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与学校新文化的思考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简称新课程)裹夹着前期课改的余威,现在按照市教委统一部署,正以雷霆万钧之势在各区县轰轰烈烈地摆开阵势,设备添置,师资培训,教材选择,拓展的、探究的、活动的多种板块,不断地碰撞着我们的思维。
  新课程改革是激进的,它将在根本上重新确立新的课程观念和价值取向,从而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学校的日常教育模式等。这无疑是一场深层的、整体性的、全方位的课程改革。然而我们所理解的课程改革在思维习惯上更多的是理解为课程政策的改变和课程制度的革新。而深层次的思考赋予新课程的背景是什么呢?是学校新文化。课程改革能否顺利推行,关键是看这“土壤”能否为新课程提供合适的生长环境。而原有的学校文化势力是抵挡不住学校转型期带来的课改新浪潮的,它逐渐将被分解、重组和吸纳新文化因素,促使学校要运用战略眼光重新审视自身发展目标,改革内部机制,在不丧失自我的基础上寻找新文化的根基。
  学校新文化就是教师和学生在学校和班级的特定场所内,以其独特的社会结构、地理环境、人文景观而形成的一系列传统习惯、价值规范、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的综合。它限制着学校教育的内容,并强烈地影响教师和学生的行动。
  1、要研究学校新文化,关键在校长。课程改革能否走进学校、课堂,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校长对改革的理解、认同及对实施改革的积极领导。在全面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同时,校长要确立全新的管理理念,建立一系列有利于课改发展的相应制度和有利于学校新文化发展的运行机制,代表先进文化发展方向,努力成为学校新文化的变革者和课程改革的研究者。新课程的改革提出了许多新的教育思想与教育理念,二者有着密切的关联,校长一边要吃透课改理念,一边要营造探究和互动的氛围,优化学校文化格局,提升学校发展的档次。
  2、要研究学校新文化,离不开教师文化建设。教师是新课程的实际解读者,是新课程的实施者,教师文化是学校教师共同的价值体系与行为规范的综合,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行需要教师文化的革新,需要确立开放的、合作的教师文化,而这种新文化的确立,需要教师积极参与课程改革,也需要改革者与中小学教师通过长期的交流与磋商逐渐达成共识。
  3、要研究学校新文化,离不开学生文化的建设。学生文化的革新是学校文化转型的归宿,是学校文化的“产品”之一,其质量的良莠不仅关系到学校的社会形象,更主要体现课改的实际效益。如果说学校教育是塑造人的事业,那么学校文化最终也要归结于学生文化的革新。
  4、要研究学校新文化,就要格外重视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建设。学校的场地建筑、规划布局、设备配置,经过学校领导者与师生的共同设计,带着情感灵性,也蕴含了文化的价值,成为一种物质情景,即学校物质文化。新课程核心是以学生发展为基点,物质文化就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实际情况和需要,展示学校新文化的精髓,发挥潜性教育的功能。
  物质文化是一种显性的文化,而精神文化则是一种隐性文化。为了保证新课程在学校有章、有序和有效地实施,强化制度只是短期行为,其物质文化的投入则偏重于表面,而真正支撑学校新文化的是需要精神的内化、提升。进行精神文化建设,主要应强化学校“三风”建设,即学校的校内、教师的教风、学生的学风建设。
  从某种意义上讲,人际关系是一种高级形式的学校文化。新课程的全面铺开并将深入课堂,融洽的师生关系、干群关系以及构建学校新文化的所有关系,都是必须潜心研究和加以重视的。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可以使学生愉快地投入学习,促进其奋发向上,健康成长,还可以增强集体意识、规范行为,这对于新课程的全面落实是一个良好的基础。我们知道,领导集体的人际关系直接影响教师间的人际关系,教师间的人际关系间接地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而学生间的人际关系,既影响着自身发展,也影响优良集体的形成,教师要有目的地加以引导,大力提倡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这里没有指导者与被指导者的明显界线,大家都是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终生学习的积极探求者、践行者,从而也绾紧了新课程发展与学校文化的纽带。
  说到底新课程改革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新文化框架的构建。笔者认为,学校要完成适应新时期发展所提出的新课程的任务,重要的出路在于加快建设学校新文化,校长要进入角色,努力构建学校新文化的运行机制,精心创设师生文化的氛围,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全面打造积极向上的校风、教风、学风等新文化底蕴,体现社会发展的要求和时代的精神,如此发展,新课程才有全面实施和遍地开花的新局面出现!
其他文献
新一轮以课程与教材为核心的改革正在逐步展开,这给初中语文教学带来了生机,同时也带来了挑战。  在“二十一世纪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研讨会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朱慕菊谈到:“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索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经验与学习兴趣,改变课程实施中过分依赖教材、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就语文学科而言,体现教学上的主体性,是课程标准中强调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要求
期刊
由于幼儿个性的不同,在能力发展的各方面必然存在着差异性。我们承认幼儿发展的差异性,但要防止幼儿间能力差距过大而产生两极分化现象。因为,分化现象制约着班级教育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为此,我们教师应充分考虑幼儿现有的能力水平、潜能、学习速度、兴趣倾向等方面的差异,对不同层次的幼儿进行“因材施教”,使各层次的幼儿都能获得求知的满足与成功的喜悦,从而树立自信,获得自身的最优发展。  教育家布鲁姆认为:“大
期刊
【摘要】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勇于动手的情感和能力,并注重过程、优化学法、培养发现、鼓励创新。然而,要达此目的并非易事,不仅需要广大教师、教育工作者、教研员及学生从理念上认识、观念上更新,使三位一体形成合力,更重要的是需要教研员恰当的角色定位和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能,并积极探索、潜心研究和勇于实践。  【关键词】新课改 教研员 职能    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就是“以人为
期刊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64——65页内容  学习目标:  1、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百分数的过程,体会引入百分数的必要性,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百分数。  2、经历信息收集、处理与分析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的能力。  3、在具体的情境中,解释百分数的意义,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体会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应用意识,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期刊
【摘要】教师的评价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智力和人格的协调发展,它要求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情感、价值观等方面因素。在现代教育理念中,教师对学生不同的评价方式,会对学生产生不同的心理影响。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教师必须正确地对学生进行评价。  【关键词】教师评价 学生心理师生关系  教师评价是指教师对学生所作的旨在教育的价值性判断。它是强化教育的重要途径。如果离开了教师的评价
期刊
新课程改革强调发现学习、研究性学习、探究学习。这些学习方式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通过研究性、探究学习,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探究、在质疑问难中探究、在观察比较中探究、在矛盾冲突中探究、在问题解决中探究、在实践活动中探究。    一、“全方位指导”转位“适时指导”    探究学习中学生的自主与教师的指导的关系要处理好。  首先,教师在指导过程中要控制讲话时间,一般不要超过10分钟,这样可给学生30
期刊
【摘要】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的实施,确实给我们的教学输入了新鲜的血液。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课堂气氛更为轻松活泼了,团结友爱的协作精神更能体现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了,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自主 合作 探究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育以人为本的今天,为改变教育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
期刊
练习在课堂教学中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有指导的教学训练活动,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掌握教学情况,进行反馈调节的重要措施。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学的高效与否和练习的设计有直接的关系,只有练习的设计适当,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才能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高效。  策略一:循序渐进,注意层次性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数学教育要面向全
期刊
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基本格局是教师讲加学生练,学生的学习活动完全服从于老师,对于“做”、“怎么做”,学生没有发言权。这种现象与以培养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格格不入。因此,我尝试在语文教学中,以励激趣,辅以训练,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    一、为学生创设一个易感应的环境    易感应的环境是指给学生一个比较宽松和活跃的氛围,让他们的各种想法和行为能得到老师的积极反应。  学生是最怕老师批评和惩罚,
期刊
思想品德发展的“心理障碍”是指在学生头脑中存在的阻碍理解道德要求,从而不能把这种要求转化为个人品德需要的心理因素。这种心理因素的产生与心理定势有关。定势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甚至起破坏作用的。我们所说的心理障碍就是一种起消极作用甚至起破坏作用的定势,正是它促使学生对教师的正当要求采取漠视或抗拒的态度。下面就其表现、成因及预防矫正措施予以探讨。    一、学生品德发展中的心理障碍的几种类型  1、认知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