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教学研究,我觉得恰当地引入科学知识,对语文教学能够起到很好的帮助作用,但要适当、适时、适度。
关键词:语文教学过程中;科学知识渗透;
在语文教学中,恰当启发学生的思维引起学生的联想是培养学生思维的一种有效方式,所以,老师经常提出让学生联想的问题,我也毫不例外。在教学中,我试着渗透科学知识,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通过在教学中的研究,我深切地感受到,渗透科学知识应适当、适时、适度。在教学《沙漠里的绿洲》时,由于我在教学时启发了学生的联想,收到了不一般的效果。
一、科学知识的渗透要适当。
《沙漠里的绿洲》这篇课文是让学生了解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营造美好生活的壮举,认识改造环境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人类家园的情感。如果只是让学生读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从字里行间去体会阿联酋人民的壮举,可能对于学生而言,只是停留在字面上,因为他们没有深切的感受。在我们周围的花草也比较多,学生有的甚至也参与种植过,但因为学生接触的都是常见的花,种植起来好像也不需要这样的费力,所以,有的学生会不会认为阿联酋人民有点小题大做,不需要花费那么大的精力和物力。为了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我在教学时联系了科学教材里的一些知识,如四下科学教材里的《各种各样的花》和《种子的萌发》。
二、科学知识的渗透要适时。
当学生欣赏图中阿联酋的美景时,我就问学生:你认识了哪些花?你认为什么花最美丽?因为学生已经在科学课里学过了,也认识了不少的花,所以学生们的回答是积极踊跃的,所说出的花的种类也很多,有的学生家里养花,还说出一些我们平时不常见的品种。
看到学生这样活跃,我接着问:如果在阿联酋给你一个小花园,让你来种花,那么你打算种什么花?学生们的兴致更高了,有的说种这,有的说种那,还有的学生说要把他家那盆名贵的花也搬去。看到学生这样的兴高采烈,我问道,你能想象出一年以后你再去,你的花园是什么样吗?有几个学生脱口而出:当然是更美了,枝繁叶茂,花开正艳,怎能不美呢!看着他们自豪的表情,我接着追问:真的会吗?真的会像你说的那样吗?教室里顿时安静了下来,你看我,我看你。很快,有声音说:也许不会,因为有些花并不适宜在沙漠的环境里生长。这句话给大家提了一个醒。那么哪些花适宜在那里生长呢?我接着又问。
学生们思考着,纷纷对自己刚才说出的花进行了挑选,有的说这种花不耐旱,有的说那种花喜阴暗潮湿的地方,也不行,挑来拣去,所剩下的花就微乎其微了。有的说好象只有仙人掌了,那种花耐旱,曾经在一些电视电影里看到过在沙漠里生长着仙人掌,并且长的很高。看到这里,我说,大家说的对,仙人掌是可以在沙漠里生长,但只有这一种花,并不是阿联酋人民所希望的,他们还想看到更多的花,享受更多的绿色,所以他们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来改变环境,你从哪里可以看到他们的努力呢?学生低头寻找,迅速找出,买泥土,运淡水等都可以看出。从图上看,片片绿色,这应该一件多么伟大的工程呀!学生们纷纷赞叹!
三、科学知识的渗透要适度。
种上只是第一步,还需要精心的养护,那些花得到了怎样的照料才会生长的这样好的?有的说从树木花草的根部都埋有水管可以看出……有学生说:种子在那里发芽需要许多条件,比如播种时间……看到这里,我引导说:你认为那些工人能够做好吗?学生们齐声回答:能!学生们发言积极,从学生们的发言中分明感受到阿联酋人民工作的认真细致而佩服不已。
当我们漫步在阿联酋的街头,看到满眼的绿色,树木葱绿,鸟语花香,心情自然会非常高兴,那么我们应当感谢谁呢?有的说是阿联酋人民,只有全国人民共同努力才会完成这样的壮举;有的说是阿联酋政府,只有政府英明的领导,才会达到阿联酋今天景色的美丽。我说再具体些呢?学生纷纷表示应是养护工人,是他们的辛勤努力,才使得树木花草长的这样好,这样美!
通过此课的教学,我觉得恰当地引入科学知识,对语文教学能够起到很好的帮助作用,但要适当、适时、适度。
适当是能引入的引入,不要牵强附会,也不能够因为有一点联系就大加特加科学知识,不然就会适得其反;适时是该引入时引入,要掌握好时机,引入的早了会影响其它内容的教学,引入的晚了又会起不到应有的效果;适度是引入科学知识要适可而止,不要喧宾夺主,虽然在教学中引入了科学知识,但应该特别注意的是,教学的是语文课,而不是科学课,否则,就会把语文课上成了科学课,不伦不类课。
【作者单位:徐州经济开发区大黄山镇西朱小学 江苏 221131】
关键词:语文教学过程中;科学知识渗透;
在语文教学中,恰当启发学生的思维引起学生的联想是培养学生思维的一种有效方式,所以,老师经常提出让学生联想的问题,我也毫不例外。在教学中,我试着渗透科学知识,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通过在教学中的研究,我深切地感受到,渗透科学知识应适当、适时、适度。在教学《沙漠里的绿洲》时,由于我在教学时启发了学生的联想,收到了不一般的效果。
一、科学知识的渗透要适当。
《沙漠里的绿洲》这篇课文是让学生了解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营造美好生活的壮举,认识改造环境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人类家园的情感。如果只是让学生读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从字里行间去体会阿联酋人民的壮举,可能对于学生而言,只是停留在字面上,因为他们没有深切的感受。在我们周围的花草也比较多,学生有的甚至也参与种植过,但因为学生接触的都是常见的花,种植起来好像也不需要这样的费力,所以,有的学生会不会认为阿联酋人民有点小题大做,不需要花费那么大的精力和物力。为了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我在教学时联系了科学教材里的一些知识,如四下科学教材里的《各种各样的花》和《种子的萌发》。
二、科学知识的渗透要适时。
当学生欣赏图中阿联酋的美景时,我就问学生:你认识了哪些花?你认为什么花最美丽?因为学生已经在科学课里学过了,也认识了不少的花,所以学生们的回答是积极踊跃的,所说出的花的种类也很多,有的学生家里养花,还说出一些我们平时不常见的品种。
看到学生这样活跃,我接着问:如果在阿联酋给你一个小花园,让你来种花,那么你打算种什么花?学生们的兴致更高了,有的说种这,有的说种那,还有的学生说要把他家那盆名贵的花也搬去。看到学生这样的兴高采烈,我问道,你能想象出一年以后你再去,你的花园是什么样吗?有几个学生脱口而出:当然是更美了,枝繁叶茂,花开正艳,怎能不美呢!看着他们自豪的表情,我接着追问:真的会吗?真的会像你说的那样吗?教室里顿时安静了下来,你看我,我看你。很快,有声音说:也许不会,因为有些花并不适宜在沙漠的环境里生长。这句话给大家提了一个醒。那么哪些花适宜在那里生长呢?我接着又问。
学生们思考着,纷纷对自己刚才说出的花进行了挑选,有的说这种花不耐旱,有的说那种花喜阴暗潮湿的地方,也不行,挑来拣去,所剩下的花就微乎其微了。有的说好象只有仙人掌了,那种花耐旱,曾经在一些电视电影里看到过在沙漠里生长着仙人掌,并且长的很高。看到这里,我说,大家说的对,仙人掌是可以在沙漠里生长,但只有这一种花,并不是阿联酋人民所希望的,他们还想看到更多的花,享受更多的绿色,所以他们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来改变环境,你从哪里可以看到他们的努力呢?学生低头寻找,迅速找出,买泥土,运淡水等都可以看出。从图上看,片片绿色,这应该一件多么伟大的工程呀!学生们纷纷赞叹!
三、科学知识的渗透要适度。
种上只是第一步,还需要精心的养护,那些花得到了怎样的照料才会生长的这样好的?有的说从树木花草的根部都埋有水管可以看出……有学生说:种子在那里发芽需要许多条件,比如播种时间……看到这里,我引导说:你认为那些工人能够做好吗?学生们齐声回答:能!学生们发言积极,从学生们的发言中分明感受到阿联酋人民工作的认真细致而佩服不已。
当我们漫步在阿联酋的街头,看到满眼的绿色,树木葱绿,鸟语花香,心情自然会非常高兴,那么我们应当感谢谁呢?有的说是阿联酋人民,只有全国人民共同努力才会完成这样的壮举;有的说是阿联酋政府,只有政府英明的领导,才会达到阿联酋今天景色的美丽。我说再具体些呢?学生纷纷表示应是养护工人,是他们的辛勤努力,才使得树木花草长的这样好,这样美!
通过此课的教学,我觉得恰当地引入科学知识,对语文教学能够起到很好的帮助作用,但要适当、适时、适度。
适当是能引入的引入,不要牵强附会,也不能够因为有一点联系就大加特加科学知识,不然就会适得其反;适时是该引入时引入,要掌握好时机,引入的早了会影响其它内容的教学,引入的晚了又会起不到应有的效果;适度是引入科学知识要适可而止,不要喧宾夺主,虽然在教学中引入了科学知识,但应该特别注意的是,教学的是语文课,而不是科学课,否则,就会把语文课上成了科学课,不伦不类课。
【作者单位:徐州经济开发区大黄山镇西朱小学 江苏 22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