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让闲暇不再“孤读”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bytot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丽的校园里,回廊间、草地旁、摇椅前总能看到徜徉在书海里的孩子们。曾几何时,我们悄然间播下了闲暇阅读的种子,让学生的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瞧着学生沉醉在文字世界的“孤读”模样,一些想法油然而生:一个人封闭的阅读感知太过单一,学生在个体的闲暇阅读中汲取不够,闲暇的交互锻炼也太少……如何引领学生主动、自由地分享,让他们的闲暇不再“孤读”呢?我们开始了新的尝试:
  一、意趣分享——碎片化时间的自由展示
  布鲁纳认为: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本身内容的内部兴趣。儿童文学作品往往具有鲜明生动的视觉形象和自由飞扬的想象,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深受学生喜欢。
  学生拥有许多碎片化的闲暇时光,在这样的时间里,他们喜欢进行闲暇阅读后的即兴分享。在老师的适时鼓励下,学生约上自己的好伙伴,开始了自由展示。
  闲暇大课间,来到低年级的摘星楼,看到学生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聊起了最近正在读的书。一开始,他们似乎有些腼腆,不知道该如何表达。成長需要等待,而这等待并不是那么漫长。很快,学生自己商量出了许多简单公平的方式——石头剪刀布。于是,学生的情绪被调动,阅读分享充满着童趣。
  场景一:故事演绎——“快乐小猪”
  这是一群《小猪变形记》的小粉丝,此时此刻七岁的刘子君同学正扭动着身体,用幽默、滑稽的语言给伙伴们演绎着小猪的所作所为。身边的六七个伙伴哈哈大笑,并主动加入到角色的自由对话之中,快乐的嬉闹表演中,“一群调皮的小猪仔”完成了绘本故事情节的交互分享。
  场景二:游戏拓展——“寻找贝尼”
  贝尼去了哪里?贝尼正在干什么呢?他怎么去的?船是怎样沉没的……在老师与学生对话互动后,学生商定用表演的方式进行展示,在小组内简单分工后,海岛奇兵们出发啦——
  很快,他们就沉醉在快乐的游戏场景中:他们有的像超人一样伸直双臂快乐滑行;有的像小战士一样筑“战壕”研“战术”;有的像孙大圣一样抓耳挠腮、“腾云驾雾”……在贝尼的陪伴下,学生重温着美好的时光,把《贝尼都会干什么》这一绘本中的美好时刻永远珍藏在彼此的心中。
  场景三:模仿延伸——“我
  爸爸”
  国际安徒生大奖得主安东尼·布朗的《我爸爸》充满着浓浓的父子深情。爸爸强壮、温柔、诙谐、有趣。学生在之前的阅读交流中已经完成了自由读、互相猜、快乐说的分享过程。这会儿,闲雅亭里的学生正依偎在美丽的曹老师身边聊“我妈妈”“我同桌”“我哥哥”,王梓同学还带来了新的绘本《我妈妈》……
  “让孩子更像孩子。”闲暇阅读分享过程中,学生自主地在碎片化时间里自由展示,或闹,或笑,或天马行空地自由想象。他们在快乐、自由中激发了兴趣,释放了情感,提升了能力。
  二、策略分享——重组后的
  主题呈现
  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有着不同的阅读感受,他们在与伙伴分享时都会经历一个再创造的过程。这时候只要给他们更多自由的舞台与时间,学生就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将碎片化的感知重组,进行策略分享。
  如在经典作品的阅读分享中,学生不断地思考、讨论、尝试后形成了他们的主题分享。每周的闲暇活动时,他们还主动邀请老师和家长参与,主题分享也变得越来越有内涵。
  (一)个性“人物秀”
  优秀儿童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往往丰富多彩、充满个性,学生在闲暇阅读分享时往往喜欢对书中的人物进行赏析。
  四年级的学生读了梅子涵的《戴小桥全传》,认识了一群淘气男孩:“他们每一天都哇啦哇啦,打打闹闹,来回奔跑,尘土飞扬,开心得要命!”学生从书中找到了自己的身影,书里的故事就发生在身边……
  经过细致的筹划准备,星期五的闲暇大课间,有趣的“人物秀”开始了。戴小桥、汪小中、林晓琪、马儿帅、杜家严、曹迪民、毛小弟(戴小桥的班主任兼哥们儿)……一一登场亮相,这些书中的人物呈现在学生面前,一言一行,一颦一笑,诠释着不同人物的不同个性。学生在这样的主题分享中牢记人物“个性符号”,感悟着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
  一石激起千层浪,更多的学生跃跃欲试。六一儿童节,“我型我秀大家乐——经典阅读人物秀”活动新鲜出炉。瞧,英姿飒爽的孙悟空、憨态可掬的猪师弟来了;摇着羽扇的诸葛亮来了;青铜牵着她的葵花妹妹也来了……
  童年的闲暇时光不就应该是这样的吗?有时搞怪,有时乖巧;有时马虎,有时认真;有时异想天开……当分享变成一种习惯,闲暇阅读也就衍生出了无限的乐趣。
  (二)精彩故事会
  闲暇阅读让学生走进了越来越多的文学作品,学生在阅读中开阔了视野,作品中的许多故事情节让学生津津乐道。在闲暇时光里,他们尝试着将自己喜欢的故事情节演绎出来,他们自己是编剧、导演、演员……
  在《西游记》的主题分享中,学生的“精彩故事会”把大家又一次带进了一个奇妙绚丽的神话天地。瞧,孙悟空喝光了为蟠桃盛宴准备的仙酒,正惬意地打起了“醉拳”……学生俨然进入了那个情境,带着自己对故事的理解,手舞足蹈、欢呼雀跃。接下来的《三借芭蕉扇》被学生演绎得诙谐、有趣,而在《真假美猴王》的故事表演中,两个美猴王更是唇枪舌剑,将猴王的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
  “故事会”的分享形式是自由的,可以情境再现,可以现场讲述……闲暇时,伙伴们三五
  一群,对这样的阅读交流乐此
  不疲。
  (三)优秀作品展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不同的学生一定也没有完全一样的阅读收获,阅读的分享也必然不尽相同。语言、表演的形式备受欢迎,文字、图画的展示方式也逐渐“流行”。
  《闲园小读》:为了给学生更多的展示机会,引领不一样的展示方式,我校的语文老师设计了学生闲暇阅读的展示小本《闲园小读》。
  《闲园小读》每学期一册,根据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特点设有名著经典的推荐专栏、优秀作品的知识小卡、学生阅读的成果档。学生阅读名著和经典之后可以在《闲园小读》中完成“读后感”“阅读小报”“人物卡片”……闲暇时分,学生可以自由地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在“阅读墙”的插袋里、阅读角的展台上,自由观看、自主交流自己的阅读所得。   在教师的指導下,学生闲暇阅读时尝试着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文章的结构直观地展现出来。阅读分享时,思维导图帮
  助学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阅读
  收获。
  “人物秀”“故事会”“作品展”……多样的自由分享形式让学生乐于表达,勇于展示。学生享受到了阅读、交往、展示的快乐,不再“孤读”。
  三、创意分享——延展性的阅读推送
  学生拥有一定量的阅读之后,教师根据本班学生的前期阅读基础,有意识地把群书阅读纳入闲暇阅读推荐。我们围绕主题精选作品,选择的过程重在师生的共同建构,达成共识。上一学期,我们给出的群书推荐目录包括张乐平的“三毛”系列、黑柳彻子的“小豆豆”系列、曹文轩的纯美小说、沈石溪的动物小说。
  “群书”相对于“一本书”而言,重在阅读的积累与比较,在阅读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个体的兴趣与需要自主选择精读和略读的内容。群书的阅读分享需要更多的时间与空间,于是学生开始尝试跳出自己的生活圈,进行延展性的阅读推送。
  在信息化发展的今天,对于阅读者来说,分享是一种重要的能力。学生进行优秀群书的跨界推送是一种尝试,更是一种突破。
  (一)“朗读者推送”
  对于学生而言,有时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大的。中央电视台的《朗读者》节目让大家受到了启发,节目中的“朗读者”成了他们的偶像,学生也模仿着去做
  一个为闲暇阅读点灯的“小小朗
  读者”。
  朗读者推送从班级的微信群、QQ群开始,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在父母的支持下、老师的帮助下成为“朗读者”,学生在分享的同时在彼此的启发下不断地寻找到新话题,进行更深入的讨论,从而进入到下一轮阅读。后来朋友圈、喜马拉雅FM、荔枝FM……都成了学生线上阅读分享的推广平台。父母、同学、老师、朋友成了学生的分享对象,有的学生更是圈粉无数,成了大家公认的“朗读者”。
  “朗读者推送”从最初的碎片化到系列化。在阅读分享中,部分学生选择慢下来,序列性地把自己喜欢的内容推送出来。在“童年”主题的群书阅读时,小欣同学适时地用灵动的文字、轻缓的音乐、甜美的朗读……在自己的朋友圈完成了数次推送。
  那些或温暖、或孤寂的童年篇章一经推送,很快得到了无数圈友的关注,他们或转发或评价。个体的阅读分享在延展中汇聚成无穷的力量,这种力量感染了心灵,让阅读者的思绪在闲暇中放飞。
  (二)“沙龙式研读”
  在阅读曹文轩的纯美小说之后,学生说自己能感觉心灵被震撼了。他们自主开展了一次“沙龙研读”活动,交流《青铜葵花》《草房子》《根鸟》阅读体验。活动中,学生聊起了青铜对妹妹葵花的爱,葵花对青铜全家的依恋,桑桑的调皮,根鸟的坚持;他们还聊到了那条大河、简陋的小屋和枯黄的芦苇,讨论起了童年的孤独与率真。他们在“沙龙式研读”的分享中更好地体悟到作者纯美的语言,真实、感人的场景,真挚、淳朴的人物情感。
  (三)“大使式分享”
  在群书阅读交流中,如何使学生们获得的信息能够充分分享?在交流的起始阶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地分享自己所得,进而寻找关联,增加彼此的阅读收获。为避免“盲人摸象”一样的以偏概全,“大使式分享”则是一种很好的分享方式。
  在“沈石溪动物小说”的群书阅读时,五(3)班的学生进行了这样的设计:
  “阅读大使式”分享流程单
  内容:沈石溪动物系列小说流程:
  1.分组。根据精读作品内容,分成小组(如:战象组、狼王组、甲龙组等)。
  2.组内分享。小组内自由交
  流,形成分享建议(如故事导图、人物卡片等)。
  3.派出大使。各小组派出成员到其他小组担任大使。大使在新的小组介绍本小组精读的作品内容及成果。
  4.再次分享。大使返回原小组,再次分享自己新的收获。
  在 “大使式分享”中,学生对精读内容的理解以及组内合作探究、提炼总结的能力让我们惊喜,“大使”出访中的现场分享、资料搜集、反馈能力更是让我们由衷佩服。
  曹文轩先生认为,阅读应该让儿童获得更多的快感。在闲暇阅读分享中,学生不再“孤读”,在老师的指引下,在同伴间的交流中获得了更多的成长力量与快乐,闲暇阅读也就变得更加的多姿多彩。
  (作者单位:江苏海安县曲塘小学)
  责任编辑 郝 帅
其他文献
【设计理念】  语文教学的核心就是听、说、读、写的训练。本节课,教师立足于学生的实际,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品味人物的语言,感悟人物的高尚品格,揣摩文章的写作方法。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阅读活动中来,从而达到提高语文素养的目的。本课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朗读感悟为主,让学生在读中感受老人对年轻一代的关怀。  【教学目标】  1.体会老
写作教学一直是语文教育的关注焦点,历代都有写作教学质量的热议。每一个关心语文教育的人都会参与其间。  夏丏尊便是其中之一,先生言:“思想愈无头绪,文字反益玄虚。”表达是思维的诉求,“真实”“明确”亦是夏丏尊对待写作的态度。语文教学有其特殊性,教师“费过心力”,研究“教学公式”,而学生仍然“成绩幼稚”。这种情况如何改善?从夏丏尊在写作教学中关于“是什么”“写什么”“如何写”的探索中,也可窥得一二。 
向守万老师《在平凡中揣梦前行》(《小学语文教学》会刊2017年第5期)一文谈到他听过的一堂语文课——  那是一位姓黄的代课老师,课上得极其简单,只有读书、背书、抄生字这“三板斧”。不仅如此,他的教学语言也极为平实,比如:  这篇课文写得很好,你们就一字一句地读吧。  写得好,就抓紧时间把课文背下来。  写完了,能听写吗?写完了的再把生字听写一遍。  ……  没有过多的噱头,没有花哨的技法,有的,只
2017年伊始,南京市教学研究室在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举办了“像斯霞老师那样教语文”研讨活动。我有幸参与了以“追求自然而纯粹的母语启蒙教育”为主题的“名师沙龙”,感慨良多。  如今,语文课堂在核心素养的召唤下正在发生转型,我们更加关注和研究儿童的语文学习,希冀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够在课堂上真正地发生。斯霞老师用她的愛心和智慧演绎的语文课堂,是学生学习纯真语文的课堂,是学生享受母语魅力的课堂,是学生智慧
2014年初《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首次提到“核心素养”。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发布,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进入颁布倒计时,逐步揭示出基础教育改革已经迎来了“以核心素养为引领”的深层次改革阶段。在“进一步倡导以学生为中心、以核心素养培养为目标”的改革新时期,我们提出了“小学语文素养表现型教学的实践探索”,研究小
李拥兵:今天,我们将以“‘问学单’设计和使用的优化”为主题,对我们的问学课堂进行问诊和研究,目的是让“问学课堂”更好地向纵深推进。本次的专题研讨分三个环节:课例回顾、交流研讨、自由畅论。  一、课例回顾:在优化中逼近本真  李拥兵:首先,我们请四年级的陆健老师就自己的一堂教学研究课——《雾凇》来谈谈他是如何对“问学单”进行设计和优化的。  陆 健:在探讨前,我先把三次设计呈现出来,这样更直观一些。
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已经全面启用,编写人员依据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每一篇文章、每一处细节都凝神聚力、精益求精、臻于完美。统编本教材凸显了语文课程的性质,充分贯彻了“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这一课标的核心理念。总主编温儒敏教授曾指出:“语文课最基本的,还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培养读书的兴趣和习惯。”特别要说明的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不仅仅指语文教学中实际的寫一写,而是指获得了听、说、读
文本解读  《蜘蛛开店》从整体考量,课文情节贴近儿童生活,生动有趣。招牌上的广告内容写一次,再换了一次,最后又换一次,每一次来的顾客都出乎蜘蛛的意料,让人忍俊不禁。这种经典童话的反复叙事结构,拥有巨大的想象张力,也有了被儿童阅读发现的可能,激发了儿童阅读、思考、表达的欲望,非常适合用来训练儿童朗读、复述故事的能力,培养儿童初步感知、模仿自然段的言语表达范式,实现二年级下学期到三年级上学期在阅读教学
【设计理念】  本单元教学设计重在加强教学资源间的联系、创设整体学习情境,使学习单元具有整体性、挑战性。设计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促使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学习语言,使“课堂”变为  “学堂”。  “快乐读书吧”重在学习阅读封面,感受阅读的快乐、培养爱护图书的习惯。  【内容简介】  本单元的三篇课文是科普文章。教学这类课文,应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的启蒙和科学兴趣的培养,应学习准确运用语言文字。本单
在传统的小学阅读教学中,教师常常会采用“讲授法”展开教学,在课堂中提出问题,让学生跟随着教师的问题阅读课文,理解中心思想。这样的授课模式固然能够传授语文知识,却忽视了学生主体,又使得课堂单调无趣。“本真语文”课堂强调立足学生主体,合理运用多媒体手段,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学习、真正成长。而微课能够将抽象化为具象,将静态变为动态,十分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与性格特征,容易打开学生阅读的大门。  一、微课的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