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结合现代启发式教学的研究,运用“问题提出,问题探索,问题发现,问题解决”的理论和思路,把提高学生数学素养贯穿于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达到优化学习过程,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目的。下面,我就结合教学实践谈一些体会:
关键词:知识 故事化 思考
一、从生活中提出问题
由于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它的形成与发展和生活的实际密切联系,所以把数学问题生活化、故事化,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感知、认识和理解,增加学生的直接经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例如,我在教学《毫米和分米的认识》时,首先出示一把米尺,提问:“你们在这把米尺上认识了什么?”学生见到了熟悉的米尺,立即引起了学习的兴趣,联想到已学过的知识,都争着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有的说:“我们在米尺上认识了米和厘米”,有的说:“我们知道1米=100厘米”,有的还用手势表示“米”和“厘米”的长度。看见学生兴趣盎然,又提出:“如果用米尺来量一个硬币的厚度可以吗?”学生又议论纷纷,有的说“可以”;有的说“不知道”。心理产生了迟疑并进入矛盾状态,接着又提出:“我们今天要在米尺上学习两个新的计量单位,这个问题就可以解决。”这时学生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自觉地进入了“分米”和“毫米”的学习、探索中。
二、从操作活动中探索问题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好的数学教学应该提供给学生进行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思路和方法。因此在问题探究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想,自己做,自己说,使其在自主操作活动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真正做学习的主人。
例如,我在教学《圆的面积》时,我们设计这样的电脑软件,把一个圆依次平均分成16份、32份、64份,展开分别成为16、32、64个小扇形,然后依次拼成近似长方形。通过画面的变化、平移、组合,使学生感知圆面积与拼成(近似)长方形面积的关系,并从长方形的求面积方法中,推导出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既帮助学生攻克学习的难点,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又使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新知识的形成过程。
三、从多角度思考中发现问题
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由于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认知基础与思维层次,发现问题有先有后,对问题的认识与理解有深有浅,不尽一致。因此,必须创设有利于不同层次学生学习、活动的情境,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有所发现。
例如,我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时,我打破教材的模式,让学生自主探究,自己发现。首先出示例题,“做一个长6厘米,宽5厘米,高4厘米的长方体纸盒,至少需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纸板?”让学生自画出长方体的简图或拿出自带的长方体细心地观察,把观察的结果在小组中交流,发表自己的意见:有的说,先计算每个面的面积,再把6个面的面积相加(即6×4+5×4+6×4+5×4+6×5+6×5);有的说,先算出三个不同面的面积再乘以2[即(6×4+5×4+6×5)x2];有的说,可以把它分成三组相同的面积相加(即6×4×2+4×5×2+5×6×2),因为思考的角度不同,思维的深度也不同,我都给予充分肯定和鼓励,让不同思维层面的学生现出自己的想法,最后在小组讨论中选择、确定其中最简便的算法。这个过程从易到难,由浅入深,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能有所发现,有所体验,课堂气氛和谐,教學效果达到最佳状态。
四、运用数学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
问题的解决是学生学习能力的体现,是思维训练的目的和核心。但由于学科的特点,数学问题具有抽象性,与学生认识事物的特点不尽一致,妨碍了学生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进程。因此在学习活动中,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起点,有机地渗透数学的思想方法,帮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
例如,我在教学《圆的周长计算》时,为了让学生理解圆周率的含义,掌握周长的计算方法,先让学生动手做实验,量一量三个不同圆的周长和直径,并把实验的结果填入下表:
通过实验数据的统计和对比,使学生在比较中发现: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逐步认识和理解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明确了圆周率的含义,掌握圆的周长计算方法。这样在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操作,渗透了统计、对比,并从具体到抽象的数学思想方法,学生学得主动、有趣且有效,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永光.优化小组学习评价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小组学习评价有效性案例分析[J].文理导航(下旬),2012,000(011):18-18.
<2>马明明.通过优化评价手段提升学生的小学数学素养[J].读与写(上,下旬),2019,016(019):112.
<3>卢三香.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数学素养[J].数码设计(上),2019,000(009):56.
谢玉军 化州市平定镇圣古小学 广东省茂名市
关键词:知识 故事化 思考
一、从生活中提出问题
由于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它的形成与发展和生活的实际密切联系,所以把数学问题生活化、故事化,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感知、认识和理解,增加学生的直接经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例如,我在教学《毫米和分米的认识》时,首先出示一把米尺,提问:“你们在这把米尺上认识了什么?”学生见到了熟悉的米尺,立即引起了学习的兴趣,联想到已学过的知识,都争着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有的说:“我们在米尺上认识了米和厘米”,有的说:“我们知道1米=100厘米”,有的还用手势表示“米”和“厘米”的长度。看见学生兴趣盎然,又提出:“如果用米尺来量一个硬币的厚度可以吗?”学生又议论纷纷,有的说“可以”;有的说“不知道”。心理产生了迟疑并进入矛盾状态,接着又提出:“我们今天要在米尺上学习两个新的计量单位,这个问题就可以解决。”这时学生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自觉地进入了“分米”和“毫米”的学习、探索中。
二、从操作活动中探索问题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好的数学教学应该提供给学生进行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思路和方法。因此在问题探究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想,自己做,自己说,使其在自主操作活动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真正做学习的主人。
例如,我在教学《圆的面积》时,我们设计这样的电脑软件,把一个圆依次平均分成16份、32份、64份,展开分别成为16、32、64个小扇形,然后依次拼成近似长方形。通过画面的变化、平移、组合,使学生感知圆面积与拼成(近似)长方形面积的关系,并从长方形的求面积方法中,推导出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既帮助学生攻克学习的难点,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又使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新知识的形成过程。
三、从多角度思考中发现问题
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由于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认知基础与思维层次,发现问题有先有后,对问题的认识与理解有深有浅,不尽一致。因此,必须创设有利于不同层次学生学习、活动的情境,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有所发现。
例如,我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时,我打破教材的模式,让学生自主探究,自己发现。首先出示例题,“做一个长6厘米,宽5厘米,高4厘米的长方体纸盒,至少需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纸板?”让学生自画出长方体的简图或拿出自带的长方体细心地观察,把观察的结果在小组中交流,发表自己的意见:有的说,先计算每个面的面积,再把6个面的面积相加(即6×4+5×4+6×4+5×4+6×5+6×5);有的说,先算出三个不同面的面积再乘以2[即(6×4+5×4+6×5)x2];有的说,可以把它分成三组相同的面积相加(即6×4×2+4×5×2+5×6×2),因为思考的角度不同,思维的深度也不同,我都给予充分肯定和鼓励,让不同思维层面的学生现出自己的想法,最后在小组讨论中选择、确定其中最简便的算法。这个过程从易到难,由浅入深,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能有所发现,有所体验,课堂气氛和谐,教學效果达到最佳状态。
四、运用数学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
问题的解决是学生学习能力的体现,是思维训练的目的和核心。但由于学科的特点,数学问题具有抽象性,与学生认识事物的特点不尽一致,妨碍了学生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进程。因此在学习活动中,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起点,有机地渗透数学的思想方法,帮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
例如,我在教学《圆的周长计算》时,为了让学生理解圆周率的含义,掌握周长的计算方法,先让学生动手做实验,量一量三个不同圆的周长和直径,并把实验的结果填入下表:
通过实验数据的统计和对比,使学生在比较中发现: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逐步认识和理解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明确了圆周率的含义,掌握圆的周长计算方法。这样在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操作,渗透了统计、对比,并从具体到抽象的数学思想方法,学生学得主动、有趣且有效,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永光.优化小组学习评价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小组学习评价有效性案例分析[J].文理导航(下旬),2012,000(011):18-18.
<2>马明明.通过优化评价手段提升学生的小学数学素养[J].读与写(上,下旬),2019,016(019):112.
<3>卢三香.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数学素养[J].数码设计(上),2019,000(009):56.
谢玉军 化州市平定镇圣古小学 广东省茂名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