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课题研究为载体 提升教研组实践智慧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lia_2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已进入第8个年头,教研组建设也在不断地发展前行,活动形式由原先的单一、传统,到如今的“百花齐放”——课例评析型、问题诊断型、学习反思式等等。
  然而,这样的教研组活动形式不可避免地呈现出某种缺憾——形式丰富创新,但研究深度不够,如何让老师们在日常的教研组活动中真正得到专业提升?如何让教研组活动达到形式和效率双赢,实现教学、教研、科研一体化?
  经过近三年的摸索探究,我们的体会是:以课题研究为载体,能真正使这个团队成为科研型的学术团队,主题教研是提升教研组实践智慧的一条可行之路。
  
  一、来自一线的主题,激发组员研究兴趣
  
  只有来自一线教学的问题,才能调动老师研究和实践的积极性。
  1.日常教学中发掘问题
  每周三傍晚是我校的教研组活动时间,在这个时间段里,除了完成各处室布置的任务外,我们总会留出一部分时间,聊聊自己在语文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或者自己思考的一个点,在自由交流的过程中,一些问题和做法总能得到碰撞。对于一些状况,我们没有放弃,一边继续关注,一边开始了深入的思考和探究。
  2.探究过程中提炼主题
  在探究中,我们发现:小学生的阅读状况普遍存在这样的现象,于是,我们一边留心各地学校的相关对策,一边搜集网上和各类教学杂志上的信息。2006年,《小学语文教师》关于“中华诗文诵读”的报导吸引了我们——“让孩子们纯洁的心灵,在记忆的黄金时段,吸吮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精华,诵读名家名篇、千古美文,这是丰富学生人文素养,拓宽语文学习天地,打下孩子终身发展基础的最佳途径。”
  教研组老师们眼前一亮——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呀,“堵”的办法不行,试试“导”的办法,就让经典来占领孩子们的阅读空间,让健康的、积极的中华传统文化涤荡孩子们的心灵!
  我们在第一时间与“中华诗文经典诵读”研究小组负责人、时任《中华诗文学习》杂志责任编辑杨文华老师取得了联系,由此,正式确立了古诗文诵读课题。
  我们研究的方案初定为,《小学生经典古诗文整体诵读的实践与研究》,确定以下“两条原则”:
  (1)整体诵读,必须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让学生置身于浓浓的诗文芳香中,耳濡目染,受到情感熏陶。
  (2)整体诵读,引导全员参与,打造诗香校园,使学生、教师共成长。
  
   二、全员实践的过程,激活组员研究动力
  
  为了保证活动的有序开展,也为了调动每一位教研组成员积极参与,课题方案初定以后,我们根据每个组员的特长,进行了认真而细致的组内分工,做到人人参与,人人有负责项目。
  接着,按照部署,“三管齐下”开展全方位的课题实践:
  1.宣传先行,营造浓郁的诗香氛围
  课题组印发了两千多份《告家长书》,向全校所有家庭介绍我们正在开展的古诗文诵读活动。精通美工的王老师带领同学们,在每幢教学楼的走廊上,悬挂了许多的名诗名篇,让大家在上楼梯时,抬头就能看到,在课间活动时,随时就能读到。
  2.面向学生,做实诵读的各项工程
  这是整个课题的中心环节,适宜、优秀的古诗词内容能让学生诵读“事倍功半”。我们发现,在小学一至六年级的教材中,古典诗词只有48首(篇),虽然新课程标准将这一篇目量提高至80首,但相对于浩如烟海、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实在有些渺小。我们的目标是必须增加篇目,但又不能负担过重,最后经我们反复斟酌,确定比较科学的诵读目标是:每一个学生,通过小学六年的诵读,名篇积累量达到240首左右。平均分配,每个学生每学期需要诵读的就是二十篇左右。
  其次,是诵读内容的确定。中华五千年的经典作品洋洋洒洒,并不是所有的经典都适合孩子阅读。有些经典诗文或者过于陈腐,包含了过多的封建糟粕,或者过于晦涩、艰深。因此,在确定这240首精品篇目时,我们精心选择。一方面考虑到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诵读水平。呈一方面,要求作品本身必须具备以下条件:能够传递永恒的真善美的精神,让孩子能够从中接受健全人格的熏陶;拥有巨大的艺术魅力,能够给人审美的享受和愉悦;具有高超的语言表达技巧,是母语表达的代表之作。
  为了调动学生持续诵读的热情,我们经过教研组例会,商讨出了一个比较可行的活动:即“古诗文诵读考级活动”。这是顺从我们诸暨家长的心态、顺从学生喜欢挑战的心理,参照全国钢琴考级模式而制订的。整个小学阶段,将学生需要背诵的篇目,科学地分成12个等级,分别在六个学年、十二个学期中完成。学期初始,教导处就将考级篇目公示,然后通过师生共背共诵的形式,最后在期末统一考级。考级的方式有两种,低年级用口诵,中高年级用笔试的方法。考级通过者,发给一张设计典雅的证书;一次考级不成,可以申请再考。富有挑战性的形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持续诵读经典的积极性。
  3.面向教师,开展丰富的诗文研讨
  在学生开展系统有序的古诗文诵读的同时,针对我们自己——即老师们的研讨活动,在项目负责人傅老师的组织下,有条无紊地展开:
  “古诗文阅读课” 每周二下午的第五节课,是全校统一的“古诗文专题课”时间。在这个时间段,走进任何一个教室,你都会发现语文老师在带领着自己班的孩子,沉浸在经典诗词的海洋中。教室大屏幕电视机上,出现的是教师们精心制作的CAI画面,老师们各施招法,引领孩子剖析经典,感悟诗篇独特的情感,体悟着诗人的磨字炼句。
  “古诗文专题沙龙” 这是教研组为诵读工程开辟的一个专栏,每个时间段都有不同的研究专题,如 “唱诵名篇”、 “诗词中的情感”、 “古诗词与习作”等。教研组活动时间,或是交流自己在唱诵名篇教学中的一点收获,或是抛出自己思考的问题,组员进行集体会诊,判定,分析;或是共享古诗词的信息资料。沙龙的时间是固定的,但每位语文老师的收获是无限的。经验、思维在这里撞击出了美丽的火花,成了我们教研组教师专业发展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古诗文展示、观摩课” 这是展示我们“整体诵读”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的一种形式,当然,更多的则是为了吸取来自市区、省内外专家同行的建议,为了更有效地提升教师“古诗文阅读教学”的水平。每学年一次的活动,是“整体诵读”课题组的盛会,我们课题组的青年教师经历一次又一次的磨课,在反复试教反思过程中,业务得到提高;在这个活动中,我们盛情邀请国内一些在古诗词教学领域颇有见地的专家,进行现场指导;在这个活动中,我们组织了最快捷的交流平台:短信评课,我们收到的是每一位同行最及时、最直接的建议。全新的教学理念,高屋建瓴的专家引领,各具特色的教法学法,无不在这古诗文教学的盛会里激荡。
  “参与就能激活”,“参与就有收获”,人人参与,这才是主题教研的目的。
  
  三、多种形式的例会,提升组员研究能力
  
  每两周一次的教研组课题例会,是组员们的碰头会,被大家亲切地称为“成长加餐”,在例会中,各种问题、各种经验得到了充分的交流,群策群力,思维碰撞,灵感萌发。
  1.问题诊断式 即在教研组活动中,由课题组成员提出问题,集体“会诊”研讨,然后开出“处方”——实施针对性“治疗”,达到最佳的实验效果。
  2.经验交流式 课题实施的过程中,总会碰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你是如何应对的,我是如何解决的,这种经验之谈对他人是一种借鉴,更是一种很好的课题素质培训会。如:蔡老师交流的“资料收集整理”小招数:手头常备两样“武器装备”——数码相机和大资料袋,随时将一些原始数据、资料、活动过程照片收入囊中,以免需要时无处查找,手忙脚乱。如王老师的“动员工作一得”等等,可谓精辟,操作性强,对大家的启发非常大。
  3.学习反思式 自我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基础,是提升自我的一种手段和能力。每当一个课题步骤暂告段落,课题组长就会组织大家开展一次自我反思的课题例会,通过回顾、自我评价等方式,对自己一阶段来的研究工作或予以肯定、支持,或给予否定和修正,从而不断修正自己研究的方向与策略。
  
  四、收获和思考
  
  教研组课题化活动,我们走出了“试水”的一小步,尽管只是一小步,但“甜头”多多:
  1.理论方面。通过教研组每一位成员三年的反复实践、不断修改,我们研究出了一整套比较完善而系统的“古诗文诵读”课程体系,教、学、考三大块有机结合、互为作用。
  2.实践方面。教研组老师,古诗文教学艺术日趋臻美、古诗文底蕴日渐深厚,更重要的是,每一位老师都在主题教研的参与中,磨炼出了一身的科研真功夫:通过这一课题的研究,每一名组员都养成了发现问题、提炼问题、研究问题的意识;通过这一课题的研究,每一名组员的反思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都得到了充分的培养;教研组也实现了由经验型向科研型方向的转化,每一个教研组成员科研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提升。2007学年,我们的语文教研组被评为诸暨市先进教研组。
  三年的实践,带给我们的思考也越来越多。
  下一阶段,我们是否更深入些:譬如,由教研组牵头,在集体的课题下,阐发切入口更小的主题,如“古诗文诵读课的模式”、“经典诗句的运用”、“如何让诵读的评价更具个性化”等等,甚至组员人手一个小课题的尝试;另外,累积这些实践的经验,考虑建立一套教研组小课题的运行和评价机制,从而更扎实地开展研究,更有效地提升个人的教研科研素质。
  (责编韦淑红)
其他文献
设计理念:  2010的暑假,对于我班的管梓璇同学来说是黑色的暑假。一天下午,管梓璇同学和往常一样,做完作业从妈妈单位回家。刚穿过马路的她被一辆疾驰而来的大卡车撞倒,卡车从她幼嫩的右脚上无情地碾过。经专家会诊,小梓璇最后被无奈地截去右小腿。截肢后,她的情绪十分低落,不吃东西、不见人、不锻炼,甚至想放弃学业。当我们得知这一消息后,纷纷写信、制作礼物、打电话鼓励她,全校师生为她捐款,如皋电视台对她进行
新的课程标准颁布以后,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一种说法:语文课要体现语文的特征。这就要求我们让学生更多地感受语言文字,从语言文字人手,与文本对话,在对话的过程中积累语言,培养情感。但是课堂也是一门艺术,在语文课堂中有时候我们会不自觉地遗失语文性。下面就自己一堂不成熟的课中的一些片段,谈一些自己的思考。  教学片段一  指名读句子——科利亚只能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呆杲地望着窗户。  师:如果你是科利亚,
古人云:为文之道,在于厚积而薄发。语言是写作的建筑材料,丰富的语言为表达提供了坚定的客观基础。有了一定的语言储备,就可以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准确、鲜明、生动地表现所要表达的内容。曹靖华先生曾经说过:“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语言,也如同巧妇手中的‘米’,‘无米’也就一筹莫展了。”因而,《语文课程标准》把“有较丰富的积累”纳入语文课程的总目标中,并且在各年级阶段都提出了语言积累的分级目标。那么,如
语文学业评价就是对学习者学习语文的状况作出基本判断的过程。对于学习状况,我们并不简单地理解为学习效果、学习成绩。它还应该包含学习过程和学习表现;同样也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它还应该包括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语文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诸方面的表现。那么,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应该如何有效实施学业评价呢?  一、调控温度  学习是一项艰苦的创造性劳动,每一个人在学习过
“排排坐,分果果”式的课堂里,学生横成行,竖成列,教师站在讲台上面,掌管“分果”大权,精疲力竭地进行“填鸭子”式教学。正所谓,“排排坐,分果果,好的饱,差的饿”。这种单向的传授方式,一味追求教学要求的整齐划一,忽视学生的差异性,不能激发学习的主动性,不能发挥学生的潜能,特别是不能发挥认知水平较差学生的学习能力,不能促进全体学生共同进步。  因此,我们必须打破平均,走向平等;必须打破等待,走向主动;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极其重视生活实践,提出了“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口号。由于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不足,对于教材中的一些数学问题,教师要适时有效地开展数学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跳出教材,到现实生活中来,在实践中丰富感性认识。这样一方面可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具体化,让他们在实践中自悟、自得。从而将书本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技能。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体验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知识的价值。为此,本
数学猜想实际上是一种数学想象,是人的思维在探索数学规律、本质时的一种策略。它是建立在已有的事实经验基础上,运用非逻辑手段而得到的一种假定,是一种合理推理。数学方法理论认为,在数学领域中,猜想是合理的,是值得尊重的,是负责任的态度。数学猜想能缩短解决问题的时间,能获得数学发现的机会,能锻炼数学思维。历史上许多重要的数学发现都是经过合理猜想这一非逻辑手段而得到的,例如,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等。因此,
当前,每一位置身于课改实践前沿的数学老师都能轻易地发现:我们的学生能说会道了,我们的学生知道如何学习了,我们的学生敢与老师争论了……这种种新变化,令我们每位老师倍感欣喜。然而,掀起这些华丽的面纱,我们却要问:我们的学生是否真正牢固地掌握了数学知识?我们的学生是否能根据知识间的联系灵活地解答问题?    一、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每个班级的学生都是一个个不同的个体,他们由于家庭遗传、社会环境、自
皮亚杰曾经说过:“学习是一个不断犯错误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不断通过反复思考招致错误的缘由并逐渐消除错误的过程。”由此可见,小学生在平时的数学学习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错误。对于这些错题,教师不能只是一味地指责、埋怨或简单地纠错,而应该认真分析,追根溯源,巧妙利用学生出现的错题资源进行引导,让学生从错题中获取更多更丰富的知识。  一、巧用“错误”,生成课堂教学资源  课堂,是学生可以出错的地方,学生出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染,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苏教版第七册《九寨沟》这篇课文文质兼美,正是使学生迸发情感,点燃学生思维火花的良好载体。    一、营造氛围中引领入境——激情    (一)师语含情,以情激情  《九寨沟》是一篇童话般的写景文,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