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偏科原因,找准应对策略

来源 :班主任之友·中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lyx8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为何偏科?
  一、内部归因
  (一)智力发展结构、节奏差异
  过去我们对人的智力认识只有高低差别,并没有认识到结构也存在差异。有人具有较高的运动天赋,能成为体育明星;有人具有很强的乐感,能在乐坛上占有一席之地;有人能言善辩,会成为出色的律师;有人是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型,理科学习有优势,易获高分;有人是形象思维型,适合写作、艺术工作;有的是管理型,有企业家的潜质……
  智力发展节奏也有差异,如常说的“开化晚”“大器晚成”等。
  (二)非智力因素
  1.认识偏激型
  学生不喜欢哪位教师,就不学哪门学科,从而导致偏科。中学时期是学生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交叉的时期。这一时期,学生的认识、感觉常常会产生偏差。
  学生和老师在阅历、社会经验、知识、看问题的视点等方面存有差异,加之性格、心态的个性差异,会导致学生和老师在同一情景下形成不同认知,有时甚至是相反的认识,这常常使得学生有可能不理解老师的正确行为,从而引起师生之间的误会甚至关系紧张、对立,最终导致学生出现叛逆——我不学你这学科了。
  随着年级的升高,有的学生发现,尽管自己付出了与别人一样多的努力,并且能力上与别人也相近,但在某些学科上得到的却是与别人不同的评价,这标志着自己在这些学科上学习能力不足。这时的他们努力观、价值观会悄然发生变化,认为经过努力取得好成绩的学生能力低,因为只有能力低的人才需要努力、刻苦学习。为了保护自我价值,他们宁可在某些学科上放弃努力,以避免自己的糟糕表现可能被归于低能力。
  还有学生认为某学科没有用就不学哪门学科,从而导致偏科。
  2.减压自保型
  有的学生感觉自己的学习很难达到家长或老师的要求,或过低估计自己的学习能力,从而产生学习压力,厌烦了学习。在这个压力感觉下,他想放弃学习但又没有胆量。这时他会抓住老师的一点问题,或自己找茬和某老师闹矛盾,借机不学习这一科,当他发现家长、老师拿他没办法,他感到这招很灵,他似乎找到了一种解脱的方法。紧接着他可能会如法炮制,波及各科的学习。可以说,这种情况下的偏科,只是表面的、暂时的现象,最后的结果将是厌学、不学。
  也有学生一旦成绩不好,就归结到他因不喜欢这个老师或不喜欢这门学科而不学习造成的,很自然地把责任推给别人(事)。
  3.暗示破坏型
  笔者在名师辅导网数学栏目里,常常看到孩子们失去自信的疾呼:“我是一个数学差生,老师帮帮我”“我学习数学很困难……”“我不是学习数学的料”,这种给自己定性的思维就是负暗示,对学习具有很大的破坏性。
  另外教师或家长总是不分场合数落学生的缺点,指责学生某科成绩差,久而久之深入到学生的潜意识中,强化学生向成人唠叨的方向发展。潜意识接到这些指令后,便会安排失败的程序,使某学科的成绩变得更差。
  一名法国药剂师说过:“意志力与想法发生矛盾时,想法永远大获全胜。”学习也是一样,当学生认为自己不是学习数学的料时,他可能采取的行动就是放弃数学学习。
  4.兴趣丧失型
  学生偏科往往也是由于“兴趣差异”造成的。有的学生没有自控能力,办事凭兴趣来,跟感觉走,还没深入进去就说自己不喜欢、没兴趣。
  偏科也有可能是兴趣遭到了破坏。人有着最强烈的学习欲望和潜能,这是人的天赋。可以说每个学生都不会天然地对哪一学科不感兴趣,之所以对某学科厌学,恐怕是兴趣受到了破坏。比如,升入初中后,偶尔一次数学考试没考好,受到家长或老师的指责,甚至是惩罚。这可能给学生学习数学带来心理上的阴影,从而破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结果造成学生的数学成绩更差,这又会招致家长或老师更严厉的打击。恶性循环,最后使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荡然无存,信心全无。
  二、外部归因
  (一)教师原因
  有一些教师以分取人、以貌取人、以家长权势取人、以家庭经济状况取人,对学生不能同等对待,一些被疏远、被厌恶、被打击、被歧视的学生对教师信任度降低,有的甚至与教师产生对立情绪从而不学这科导致偏科。这种师生间的对立教师是责任方。
  当然,如果班风不好,教师的威信不高,那些被喜欢、被关照的学生会被孤立,成为对教师不满学生的攻击和发泄对象,这种“不好过”的日子可能会导致一些“受宠”学生逃避而选择转学,而那些无法逃避的“宠儿”会选择远离教师,这种远离可能会以放弃这门功课的学习为代价。
  (二)家庭原因
  家庭的文化氛围,家长的喜好、专业、职业往往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学习走向,从而诱发偏科。
  学生的偏科往往还与家长的观点、意志有关。如一对调来北京工作的夫妻,他们上中学的女儿也随同转来北京,但因环境不适应,除英语成绩保持全班第一外,其他学科的成绩逐渐下滑,特别是数学下降得厉害,几乎退到后几名。这时夫妻共同作出了一个决定——截长补短,把女儿坚持数年的,每天英语学习的时间掐断,用来补习数学。结果期末考试,数学成绩不但没有上来,英语也退到中等。
  对策与建议
  教育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任何简单的方法都不会达到预期效果。笔者只能从认识、观念方面给出几种建议。
  一、理解学生,宽容等待
  虽然学校不容智能有差异的学生喘息,频繁考试,但是脑力的激发是长时间的,而且是不间断的。这就要求班主任、任课教师宽容等待暂时落后的学生,给他们以赶上来的时间。即便学生确因智能结构差异在某科上很难激发,那么逼他(她)的结果会更糟糕。虽然学段考试不等人,成绩在规定时间内不达标就是“差生”,但我们还是呼吁班主任、任课教师们对那些智能暂时落后的学生宽容一些吧!
  有人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学生的学习也有成本投入和收益(回报)问题。学生的学习收益(回报)当然就是分数了。当学生付出了最大的努力,却没有获得相应的收益,几次考试不理想,学生就会处于疲惫状态,从而丧失学习热情。与企业生产不同的是,当企业的收益小于成本投入时,企业可以选择停产或转产,但学生不存在这样的选择。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学生会从他感到最困难的某科开始表现消极、麻木,长久下去,必然导致偏科,直至全盘崩溃。   班主任、任课教师以及学校领导应该深刻认识“磨刀不误砍柴工”“欲快先慢”的道理,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的思想纵横驰骋,而不在意他们快点还是慢点。给那些偏科的学生以调节的时间,指导他们、等待他们赶上来,是最好的解决方法。
  二、引导学生自主阅读
  当前的学生学习的时间很多,然而总体学习结果却是每况愈下,偏科的、厌学的随年级的升高呈扩大态势。追究原因,学生的生命发展没有掌握在自己手里,怎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本能?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这样说:
  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这里指的是那些很艰难、很缓慢地感知、理解和识记所学的教材的学生:一样东西还没弄懂,另一样东西就该到要学了;刚刚学会这一样,另一样就已经忘记了。有些教师相信,要减轻这些学生的学习,只有把他们的脑力劳动的范围压缩到最低限度(有时候,教师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说:你只要读教科书就行了,不要去读其他的什么东西,以免分心)。这种意见是完全错误的。学生学习越感到困难,他在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越多,他就越需要多阅读:正像敏感度差的照相底片需要较长时间的曝光一样,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的头脑也需要科学知识之光给以更鲜明、更长久的照耀。不要靠补课,也不要靠没完没了的“拉一把”,而要靠阅读、阅读、再阅读——正是这一点在“学习困难的”学生的脑力劳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有一位姓特卡琴柯的优秀数学教师,他教的中学生就没有不及格的。这位教师的创造性劳动的一个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他善于合理地组织这里所说的这种阅读,通过阅读来发展学生的智力才能。特卡琴柯从五年级教到十年级,他教的每一个年级都有一个绝妙的小图书馆,里面有不止100种书籍,这些书都是以鲜明的、引人入胜的形式来讲述他觉得是世界上最有趣的一门科学——数学的。如果没有这些图书,那么他的某些学生是永远也不会达到及格的。例如,在教方程以前,学生们就读了几十页关于方程的书,这种书首先是些引人入胜的故事,讲的是方程怎样作为“动脑筋习题”在民间的智慧中形成的。问题不仅在于阅读能挽救某些学生免于考试不及格,而且在于借助阅读发展了学生的智力。“学习困难的”学生读书越多,他的思考就越清晰,他的智慧力量就越活跃。
  经过周密考虑地、有预见地、有组织地让学习较差的学生阅读一些科普读物,这是教师要关心的一件大事。实质上,在学校生活实践中称之为“对后进生个别施教”的工作,其要点正在于此。(《给教师的100条建议》苏霍姆林斯基)
  三、帮助学生补救兴趣
  对某科学习提不起兴趣或丧失兴趣的学生,我们建议培养或补救。教师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拓展法:如前所述引导学生多读书,随时都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生活也要拓展,在开阔的实践中,在接触和参与的活动中积极思考、展开联想、感受愉快,说不定何时、何种情景就能刺激学生引发兴趣。有的学生对英语学习无兴趣但爱好唱歌,那么就多唱一些英文歌曲,说不定就对英语学习产生了兴趣。有的学生爱表现,语言表达能力强,不妨从培养演讲能力入手提高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成功突破法:集中精力去扭转“不感兴趣”的学科。我们说兴趣不是天生就有的,是人参与活动、付出劳动而形成的一种情感体验。程鸿勋老师曾举例说,他的一个学生外语在班里倒数几名,原先总说自己对外语不感兴趣,后来在老师的帮助下,下决心改变自己。她用功、求教、动脑筋、想办法,付出不少心血。每次拿起外语时,她都暗示自己“我爱记、我能记”。
  讨论法:讨论最能展现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深刻性、独创性,讨论能调动学生的情感出现激情的场面。激烈的讨论和争论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若学校时间不富裕,家长也有能力,不妨借助家长力量,找一些书籍让家长和学生共同读一读,如科普读物、趣味数学、趣味物理,家长在茶余饭后与孩子共同讨论,也或对某一科学发明、某一高考状元、某一作家生平等话题进行讨论,说不定会有所触动而激发了他(她)的兴趣。
  综上所述,只有引导学生学进去,才有产生兴趣的可能。所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是把学生引进学习情景中来,帮助他(她)深入进去体会其中的乐趣。
  如果没人逼迫,学生以一种平常心态学习、读书,可能分数也不会高,但获取的知识信息会储存在潜意识内,厚积薄发,在今后的工作中也会发挥作用。
  四、问题的解决靠师德
  为什么提出师德问题?这是因为以上建议要做到哪一点都需要师德作保障。
  第一,因教师原因导致的学生偏科问题,不管是“偏爱”还是“软暴力”都需要教师规范职业道德,改变做法。对于教师因“工作失误”导致的学生偏科,我们认为仅一两次失误是不会造成学生“拒绝学习您这门功课”的,关键是教师没有对自己行为的后果和影响预先有估计,从而引起注意减少失误。失误后也不进行后续消除影响的工作。这些都需要教师的师德规范来消除。第二,学生偏科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多数情况下班主任无能为力,比如“频考”多数是政策问题,也有成绩优秀学生家长的诉求问题;又比如学生与任课教师的矛盾冲突问题、家庭社会问题等。这些问题班主任很难左右,通常情况下班主任对这些问题是不过问的,因为班主任人微言轻,过问常会引火烧身。道德义务告诉班主任这是一种“使命”是“应该做的”,有高度责任感的班主任会去也应该去尝试。比如协调师生、生生、家长与孩子的关系等。
  我们知道对班主任这样要求有点过分,实事求是地讲,班主任工作是中小学教育工作中最艰苦、最繁重、最累心的工作,多数班主任的工作环境很差,许多教师做班主任工作是出于无奈,不少学校是用评职评优高薪待遇吸引教师担当班主任工作的。但我们希望班主任用“良心”来选择自己的行为,无论有没有社会舆论的监督,都能自觉地承担起对社会对学生应尽的各项义务。
  (河北保定学院 王柏秋)
  (北京市第一七七中学 彭园静)
其他文献
“哎呀,这孩子又发脾气,真难收拾。”家长们往往会如此抱怨。“怎么办呢?这学生与人一言不和,就动起手来,真是头疼。”老师们也经常感到这样的无奈和愤怒。先哲亚里士多德说:任何人都会生气,这很容易……但是要找到适当的生气对象、掌握恰当的分寸、挑选恰当的时机、选择正确的理由、采取恰当的方式……就不那么容易了。有一些孩子正是在这些关键问题上处理不当才用拳头来说话——这就是我们所要讨论的学生攻击性行为。
期刊
很多问题学生攻击他人在于不能理解和体会被攻击者和关心自己的人的情绪和感受,即缺乏同理心。可以通过情绪训练来提高他们体察他人的情绪、理解他人的情感的能力。同理心培养的方法很多,有听故事、续编故事、角色扮演、游戏等。  刚分班的时候,第一次上班会课我就注意到了一个很帅气的男孩,穿一件红色的T恤,显得非常阳光。  新分的班级,当然需要班干部,由于同学们彼此还不熟悉,于是我从学习较好的学生中指定了几个班干
期刊
“从教十五年了,各种各样的学生也算见识过了,最令我头疼的就是有偷盗行为的孩子。这些孩子可谓是胆大心细,而且其宁死不屈的精神,可以与当年的地下党员相媲美……”大多数做过班主任的老师,都遭遇过班级失窃事件;如何解决学生屡偷不止的问题,也是让许多班主任头疼不已的事情。我们听过的一些经验,常常把重点放在如何侦破案件,抑或如何让学生主动承认错误上,不错,这确实可以通过某一次事件给学生以教训。但结果却是,偷窃
期刊
谈到学生偏科,就不可避免地会联想到美国管理学家彼得提出的“木桶理论”,引用到学生偏科的问题上,就需要学生“补短”。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木桶理论”可以另外诠释,如:木桶能盛多少水,取决于木板之间缝隙的疏密程度;斜着放置的木桶能盛多少水,取决于最长的木板。所以,又引申出另外一个话题:偏科的学生,扬长又何妨?于是,在如何指导偏科学生的问题上,出现了一个“矛盾”——扬长还是补短。根据我的经验,回答这个问
期刊
接纳学生的情绪  不在其中不流泪。偏科之苦,我很理解,因为我曾经有过,现在仍然继续着。记得读书时,对英语兴趣全无,上课努力控制自己不打瞌睡,因为我记得我是优秀生,优秀生是不能上课睡觉的,可是那种度日如年的感觉真的很不是滋味。老师和我自己都觉得这样不是个事儿,大学的梦想可不能毁在英语上,所以,我又花费了百分之九十的精力用在英语上。晚上失眠的话,就搬本英语看,看着看着瞌睡就来了。可是仍无力回天,高考英
期刊
偷窃是学生偏差行为中较为常见的一种,也是老师们处理起来较为棘手的问题。处理学生的偷窃事件有两个难点,一是案件本身的侦破;二是案件侦破后对当事人的处理和教育。之所以说是难点,主要是处理过程中既要考虑到学生个体的身心发展,也要照顾到群体的秩序与氛围;既要寻求问题的解决,又不能伤害到学生。社会上偷窃行为的处理相对简单,因为选择去偷的大多是因为好逸恶劳而又希望满足物质欲望的人,所以依法惩处即可。而学生的偷
期刊
偏科生我该如何关注你 很多学生都有偏科现象。家长和老师又着急又生气,工夫没少下,办法没少想,总是不见效果。这一科你怎么就是学不好呢?这种学生,也可以算是一种问题学生。其中有些学生,纪律、品德、学习态度不一定有什么问题,可就是学不好某门功课,这是怎么回事呢?  学生偏科,老师一般会选择紧盯偏科学生的学习和课堂表现。殊不知,对学生的关注,过了头,反招学生不待见;每个学生的情况不一,倘若教师的处理方式学
期刊
我们在担忧什么  早恋的花并不都像带刺的玫瑰那般美丽,离家出走,亲子失和,顶撞老师,扬言杀母,满身淤青,冲动自杀……这都是我们所不愿意看到的,也正是我们听闻早恋后担忧与害怕的,更是我们必须担心和重视的。  开学几周后,一老师向我反映欣雨和他班上的一名男生过往甚密,两人经常互通信件,甚至利用晚自习时间写信,很多语言也不是很健康……她可是我们二班老师眼中的“优等生”,同学们羡慕崇拜的“学习标兵”,如果
期刊
成绩短期大幅下滑的学生,很可能就有“问题”潜藏其中。当学生的异常表现通过成绩“浮出水面”,班主任及时找到学生成绩下滑背后的原因才是最重要的,才可能对学生实施有效的影响。  父母离世、离异、再婚等突发事件,对学生的负面影响不言而喻,很有可能导致学生的学习成绩产生较大幅度的波动。  一向乐观向上、勤奋好学的小星在期中考时成绩大幅度下滑,高一年级数次考试总成绩均为第一名的他已沦落为名副其实的“差生”。联
期刊
我在网上见到一篇关于早恋的文章,文章中有这样的话:  可能我们还没张嘴,孩子们就知道结果了——禁果不可吃!他说:偷吃的果子,别有滋味。你说:青苹果不好吃!他说:现在有一种苹果,颜色是青的,果实是成熟的。你给他男女分班,结果男生支着耳朵听楼上女生班的动静,女生也说没有男生的课堂真单调。你说离坏小子远点,她认为“坏”是一种活力、一种激情,叫“酷”。你威胁说敢和男(女)生好,打断你的腿(真打要负法律责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