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融合课程案例展示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cai432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无穷处,学至远方。大阅读、骑楼探魅、走读广州、研学、STEAM L教育、走班制、家长导师 ……这是一份特别的课程表,学科融合成为这份课程表当仁不让的第一主角。学校推行的学科融合课程是培养“全才”,是培养人格健全、情感丰富以及全面发展的完整的人;是以学生为本位,发挥学校教育精神,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最终由点及面,从学校到社会推动STEAM 的大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学科融合;骑楼;案例
  我们强调的学科融合不是简单的课程叠加,也不是教师要一个人上两种或几种课,我们打破了学科之间的藩篱,以学科融合的方式上课,师师、师生因为共同实践、共同协作、共同参与,建立起了真正的互学互助互信的关系。在此过程中将学科相关课程有机地结合,不断地渗透,还原场景,解决问题。让学生在阅读中沉淀、在实践中学、在融合中学、在快乐中学、在体验中悟 ……下面以STEAM L视角下骑楼美的探索来举例分享学科融合课程案例(常态课程的2次分组课 1次研学 阶段小结,共180分钟):
  一、课程引入 (10分钟)
  (1)音乐激趣:播放耳熟能详的西关童谣《落雨大》视频 ,师生齐唱。
  (2)引发思考
  A.考考你的记忆力:大家有没有发现这首童谣中有一些前后矛盾的地方 ?(引导学生说出问题 B)
  B.考考你的思考力:为什么 “落雨大 ”,阿哥还要 “担柴上街卖 ”?为什么明明 “水浸街”,阿嫂 “出街 ”还“着花鞋 ”?
  (3)美术作品介入:其实答案就隐藏在我们的生活中,看,这是我们校园走廊上的另一首西关童谣,一起来读一读,看你能否发现答案 ?
  (4)学生观察完图片后进行小组讨论:阿哥阿嫂在下雨天卖柴和逛街的前提是什么 ?
  (5)在骑楼中穿行。是的。骑楼,是一个时代的符号。她,被称为城市的韵律。(板书课题 )
  (6)何为騎楼?望文生义就是 “骑在公共人行道上的楼房”。我们在街上看到沿街部分二层以上出挑至街道红线处,用立柱支撑,形成内部的人行道的建筑,就是骑楼。
  设计意图:通过这三个活动、两轮思考,整合音乐、美术与生活,考查学生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因势利导,引出今天的学习主题:城市韵律·骑楼情。
  二、了解骑楼(60分钟)
  (1)骑楼的起源
  ①课前观察与多媒体的介入:分组利用课前调查生成的资料进行交流,现场用平板和网络进行搜索补充,了解骑楼的起源。
  附任务单 :
  ②学生讨论后汇报:商业骑楼建筑最早见于古希腊,后来才流行于欧洲,近代才传至世界各地。③学生通过视频介绍骑楼的历史。骑楼的渊源最早可上溯到约2500年前的希腊“帕特农神庙”,那是雅典卫城的主体建筑。十九世纪初,新加坡总督在新加坡城的设计中,规定临街的店屋在临街面要留出五英尺的公共空间,各家店屋的五脚基相连,成为连续的走廊。④引导学生从历史与自然的角度思考广州骑楼的出现,再次分组查阅资料并讨论,完善任务单。
  A.17世纪的时候,欧洲人开发南洋的殖民地,引进了西方的骑楼建筑。从南洋返乡的华人,也在华南地区建起类似的骑楼。1878年,香港地区开始建造骑楼。10年之后,两广总督张之洞参考香港的经验,建议在广州兴建类似骑楼的“铺廊”。1918年,广州政府开始鼓励兴建骑楼。
  B.南方冬短夏长,夏季太阳辐射能力强,而且多雨,因而“骑楼 ”正好适应这种气候特点,一时风靡整个广州城,而逐步地形成广州街景的主格局。
  (2)骑楼的特点
  ①分组利用课前调查生成的资料进行交流,或者现场用平板和网络进行搜索,了解骑楼的特点。
  ②学生讨论后汇报:画一画、说一说,每组派代表用简笔画的形式在黑板上呈现骑楼的框架结构图,边画边解说,集体评议哪组画得最准确、讲解得最清楚。
  ③小组讨论骑楼的优势,完成任务单后集体汇报、评议。附任务单,写一写 :广州人之所以被骑楼吸引,这类建筑物一定有其独特之处,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你的感受吗?请用简单的语言进行描述。
  例如,骑楼适合广州的气候环境,给地处炎热、潮湿、多雨区的市民生活带来很大的便利,受到市民的欢迎。它能严格区分人行与车行交通流线,提高交通的安全性,减少或避免了交通事故。骑楼立面外观虚实对比强烈,空间层次强,能丰富沿街景致。廊道具有遮阳蔽雨、保护店面以及作为商品展销长廊的作用,方便市民行走和购物……
  (3)各种风格的骑楼
  ①分组利用课前调查生成的资料进行交流,了解骑楼的不同风格。
  ②辨认游戏:风格迥异的骑楼。各组学生抢答判断出各图片所属的骑楼风格,并由小组成员阐述该种骑楼的特点,教师适时作出补充说明。仿哥特式 (爱群大厦)、南洋式 (文明路、海珠路)、仿巴洛克式 (万福路 114号)、古罗马券廊式 (新华大酒店)、中国传统式 (德政南路 139号)、现代式 (上下九步行街) 。
  ③考考你的判断力,上周我们去广东科学中心研学时看到的这两幢骑楼属于哪种风格 ?
  设计意图:运用任务驱动法,融合历史、自然、美术、语文等学科知识,通过交流讨论、填写任务单、画一画、说一说、写一写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了解骑楼这一广州独特建筑的起源、特点与不同风格。
  三、骑楼现状和保护(20分钟)
  (1)观看视频。20世纪 70年代末以来,广州市经济迅猛发展,城市不断扩张,交通量大大增加,老城区面临着大规模的旧城改造和基础设施改造。从20世纪 90年代起,广州骑楼开始遭到拆迁的厄运。1990年代初,广州沿中山路修建地铁一号线,引入开发商沿线发展物业,骑楼成为建设阻碍,开始被拆迁。典型事件是六二三路、中山路、人民路、解放路等骑楼街的拆除和破坏。   (2)小组交流,抒发感悟,汇报。
  (3)小组讨论,说一说:这样的建筑为什么有的能够被传承下来,有的却要被拆除?你觉得还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改良? 作为一名广州人,请说说你的看法。
  (4)骑楼,是世世代代的岭南人记忆深处独特的画面。骑楼建筑下的西关童谣,更是勾起了我们温暖的回忆。请大家一起跟着唱一唱:《月光光》《氹氹转》《猜呈沉》……
  设计意图:融合历史、社会、音乐三学科,通过视频、讨论,让学生认识到骑楼街的产生和发展与广州的自然生态条件、人文历史条件和社会经济背景有着密切关系,思考如何去保护这些曾经给过我们无限风情和亲情的特色建筑。以西关童谣结束室内课程 ,与西关童谣引入课程遥相呼应。
  四、实地考察/研学(60分钟)
  教师、家长导师分组带领学生到人民路、沿江路、万福路、北京路、文明路、文德路一带进行实地考察,观察骑楼的特色与风格,丈量骑楼,计算面积,体会骑楼在当时产生的经济价值,引导学生与现今的经营模式比较,体会骑楼淡出历史舞台的原因。
  课后拓展作业(二选一):
  A.画一画你心仪的骑楼建筑,并标注当中你喜欢的原因。
  B.将这次课程中学到的与骑楼有关的知识和艺术元素整合在一起,编成一出小品,讲述骑楼的前世与今生,介绍骑楼的艺术之美、商业价值,以及人们在骑楼下的生活。
  设计意图: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融合数学、美术、文学创作,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体会骑楼的前世与今生,认识历史、科技、经济、艺术与人类的复杂关系。
  附:活动评价量规
  五、展示和总结(30分钟)
  (1)给每个小组 5分钟的时间进行课程作业展示,形式不限。
  A.骑楼建筑画作展示与讲述创意、设计及制作的过程。
  B.将这次课程中学到的与骑楼有关的知识和艺术元素整合在一起,编成一出小品,讲述骑楼的前世与今生,介绍骑楼的艺术之美、商业价值 ,以及人们在骑楼下的生活,并演一演。
  (2)所有小组展示完成后,教师就所有组的展示作出评价,提出各组在展示过程中以及成品的亮点。
  设计意图:教育离不开生活,联结生活,进行教学内容的重组、学科的整合,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开展课程学习活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找到学习的乐趣,树立热爱生活的观念。
  在本案例中,我们设计的“城市韵律·骑楼情”融合建筑、历史、自然、数学、音乐、美术、剧本写作、表演等多种教学手段,借助学科统整,让学生全面了解骑楼的起源、特点,体验骑楼的风格、现状,探讨保护骑楼的措施,引导学生通过骑楼的前世与今生认识历 史、科技、经济、艺术与人类的复杂关系,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态度、合作交流的习惯和艺术创作与展现的能力。在课堂中,学生学会观察、思考、判断 ,在讨论、合作完成任务单、创作小品等活动过程中,学生学会交流、学会妥协、学会帮助,体会到合作带来的快乐。在实地考察中更能结合多学科知识,思辨性地分析骑楼的前世与今生,认识到我们要在发展市政建设的同时注意保护骑楼,保护好我们民族古老而朴素的传统文化气息。
  教育需要设计,课程需要设计,需要关联,有时还需要逆向的设计。像以上的课程样例,学校还有许多,如,“城市与生态环境”“我的动物朋友”“二十四节气”“走读广州”“四美少年”“多元运动”……这个案例只是学科融合统整课程的初步探索样例,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们都已经充分领略到学科融合统整课程的魅力,也使我們更有信心坚持进行学科融合课程的更多有益探索。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运用T·施勒伊费尔在《关于证明不等式的一种图表法》里所提到的图表法,对某些不等式做了进一步的推广  【关键词】图表法;均值不等式  众所周知,不等式的证明方法有非常多,作差法、作商法、放缩法、整体代换法,数形结合法……数不胜数,令人叹为观止。这一方面体现了数学的精巧,另一方面却为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我们在向学生教授不等式的各种技巧时,一方面要展现不等式的多种技巧,另一方面应尽可
【摘要】英语阅读是一项重要的语言技能,也是一项教与学双边性的活动。学生的努力和客观条件虽然对英语阅读能力的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教师对开发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英语阅读课;策略  一 、英语阅读课的重要性  英语阅读作为语言输入的主要环节之一,作为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成分,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激
【摘要】数学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在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将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结合,在数学教学中融入生活气息,让数学课堂拥有更多“烟火味”,同时引导学生学习观察、发现、挖掘生活中的数学风景,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致,促进学生的学习成效,提升数学教学实效。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数学家华罗庚一语道破了数学与我们生活
【摘要】核心素养教育是我国现代化教育的发展重心,是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核心素质而必须努力改革创新的教育工作,也是我国现代化教育的发展重心。核心素养是每一个学生都必须具备的专业素养,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对专业知识的应用实践能力。本文探讨在新时期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知识技巧的传授,还要如何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培养出具有逻辑思维和数学计算能力的优秀学生。  【关键词】小学数
本报综合消息 7月30日,2020學年广州市中学生“英才计划”科技特训营在中山大学附属中学举行营员参营成果交流分享、导师点评及办营单位颁发证书等活动,标志着由市教育局主办的2020学年科技特训营顺利结营。  广州市中学生“英才计划”科技特训营起源于2013年启动的“科技之星”特训营项目,至今已成功举办8届。本届科技特训营举办期间,各办营单位克服疫情反复带来的不利影响,一边推进教育教学,一边落实疫情
【摘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我国教育教学长期以来的任务,也是每个教师需要掌握的课堂教学准则。小学科学教师必须积极地学习新的教学方法,让教学方法跟着时代的脚步走,对不同学生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关键词】小学科学;创新能力;实践能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方式也要紧跟时代发展,提供合适的人才。如今,学习方式都是以科
中山纪念中学由孙科秉承其父孙中山“谋建设、培人才为富强根本”的精神而创建的。长期以来,学校始终重视学生对孙中山精神的传承与弘扬。为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孙中山精神文化育人的功效,学校进行了孙中山精神的传承实践研究,开发各种校本课程,引导学生讲好“中山故事”,传承“中山文化”,将孙中山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但笔者在实践中发现,校本课程实施的教学评价环节仍不理想。本文基于多元智能理论,
【摘要】UMU互动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了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从而提高电脑绘画比赛辅导的效率、效果与质量。实践表明,基于UMU互动学习平台开展电脑绘画比赛辅导时,正确有效地运用网络平台、科学灵活地设计在线融合课程、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加强教师的引导督促作用等策略是比较有效的辅导策略。  【关键词】UMU互动学习平台;电脑绘画比赛;小学生  UMU平台是北京优幕公司开发的一款互动式的学习平台,传达人人可学
【摘要】“量感”是学生们学习数学后应该具备的一项基本感知能力,也是对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非常有帮助的一种必备能力。“量感”在生活中非常实用而且重要,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必须要学习的一项感觉技能。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教师和学生往往忽视了“量感”这一方面的培养和发展,这也就导致了许多学生即使已经学习了许多年的数学,但是仍不具备量感,这是数学教学的一种巨大的遗憾。本文主要探究如何学会学习,如何发展学
【摘要】对于处于身心发展关键期的初中生而言,在这段时间内接触到什么、受到什么熏陶,会对其“三观”形成重要的影响。从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课程内容安排上来说,诸多学科的教师已经深刻意识到德育的突出价值及关键作用,努力思考德育与学科教学的常态化结合,而《道德与法治》可谓是德育的专项课程,在新型的德育时代下,《道德与法治》课程应着力寻求自身突破,不断延伸内容、丰富内涵,以助力现代化教育发展。本文就对党史与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