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微课教学,更好地满足学生对学科知识的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小学数学课使用微课教学,变抽象为直观教学,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小学数学;微课;应用;促进教学
中图分类号:B0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2-0015-01
使用微课教学,增强课程吸引力,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加深并巩固学生对知识的认知,促进学生自我学习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一、依托“微课”特点,促进自主学习
微课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学科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网络视频课程。微课短小精悍,主题突出,一个重点、一项活动,针对学生学习中的疑难问题设计,应用中有明确的指向性,能够超越时空,可以最大化的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一)微课短小生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短小生动的微课能创设丰富的生活情境,其形、声、光、色并茂,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講授《轴对称图形》教学时,我结合生活情境利用微课进行教学,伴随着音乐、画面、旁白,学生眼中可爱的蜻蜓、美丽的蝴蝶、庄严的天安门、温暖的中国结,徐徐落入对比方格纸,将抽象图形转化为直观教学,化难为简。再通过折、画、比、量、议等教学实践,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了学习任务。
(二)微课主题突出,指向明确,学习有针对性
微课主题突出。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有较强的目标指向性和可操作性,针对性强。
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将教学目标中的知识点、重、难点进行视频浓缩,比如概念的讲解、知识的归纳、某一题型的讲解、一种学习方法的阐述、一个实验过程的操作等。真正体现微课新型教学资源在教学中的无穷魅力。
(三)突破时空限制,满足自主学习的需求
学生在课堂上没有掌握的知识点,课后可以根据老师制作的微课,反复学习;学生也可利用微课对学习内容进行复习;学生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学习其它教师的优秀微课。
微课把“课堂”从学校搬到了家里,搬到一切可以学习的地方,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最大化满足了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的需求。
二、发挥“微课”优势,助力教学实效
微课自走进课堂教学,更好地满足了学生对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的需求,解决了传统教学一直无法解决的困惑。
(一)突显教学目的,攻破教学重难点
小学生以直观思维和形象思维为主,而数学教学中的图形教学要求学生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因此在进行图形教学时,学生在认知上会有一些困难。
在讲授《图形的变换》时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把形平移或旋转的变换过程的图像的关系说清楚。为攻破教学重难点,我很好地利用了微课生动直观、目标具体、指向性较强的特点,图像平移、旋转的运动轨迹和结果都保留在屏幕上,学生直观的感受了运动变化过程,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适时灵活调控,实现因材施教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活动应努力使全体学生达到课程目标的基本要求,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
小学数学《尝试与猜想——鸡兔同笼》是一个典型的数学思维开放性问题。在教学中,学生充满好奇,跃跃欲试,可又难以从复杂的线索中找出解决问题的突破口。用列表法解决问题,从尝试“逐一列表”,到“跳跃式列表”,再到“取中列表”,这是一个繁琐的过程。但借助微课,就能直观、清楚的引导学生解决了问题。
在这样的教学中,通过灵活适时的课堂调控,微课把繁琐的问题简单化,最大化的节约了时间。同时,利用视频暂停、反复播放功能,合理规划实现了分层教学,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使因材施教成为可能。
三、恰当把握时机,合理运用“微课”
微课作为一种崭新的教学形式和高效的学习资源,给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让课内、课外学习联系更加紧密,使教学时间与空间得到充分的拓展。
(一)课前预习,自学感知,尝试课堂翻转
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学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实现这一目标,应该是学生的课前预习自主学习。
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课前预习时不知道哪是重、难点,对学习内容产生很多疑惑。老师将预习要点通过微课的形式发给学生。
(二)课中呈现,展现思维过程,促进目标达成
微课与传统教学方法相互配合,可以更好的展现思维过程。
微课与传统教学方法相互配合,课堂教学简单明了、层次清楚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思维发展,促进了教学目标的达成。
(三)课后延伸,实现知识巩固,帮助视野扩展
微课还能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增加学生对新知的内化,完成知识延伸,实现知识拓展发挥重大作用。
小微课,大应用。微课与传统教学相互结合,将成为教师和学生们喜爱并乐于接受的教学模式,我相信,微课定能在教学这片广阔的空间得到更大的应用!
参考文献:
[1]胡铁生.中小学微课建设与应用难点问题透析[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04).
关键词 小学数学;微课;应用;促进教学
中图分类号:B0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2-0015-01
使用微课教学,增强课程吸引力,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加深并巩固学生对知识的认知,促进学生自我学习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一、依托“微课”特点,促进自主学习
微课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学科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网络视频课程。微课短小精悍,主题突出,一个重点、一项活动,针对学生学习中的疑难问题设计,应用中有明确的指向性,能够超越时空,可以最大化的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一)微课短小生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短小生动的微课能创设丰富的生活情境,其形、声、光、色并茂,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講授《轴对称图形》教学时,我结合生活情境利用微课进行教学,伴随着音乐、画面、旁白,学生眼中可爱的蜻蜓、美丽的蝴蝶、庄严的天安门、温暖的中国结,徐徐落入对比方格纸,将抽象图形转化为直观教学,化难为简。再通过折、画、比、量、议等教学实践,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了学习任务。
(二)微课主题突出,指向明确,学习有针对性
微课主题突出。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有较强的目标指向性和可操作性,针对性强。
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将教学目标中的知识点、重、难点进行视频浓缩,比如概念的讲解、知识的归纳、某一题型的讲解、一种学习方法的阐述、一个实验过程的操作等。真正体现微课新型教学资源在教学中的无穷魅力。
(三)突破时空限制,满足自主学习的需求
学生在课堂上没有掌握的知识点,课后可以根据老师制作的微课,反复学习;学生也可利用微课对学习内容进行复习;学生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学习其它教师的优秀微课。
微课把“课堂”从学校搬到了家里,搬到一切可以学习的地方,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最大化满足了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的需求。
二、发挥“微课”优势,助力教学实效
微课自走进课堂教学,更好地满足了学生对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的需求,解决了传统教学一直无法解决的困惑。
(一)突显教学目的,攻破教学重难点
小学生以直观思维和形象思维为主,而数学教学中的图形教学要求学生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因此在进行图形教学时,学生在认知上会有一些困难。
在讲授《图形的变换》时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把形平移或旋转的变换过程的图像的关系说清楚。为攻破教学重难点,我很好地利用了微课生动直观、目标具体、指向性较强的特点,图像平移、旋转的运动轨迹和结果都保留在屏幕上,学生直观的感受了运动变化过程,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适时灵活调控,实现因材施教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活动应努力使全体学生达到课程目标的基本要求,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
小学数学《尝试与猜想——鸡兔同笼》是一个典型的数学思维开放性问题。在教学中,学生充满好奇,跃跃欲试,可又难以从复杂的线索中找出解决问题的突破口。用列表法解决问题,从尝试“逐一列表”,到“跳跃式列表”,再到“取中列表”,这是一个繁琐的过程。但借助微课,就能直观、清楚的引导学生解决了问题。
在这样的教学中,通过灵活适时的课堂调控,微课把繁琐的问题简单化,最大化的节约了时间。同时,利用视频暂停、反复播放功能,合理规划实现了分层教学,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使因材施教成为可能。
三、恰当把握时机,合理运用“微课”
微课作为一种崭新的教学形式和高效的学习资源,给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让课内、课外学习联系更加紧密,使教学时间与空间得到充分的拓展。
(一)课前预习,自学感知,尝试课堂翻转
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学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实现这一目标,应该是学生的课前预习自主学习。
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课前预习时不知道哪是重、难点,对学习内容产生很多疑惑。老师将预习要点通过微课的形式发给学生。
(二)课中呈现,展现思维过程,促进目标达成
微课与传统教学方法相互配合,可以更好的展现思维过程。
微课与传统教学方法相互配合,课堂教学简单明了、层次清楚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思维发展,促进了教学目标的达成。
(三)课后延伸,实现知识巩固,帮助视野扩展
微课还能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增加学生对新知的内化,完成知识延伸,实现知识拓展发挥重大作用。
小微课,大应用。微课与传统教学相互结合,将成为教师和学生们喜爱并乐于接受的教学模式,我相信,微课定能在教学这片广阔的空间得到更大的应用!
参考文献:
[1]胡铁生.中小学微课建设与应用难点问题透析[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