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素材,勤于积累才能厚积薄发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rryliu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即是课堂,灵感源于生活。初中作文的写作素材要靠学生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去积累,在实际体验中感受酸甜苦辣,了解自然,接触社会。由于初中生年纪尚轻,观察力较弱,生活经验不够丰富,面对作文时常常苦于没有素材而无从下手。因此,初中作文的教学要注意帮助学生解决无素材可写的问题。
  一、广泛阅读,在阅读中积累素材
  初中学生的生活阅历还不是太丰富,但是学生生活经验的匮乏可以通过广泛阅读来弥补。在作文课上,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可以让学生每人准备一本摘抄本,收集阅读过程中遇到的妙词佳句或者精彩片段,将它们摘抄到本子上,进行赏析并背诵,并要求学生进行借鉴和学习,学习作者的行文思路,语言运用技巧等。在课余时间,鼓励学生阅读课外书,开拓学生的眼界,大到世界名著、名家作品,小到报刊杂志、教材配套的阅读材料,都是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来源。学生阅读大量的优秀书籍,能够开阔自己的眼界,吸收作者的思想精华,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磨练自己的写作技巧。再回归到课本上,不妨让学生多加朗读、背诵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课文。例如,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对人物的描写手法是具有典型性的,教师可以带着学生一起赏析,并学着在自己的习作中加以应用。
  二、联系生活,从生活中汲取材料
  生活是包括写作在内的一切艺术创作的源泉,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包罗万象。作为一名学生,要注意观察并记录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平时注意多听多看多记,既要关注国内外发生的大事,又要注意留心身边的点点滴滴,通过上网、看新闻、读报纸,可以了解到自己平时接触不到的社会万象,而在课后与其他同学交流的时候,应当多加谈论各自的见闻。教师要充当一名引路人,把学生的关注焦点引到社会生活中,关注当前热点问题,从学校里每天发生的点点滴滴到寝室、食堂的细节和上学、放学途中的经历,以此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其思维变得缜密深邃,从而在写作时提高立意的高度,写出来的文章才有时代气息。例如,在以“最难忘的一次经历”为话题的作文中,学生讲述了自己第一次献血的经历,表达了对奉献精神的深刻理解。
  三、独立思考,让作文内容新颖
  思想是决定一篇文章价值的决定性因素,一篇好的文章除了有合理的结构安排和优秀的语言表达,更要有独具一格的思想内容。外在的修饰只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内在的思想感情才能赋予文章活跃的生命力。学生写作时的状态和态度,可以通过文章所传达出的思想看出。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提倡学生独立思考,对作文的话题、材料或题目提出自己独特的观点。构思时要深入思考,反复推敲,不要漫无目的地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文章完成后,教师要做好点评工作,指出学生需要完善和修改的地方,然后挑选出文章的闪光点给予夸奖,鼓励学生更上一层楼。只有得到了教师的肯定,学生才有信心去继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例如,有位学生不喜欢作文课,写出来的作文也只是敷衍了事,应付作业,毫无思想性可言,教师就要与之加强沟通,多加鼓励,在作文课上专门朗读他的作文,肯定他的进步,使其树立写好作文的自信心,一段时间后,这个学生的作文成绩明显提高,文章内容也有了他自己的思考。
  四、融入情感,表达真情实感
  写作文是学生的情感表达。要真实地表达自己情感的第一要义是要真实,在文章中要表达作者自己的真情实感,而不要胡编乱造。其次,要找到想要表达的内容。只有融入了自己真实的情感,才能够打动别人。由生活中产生的情感往往都是真实的。所以,应该从生活中寻找写作时想要表现的内容。作文教学的最佳效果就是学生能够用流畅的语言将生活中的真人真事写进作文里,并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才能使读者为之动容。例如,教师可以培养学生养成写日记的好習惯,记录下每一天所观察到的自然和社会现象,并记下自己当时的感受和想法,这些都可以用作理想的素材。要想写好作文,生活永远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头活水。因此,教师一定要指导学生用好这源头活水。
  五、拓宽视野,重视课外阅读
  课外书籍的主要作用,就是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学生获得美好的阅读体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教师要安排学生定期进行写作训练,要求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可以放宽写作题材上的要求,让学生自行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擅长的话题进行写作,写出富含个性的文章。语言大师吕叔湘先生在谈到语文教学时曾说:“那些语文学得好的没几个是天生的,反倒是看爱课外书的人比较多。”确实,阅读是一条连接学生和其他时空的桥梁,学生能够穿越时空,上追远古,下瞰未来,获得前所未有的生命体验。例如,学生去图书馆借阅古典名著,订阅一些优秀的文学杂志如《读者》《格言》《青年文摘》等,这都是加强课外阅读的有效途径。教师还可以定期组织朗诵比赛,鼓励学生把自己积累到的课外优秀作品介绍给别的同学,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学会分享,共同提高。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馆藏五件康有为信札的释读,并结合有关史料,对信札的发信时间、地点和当时的历史背景、人物史实进行一一考证,以还原民国初年康有为与弟子之间的来往及从事的政治
《辞海》对“典故”下的定义是:“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用典”亦即使用典故的简称,指对前人的语句、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的引用。它就是引古事、古人来比喻今事、今人以抒发情怀,是古代诗文中常见的一种写作手法。恰当地用典,可使诗文文情隽永,含蓄深刻。具体而言,用典主要有以下几种功能:  1.以少胜多  因为典故都有极强的概括性和浓缩性,所以用典能起到言简意赅、增强说服力的作用,能在少数
朱光潜在《作文与运思》中谈到:“定了题目之后,我取一张纸条摆在面前,抱着那题目四面八方地想。想时全凭心理学家所谓‘自由联想’,不拘大小,不问次序,想得一点意思,就用三五个字的小标题写在纸条上,如此一直想下去,一直记下去,到当时所能想到的意思都记下来了为止。这种寻思的工作做完了,我于是把杂乱无章的小标题看一眼,仔细加一番衡量,把无关重要的无须说的各点,一齐丢开,把应该说的选择出来,再在其中理出一条线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感到学生学得吃力、后劲不足,究其原因和学生阅读量偏少、写作训练不够科学等方面有关。笔者在教学工作中针对上述现象进行了细致深入的分析,并结合教学实践改进优化,开展了多读多练系列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提升。  一、“多读多练”对语文教学的意义  多读多练是指要求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多读书、读好书,多积累、多练笔,通过加大阅读量感悟体会、加大写作量熟能生巧的方式,有效提高学
本实验探索当文本中有两个情境模型时,读者是否会注意到两个情境模型的不同权重。实验结果表明,如果精细阐述强支持性语境以提高强支持性语境的激活水平,读者会即时产生因果性预
就本质而言佛教哲学属于境界形而上学之列,就境界形而上学的“学”来说,它不仅具有“学问”的意义,而且更重要的是具有“觉悟”的意义.僧肇哲学比较好地体现了这一特点.它首
塑造人物是创作的首要任务,一部好的文学作品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往往会给人留下深刻的、永不磨灭的印象。下面我就几篇经典的古诗文谈谈中国传统人物形象塑造给大家带来的视觉享受。  一、燕瘦环肥——细瘦中的丰盈,简约中的充实  中国传统中的人物刻画早在有创作开始就已存在。《山海经》中的精卫,《九歌》中的湘君,《诗经》中的怨女情郎、爱国志士等等,都是寥寥几笔,就勾画出了或幽怨,或阳刚,或愤恨的人物。虽是简笔勾勒
一直以来,偏远地区的乡镇学生写作能力要滞后于城市学校的同类学生。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指导学生扬长避短,利用广袤、丰富的地区资源优势和具有乡土色彩的生活特质,让学生们写出洋溢着真实的生活气息和地方韵味的作文。  一、学会观察,乡土萦绕于心  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我所在的老子山九年制学校位于淮河入湖口岸,依山傍水,秀丽的湖光山色迷人。学校的前身是清末有名的“犹龙书院”,也是一所拥有浓厚文化底蕴的百年
相较于初中文言文,高中文言文的难度无疑是突然间急速提升,这为教师与学生都设置了极大的阻碍。对于教师而言,高中文言文难度提升,学生的文言文水平仍处于初中阶段,两者之间衔接并不紧密,教学出现断层,许多教师以为学生所能理解的知识点学生却知之甚少,教学遇到瓶颈,若一切从头开始又将花费大量的教学时间,可谓得不偿失。对于学生而言,初中的文言文水平仍与白话文相接近,理解起来十分简单,而高中文言文却一下子步入了真
语文课程在九年义务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这是其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所决定的。平时的阅读教学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确保语文课程之地位。怎样实现课堂教学语文课程之地位呢?我想只有构建本真课堂,才能达到这一目的。  一、阅读教学本真课堂,学生感受力挺真实  学生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应当说是有其自身的感受。但初中学生往往在自身的阅读感悟中受着各种因素的牵制,其对课程文本的感受往往显得极不真实。首先是受教辅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