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吕淑湘先生说过:“学习语文,三分得益于课内,七分得益于课外。”每一位老师都已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然而在我们的教学中该如何把课外阅读落到实处,让课外阅读在学生中大放异彩呢?
关键词:阅读;对策;激趣
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吕淑湘先生说过:“学习语文,三分得益于课内,七分得益于课外。”每一位老师都已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然而在我们的教学中该如何把课外阅读落到实处,让课外阅读在学生中大放异彩呢?
一、每日一诵。
一年级时,我让孩子们读《日有所诵》。结合学生年龄特点,我把“每日一诵”安排成家庭作业,让学生每天在家背一首儿歌。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告诉学生,可以表演背,可以唱着背,我还鼓励学生和家长一起读、背。然后安排每天课前5分钟就用来汇报背诵。刚开始两天,学生兴趣盎然,我也积极检查。可好景不长,时间一久,孩子的新鲜劲过了,我的积极性也淡了,“每日一诵”失去了我设计的初衷,孩子们当成是完成任务,我也把任务当成是应付,就这样,孩子们失了课外阅读的热情,“每日一诵”便流于形式。
二、课间一读。
眼看着“每日一诵”的热情淡去,我又心生一计:孩子们课间休息的时间长,何不把教室变成图书馆,组织学生在教室里看课外书?我立马在班上召开“课间一读”动员大会,让学生把家里的课外书带到学校来相互分享,还制定了班级图书馆的开放时间以及相关制度,并挑选了两名同学担任图书管理员,可良好氛围时间不长。看来,“课间一读”只能在我的监督下进行,我知道,这“课间一读”又“流产”了。
三、每假一读。
假期是非常好的阅读课外书的时期,于是,从二年级开始,每逢寒暑假我都会向学生推荐几本课外书。《笨狼的故事》是系列丛书,从第一本开始,为检查学生是否认真读完,我让学生写读书笔记,就记录每天读书的时间、内容、摘录好词佳句。在读第二本书《杨红樱童话》时,我进行了改革,我示范在书上做圈画、批阅,让学生也学着留下读书的痕迹。可等到开学检查时,除个别学生完成得非常好,大部分仍是问题百出,根本没有阅读的痕迹。
经过多次的实践,效果都不尽人意。江苏省吴江实验小学副校长张学青老师提出的“共读文学经典”的思路,让我看到了该怎样让学生爱上课外阅读的一丝曙光。让孩子爱上阅读,首先就得让作为教师的自己爱上阅读,试问:一个不爱阅读的老师怎会教出热爱阅读的学生?海门东洲实验小学校长祝禧老师,一直从事“文化语文的教育”的研究,同样也道出了语文教学离不开课外阅读,我们应该把学校建设成图书馆,把教室建设成阅览室,再利用多元的阅读形式,铺筑儿童成长的跑道。
要想让学生爱上课外阅读,首先自己得成为一个爱读书的老师,在为学生推荐每一本书前先做足功课,挑选一些既让学生喜歡又能促进学生发展的书。为此,我制定了四个“一”对策:
一、给家长做一次亲子阅读的讲座。
首先,让家长对课外阅读有一个正确的认知,读书不分人群,要让孩子爱上阅读,家长首先也要有读书的意识;其次,是推荐几种适合家长培养孩子阅读兴趣的方法,要给家长布置相应的作业和孩子一起完成,在约束中才能更加高效;最后,是给家长推荐适合各个年龄段的孩子该读的书。学生、家长、老师,三者共同努力,缺一不可。
二、教师每学期读一本儿童阅读理论书籍。
在儿童文学素养方面,我是缺失的,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方面,我是不得法的。所以,为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不光要读儿童文学作品,还得定期读一本儿童阅读理论方面的书籍,以此充实自己。
三、每周开出一节阅读课。
在每周的语文课中,挤出一节用做课外阅读。用心挑选适合学生年段特征的儿童文学作品,陪学生共读。形式可以多样,重点是教师的参与。读学生之所读,感学生之所感,只有拥有和学生共同的生活体验,才能引导学生迈出爱上阅读的第一步。
四、建一个有效的班级图书角。
何为有效?班级中本身就有图书角存在,但一学期下来,图书角中的书籍早已积了厚厚的一层灰,可见使用率并不高。为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有效的图书角,必须要有。其次是书籍的挑选、分类,选适合儿童的书籍,有价值的书籍,进行分类整理,让学生对于自己要读的书一目了然;最后是图书角的使用,课间、自习课上,学生可以随时阅读,但要制定相应的图书借阅机制,同学之间共同遵守,在有序的环境中,我们的图书角才能长存,才能充分发挥它的有效性。
这一路走来,只要教师坚持、用心,学生是会改变的,教师牵动着学生的改变,学生牵动着教师的改变,也牵动着家长的改变。统编本教材的到来,既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更是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考验。所以,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我们势在必行,让我们和孩子们一同去领略书中的万千风景吧!
参考文献:
[1]《张学青讲语文》(小学段)张雪青著 2009年语文出版社.
[2]《祝禧讲语文》刘远 主编 2010-06 语文出版社.
关键词:阅读;对策;激趣
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吕淑湘先生说过:“学习语文,三分得益于课内,七分得益于课外。”每一位老师都已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然而在我们的教学中该如何把课外阅读落到实处,让课外阅读在学生中大放异彩呢?
一、每日一诵。
一年级时,我让孩子们读《日有所诵》。结合学生年龄特点,我把“每日一诵”安排成家庭作业,让学生每天在家背一首儿歌。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告诉学生,可以表演背,可以唱着背,我还鼓励学生和家长一起读、背。然后安排每天课前5分钟就用来汇报背诵。刚开始两天,学生兴趣盎然,我也积极检查。可好景不长,时间一久,孩子的新鲜劲过了,我的积极性也淡了,“每日一诵”失去了我设计的初衷,孩子们当成是完成任务,我也把任务当成是应付,就这样,孩子们失了课外阅读的热情,“每日一诵”便流于形式。
二、课间一读。
眼看着“每日一诵”的热情淡去,我又心生一计:孩子们课间休息的时间长,何不把教室变成图书馆,组织学生在教室里看课外书?我立马在班上召开“课间一读”动员大会,让学生把家里的课外书带到学校来相互分享,还制定了班级图书馆的开放时间以及相关制度,并挑选了两名同学担任图书管理员,可良好氛围时间不长。看来,“课间一读”只能在我的监督下进行,我知道,这“课间一读”又“流产”了。
三、每假一读。
假期是非常好的阅读课外书的时期,于是,从二年级开始,每逢寒暑假我都会向学生推荐几本课外书。《笨狼的故事》是系列丛书,从第一本开始,为检查学生是否认真读完,我让学生写读书笔记,就记录每天读书的时间、内容、摘录好词佳句。在读第二本书《杨红樱童话》时,我进行了改革,我示范在书上做圈画、批阅,让学生也学着留下读书的痕迹。可等到开学检查时,除个别学生完成得非常好,大部分仍是问题百出,根本没有阅读的痕迹。
经过多次的实践,效果都不尽人意。江苏省吴江实验小学副校长张学青老师提出的“共读文学经典”的思路,让我看到了该怎样让学生爱上课外阅读的一丝曙光。让孩子爱上阅读,首先就得让作为教师的自己爱上阅读,试问:一个不爱阅读的老师怎会教出热爱阅读的学生?海门东洲实验小学校长祝禧老师,一直从事“文化语文的教育”的研究,同样也道出了语文教学离不开课外阅读,我们应该把学校建设成图书馆,把教室建设成阅览室,再利用多元的阅读形式,铺筑儿童成长的跑道。
要想让学生爱上课外阅读,首先自己得成为一个爱读书的老师,在为学生推荐每一本书前先做足功课,挑选一些既让学生喜歡又能促进学生发展的书。为此,我制定了四个“一”对策:
一、给家长做一次亲子阅读的讲座。
首先,让家长对课外阅读有一个正确的认知,读书不分人群,要让孩子爱上阅读,家长首先也要有读书的意识;其次,是推荐几种适合家长培养孩子阅读兴趣的方法,要给家长布置相应的作业和孩子一起完成,在约束中才能更加高效;最后,是给家长推荐适合各个年龄段的孩子该读的书。学生、家长、老师,三者共同努力,缺一不可。
二、教师每学期读一本儿童阅读理论书籍。
在儿童文学素养方面,我是缺失的,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方面,我是不得法的。所以,为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不光要读儿童文学作品,还得定期读一本儿童阅读理论方面的书籍,以此充实自己。
三、每周开出一节阅读课。
在每周的语文课中,挤出一节用做课外阅读。用心挑选适合学生年段特征的儿童文学作品,陪学生共读。形式可以多样,重点是教师的参与。读学生之所读,感学生之所感,只有拥有和学生共同的生活体验,才能引导学生迈出爱上阅读的第一步。
四、建一个有效的班级图书角。
何为有效?班级中本身就有图书角存在,但一学期下来,图书角中的书籍早已积了厚厚的一层灰,可见使用率并不高。为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有效的图书角,必须要有。其次是书籍的挑选、分类,选适合儿童的书籍,有价值的书籍,进行分类整理,让学生对于自己要读的书一目了然;最后是图书角的使用,课间、自习课上,学生可以随时阅读,但要制定相应的图书借阅机制,同学之间共同遵守,在有序的环境中,我们的图书角才能长存,才能充分发挥它的有效性。
这一路走来,只要教师坚持、用心,学生是会改变的,教师牵动着学生的改变,学生牵动着教师的改变,也牵动着家长的改变。统编本教材的到来,既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更是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考验。所以,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我们势在必行,让我们和孩子们一同去领略书中的万千风景吧!
参考文献:
[1]《张学青讲语文》(小学段)张雪青著 2009年语文出版社.
[2]《祝禧讲语文》刘远 主编 2010-06 语文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