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盖棺论定,或曰盖棺定论,说的是一个人只有死后盖上棺材盖了,才能对其一生的是非功过作出评价。但评价归评价,要想得出一个公正的结论,却并非那么简单;要想对其“一生的功过是非”做出准确的判断,亦非易事。连“盖棺”几百年上千年的古人,至今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呢,遑论今人之“定论”!
有的人认为“死去元知万事空”,似乎并不在乎生前死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有的人则很在意“赢得生前身后名”,活着的时候就巴不得有一个赞誉的定论。其实,一个人无论活着还是死去,他人都少不了要加以评判。对于普通人来讲,这种评判可能仅限于亲友熟人圈子,而对于名人来讲,这种评判就必然会扩展到整个社会。不过,对于所评判的人,评判者是否很了解呢?把握的评判标准又是什么呢?不能不说是一个问题。这也很可能是一个人即使“盖棺”,也未必能够“论定”的原因吧?
言及对已故名人的评价,自然会想起不久前驾鹤西去的杨绛先生。先生甫一离世,人们就开始热议,还牵扯到已逝去18年的钱锺书先生。其实,对这二位老人的评价,他们生前就已众说纷纭了,二位先生“盖棺”以后,人们便不由争相做起“论定”来。可既有争议,又如何论定呢?我们究竟应该用一个什么样的标准去评价钱杨二位先生?
即以近日人们的争议来说吧,似乎主要集中在二位先生的“沉默”上。其拥趸无不认为这正是他們“与世无争”的淡泊人生,是他们的基本权利。可以这么论定吗?在特定的语境下,“沉默”如果表示的是一种对恶势力“无声的反抗”和“不合作”,那是可取的;但如果表示的是一种对正义的冷漠和对非正义的听之任之,那就不可取了。钱杨二位的“沉默”,在“文革”时期或可认作前者,但到改革开放之后,他们的“沉默”就还是其一贯“与世无争”的淡泊吗?也正是在这一点上公众认知产生了异议。
说到这里,不由想起王小波先生批评的“沉默的大多数”。这一命题二十多年来一直为学界所关注,还时常与汉娜·阿伦特的“平庸的恶”互证。既然我们不认同广大民众的沉默,“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怎么就单单极力维护名人的沉默,一味鼓吹“沉默是金”呢?既然我们认同“邪恶盛行的唯一条件,是善良者的沉默”(埃德蒙·柏克),难道名人的沉默就不会助恶抑善了?无论从传统的“士人风骨”还是从现代的“知识分子精神”来评判,无原则的“沉默”都不是我们所应该提倡的。
具体到钱杨二位,我们不知两位先生何以“沉默”,但以公众的期望来说,尽管我们没有理由要求两位如左拉那样“我控诉”,像胡适那样“宁鸣而死,不默而生”,但在社会急遽转型的当下,异彩纷呈,而价值观又相对混乱,二位长者怎么也该表达一下自己的道义立场,发出点儿公正的声音吧?近三四十年的社会环境毕竟不同于“文革”时期,人们还是有一定的表达空间的。既然被称作“文化昆仑”和“世纪文豪”,那又该让我们后学如何“高山仰止”,或者说让我们在仰望之后,“止”于何处呢?总不能止于沉默,让当今中国重新成为鲁迅先生笔下“无声的中国”吧?
盖棺未必论定,也没必要急于论定。争议是自然的,于社会健康而言也是必要的。切忌以为自己有了所谓的“话语权”,就试图一锤定音——别说你定不了,定了随时都可能被推翻。孔子都盖棺两千五百多年了,至今不还争议不断么?而且似乎越发激烈了。
对于一些名人,尤其对那些被捧为“大师”的人物,评价往往会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直接左右着整个社会的价值判断,我们不能不慎重。尽可能地在全面了解深入研究的前提下,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才是每一个学人应取的治学态度。
【王 峰/图】
有的人认为“死去元知万事空”,似乎并不在乎生前死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有的人则很在意“赢得生前身后名”,活着的时候就巴不得有一个赞誉的定论。其实,一个人无论活着还是死去,他人都少不了要加以评判。对于普通人来讲,这种评判可能仅限于亲友熟人圈子,而对于名人来讲,这种评判就必然会扩展到整个社会。不过,对于所评判的人,评判者是否很了解呢?把握的评判标准又是什么呢?不能不说是一个问题。这也很可能是一个人即使“盖棺”,也未必能够“论定”的原因吧?
言及对已故名人的评价,自然会想起不久前驾鹤西去的杨绛先生。先生甫一离世,人们就开始热议,还牵扯到已逝去18年的钱锺书先生。其实,对这二位老人的评价,他们生前就已众说纷纭了,二位先生“盖棺”以后,人们便不由争相做起“论定”来。可既有争议,又如何论定呢?我们究竟应该用一个什么样的标准去评价钱杨二位先生?
即以近日人们的争议来说吧,似乎主要集中在二位先生的“沉默”上。其拥趸无不认为这正是他們“与世无争”的淡泊人生,是他们的基本权利。可以这么论定吗?在特定的语境下,“沉默”如果表示的是一种对恶势力“无声的反抗”和“不合作”,那是可取的;但如果表示的是一种对正义的冷漠和对非正义的听之任之,那就不可取了。钱杨二位的“沉默”,在“文革”时期或可认作前者,但到改革开放之后,他们的“沉默”就还是其一贯“与世无争”的淡泊吗?也正是在这一点上公众认知产生了异议。
说到这里,不由想起王小波先生批评的“沉默的大多数”。这一命题二十多年来一直为学界所关注,还时常与汉娜·阿伦特的“平庸的恶”互证。既然我们不认同广大民众的沉默,“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怎么就单单极力维护名人的沉默,一味鼓吹“沉默是金”呢?既然我们认同“邪恶盛行的唯一条件,是善良者的沉默”(埃德蒙·柏克),难道名人的沉默就不会助恶抑善了?无论从传统的“士人风骨”还是从现代的“知识分子精神”来评判,无原则的“沉默”都不是我们所应该提倡的。
具体到钱杨二位,我们不知两位先生何以“沉默”,但以公众的期望来说,尽管我们没有理由要求两位如左拉那样“我控诉”,像胡适那样“宁鸣而死,不默而生”,但在社会急遽转型的当下,异彩纷呈,而价值观又相对混乱,二位长者怎么也该表达一下自己的道义立场,发出点儿公正的声音吧?近三四十年的社会环境毕竟不同于“文革”时期,人们还是有一定的表达空间的。既然被称作“文化昆仑”和“世纪文豪”,那又该让我们后学如何“高山仰止”,或者说让我们在仰望之后,“止”于何处呢?总不能止于沉默,让当今中国重新成为鲁迅先生笔下“无声的中国”吧?
盖棺未必论定,也没必要急于论定。争议是自然的,于社会健康而言也是必要的。切忌以为自己有了所谓的“话语权”,就试图一锤定音——别说你定不了,定了随时都可能被推翻。孔子都盖棺两千五百多年了,至今不还争议不断么?而且似乎越发激烈了。
对于一些名人,尤其对那些被捧为“大师”的人物,评价往往会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直接左右着整个社会的价值判断,我们不能不慎重。尽可能地在全面了解深入研究的前提下,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才是每一个学人应取的治学态度。
【王 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