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提高艺术生地理课堂教学效果的探索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kang19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本文中艺术生是指在高中阶段学习美术或音乐专业的部分学生人群,他们的报考目标是高校的艺术类专业。经过三年的高中学习后,艺术生参加省以及各高校组织的专业课考试并参加全国文化课高考,专业课成绩和文化课成绩合成后的综合成绩作为考生录取到不同层次高校的主要依据。在高中地理学科学习中,艺术生的学科基础、思维方式、性格特征、学习方式与单纯的文化课学生都具有较大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不是说艺术生的综合品质较差,仅仅是学习的领域不同而已。我校是淮北市艺术特色学校,艺术生单独编班为文化课老师观察艺术生的学习特点、研究艺术生的教学方法,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创造了较好的条件。
  【关键词】新课改 艺术生 地理课堂教学
  一、高中阶段艺术生的总体特点
  1.求异思维强,具有鲜明的情感特征和强烈的表现欲
  艺术生求异思维较强,具有强烈的表现欲,在课堂教学中,艺术生表现为喜欢“插嘴”,喜欢当场向老师提问,尽管有时他们提出的问题非常简单,待老师回答后,他们自己也觉得问的问题“过分简单幼稚”,但是他们依旧会保持爱问的这种学习热情。艺术生注重老师的课堂语言,生动活泼的课堂与语言往往会引起艺术生超乎寻常的学习热情,一旦他们觉得某个学科“好学”,他们对该学科的学习热情会空前高涨起来。
  2.活泼开朗、喜爱交流沟通
  艺术生活泼开朗,大多喜欢和老师交流、喜欢帮老师做事、喜欢对老师“评头论足”(包括老师的衣着打扮甚至模仿老师的语言语调),一旦他们喜爱某科老师,往往对该学科也喜爱有加,因此教师的人格魅力在推动学生的学科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学习时间紧迫
   艺术生“脚踏两只船”,一方面要加强专业课的学习,一方面又要注重文化课的学习,特别是高三上学期,他们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参加各个学校的专业课考试,往往文化课的学习就此中断,他们学习任务之重可想而知,所以尽管他们表面乐观开朗,其实内心深处的负重比文化课学生要大得多。
  4.学习耐力较弱、缺乏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恒心
  艺术生对外在的色彩、声音等感官刺激比较容易响应,情绪容易受到外环境的影响,学习缺乏耐心,加上本身学习任务就很重,很多章节难以明白,学习的信心受到打击,很容易放弃某个内容的学习。
  二、艺术生高中地理学习的困境
  1.盲视地理学科的特点,缺乏良好的学习方法
   地理学科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地理学科具有综合性、地域性、开放性、实践性的特点,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注重推理、注重地理思维过程,但是艺术生由于学习时间紧迫,往往希望老师能将书本内容划一划、让自己背一背。他们这种重记忆,轻理解;重突击,轻平时,不注重理性思考和推理,强化死记硬背的学习习惯往往成为地理学习的最大阻碍。
  新课程改革后,地理教材的变化很大,新的地理教材文字表述的部分压缩到很小的比例,大部分地理现象、地理规律要求在师生共同探究、学生自主探究中发现或掌握。很多学生反映课本很薄、图片很好看,只是介绍似乎也很简单,但是联系到“高考试题”“考试说明”,就很难。这就更要求教师及艺术生本人转变教、学方式了。
  2.缺乏良好的地理思维品质
   思维品质的实质是人的思维的个性特征。思维品质反映了每个个体智力或思维水平的差异,主要包括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敏捷性和系统性六个方面。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思维能力的高低主要体现在思维品质的差异上。地理学习中艺术生思维品质缺陷的一般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思维的深度、广度不够,综合能力较弱。
   地理学科要求学生在思考地理问题时要多视角的去考虑,调动各方面的地理知识综合的解决地理问题,但是艺术生往往在这方面较为薄弱,例如在讲解珠三角近年粮食产量下降时,在没有教师的帮助下,学生只能想到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占用了耕地,耕地面积减少,至于调整了农业种植结构则很难想到。
  (2)思维变通性较弱,常受思维定势的束缚。
   例如在复习气旋时,北半球的气旋中心为低压中心,艺术生总认为南半球的气旋中心为高压,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在平时未必会答错,其原因在于受已形成的“南北半球相反”这一思维定势的影响。
  (3)思维的逻辑性较弱,考虑问题缺乏条理性。
   艺术生在答题时,时常发生因果不通、堆砌答案的现象。对于分点论述的答题技巧时常忘记,答题时喜欢用逗号,经常是文字写了一大堆,很难搞清楚答了几个方面。
  3.学习地理的动力容易消失
  进入高中后,由于高中地理的学习难度加大,加上长期找不到科学的学习方法,地理成绩容易下滑,往往会使艺术生失去对地理的学习信心,有的学生认为文化科没有专业课重要,地理是副科而已等想法的影响,容易放弃对地理的學习。
  4.初高中学科知识衔接不够,缺乏必要的知识准备
  学生的认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高中地理,无论是自然地理还是人文地理、区域地理都建立在一定的知识储备的基础上,由于艺术生文化课学习时间较短,与地理学科相关知识储备相对较少,往往在学习中较为吃力甚至掉队。
  三、提高艺术生地理课堂教学效果的探索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主要在于学生听懂了多少,因此教师在对艺术生教学时,更要注意讲解的深度和广度,艺术生的文化课水平和文化课学生的水平要求一样高是错误的,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对艺术生的文化课要求也是相对较浅的,因此地理教师在向艺术生授课时,更要把握恰当的深度、广度、难度,突出对主干知识的教学,强调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原理、概念的掌握即可,戒偏、怪、难。
  1.将地理实验引入课堂   地理学科的学习涉及对现象的归纳、对规律的总结推理、对情境迁移后的再运用,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而艺术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往往较弱,地理实验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直观的展示地理现象,学生参与到地理实验中,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且能够让学生长久记忆、加深印象。例如,我在讲解“热力环流”这一部分的时候,我请学生准备了一些薄纸,在课堂上,我一开讲台,现场燃烧报薄纸,慢慢的薄纸化为灰烬并且做垂直上升运动,部分灰烬在经历环流后,又落在火堆上,这样学生既理解了热力环流的原理,有又加强了记忆。效果较好。
  2.制定学期课外活动计划,把野外变课堂
  地理学科密切联系生活,联系大自然,由于艺术生学习时间紧迫,很多学生对于植被、地貌、水土流失等地理概念一无所知,于是我利用艺术生每学期都有的十多次野外写生训练机会,把野外變课堂。在濉河公园里,我指导学生认识河流的水位变化,通过观察留在岸上的水生生物,学生理解了丰水期与枯水期的概念。通过观察河岸学生加深了对流水侵蚀、搬运的理解……
  3.将辩论会引入课堂
  针对艺术生爱交流、表现欲望强的特点,我在教学中组织学生辩论,通过辩论,学生学会了多角度的思考问题,提高了地理语言的准确性、条理性,加深了学生对地理问题的理解。例如在讲解“为什么停止开发北大荒”这一部分时,我确立了“当初的开发是错误的吗?”这一辩题,让学生加以讨论。学生在讨论中更加理解我国作为人口大国,对粮食的需求量是多么的巨大,当初的开发,有其历史必要性。
  4.组织学生观看影片,从侧面提高地理素养
  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我注重电视影片对学生地理学习的影响,例如在讲解自然灾害内容的时候,我组织学生观看电影《2012》,一部影片下来,虽然花去了一定的时间,但是给学生对于各种灾害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学生不仅理解了泥石流等各种灾害的威力,还学会了逃生的方法,寓教于乐,提高了学生综合素养。
  5.精心准备案例,提高案例教学的作用
  案例教学法,即运用社会或身边发生的事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说明道理,给学生的行为以启发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而言,案例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功能。通过对教学案例的解析、研讨,不仅能够帮助学生顺利理解学习内容,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动学生的地理思维,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从本质上看,案例教学是以学生行为的转变为条件的,如果学生仍把自己置身于教学过程之外,只是一个旁观者,案例教学也就失去了意义。
  例如,在农业区位因素中,我设计了“淮北农民富起来”的探究式案例教学。我将烈山、杜集区的农业基地一一的标在地图上。紧接着我又出示了淮北的地形、气候图,启发学生展开讨论,要想让农民致富,应该种点啥养点啥最好?农业发展“因地制宜”是不是单纯只靠自然条件?学生热烈讨论,基本上把应该想到的区位因素全部找了出来,包括科技因素这样比较抽象的内容。部分同学甚至还讨论了淮北农业对皖北其他城市的影响,对吸引产业转移的影响,因为案例贴近生活,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其课堂表现与思维的广度与深度都让我欣喜不已。
  总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是灵活多样的,不同的教师、不同的学生群体、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式也不同。有效的教学方式需要不断的积累、不断的完善。发挥自己的灵感,以一颗热诚的心爱教育事业、爱学生的实际成长是灵感的源泉。
  (作者单位:淮北一中)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提高初中地理教学效果的方法有很多,借助历史知识来进行地理教学,能够有效地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将地理与历史知识相结合,取二者之所长,弥补地理教学存在的不足之处。事实上,历史与地理在很多内容上有所关联,无论是自然地理还是人文地理,都与历史知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我国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地理与历史也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关系,能够为二者的结合教学提供前提条件。  【关键词】初中地理 历史
小学科学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价值。因此,科学课倡导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为学生终身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科学教师在科学教学中要兼顾知识、社会、儿童三者的需求,将科学本质、科学思想、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等学习内容镶嵌在儿童喜闻乐见的活动中。活动的设计要贴近学生生活,以学生发展为本,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各种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科学
【内容摘要】伴随着我国教育改革模式的不断发展进步,我国政治教学也需要不断转变教学模式。新时代的政治学科教学,顺应时代主题和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都是新课改要求下政治教学改革的需求。但是,初中政治教学改革过程中尚还具有很多难题,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如何保证完全领悟课程改革的教学模式和适应政治学科的发展,还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进一步去探索。所以本文就初中政治教学改革中的存在问题进行总结,提出政治教学改革的
【内容摘要】本人在长期从事音乐教学兼教务教研工作过程中,内心深处感触颇深。从实践出发,通过自己多年来双重工作中的切身体会,并受到我国身残志不残的“最美乡村教师马复兴先生”与“著名心理咨询讲师李智华女士”感人事迹及其意志品质的启发,感染熏陶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将自己在工作中的诸多感悟留于笔下,与各位同行共勉。  【关键词】音乐教学;师生共同进步;修身养性;教务教研工作  一、实践证明处办工作比音乐教学
【内容摘要】高中的物理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实验是物理教学的基础,并且在《物理课程标准》里也指出了物理课程应该以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为主。针对于物理学科教学来说,只有让学生通过物理实验才能与理论知识相结合,但是由于一些高中物理教学工作者的应试教育思想根深蒂固,所以导致了高中物理实践课程被忽略、学生实践基础薄弱的现象发生,对学生的成绩以及科学素养的提升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将在核心素养培
【内容摘要】素质教育环境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充分结合学生学习能力特点,与时俱进的创新教育理念,在实际教学中制定实行有效策略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道德与法治学习参与积极性,更显著提升学生道德水平及核心素养,体现良好道德与法治教学实效。本文结合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现状,具体论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核心素养培养策略探究。  【关键词】初中 培养策略 核心素养 道德与法治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
【内容摘要】将思维导图应用到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从教师的角度上来说可理顺课堂知识脉络,从学生的角度上来说可激活学生的思维。通过思维导图可以将信息技术内容层次性的展示给学生,让学生直观的看到教材中信息技术的主干知识和细节内容,沿着思维导图的路径进行学习,降低学生思考的难度,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思维导图;教学;应用  信息技术是实践性较强,知识分散、零碎,学生不容易
【内容摘要】数学教师在对初中生进行课程教育中不单单是要进行学科知识的基础讲解,也需要通过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这样能够增加学生对当前社会发展的认知。所以数学教师必须要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思考,结合数学学科所具备的优势开拓知识教育思路,重视对初中生进行严谨以及合作探究等精神品质的培养。所以本文主要分析数学教师怎样在课程教育中对初中生进行德育渗透,在知识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认知,不断提升
【内容摘要】鉴于信息技术课程具有极高的实践性、操作性,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要求相对比较高。鉴于此,传统信息技术课堂教學模式,显然已经无法满足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需求。本论文以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为研究切入点,对新课改背景下具体的教学策略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新课改 初中 信息技术课堂 教学策略  信息技术是初中阶段最为重要的一门应用型课程,具有理论性、科学性、技能性和实践性。通
【内容摘要】多元化文化一词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在80年代后,多元化数学受到关注,国际教育学者开始从多元化角度研究数学教育。多元化文化从横向来说就是我国文化以外的其他国家文化,就纵向来说也可以将我国上下五千年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化的传承涵盖其中。我国多元化文化视野下的数学教学就是在对外吸收和对内传承的文化下进行研究的。但是,目前我国教育体系中,对文化的融入和理解,主要有一元化的趋向,在几百年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