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基于新课程标准及初中语文教材相关内容,围绕现当代散文文本来进行有关其阅读教学思路和方法的探讨。
关键词:初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41-288
现当代散文作为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而面对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应当积极探索并提出相关的优化策略。
一、注重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的协调
新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的双线组织,因此教材中的各单元均兼顾到了人文主题与语文素养两个方面,尽可能地做到二者的协调统一。人文主题强调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旨在呈现有趣又亲切的文本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现当代散文阅读教学应当充分借助单元的人文主题,通过多篇比较的形式来加深学生对于同类主题的认识。语文素养则强调通过多种不同的语文要素来进行学习和训练,而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人文主题,以语文素养训练形成感悟人文主题的方法,以人文主题来达成语文要素的落实。
1、品读语言,感悟思想
品读文本中的精彩语句或段落是现当代散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对此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如精读、默读、泛读等形式。在自由拼读过程中要关注到文本中表现手法的运用,了解常用的修辞手法,多体会同一种修辞手法在不同文本中的表达效果等等。基于以上目标,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先对教材的单元导语进行解读,了解有关人文主题的内容,从而初步把握单元的主题思想,这样再去到具体文本篇章中探寻其修辞和表现手法便可以做到有的放矢,最后大胆想象,与原文进行对比赏析。例如,在《春》中,文本中将春天比作“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和“青年”,对此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打开思维来表达自己对于春天的认识,学生可能会将春天比作是百花盛开的繁华世界,也有的学生会觉得春天是莺歌燕舞的自然天堂。类似的修辞运用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激活,如此便可为接下来的品读环节打好基础。接着,从三个句子中来捕捉到“娃娃”“小姑娘”与“青年”的特征,然后结合本体与喻体进行分析,感受作者的情感表达。
2、主要内容,落实思想
教师要详细解读单元文本中蕴含的人文主题思想,如此才可以抓住关键词句和主要内容来引导学生进行体会。例如,在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单元选取了“小人物”的平凡故事一组,来引导学生感受其身上的优秀品质。其中的语文要素涉及到了熟读精思,以及注重从标题、详略安排和角度选择等方面来把握文本重点,从开头、结尾和反复、特别处来发现关键点,体悟文本意蕴和内涵。如《老王》中,教师可以通过文中“带送冰块,车费减半”“免费载病人看病,拿钱后不放心”“改装三轮车,为客人着想”“临死为‘我’送来了香油和鸡蛋”这几件事来引导学生分析老王的性格特征,以把握关键词句和主要时间内容的方式来完成对文本人文主题思想的落实,推动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的协调发展。
二、强调阅读方法的活用
阅读的本质是“读”,而掌握多种阅读方法有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积淀。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培养学生语用能力,丰富语言积累、形成语言”的任务,而基于新课改之后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也更加强调精读与略读的有机结合。那么在学习迁移理论的指导下,教师应当通过对多种阅读方法的研习来帮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1、字斟句酌
现当代散文中常会有一些难懂的点,而这些点又常常是文本中的重要内容,教师在面对学生无法回答问题的情况时,应当进行反复讲解,引导学生去到文本语境中仔细推敲,从而升华阅读和审美体验。例如,在《秋天的怀念》中,从文中的几个“悄悄儿”来品味作者对于母爱的表达。思考“读下面的话,比较使用‘悄悄’与不使用的效果,谈谈自己的理解。”如“……母亲就悄悄儿地多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回复沉寂,她又悄悄儿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她又悄悄儿地出去了,她出去了就再也没有回来。”通过反复读与替换词的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这段话的含义,读懂其中蕴含的伟大母爱。
2、精读与略读
略读在现当代散文阅读教学中是基于掌握精读的前提下进行的,所以精读就是在略读过程中进行的抓重点式阅读。那么在现当代散文阅读中为了更加详尽地掌握文本内涵,就需要采用精读的方式,而如果是为了快速地把握和了解文本整体思路,则需要适机的略读。两种阅读方式虽然在类型上有所差别,但却都朝向同一个目标。
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散文的文本特征来制定教学路线,可以很好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而学生也可以在略读中学会如何适机使用精读来形成自己的阅读习惯和方法,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难题,真正实现学习的自主性。比如借鉴《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的阅读方法来讲解《最苦与最乐》,让学生在阅读新文本的过程中回顾之前用到的人物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再分析后者在塑造人物形象时用到的技巧,最后归于情感分析,实现整体性的阅读能力提升。
三、一般阅读能力各要素的有效配合
新课程标准中强调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而阅读教学也应当以自主阅读为主,避免盲目的读,在阅读方法的选择上也不需要局限于某一种文体,真正着眼于一般阅读能力的形成。通过分析课程标准与教材可以发现,七年级的文本侧重于对学生一般性阅读能力的培养,如整体感知、概括中心、理清思路等等。而八年级则侧重于对文体解读能力的培养,类似于七年级的培养方法,八年级同样强调借助语文实践来实现学生文体解读能力的提升,在实践中吸收,在实践中内化。
基于初中语文阅读能力的建构序列,教师应当注重一般阅读能力各要素之间的协调,关注到整体感知与品析关键词句等细节之间的配合。例如,在《说和做》和《藤野先生》中,两篇散文都可以从整体感知和中心概括上来推动学生对于其语言特色的品味,可以感受到其中的各个要素是相互作用的。首先从宏观上把握文本的重点字词及背景,完成段落层次的划分,其次再结合文本体裁类型选择相应的教学策略,随机应变处理好整体之间的各要素相互作用。
综上所述,教师要做好阅读的榜样,不仅要让学生喜爱上阅读,还应当通过自身的魅力来感染學生。本文尤其对于阅读教学中的一些语言现象、文本的内在表达等方面还有诸多不足,但需要明确的是教材中的每一个单元、每一课都有各自的重点,阅读教学不应该将其分裂,而是要做到整体化教学,尊重学生的个性化体验,在阶段性的再现与训练中帮助其形成属于自己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郭光兰,朱敏涛.一字未宜忽 语语悟其神——初中语文散文教学语言品味策略初探[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8(32):37-38.
[2]葛俊宗.浅谈初中现代散文课堂阅读教学[J].考试周刊,2018(88):58.
[3]柏林山.初中语文现代散文阅读教学的优化策略初探[J].新课程导学,2018(28):66.
关键词:初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41-288
现当代散文作为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而面对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应当积极探索并提出相关的优化策略。
一、注重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的协调
新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的双线组织,因此教材中的各单元均兼顾到了人文主题与语文素养两个方面,尽可能地做到二者的协调统一。人文主题强调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旨在呈现有趣又亲切的文本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现当代散文阅读教学应当充分借助单元的人文主题,通过多篇比较的形式来加深学生对于同类主题的认识。语文素养则强调通过多种不同的语文要素来进行学习和训练,而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人文主题,以语文素养训练形成感悟人文主题的方法,以人文主题来达成语文要素的落实。
1、品读语言,感悟思想
品读文本中的精彩语句或段落是现当代散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对此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如精读、默读、泛读等形式。在自由拼读过程中要关注到文本中表现手法的运用,了解常用的修辞手法,多体会同一种修辞手法在不同文本中的表达效果等等。基于以上目标,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先对教材的单元导语进行解读,了解有关人文主题的内容,从而初步把握单元的主题思想,这样再去到具体文本篇章中探寻其修辞和表现手法便可以做到有的放矢,最后大胆想象,与原文进行对比赏析。例如,在《春》中,文本中将春天比作“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和“青年”,对此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打开思维来表达自己对于春天的认识,学生可能会将春天比作是百花盛开的繁华世界,也有的学生会觉得春天是莺歌燕舞的自然天堂。类似的修辞运用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激活,如此便可为接下来的品读环节打好基础。接着,从三个句子中来捕捉到“娃娃”“小姑娘”与“青年”的特征,然后结合本体与喻体进行分析,感受作者的情感表达。
2、主要内容,落实思想
教师要详细解读单元文本中蕴含的人文主题思想,如此才可以抓住关键词句和主要内容来引导学生进行体会。例如,在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单元选取了“小人物”的平凡故事一组,来引导学生感受其身上的优秀品质。其中的语文要素涉及到了熟读精思,以及注重从标题、详略安排和角度选择等方面来把握文本重点,从开头、结尾和反复、特别处来发现关键点,体悟文本意蕴和内涵。如《老王》中,教师可以通过文中“带送冰块,车费减半”“免费载病人看病,拿钱后不放心”“改装三轮车,为客人着想”“临死为‘我’送来了香油和鸡蛋”这几件事来引导学生分析老王的性格特征,以把握关键词句和主要时间内容的方式来完成对文本人文主题思想的落实,推动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的协调发展。
二、强调阅读方法的活用
阅读的本质是“读”,而掌握多种阅读方法有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积淀。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培养学生语用能力,丰富语言积累、形成语言”的任务,而基于新课改之后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也更加强调精读与略读的有机结合。那么在学习迁移理论的指导下,教师应当通过对多种阅读方法的研习来帮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1、字斟句酌
现当代散文中常会有一些难懂的点,而这些点又常常是文本中的重要内容,教师在面对学生无法回答问题的情况时,应当进行反复讲解,引导学生去到文本语境中仔细推敲,从而升华阅读和审美体验。例如,在《秋天的怀念》中,从文中的几个“悄悄儿”来品味作者对于母爱的表达。思考“读下面的话,比较使用‘悄悄’与不使用的效果,谈谈自己的理解。”如“……母亲就悄悄儿地多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回复沉寂,她又悄悄儿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她又悄悄儿地出去了,她出去了就再也没有回来。”通过反复读与替换词的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这段话的含义,读懂其中蕴含的伟大母爱。
2、精读与略读
略读在现当代散文阅读教学中是基于掌握精读的前提下进行的,所以精读就是在略读过程中进行的抓重点式阅读。那么在现当代散文阅读中为了更加详尽地掌握文本内涵,就需要采用精读的方式,而如果是为了快速地把握和了解文本整体思路,则需要适机的略读。两种阅读方式虽然在类型上有所差别,但却都朝向同一个目标。
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散文的文本特征来制定教学路线,可以很好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而学生也可以在略读中学会如何适机使用精读来形成自己的阅读习惯和方法,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难题,真正实现学习的自主性。比如借鉴《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的阅读方法来讲解《最苦与最乐》,让学生在阅读新文本的过程中回顾之前用到的人物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再分析后者在塑造人物形象时用到的技巧,最后归于情感分析,实现整体性的阅读能力提升。
三、一般阅读能力各要素的有效配合
新课程标准中强调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而阅读教学也应当以自主阅读为主,避免盲目的读,在阅读方法的选择上也不需要局限于某一种文体,真正着眼于一般阅读能力的形成。通过分析课程标准与教材可以发现,七年级的文本侧重于对学生一般性阅读能力的培养,如整体感知、概括中心、理清思路等等。而八年级则侧重于对文体解读能力的培养,类似于七年级的培养方法,八年级同样强调借助语文实践来实现学生文体解读能力的提升,在实践中吸收,在实践中内化。
基于初中语文阅读能力的建构序列,教师应当注重一般阅读能力各要素之间的协调,关注到整体感知与品析关键词句等细节之间的配合。例如,在《说和做》和《藤野先生》中,两篇散文都可以从整体感知和中心概括上来推动学生对于其语言特色的品味,可以感受到其中的各个要素是相互作用的。首先从宏观上把握文本的重点字词及背景,完成段落层次的划分,其次再结合文本体裁类型选择相应的教学策略,随机应变处理好整体之间的各要素相互作用。
综上所述,教师要做好阅读的榜样,不仅要让学生喜爱上阅读,还应当通过自身的魅力来感染學生。本文尤其对于阅读教学中的一些语言现象、文本的内在表达等方面还有诸多不足,但需要明确的是教材中的每一个单元、每一课都有各自的重点,阅读教学不应该将其分裂,而是要做到整体化教学,尊重学生的个性化体验,在阶段性的再现与训练中帮助其形成属于自己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郭光兰,朱敏涛.一字未宜忽 语语悟其神——初中语文散文教学语言品味策略初探[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8(32):37-38.
[2]葛俊宗.浅谈初中现代散文课堂阅读教学[J].考试周刊,2018(88):58.
[3]柏林山.初中语文现代散文阅读教学的优化策略初探[J].新课程导学,2018(2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