科学调整,以反馈结构作为依据,制定相应的补救措施.这一环节属于目标教学中的一个较为重要的环节,在实施过程中,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对物理知识中的个别知识点进行矫正;对一般问题,通过教材进行矫正等.因此,教师要高度重视这一环节的实施.
6 课后练习目标的确立
课后练习目标的实现,主要是通过课后作业实现的.这一环节的实施主要是对学生课堂知识掌握情况的反馈,帮助学生再一次加深学习目标,使大部分学生均能达到目标要求.教师为学生布置课后作业时,注重对学生能力的提升.通过课上的讲解、探讨、练习和巩固等,学生已经较为充分的掌握了知识点,布置课后作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使学生的能力得到一定的提升.因此布置课后作业时,需要适当的加深课后练习的难度,于此同时,要结合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情况,控制习题的难度,从而避免因为题目过难,挫伤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例如对“自由落体运动”相关知识点的课后习题布置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课后实验,对“自由落体运动” 进行仔细观察,通过课上所学知识,这一运动过程做出科学解释,在加深记忆的基础上,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能力,使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所提高.
高效物理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在授课的每一个环节,均需要具备明确的目标.教师在开展物理教学过程中,围绕教学目标,设置教学内容,进而提升教学效率,实现物理教学的高效性.
1 确立课时教学目标
在对物理知识进行讲授之前,教师应当将物理教学大纲作为依据,在确立目标时,结合布卢姆教育目标理论,进行每节课教学目标的确立,保证这一教学目标足够清晰明了,并且具备一定的层次感.因为物理教学目标是掌控整个教学过程的基础,其决定着教学的方向,教师在对课程进行讲授的过程中,需要围绕这一目标,然后对课堂进行科学设计.
例如在对“相互作用”有关内容进行学习的过程中,需要确立一节课内学生至少要掌握几个知识点,并达到怎样的程度.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时,明确教学目标,假设第一节课需要学生掌握“重力基本相互作用”,那么教师需要明确一节课中哪个阶段进行新知识的讲解,哪一阶段组织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究等,从而达成预期的目标,使高效课堂得以实现.
2 确立课堂提问教学目标
在物理课堂上,教师向学生提问,首先要明确这一问题提出后,会获得怎样的效果.教师需要注意的是,所提的问题要和学生的兴趣点相切合,只有这样,教师进行提问时,才能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进而提升物理课堂的有效性.例如在学习有关《质量》这一内容时,教师向学生提问,“为什么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的变化而变化呢”提问这一问题时,教师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物质在三态变化的情况下,其质量是不会变的.但是这种提问方式过于空洞、呆板,不利于提升学生的注意力,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够积极.因此首先要确立问题目标,然后利用可以提升学生兴趣度的方式进行问题的提问.提问时,明确切入点,使问题更加生动、具体.
例如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有关“伏安法测导体电阻”的实验过程中,教师找出合适的时机,向学生提问“如果将实验桌子电流表拿去并同时,将一定电阻R以及几根电线放置在上面,是否再次进行导体的测试”,“如果将电压表拿去呢”.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提问,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调动,进而对这一知识有了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使问题目标得以实现,并提高了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3 课堂讨论目标的确立
导入新课之前,先对已经学过的内容作出适当的总结和巩固,使其能够为本节课的新知识服务.通常情况下,教师对将要讲解的新课目标进行分析,研究如何将已经学过的旧知识与将要讲解的新知识相结合,教师在课前可以设置相应的测试题,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检测.然后总结出新知识的缺陷,并作出补偿,进而为将要讲解的新知识奠定一定的基础.实施这一环节的时间最好保持在3分钟左右,实施过程中,通常采用口头提问或者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展示.
这一环节结束后,开始进行新课的导入,教师首先向学生展示课本上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确这节课需要掌握的内容,然后向学生分发事先已经准备好的,可以起到启发性的提纲,进而对学生做出引导,让学生自主对这一节课内容进行探究和讨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巡回指导,对学生讨论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进行及时解决,进而保障学生进行顺利的讨论和探究.与此同时,教师对学生进行认真的观察,根据学生的表情,行动等,判断学生对哪一个知识点存在疑惑,然后总结出学生共同纠结的知识点,在课上进行重点讲解.在这一环节的实施过程中,部分学生可能自制力不强,因此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和管理,其具体的做法是,①教师向学生展示的目标要具备一定的趣味性,进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进行积极主动地探究,并注重这一目标和教材目标之间的联系.②对学生具有引导作用的提纲要具备一定的启发性以及逻辑性特点.这一环节实施的时间最好控制在12分钟左右.
4 课堂讲解目标的确立
进行课堂讲解的过程中,主要是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这一环节实施的时间最好控制在18分钟、学生对知识点的讨论结束后,对部分知识点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可以进行自主应用.在教育心理学上,这一过程被称为“认识突破”,这一环节可以充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要重点抓住这一时机,对疑难点进行详细讲解,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教学效率.教师对学生存在疑惑的知识点进行详细讲解和解答,可以让学生产生豁然开朗的感觉,对知识点的掌握具有极大的帮助.
5 课堂巩固目标的确立
知识点讲解结束后,需要进行适当的巩固,进过上述环节的实施,学生对新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对于一些难点,掌握的可能不够透彻,在这个时候进行知识点的巩固,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教师围绕这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利用不同的巩固方式,进行所学内容的巩固,通常情况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全篇通读,然后自行提问,提问自己是否掌握课某一环节的知识点.提问后,小组之间对相应的知识点进行相互提问和谈论,之后进行习题的练习.
例如在讲解高中物理课程中牛顿第一定律过程中,首先教师让学生对教材中所学知识点进行全篇的通读,然后针对书中划分的知识点进行自问自答.其次分析自身存在哪些不足,在小组之中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加深理解.最后,进行书后习题的练习.通常情况下,书中的课后习题较为简单,同时又具备着较强的针对性,恰巧起到一定的巩固作用.习题练习结束后,教师可以为其进行详细的讲解,在讲解过程中,,明确指出 某一题练习的是书中的哪一知识点,进而帮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一个知识框架,对于今后的学习具有较大的帮助,进而实现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另外,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反馈,分析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对这一环节的实施,主要是分析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主要方式是,教师将事先准备好的习题布置给学生,这些习题主要是针对课堂中的知识点而设立,通过学生对习题的解题过程分析,了解学生对哪一知识点掌握的不够透彻.通过对学生的测评,总结出教学方式的不足之处,进而做出科学调整,以反馈结构作为依据,制定相应的补救措施.这一环节属于目标教学中的一个较为重要的环节,在实施过程中,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对物理知识中的个别知识点进行矫正;对一般问题,通过教材进行矫正等.因此,教师要高度重视这一环节的实施.
6 课后练习目标的确立
课后练习目标的实现,主要是通过课后作业实现的.这一环节的实施主要是对学生课堂知识掌握情况的反馈,帮助学生再一次加深学习目标,使大部分学生均能达到目标要求.教师为学生布置课后作业时,注重对学生能力的提升.通过课上的讲解、探讨、练习和巩固等,学生已经较为充分的掌握了知识点,布置课后作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使学生的能力得到一定的提升.因此布置课后作业时,需要适当的加深课后练习的难度,于此同时,要结合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情况,控制习题的难度,从而避免因为题目过难,挫伤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例如对“自由落体运动”相关知识点的课后习题布置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课后实验,对“自由落体运动” 进行仔细观察,通过课上所学知识,这一运动过程做出科学解释,在加深记忆的基础上,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能力,使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所提高.
高效物理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在授课的每一个环节,均需要具备明确的目标.教师在开展物理教学过程中,围绕教学目标,设置教学内容,进而提升教学效率,实现物理教学的高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