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城镇化的发展,乡村旅游原始自发形成的农家乐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对乡村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越来越高。本文对供给侧改革、信息技术、生态保护对乡村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进行文献综述。
关键词:乡村旅游 产业转型升级
转型升级一词在国外相关学者的研究中主要指一种企业制度的变革(Gereffi,1999),在我国较多行业变革中加以运用,特别是工业领域(刘志彪,2005),在旅游产业中对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研究不断增多,其中以理论研究为主,并以案例分析为主要实证方式,从旅游产品的微观层面向旅游企业管理、产业转型升级的宏观层面转变。本文主要从三个层面进行文献综述。
一、供给侧改革与乡村旅游转型升级
供给侧改革是当前我國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十三五”时期我国旅游业改革与转型发展的主旋律。毛峰(2016)认为当前我国乡村旅游产品结构单一,质量参差不齐,同质化现象严重,优质产品供给不足,供给侧结构性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我国乡村旅游的健康持续发展。乡村旅游供给侧改革应从生产要素、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和消费环境四个方面切入。朱万春(2016)认为供给侧改革政策对于乡村旅游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需要打造“休闲度假+生态旅游”复合平台,转变乡村经济发展方式。
对于不同地区乡村旅游产业现实发展的不同情况,国内学者进行针对性的探讨。李志强、朱湘辉(2016)依据供给侧的背景,江西乡村旅游产品存在的数量多、品位不高,重观光、体验性不强;重物质、文化性不强的不足,并针对以上的不足提出了提升品位、突出体验性、实施品牌战略的对策。张树俊(2016)以江苏省泰州市为例,阐述了以供给侧改革推进乡村旅游结构优化、推进乡村旅游集约开发、推进乡村旅游创新经营三个方面的内容。张杉、赵川(2016)从大香格里拉地区富饶的文化旅游资源与落后的乡村之间的矛盾为出发点,以新型民族村镇、信息化、旅游体验、产业融合进行乡村文化旅游供给侧改革的切入点,提出六点创新路径。
二、信息技术与乡村旅游转型升级
“互联网+”是李克强总理2015年在做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从国家战略的角度提出,利用互联网的优化集成作用,实现互联网与各行各业的深入融合,赋予“+”的含义,是一种新兴业态。冷英棋(2016)认为研究“互联网+”背景下的休闲农业十分重要,并提出要依托互联网、物联网技术,创新体验产品和营销方式,为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保障;农村则是要完善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发展电子商务,搭建“淘宝村”。文瑜(2018)认为在“互联网+”时代将桂林乡村旅游与智慧旅游相结合,不仅可以有效解决当前乡村旅游存在的宣传、营销、服务和管理问题,突破乡村旅游发展瓶颈,而且能够节省旅游交易成本,提升游客旅游消费体验质量,推动“互联网+”时代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为桂林旅游业带来新发展新业态。
三、生态保护与乡村旅游转型升级
党的十八大重新吹起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号角,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善生态环境恶化已经刻不容缓。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发展生态文明,而乡村旅游又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1999 年,生态环境游的概念被提出,乡村旅游日益受到国家的重视。现今乡村旅游已然成为国内外旅游的发展方向之一,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引导下,我国越来越注重乡村旅游的生态化,由此,关于乡村旅游生态化转型的研究越来越多。周贵平(2016)从江苏省乡村旅游生态化发展需求出发,提出以环保技术为支撑、以生态发展为核心、以旅游特色城镇建设为导向,实现江苏农村生态转型等策略。王涌涛(2016)从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旅游互动关系出发,提出法律制度建设生态化、意识教育生态化、特色旅游生态化的三点建议。何奇彦(2018)从陕西省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资源重复建设和环境保护问题出发,从规划布局、产品设计、运营管理等多种途径着手进行陕西省乡村旅游生态化转型探讨,提高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四、文献综述
本文从供给侧改革、信息技术和环境保护三方面对近几年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研究进行综述。从大量的文献中可以看出,早期对乡村旅游的研究大多从微观层面出发,如农村地区资源的开发利用、旅游产品的设计开发等。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学术界逐渐认识到乡村旅游作为旅游业的一种新业态,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支撑,对乡村旅游转型升级方面的研究主要从产业融合角度入手,如旅游业与农业、工业的融合能够延长产业链,文化旅游产业能够提高价值链等。
参考文献:
[1]朱万春.从供给侧改革看我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评《供给侧改革——经济转型重塑中国布局》[J].宏观经济管理,2016
[2]张 杉,赵 川.乡村文化旅游产业的供给侧改革研究——以大香格里拉地区为例[J].农村经济,2016
关键词:乡村旅游 产业转型升级
转型升级一词在国外相关学者的研究中主要指一种企业制度的变革(Gereffi,1999),在我国较多行业变革中加以运用,特别是工业领域(刘志彪,2005),在旅游产业中对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研究不断增多,其中以理论研究为主,并以案例分析为主要实证方式,从旅游产品的微观层面向旅游企业管理、产业转型升级的宏观层面转变。本文主要从三个层面进行文献综述。
一、供给侧改革与乡村旅游转型升级
供给侧改革是当前我國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十三五”时期我国旅游业改革与转型发展的主旋律。毛峰(2016)认为当前我国乡村旅游产品结构单一,质量参差不齐,同质化现象严重,优质产品供给不足,供给侧结构性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我国乡村旅游的健康持续发展。乡村旅游供给侧改革应从生产要素、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和消费环境四个方面切入。朱万春(2016)认为供给侧改革政策对于乡村旅游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需要打造“休闲度假+生态旅游”复合平台,转变乡村经济发展方式。
对于不同地区乡村旅游产业现实发展的不同情况,国内学者进行针对性的探讨。李志强、朱湘辉(2016)依据供给侧的背景,江西乡村旅游产品存在的数量多、品位不高,重观光、体验性不强;重物质、文化性不强的不足,并针对以上的不足提出了提升品位、突出体验性、实施品牌战略的对策。张树俊(2016)以江苏省泰州市为例,阐述了以供给侧改革推进乡村旅游结构优化、推进乡村旅游集约开发、推进乡村旅游创新经营三个方面的内容。张杉、赵川(2016)从大香格里拉地区富饶的文化旅游资源与落后的乡村之间的矛盾为出发点,以新型民族村镇、信息化、旅游体验、产业融合进行乡村文化旅游供给侧改革的切入点,提出六点创新路径。
二、信息技术与乡村旅游转型升级
“互联网+”是李克强总理2015年在做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从国家战略的角度提出,利用互联网的优化集成作用,实现互联网与各行各业的深入融合,赋予“+”的含义,是一种新兴业态。冷英棋(2016)认为研究“互联网+”背景下的休闲农业十分重要,并提出要依托互联网、物联网技术,创新体验产品和营销方式,为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保障;农村则是要完善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发展电子商务,搭建“淘宝村”。文瑜(2018)认为在“互联网+”时代将桂林乡村旅游与智慧旅游相结合,不仅可以有效解决当前乡村旅游存在的宣传、营销、服务和管理问题,突破乡村旅游发展瓶颈,而且能够节省旅游交易成本,提升游客旅游消费体验质量,推动“互联网+”时代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为桂林旅游业带来新发展新业态。
三、生态保护与乡村旅游转型升级
党的十八大重新吹起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号角,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善生态环境恶化已经刻不容缓。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发展生态文明,而乡村旅游又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1999 年,生态环境游的概念被提出,乡村旅游日益受到国家的重视。现今乡村旅游已然成为国内外旅游的发展方向之一,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引导下,我国越来越注重乡村旅游的生态化,由此,关于乡村旅游生态化转型的研究越来越多。周贵平(2016)从江苏省乡村旅游生态化发展需求出发,提出以环保技术为支撑、以生态发展为核心、以旅游特色城镇建设为导向,实现江苏农村生态转型等策略。王涌涛(2016)从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旅游互动关系出发,提出法律制度建设生态化、意识教育生态化、特色旅游生态化的三点建议。何奇彦(2018)从陕西省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资源重复建设和环境保护问题出发,从规划布局、产品设计、运营管理等多种途径着手进行陕西省乡村旅游生态化转型探讨,提高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四、文献综述
本文从供给侧改革、信息技术和环境保护三方面对近几年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研究进行综述。从大量的文献中可以看出,早期对乡村旅游的研究大多从微观层面出发,如农村地区资源的开发利用、旅游产品的设计开发等。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学术界逐渐认识到乡村旅游作为旅游业的一种新业态,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支撑,对乡村旅游转型升级方面的研究主要从产业融合角度入手,如旅游业与农业、工业的融合能够延长产业链,文化旅游产业能够提高价值链等。
参考文献:
[1]朱万春.从供给侧改革看我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评《供给侧改革——经济转型重塑中国布局》[J].宏观经济管理,2016
[2]张 杉,赵 川.乡村文化旅游产业的供给侧改革研究——以大香格里拉地区为例[J].农村经济,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