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怎样体现“语文味”

来源 :南北桥·教学探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tt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候诊案例
  
  【案例一】《散步》教学片段
  师:“我”的一家究竟上演了一幕怎样动人的散步图呢?下面请每一大组分别推选四个演员上台表演,其他同学作好评判工作,然后评选最佳演员。
  于是,每一大组各推选四名学生,有的演“我”, 有的演“我”的妻子,有的演“我”的儿子,有的演“我”的母亲,然后一组组上去,煞有介事地表演一番,因为动作、表情等方面的原因,搅得底下的学生发出一阵阵笑声。一时,教室里人头晃动,你来我往,好不热闹。
  【案例二】《愚公移山》教学片段
  师:愚公愚不愚?你怎么看?
  (学生四人一组,教室里人声鼎沸。一会儿,老师让学生安静下来,然后各个小组代表站起来发言。)
  生1:愚公不必搬山,应该成立太行王屋旅游公司,发展旅游事业……
  (生大笑。)
  生2:愚公应该有更聪明的方法,可以开隧道,不必千里迢迢地搬山倒土。
  生3:愚公可以利用太行王屋二山种果树,卖水果赚钱!
  ……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很有创意,大家鼓掌,向他们学习!
  【案例三】《月亮上的足迹》教学片段
  (师先放美国人第一次登上月球的录像。)
  师:那么,载人宇宙飞船登上月球的过程是如何的呢?请四人小组讨论一下,画出示意图。
  (生开始热热闹闹地讨论,然后小组的代表交流讨论的结果。师用多媒体展示飞船登月的过程示意图。)
  师:宇宙飞船的工作原理又是什么呢?
  (学生再讨论,再交流,师再用多媒体展示。)
  至于本文作为说明文阅读的知识点,如语言的准确性,说明顺序的选择、说明内容详略的安排等,老师很少提及。
  
  诊断分析
  
  语文课要突出语文教学自身的特点,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要让学生通过语文实践,在把握语文这一最为重要的交际工具的同时,不断丰富自己的人文精神。它是语文教学应该具有的一种特色,也是语文教学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然而,在当下的一些教学设计中,甚至在一些“公开课”、“示范课”、“竞赛课”上还是经常会出现一些少了“语文味”的课。
  有些语文课,教师十分热衷于角色表演。近几年表演法很盛行,逐渐成为一种教学时尚,不少教师竞相使用,乐此不疲。我们说,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人物角色,有时也许能够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使教材内容迅速形成表象,以利于学生深入理解文本世界,并获得真切的体验,还能够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感到轻松愉快。但是,我们发现,表演法真正成功的很少。有的老师不看文体,不看课文内容,只管让学生表演,结果弄巧成拙,不只是老师落下华而不实之嫌,更主要的是害了学生,45分钟在学生的哄笑声中流逝,而他们得到的却很少很少。有的老师,在表演前没有很好地指导学生研读文本,也不组织学生结合研读文本的体验开展评价,“表演”与读文完全脱离了关系。这种问题,我们概括为“以演代读”。案例一中,老师让学生分组进行表演,气氛是活跃了,然而,《散步》的严谨而又多变的句式特点,深沉而又浓郁的情感氛围,强烈而又举重若轻的使命感却并未在本堂课中进行必要的分析与展开,这堂课完全失去了“语文味”。
  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于是,课堂讨论又成了一种时尚。讨论本是好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口头表达与明辨是非的能力。于是,在有些老师的教学设计中,全班讨论、大组讨论、小组讨论,一应俱全,甚至以为“无讨论不成好课”。最关键的问题是,讨论的目的,不是为了深化对课本的阅读体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不是围绕“语文任务”来组织讨论,而是为讨论而讨论,只管让学生“放野马”,使课堂讨论全然失去了语文味。例如案例二中,“愚公愚不愚”的问题设计本身并没有什么大错,问题是在讨论中,教师没有引导学生从文本出发思考问题,老师也没有进行及时的引导、点拨,致使学生讨论的内容完全游离于“愚公精神”之外,该讨论的问题没有讨论,该明确的没有明确,该完成的教学任务没有完成,课堂教学处于一种低效状态。当学生的讨论游离于文本之外,教师不但不加引导,反而大加肯定,对学生起到误导的作用。
  从教学设计的角度说,语文课缺少语文味很重要的原因,恐怕与没有处理好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有关。这又有各种不同的表现,主要是片面强调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忽视“工具性”,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提到不适当的位置,以至于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思品课、历史课。案例三让我们误以为这是一堂天文知识课,而不是一堂语文课。本文作为说明文阅读的知识点,如语言的准确性、说明顺序的选择、说明内容详略的安排等,老师却很少提及。
  
  借鉴案例
  
  【案例四】《我爱这土地》教学片段
  (教师引导学生朗读品味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中末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生1读得平淡。师请生2点评。)
  生2:他最主要的是缺少情感,缺少一种泪水含在眼里的深挚爱国情。
  师:说得真好,你有这种情感吗?
  生2(摇头回答):没有!
  师:那么,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教师播放日本侵略我国东北,以及屠杀我国同胞的画面。)
  师:艾青写此诗正值祖国母亲惨遭蹂躏时,画面上就是当时的局部情况。下面,我们再请一位同学来读读这句诗。
  (学生情绪高昂,纷纷举手。)
  (生3读得富有情感。师再请生2来点评。)
  生2:他读得很有感情,但是他对朗读的停顿、重音处理还不是很好。
  (师就势引导,学生展开了对语气、语势、停顿、重音等朗读技巧的讨论。学生纷纷试读、纠正,再配合背景音乐齐读,课堂呈现高潮。)
  【案例五】《纸船》教学片段
  生:“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中的“流”字能否换成“漂”字?
  生1(思考片刻):我认为用“流”字好,“流”表明有明确的方向,而“漂”却是漂泊不定,是没有明确的方向的,文中作者的思念是有明确的方向的,是母亲的身边,而且,我还觉得“流”的速度要比“漂”的速度快,更能体现作者思念母亲之切,希望纸船能快些到达母亲身边。
  生2(反驳):纸船是作者情感的寄托物,我觉得用“漂”字更能体现作者在海上漂泊多日的那种漂泊不定的感觉。
  (生争执不下)
  师:诗歌是情感的产物,用哪个词,不用哪个词,这与作者当时的情感是密不可分的。冰心写这首诗选用“流”而不用“漂”,大概也是与她当时的情感有关的吧,是更侧重于表达自己的漂泊不定之感,还是侧重于表达强烈的思母情绪。
  生(齐声):当然是侧重于表达强烈的思母情绪。
  (学生豁然开朗)
  【案例六】《风筝》教学片段(陈钟梁)
  师:当“我”发现小弟弟“苦心孤诣”做出风筝时,“我”怎么了?
  生:伸手折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
  师:这里是连续的三个动作。“折断、掷、踏扁”,恶狠狠地,然后,傲然出去了。“傲然”是什么意思?这个“傲”你们会组词吗?
  (生解词,做组词练习。)
  师:请大家拿出纸来,写一句话,把小兄弟“绝望地站在小屋里”的心情写出来。
  (老师关注地走进学生中,片刻,有学生站起来……)
  生1: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沮丧地低下头,泪还是不听话地流下来。
  生2: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原先水灵灵的大眼睛变得暗淡无光,他紧咬着嘴唇,不让自己哭出来。
  师:写得真好。
  
  点评指引
  
  语文课须具有浓厚的“语文味”。那么什么是“语文味”?简而言之就是要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最基本的是不折不扣地在课堂上体现“三味”:“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圈点勾画、批注书写”的“写味”。
  读味。“读”是学习语文的最好方法。几千年来,中国百姓都把孩子上学叫做上学读书,它强调的
  是“读”。识字、读书、做文章,中国古代教育就干这三件事。我们应该给学生营造一个多读书、读好书的氛围,读要贯穿教学整体。语文教学中,对文章的感知靠读,感悟靠读,理解靠读,情感的熏陶也靠读。语文味是读出来的,反复地读、思考着读、美美地读。让学生通过听(听老师范读)、看(默读)、读(出声朗读,多种形式的读)等途径,从整体上感受语言,在读的过程中逐步感知与理解文章。从而形成正确的语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案例四中,老师借助多媒体的氛围渲染,通过学生的互相评价,以及朗读技巧的点拨,引导学生不断地朗读,一步步体会诗人“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中表现出来的深沉的情感。情感体会到位了,对整首诗歌所表现的主题思想也就理解了。语文课上要书声琅琅,书声琅琅本身就是“语文味儿”的重要体现。
  品味。于漪老师认为“语文课就得咬文嚼字,该教的语文知识就得让学生掌握,通过对语言文字理解与应用的扎扎实实的积累,提高语文能力。语文课就是要和语言文字打交道,通过对语言文字的诠释、识别、辨认、理解、探究,感受作品的丰富内涵,领悟作者深寓其中的思想、见解、品德、情操。”语文课要关注语言文字,所有教学细节无一不是由文本的语言文字引发,并紧紧围绕语言文字展开。重视语言文字的赏析,就能有效引入对文本思想、情感、形象、韵味的感悟。课文中的语言就像沙滩上的一颗颗贝壳,是那么丰富;又像一颗颗发光的钻石,是那么精美,那么引人入胜;还像一杯杯龙井茶,耐人寻味。丰富、精美、耐人寻味的语言怎样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田?靠品——品词赏句!语文课堂因为有了品词赏句,文章才能真正被理解、感悟和鉴赏;课堂才不会显得浮华、浅薄;学生才能更好地读出味道来。在课堂中品词赏句应该要像竹石一样“咬定青山不放松”。案例五是一个很好的“对比品析”的范例。“对比品析” 是我们常用的一个方法,因为学生在不同词语、不同句式、不同语序的比较中,能发现课文中语言运用的妙处,语文味就能得以体现。
  写味。“读味”与“品味”,是指动口动脑;语言味之获得,更需要动手。现在的课堂中,学生动手已经很少了。语感能力的培养,终究是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 “特别是读写基本功。语文水平主要看读写能力,尤其是写的能力。”(朱作仁教授语)案例六中,老师非常重视语言的运用,重视写的作用。老师请学生拿出纸来,写一句话,把小兄弟“绝望地站在小屋里”的心情写出来。看似不经意的一笔却体现了语文教学要重感受、重领悟、重积累、重运用的思想。
其他文献
候诊案例  【案例一】《质量守恒定律》四个实验方案教学设计(1)  在学生对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做出猜想后,教师立即组织全班学生动手分小组实验,做一个分析一个,学生连续做了四个探究实验。整堂课学生不断动手操作,时间安排十分紧张,使得活动与探究过程中出现的许多问题教师未来得及作及时、充分的评价,学生的讨论也显得不是十分充分。  【案例二】《质量守恒定律》四个实验方案教学设计(2)  学生先对反应
期刊
“有目的有计划地寓德育于学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中学德育大纲》等文件中早就明文规定过。而且新课程所倡导的“三维目标”又进一步提出,教书育人是学校的根本任务,学科德育是教书育人的本质反映,这些都已成为不少教师的共识。可是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一些教师虽然也能按照课程标准和德育大纲的要求,在各章节的教案中明确地写上了德育目标,但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或者更多地关注
期刊
候诊案例  【案例一】《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教学片段  这是某区青年教师评优课活动中一节课的教学片段。  ……  师:(演示实验结束)为什么烧杯中的水会倒流入集气瓶中,并且约占集气瓶体积的五分之一?  生:因为红磷燃烧消耗了集气瓶中的氧气,导致集气瓶内压强减少,同时也说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  师:回答得真好!请同学们鼓掌。(掌声响起,同时老师通过多媒体给了学生一个卡通图像“你真棒!”)
期刊
候诊案例  【案例一】《溶液计算题复习课》教学片段  ……  例题:100g某硫酸溶液与6.5g锌恰好完全反应。请计算:  ①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②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教师一边板书,一边告诉学生每一步的解题思路及注意事项……随后又针对该类型题目进行了课堂练习。)  ……  师:下面请同学们自己再来练习一题。  课堂练习:  某化学兴趣小组从某地采集到一块石灰石样品
期刊
可以说,有效教学与成功德育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学生掌握了知识和技能,发展了智力和能力,就会使他们的思想和观点建立在更加牢靠的科学基础上;而学生的正确思想和观点的形成,则有利于他们更好地去掌握知识和技能,更好地发展智力和能力。换言之,德育以知识为传播载体,没有德育因素的知识,就不是真知识,德育以一定的认识为基础,德育绝对不能建立在愚昧无知的基础上,没有知识,就不可能有对德育的深刻认识,其道德水平也会受
期刊
候诊案例  【案例一】难道试卷讲评课就真的没有什么可听的了吗?  一次准备去听随堂课,某教师急忙跟我说:“真不巧,今天是试卷讲评课,无非是说说这次测试情况,分析一下试卷中存在的问题,再指导学生订正,没有什么可听的,你就不要听课了。”但是,在商量之下,我还是走进了课堂。  现摘录如下部分教学片段:  师:昨天我们进行了测试,由于时间比较紧张,老师没有全部批改完(有的学生比较失望),现在我们开始分析试
期刊
如今在学校教育中通用的“德育”一词,所表达的往往是“德育”的广义含义,也可以说它实际上是狭义的“教育”。而所谓教学的“教育性”,实际上就是指德育在完成教人做人的总目标和完成支持智、体、美诸育具体任务这两个方面的实际作用。正如杜威所言:“从词源学来说,教育这个词恰恰就是引导或教养的过程。”如果说,一切教育行为和一切教育活动,对人的品德形成和发展都有某种影响,不是积极的正面影响,就是消极的负面影响;不
期刊
德育是学校的核心和灵魂,它将贯穿学校整个日常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这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做到“在校即为师,教书须育人”,也就是说,德育工作不仅仅是学校政教处和班主任的任务,而是要让学校的所有教师都成为德育工作者。    一、强化德育意识:做高于“经师”的“人师”    一谈到德育,一些教师仿佛就认为只要上好思想品德课、搞好德育活动就足以了,即认为德育和智育可以分开独立地施行,把教学与德育看
期刊
一、循序渐进的原则    德育内容本身是一个多层次的整体结构系统。教材的知识也是一个由浅入深的整体结构系统。因此,以教材和课堂教学为载体的学科德育,也是由浅入深地构成德育的层次系列之一。即德育内容是分层次地贯穿在各学科的各个阶段的,尽管有不少内容反复出现,但不同阶段的侧重点、深广度的层次要求是不相同的,教师不能将其视之为简单的重复,实际上是由浅入深、螺旋上升的整体德育体系。同时又由于学生的身心发展
期刊
候诊案例    【案例一】《最后一课》教学片段   (教师带领学生分析领会课文中小弗郎士这一人物形象。讨论正热烈进行中。)  生:我认为韩麦尔先生对小弗郎士的思想影响是很大的。  师:韩麦尔老师这个人物你们觉得怎么样?  (学生片刻愕然后,急忙翻书。)  生1:我认为韩麦尔先生是位好老师,因为他非常热爱自己的祖国。  生2:我认为他不是个好老师,因为他常常让学生丢下功课去替他浇花,他去钓鱼的时候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