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如何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和反思教师自己的教学行为,是文章阐述的内容。本文以新课程改革理念为依据,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进行了反思。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初中数学;教学反思
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式学习的习惯,把关注学生的发展作为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新课程下的教师应该是学生自我发展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因此一个称职的初中数学教师,要以课标精神为指导,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与时俱进。作为教师在教学一节课或经历了一个阶段的教学后,只有不断进行教学反思,才能不断调整教学设计,不断积累经验,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率。
下面我就如何做好“教学”反思谈谈几点做法。
一、教学观念的反思
新的教学理念认为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一种合作共建。因此数学教学中新的教学理念,就是如何在教与学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为学生创设学习的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当主角,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演绎,自主、合作地获取知识。事实证明,这一教学理念的实施,使学生不再是孤立的学习者,教师也不再是课堂的表演者,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教师讲,学生听”的师生各自信息无互动的枯燥学习模式,这种新的教学理念的实施,使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大大提高,学习的效果不言而喻。如:在“有理数加减运算法则”的教学上,常规的教法是通过“向东、向西的连续走动几米,最终是向东或向西走了几米并结合数轴总结出有理数加法法则,然后再学习有理数减法转化为加法的法则,最后各自按法则计算”,而大家很清楚,课本上的有理数加法法则对于刚升上初中的学生来说是很繁、很难的:确定和的符号要分同号、异号,异号的还看绝对值谁大;确定和的绝对值又要将两加数的绝对值是相加还是相减。这里学生存在着几大困难:首先,“绝对值”是新学知识,学生并不熟练,还要求学生用“绝对值”来总结出加减法则更难。其次,法则分类复杂:类中再分类。因此,学生要运用法则计算很难,不要说理解法则,就是要记清楚法则也不是易事。因此,我们在新的教学理念下,采取了用学生所熟悉的“输赢球”的模式去让学生学习这一主干内容:堂上让本班学生与邻班学生分别代表足球赛的交战双方,用正、负数表示上、下半场及全场的输赢球数,通过若干有代性的案例的计算,学生很容易理解和体会到:上、下半场一赢再赢或一输再输,结果必然是赢或输得越多(数字累加);有输有赢用输赢抵消也很容易得出结果。有理数的加减法用“输赢球”去理解算理学生很易理解和掌握,实践证明,基础很差的同学也能很快掌握。
在新课标的新理念下,数学教学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在探索中发现规律,通过小组讨论达到学习经验共享,培养合作意识、培养交流的能力、提高表达能力。总而言之,评价教师课堂教学理念改变是否到位,不仅要看教师传授知识的水平高低,更重要的是要考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否得到提高,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否得到共享。
二、教学设计的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这就要求教师要用活用好教材,创造性的设计教学内容,让学生充分体验和经历学习过程。对于每一节教材内容教学之前进行反思,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因此课前在领会《新课程标准》的精神之下,认真钻研教材,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根据以往已获得的经验,学生的具体情况,对自己的教案及设计思路进行反思,这样所写的教案能更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更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把“以学生为本”这一新的教学理念渗透于教学的过程中。总之,要坚持“为学习而设计”、“为学生发展而设计”的原则,只有好的设计才有可能使课堂变得生机勃勃、充满智慧、探究和创新。
三、对教学效果的反思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古人云“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尽管课前对教案作了精心的设计,仍会存在有些课前没有考虑到的因素,课堂教学中仍会有突发事件产生。这时如果教师觉得学生未按自己设计的思路走,便强行打断,急于推出自己的思路,会造成学生思维能力得不到发展,又因心中的疑问没有解决,必定影响下面的听课,久而久之学生参与的热情会降低,学生会出现上课能听懂,作业不会做的现象发生,没有主见,更谈不上创新,失去个性,只会被动接受。列如商场购物时:一家打折,一家返卷,一家给予积分并有抽奖活动,另一家赠送礼品,如何选择?对于已有的经验,如果教师能在讲授新知识前用问题形式提出来,学生定会产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学习数学知识的最终目的,是运用于社会、服务于社会,同时也是适应于社会。结合数学教育的特点,教师将生活、数学、社会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切身体会中感悟新知识,从而使课堂充满盎然生气。学生只有尝试到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才能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
经过一次次的反思,我受益非浅,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在教学中及时反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它会使我逐渐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通过不断地通过反思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
总之,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反思,才能使我们及时的发现问题,冷静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认识到理念和实践的差距,才能不断改进教学,提高学生学的质量;在反思中实践,使教学内容及方法更适合学生,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参考文献:
[1] 张瑞娟. 反思性教学研究综述[J]. 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2)
[2] 郭晓娜,靳玉乐. 反思教学与课堂公平[J].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07(02)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初中数学;教学反思
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式学习的习惯,把关注学生的发展作为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新课程下的教师应该是学生自我发展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因此一个称职的初中数学教师,要以课标精神为指导,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与时俱进。作为教师在教学一节课或经历了一个阶段的教学后,只有不断进行教学反思,才能不断调整教学设计,不断积累经验,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率。
下面我就如何做好“教学”反思谈谈几点做法。
一、教学观念的反思
新的教学理念认为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一种合作共建。因此数学教学中新的教学理念,就是如何在教与学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为学生创设学习的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当主角,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演绎,自主、合作地获取知识。事实证明,这一教学理念的实施,使学生不再是孤立的学习者,教师也不再是课堂的表演者,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教师讲,学生听”的师生各自信息无互动的枯燥学习模式,这种新的教学理念的实施,使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大大提高,学习的效果不言而喻。如:在“有理数加减运算法则”的教学上,常规的教法是通过“向东、向西的连续走动几米,最终是向东或向西走了几米并结合数轴总结出有理数加法法则,然后再学习有理数减法转化为加法的法则,最后各自按法则计算”,而大家很清楚,课本上的有理数加法法则对于刚升上初中的学生来说是很繁、很难的:确定和的符号要分同号、异号,异号的还看绝对值谁大;确定和的绝对值又要将两加数的绝对值是相加还是相减。这里学生存在着几大困难:首先,“绝对值”是新学知识,学生并不熟练,还要求学生用“绝对值”来总结出加减法则更难。其次,法则分类复杂:类中再分类。因此,学生要运用法则计算很难,不要说理解法则,就是要记清楚法则也不是易事。因此,我们在新的教学理念下,采取了用学生所熟悉的“输赢球”的模式去让学生学习这一主干内容:堂上让本班学生与邻班学生分别代表足球赛的交战双方,用正、负数表示上、下半场及全场的输赢球数,通过若干有代性的案例的计算,学生很容易理解和体会到:上、下半场一赢再赢或一输再输,结果必然是赢或输得越多(数字累加);有输有赢用输赢抵消也很容易得出结果。有理数的加减法用“输赢球”去理解算理学生很易理解和掌握,实践证明,基础很差的同学也能很快掌握。
在新课标的新理念下,数学教学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在探索中发现规律,通过小组讨论达到学习经验共享,培养合作意识、培养交流的能力、提高表达能力。总而言之,评价教师课堂教学理念改变是否到位,不仅要看教师传授知识的水平高低,更重要的是要考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否得到提高,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否得到共享。
二、教学设计的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这就要求教师要用活用好教材,创造性的设计教学内容,让学生充分体验和经历学习过程。对于每一节教材内容教学之前进行反思,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因此课前在领会《新课程标准》的精神之下,认真钻研教材,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根据以往已获得的经验,学生的具体情况,对自己的教案及设计思路进行反思,这样所写的教案能更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更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把“以学生为本”这一新的教学理念渗透于教学的过程中。总之,要坚持“为学习而设计”、“为学生发展而设计”的原则,只有好的设计才有可能使课堂变得生机勃勃、充满智慧、探究和创新。
三、对教学效果的反思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古人云“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尽管课前对教案作了精心的设计,仍会存在有些课前没有考虑到的因素,课堂教学中仍会有突发事件产生。这时如果教师觉得学生未按自己设计的思路走,便强行打断,急于推出自己的思路,会造成学生思维能力得不到发展,又因心中的疑问没有解决,必定影响下面的听课,久而久之学生参与的热情会降低,学生会出现上课能听懂,作业不会做的现象发生,没有主见,更谈不上创新,失去个性,只会被动接受。列如商场购物时:一家打折,一家返卷,一家给予积分并有抽奖活动,另一家赠送礼品,如何选择?对于已有的经验,如果教师能在讲授新知识前用问题形式提出来,学生定会产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学习数学知识的最终目的,是运用于社会、服务于社会,同时也是适应于社会。结合数学教育的特点,教师将生活、数学、社会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切身体会中感悟新知识,从而使课堂充满盎然生气。学生只有尝试到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才能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
经过一次次的反思,我受益非浅,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在教学中及时反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它会使我逐渐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通过不断地通过反思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
总之,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反思,才能使我们及时的发现问题,冷静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认识到理念和实践的差距,才能不断改进教学,提高学生学的质量;在反思中实践,使教学内容及方法更适合学生,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参考文献:
[1] 张瑞娟. 反思性教学研究综述[J]. 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2)
[2] 郭晓娜,靳玉乐. 反思教学与课堂公平[J].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