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使用新能源汽车全社会都应尊重
认知 作为一个外行,我认为新能源汽车是指使用除汽油、柴油发动机外所有其他能源汽车,主要为使用电池和太阳能为动力的汽车等。新能源汽车的特点是废气排放量大大降低,甚至达到废气的零排放。新能源汽车对于节约能源、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意愿 如果新能源汽车整体性价比较高,能满足正常使用;使用便捷、节省费用,没有摇号、限行的限制等,会选择购买。尤其是在北京限号行驶政策下,有时遇有重要事情又适逢限号非常不便,如果有一辆尽管还不适宜跑长途,但不用摇号甚至不限行,用于短途“补充交通工具”,将成为一部分人的优先选择。
顾虑 当前,新能源汽车还属于新生事物,各方面技术不知道是否过关。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使用寿命、行驶里程较短或充电频繁且不方便,新能源汽车一般动力系统不够强劲,且配置、性价比不甚合理等,这些可能成为私人购买者的顾虑。
建议 在私人领域推广新能源汽车,我认为,首先企业在技术上要提高和完善,要增大新能源汽车的科技含量,驾驶安全,行驶稳定。
其次,政府在政策上要扶持和推广。如对于企业实行税收上的优惠等,降低生产成本;对消费者不摇号、不限行、给补贴等;相应的基础设施要完善,如增设汽车充电站、充气站等。
再次,全社会要尊重和支持。媒体等各个层面要在观念和理念上加强引导,对于使用新能源汽车全社会都应给予充分尊重,像骑自行车代步,体现的是对节约地球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贡献;使之为荣、为时尚、为楷模。只有形成保护生态环境人人有责、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才能实现“美丽中国”的梦想。
加大公众对新能源汽车的认知
认知 虽然我的工作和汽车有些关联,但对新能源汽车的认知还不是很明了c我认为,不使用汽油作为主要燃料的机动车算新能源汽车吧。例如,我知道电力助力、氢能源、太阳能等一些新型能源用在汽车上。
意愿 假如买车有补贴、不用摇号、养车的费用更经济、各地的新能源汽车加气或其他能源配套设施相对完善了,我会考虑买新能源汽车。
顾虑 目前还有些顾虑。电池的使用寿命如何,车辆维修保养费用是否会更高,目前的道路设施是否能满足新能源汽车的使用等。以电动汽车为例,充电站的数量在国内还很少,类似配套设施不完善会影响出行。
建议 我认为在私人领域中推广新能源汽车,首先要由政府主导,加大公众对新能源汽车的认知;在应用上,要先加大公共交通新能源汽车的使用。例如:出租车、公交车等,这样民众可以直接感触到新能源汽车的好处。当然,如果能有一些公务用车是新能源汽车更好,以身作则嘛。另外,现在的政府补贴力度或范围还应该加大。
加大新媒体营销的宣传力度
认知 我只是个汽车的使用者,从事的工作如果和汽车相关,也仅限于给汽车企业做社会化网络营销。对于新能源汽车的了解不是很多,大概使用新能源替代汽油作为动力燃料的汽车,都叫新能源汽车吧。
意愿 在北京车牌是非常稀缺资源,不摇号,只要能像正常的汽车一样使用,价格合理,安全稳定,使用方便,我身边会有很多人愿意购买新能源汽车的。这样的话,包括公司的用车都愿意选择新能源汽车。顾虑目前不清楚技术是否成熟,是否安全可靠,长途会不会无法方便蓄能而半路抛锚,动力能否支持高速公路的需要,更换配件维修是否很麻烦,所以还在观望中。
建议 我认为,要在私人领域推广新能源汽车,宣传很重要。为了在短时间内扩大影响力,通过加大新媒体营销的宣传力度,尤其是新兴的微博、微信等社会化媒体宣传,效果会更好。因为使用新媒体的人,大多是愿意接受新生事物的客户群,而且新媒体很方便互动解答用户问题,通过用户的相互体验见证,可以得到更有效、范围更大的推广。
鼓励更换车辆而不是多买
认知 我个人认为首先是能替代现有的汽柴油燃料的能源,但电动车不能算真正意义的新能源,中国发电很多还是靠火力,通过烧其他的能源转为电能,不是真正的绿色环保能源,而且电池本身的污染问题还没有很好解决。新能源在未来一定是更节约资源,如果为了获得一种资源要花更大代价,得不偿失的方式提取新能源就没有必要了。
意愿 如果购买新能源汽车能比现有车辆的总体费用更低,足够安全,方便充电或方便补充能源,外观造型不落后,综合考虑后续维护成本、使用的便利性等,我会考虑购买。
顾虑 目前还有些顾虑,主要是新能源汽车是否安全稳定?使用是否方便?是否受地域限制或气候限制?使用和维护成本如何。
建议 要更好地推广新能源汽车,建议企业开展体验式营销,让大家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和了解新能源汽车,同时从政策和经济上面给予更多的支持,鼓励大家更换车辆,而不是多买一辆新能源汽车。
建议在三、四线城市推广或出口
认知 我认为电力、太阳能、风能等作为驱动动力的汽车算新能源汽车。
意愿 目前没有购买的打算,只有当新能源汽车配套关联的硬件跟上(如充电等)才会考虑。
顾虑 主要是担心汽车本身达不到汽油、天然气驱动的性能充电麻烦,电池寿命短,电池污染,行驶里程短等问题。
建议 对于推广新能源汽车,我有些不同意见。首先,是不是能保证新能源汽车的污染一定小于汽油车,一个钮扣电池可污染地下水上万立方米,车用电池会怎样?
其次,如果不控制总量,建议在三线、四线城市推广或出口。一线城市本来就拥堵,不摇号会导致更加拥堵,车行缓慢堵塞怠速状态,随之带来的是更加污染,足以抵消电动车带来的好处,摇号限制车辆的优势将不复存在。
关键的是,我国是人口大国,耕地奇缺,人均资源量极端匮乏,环境污染,生态脆弱,都不容许以目前速度发展家用汽车。当前是20%家庭有车,这对于我国国情已经相当高了。
榜样的力量最有效 我看到“两会”提出新能源汽车相关议案的都是教授。其中厦门大学教授郑兰荪的提案,主要从近期雾霾等严重污染是由于汽车排放的角度讲,建议将部分公务用车选用电动汽车,由此将有效减轻大气污染。
建议 对此提议,我首先赞成,虽然汽车排放不是造成雾霾的主要原因,但也难追究责任,公务车选用电动车确实是个好提议。但我认为,不应该仅从环保节能一个角度大力宣传。电动车用电,发电用煤,燃煤产生污染。我国主要的能源结构决定了用电动车不一定总体降低污染,只是局部会好些。所以,从宣传角度看,不要一味强调环保节能,其实未必。
我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已高达60%左右,远超50%的国际能源安全警戒线,发展节能与新能源产业,降低石油依存度已是我国能源安全战略的紧迫需要,战略意义恐怕大于环保节能,尤其是为了石油而战的事例大家也都清楚。要让民众了解,假如有一天没油了,社会会变成什么样?
建议 从推广角度看,在出租车等营运车领域未必推得开,因为这些车是司机养家糊口的工具,怕麻烦,怕耽误事,且这个群体对新生事物的接受力弱一些。所以,我认为应该从公务车,也就是用行政经费支出的群体中推广。具体就是在国内先从国家部委、机关大院,到大企业大集团;从中央到地方,从领导人到社会精英然后到普通百姓这样的路线进行推广,毕竟在中国榜样的力量是很强大的。同时,要鼓励企业向发达国家进行市场推广一是能源结构和基础设施适合电动车的发展;二是企业必须以盈利为目的,能上量才有可能有利润。
纠结与困惑
认知 顾名思义应该是采用了油以外燃料的车吧。电动车应该算是新能源汽车,其他不太了解。
意愿 因为摇号一年半没有结果,听说要有政策买纯电动车不摇号,正在考虑是否买一辆上下班用。自去年年底至今由于雾霾导致呼吸道疾病高发,也希望有更多没有尾气排放的车辆上路。
顾虑 电动车无法远行,还要占用我的买车指标,我想出游或开车回老家怎么办;充电在哪里充,能否像手机、相机等其他家电一样方便;这种车开起来是否与普通车一样;在哪里购买,有没有特别的要求或手续。
“再多点儿”,“跑远点儿”
认知 听说过但不太清楚,应该是环保的车吧。
意愿 曾坐过纯电动出租车,起步才8元较便宜,很愿意坐,但经常打不到,路上也少见。另外,想打这种车去丰台、朝阳走亲戚,司机都不拉,开玩笑说“有去无回”。
运营难处多
建议 这种车辆因费用便宜颇受欢迎,经常有乘客抱怨难得打到一回,实际上路运营数量应更多;充电时间应进一步缩短,充6个小时仅能上路3小时“赚不到钱”;行驶里程应当延长,目前无法满足路稍远点的乘客的要求,一定程度上丧失了出租车应有的作用;充电应更方便,本来就跑不远,每次还要留出跑回充电站的电量;电池体积应再小点,这种出租车相当于没有后备箱,逢年过节遇到行李太多的乘客坐不下。
认知 作为一个外行,我认为新能源汽车是指使用除汽油、柴油发动机外所有其他能源汽车,主要为使用电池和太阳能为动力的汽车等。新能源汽车的特点是废气排放量大大降低,甚至达到废气的零排放。新能源汽车对于节约能源、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意愿 如果新能源汽车整体性价比较高,能满足正常使用;使用便捷、节省费用,没有摇号、限行的限制等,会选择购买。尤其是在北京限号行驶政策下,有时遇有重要事情又适逢限号非常不便,如果有一辆尽管还不适宜跑长途,但不用摇号甚至不限行,用于短途“补充交通工具”,将成为一部分人的优先选择。
顾虑 当前,新能源汽车还属于新生事物,各方面技术不知道是否过关。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使用寿命、行驶里程较短或充电频繁且不方便,新能源汽车一般动力系统不够强劲,且配置、性价比不甚合理等,这些可能成为私人购买者的顾虑。
建议 在私人领域推广新能源汽车,我认为,首先企业在技术上要提高和完善,要增大新能源汽车的科技含量,驾驶安全,行驶稳定。
其次,政府在政策上要扶持和推广。如对于企业实行税收上的优惠等,降低生产成本;对消费者不摇号、不限行、给补贴等;相应的基础设施要完善,如增设汽车充电站、充气站等。
再次,全社会要尊重和支持。媒体等各个层面要在观念和理念上加强引导,对于使用新能源汽车全社会都应给予充分尊重,像骑自行车代步,体现的是对节约地球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贡献;使之为荣、为时尚、为楷模。只有形成保护生态环境人人有责、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才能实现“美丽中国”的梦想。
加大公众对新能源汽车的认知
认知 虽然我的工作和汽车有些关联,但对新能源汽车的认知还不是很明了c我认为,不使用汽油作为主要燃料的机动车算新能源汽车吧。例如,我知道电力助力、氢能源、太阳能等一些新型能源用在汽车上。
意愿 假如买车有补贴、不用摇号、养车的费用更经济、各地的新能源汽车加气或其他能源配套设施相对完善了,我会考虑买新能源汽车。
顾虑 目前还有些顾虑。电池的使用寿命如何,车辆维修保养费用是否会更高,目前的道路设施是否能满足新能源汽车的使用等。以电动汽车为例,充电站的数量在国内还很少,类似配套设施不完善会影响出行。
建议 我认为在私人领域中推广新能源汽车,首先要由政府主导,加大公众对新能源汽车的认知;在应用上,要先加大公共交通新能源汽车的使用。例如:出租车、公交车等,这样民众可以直接感触到新能源汽车的好处。当然,如果能有一些公务用车是新能源汽车更好,以身作则嘛。另外,现在的政府补贴力度或范围还应该加大。
加大新媒体营销的宣传力度
认知 我只是个汽车的使用者,从事的工作如果和汽车相关,也仅限于给汽车企业做社会化网络营销。对于新能源汽车的了解不是很多,大概使用新能源替代汽油作为动力燃料的汽车,都叫新能源汽车吧。
意愿 在北京车牌是非常稀缺资源,不摇号,只要能像正常的汽车一样使用,价格合理,安全稳定,使用方便,我身边会有很多人愿意购买新能源汽车的。这样的话,包括公司的用车都愿意选择新能源汽车。顾虑目前不清楚技术是否成熟,是否安全可靠,长途会不会无法方便蓄能而半路抛锚,动力能否支持高速公路的需要,更换配件维修是否很麻烦,所以还在观望中。
建议 我认为,要在私人领域推广新能源汽车,宣传很重要。为了在短时间内扩大影响力,通过加大新媒体营销的宣传力度,尤其是新兴的微博、微信等社会化媒体宣传,效果会更好。因为使用新媒体的人,大多是愿意接受新生事物的客户群,而且新媒体很方便互动解答用户问题,通过用户的相互体验见证,可以得到更有效、范围更大的推广。
鼓励更换车辆而不是多买
认知 我个人认为首先是能替代现有的汽柴油燃料的能源,但电动车不能算真正意义的新能源,中国发电很多还是靠火力,通过烧其他的能源转为电能,不是真正的绿色环保能源,而且电池本身的污染问题还没有很好解决。新能源在未来一定是更节约资源,如果为了获得一种资源要花更大代价,得不偿失的方式提取新能源就没有必要了。
意愿 如果购买新能源汽车能比现有车辆的总体费用更低,足够安全,方便充电或方便补充能源,外观造型不落后,综合考虑后续维护成本、使用的便利性等,我会考虑购买。
顾虑 目前还有些顾虑,主要是新能源汽车是否安全稳定?使用是否方便?是否受地域限制或气候限制?使用和维护成本如何。
建议 要更好地推广新能源汽车,建议企业开展体验式营销,让大家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和了解新能源汽车,同时从政策和经济上面给予更多的支持,鼓励大家更换车辆,而不是多买一辆新能源汽车。
建议在三、四线城市推广或出口
认知 我认为电力、太阳能、风能等作为驱动动力的汽车算新能源汽车。
意愿 目前没有购买的打算,只有当新能源汽车配套关联的硬件跟上(如充电等)才会考虑。
顾虑 主要是担心汽车本身达不到汽油、天然气驱动的性能充电麻烦,电池寿命短,电池污染,行驶里程短等问题。
建议 对于推广新能源汽车,我有些不同意见。首先,是不是能保证新能源汽车的污染一定小于汽油车,一个钮扣电池可污染地下水上万立方米,车用电池会怎样?
其次,如果不控制总量,建议在三线、四线城市推广或出口。一线城市本来就拥堵,不摇号会导致更加拥堵,车行缓慢堵塞怠速状态,随之带来的是更加污染,足以抵消电动车带来的好处,摇号限制车辆的优势将不复存在。
关键的是,我国是人口大国,耕地奇缺,人均资源量极端匮乏,环境污染,生态脆弱,都不容许以目前速度发展家用汽车。当前是20%家庭有车,这对于我国国情已经相当高了。
榜样的力量最有效 我看到“两会”提出新能源汽车相关议案的都是教授。其中厦门大学教授郑兰荪的提案,主要从近期雾霾等严重污染是由于汽车排放的角度讲,建议将部分公务用车选用电动汽车,由此将有效减轻大气污染。
建议 对此提议,我首先赞成,虽然汽车排放不是造成雾霾的主要原因,但也难追究责任,公务车选用电动车确实是个好提议。但我认为,不应该仅从环保节能一个角度大力宣传。电动车用电,发电用煤,燃煤产生污染。我国主要的能源结构决定了用电动车不一定总体降低污染,只是局部会好些。所以,从宣传角度看,不要一味强调环保节能,其实未必。
我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已高达60%左右,远超50%的国际能源安全警戒线,发展节能与新能源产业,降低石油依存度已是我国能源安全战略的紧迫需要,战略意义恐怕大于环保节能,尤其是为了石油而战的事例大家也都清楚。要让民众了解,假如有一天没油了,社会会变成什么样?
建议 从推广角度看,在出租车等营运车领域未必推得开,因为这些车是司机养家糊口的工具,怕麻烦,怕耽误事,且这个群体对新生事物的接受力弱一些。所以,我认为应该从公务车,也就是用行政经费支出的群体中推广。具体就是在国内先从国家部委、机关大院,到大企业大集团;从中央到地方,从领导人到社会精英然后到普通百姓这样的路线进行推广,毕竟在中国榜样的力量是很强大的。同时,要鼓励企业向发达国家进行市场推广一是能源结构和基础设施适合电动车的发展;二是企业必须以盈利为目的,能上量才有可能有利润。
纠结与困惑
认知 顾名思义应该是采用了油以外燃料的车吧。电动车应该算是新能源汽车,其他不太了解。
意愿 因为摇号一年半没有结果,听说要有政策买纯电动车不摇号,正在考虑是否买一辆上下班用。自去年年底至今由于雾霾导致呼吸道疾病高发,也希望有更多没有尾气排放的车辆上路。
顾虑 电动车无法远行,还要占用我的买车指标,我想出游或开车回老家怎么办;充电在哪里充,能否像手机、相机等其他家电一样方便;这种车开起来是否与普通车一样;在哪里购买,有没有特别的要求或手续。
“再多点儿”,“跑远点儿”
认知 听说过但不太清楚,应该是环保的车吧。
意愿 曾坐过纯电动出租车,起步才8元较便宜,很愿意坐,但经常打不到,路上也少见。另外,想打这种车去丰台、朝阳走亲戚,司机都不拉,开玩笑说“有去无回”。
运营难处多
建议 这种车辆因费用便宜颇受欢迎,经常有乘客抱怨难得打到一回,实际上路运营数量应更多;充电时间应进一步缩短,充6个小时仅能上路3小时“赚不到钱”;行驶里程应当延长,目前无法满足路稍远点的乘客的要求,一定程度上丧失了出租车应有的作用;充电应更方便,本来就跑不远,每次还要留出跑回充电站的电量;电池体积应再小点,这种出租车相当于没有后备箱,逢年过节遇到行李太多的乘客坐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