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让幼儿“动”起来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iyong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区域活动是根据幼儿发展需求和主题教育目标创设立体化育人环境。它是深受幼儿喜爱的活动之一,是幼儿自主学习的主要场所和幼儿自我概念形成的源泉。在这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活动内容,体验操作和交往的乐趣,积极主动地发现、探索和表现,有效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是对集体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补充,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较理想的教育手段之一。
  关键词:区域活动;材料;层次;主题;适宜
  一、让材料成为教学活动的延伸——材料的主题性
  由于区域活动是主题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主题目标的指导下,教师有目的地引导幼儿开展的系列活动。如,结合《秋天的画报》这一主题活动,围绕“让幼儿感受秋天的季节特征,知道秋天是丰收的季节”,为幼儿提供大量落叶,如梧桐叶、枫叶、玉兰叶等,让幼儿通过在区域里的分类、填表等活动,达到落实活动目标,促进其科学领域发展的目的。在美术区域内利用幼儿和教师共同收集的落叶制作树叶拼贴画,达到感受秋天季节特征的目标,在语言区域内,摆放有关秋天的书籍和画报等,让幼儿通过书籍阅读、讨论等活动,达到培养幼儿用语言描述秋天的季节特征的目标。
  二、让材料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材料的适宜性
  提供材料的时机要适宜。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要提供不同层次的材料。对于小年龄的幼儿,我们最好多提供一些高结构的材料;而对大年龄的幼儿来说,低结构的材料更为适宜。角色简单、分工明确的娃娃家应设在喜欢模仿、社会经验欠丰富的小班,利于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超市购物可锻炼幼儿的分类、计数、交往等综合素质,可设在中大班,医院、邮局、理发店、银行这些社区的服务设施是幼儿在日常社会生活中所经常接触到的,便于幼儿的社会性成长,可设在大班,让幼儿在充分参观、了解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地开展。
  三、让材料适合幼儿的不断发展特点——材料的探究性
  区域活动最大的优势莫过于能为兴趣、能力各异的幼儿提供丰富多变、适于其发展的活动环境。材料应具有探究性。探究是儿童在动脑思考基础上的动手操作,是儿童动脑思考和动手操作交织进行的活动。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对客观事物进行动手操作和动脑思考。
  四、让材料启发幼儿探索的欲望——材料的动态性
  一方面从材料的加工程度来讲,可为同一个活动区提供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如,动手区内,教师可为幼儿提供制作沙漏的空塑料瓶、装饰好的塑料瓶和已经做好的成品,另一方面可根据幼儿能力的不同提供操作难易程度不同的活动材料,便于教师对不同能力的幼儿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
  材料的提供不能一成不变,而要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的发展需求,定期不定期地进行调整、补充。作为一名教师,最忌讳将活动中要使用的材料随意摆放。很多材料并不是拿来就用,在使用前都会经过教师再加工。
  以上是本人对于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材料投放的一点认识和简单看法,科学的创设材料,能为幼儿营造一个自由、自主的探索空间!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州市机械新村幼儿园)
其他文献
摘 要: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幼儿园是每一位幼儿园管理者思考的现实问题,也是适应新形势的必然要求。要实现民办幼儿园的发展,就要关注幼儿教师队伍,开展以人为本的管理,创新管理方法。通过营造以人为本的和谐环境,满足幼儿教师的多种需求,强化教师队伍建设,一定能激发园区教师的工作热情,促进教育教学工作不断发展,最终提升幼儿园的办学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民办幼儿园;幼儿园管理;教师管理;以人为本  从管理学角
摘 要: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课堂中学生的问题行为也是层出不穷,这些课堂问题行为不仅影响正常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还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针对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学生的问题行为展开讨论,分析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同时提出了一些应对策略。  关键词:课堂问题行为;应对策略;有效教学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所有教师的期望,如何提高却是大家的困惑。而信息技术学科具有教学内容的发展性、实践
时光荏苒,一转眼我走上美术教学第一线已经十余年了。经过这些时间对美术课的教学和探索我感悟良多。我想是时候该静下心来回头审视一下自己的教育思路了,经过一段时间的整理,我的心得体会如下:  一、因材施教,按照不同的学段年龄特点,进行不同的教学  “因材施教”的“材”在古文中是指学生的“资质”,延伸到现代,意义很广泛:“因龄而教”“因性而教”。所以,作为小学美术教师,要把握好小学生每个阶段的身心特征变化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基石,是提升学生素质的重要手段,这已被广大教师所认同。但由于课堂时间紧,任务重,大量的阅读仍被拒之课堂之外,发配到课余时间。而这样的课外阅读应该说一直处于无序状态,效果欠佳。怎样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实现课堂教学的提速增容,将课外阅读融入课堂教学之中,我们在“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研究过程中做了点滴尝试,现将我们的一些做法稍作梳理,与大家分享。  一、抓住单元核心目标,实现资源整合 
一、“乱花渐欲迷吾眼”——真是太粗心了吗  现象描述1:我把题目抄错了。  上完“一个数除以整数”后,我给学生留了几道练习题,其中有一题是3.5÷14,居然有4个学生做上来是53÷14,还有一个学生跑到办公室来问我说:“老师这道题目你出错了,除不尽的。”这些学生订正以后,都觉得是自己太粗心,把题目抄错了。几天后进行单元测试,3.484÷5.2,也有3个学生做成3.484÷2.5,其中两个是前面提到
【教材分析】  《我爱广东》这一课是选自元平特殊教育学校校本教材生活语文课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爱广东》第三课《我爱广东》的第二课时。本课通过认识欣赏广东省几个城市的旅游景点来学习生字词:环境优美,并用我爱____造句,让学生知道广东是一个环境优美的地方,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广东的情感。  【教学对象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中度智障六年级学生,他们通过低年级学习,能认读简单的词语,可以表达简单的句子,
[摘 要] 教师作为课程改革的最终实施主体是实际掌握变革命脉的关键人物。只有教师对新课程实现了从心理接受到行为落实的全面转变,课程改革才得以真正完成。这使得教师实现从理念到行为的真确性改变所需的内外条件及其作用,构成了教师改变机制研究的基本内容。本研究以地方性课程变革项目为实践背景,以6位教师为研究对象,以访谈为数据收集方法,以扎根理论为分析工具,探讨幼儿园课程变革中的教师改变机制。结果发现,现场
摘 要:从五个方面阐述了教师在新课程背景下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心得体会:尊重学生,欣赏学生;实施分层次教学;放手就是爱,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加强小组合作,培养学科带头人;运用多媒体网络教学,建立和完善学生评价机制。  关键词:学习的主人;小组合作;评价机制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教学工作毫无经验可以借鉴,尤其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中,往往使人无从下手。本人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通过不断实践、探
编教材,是第一次,极具挑战和压力,在不断修改的过程中,越来越清楚:编写的内容要适合二年级孩子,编写后呈现的方式要适合二年级孩子,毕竟这不是语文书,校诵课也不是语文课,应该让孩子带着一颗愉悦的心来阅读优美的语言文字,让孩子爱上我们的校诵课本,爱上语言文字。在后来编撰的过程中,我时时刻刻都会设身处地地把自己当作孩子,而不仅仅是编者,这一路上,我一边思索着,一边欣赏着,一边编撰着,享受着这个过程。  一
摘 要:在“二期课改”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对后勤人员的配备与规范也在不断的提高。后勤的重点工作从对物的注意转向关注幼儿的发展,保育员向生活老师转型是一个艰难而且漫长的过程。  关键词:“二期课改”;保育员;素质  “二期课改”理念的贯彻实施不断地提及“以幼儿发展为本”,而要幼儿得到良好的发展,保育员和教师素质的提高同样是关键。但是,由于保育员从业的起点比较低,他们理解与实施先进幼教观念的程度相对滞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