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落脚点 评析着力点 促成生长点

来源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wi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作讲评是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在评讲中,能不断锤炼学生习作的思维品质,发展学生的内部语言和书面语言。高年级学生习作由段到篇,注重谋篇布局、锤字炼句,作前指导必不可少,作后评价更显重要。如何提高高年级习作评讲的实效呢?
  一、找准落脚点——提高作文评讲实效的前提
  1.评讲、修改有据可依
  问题的发现必须建立在学生习作、教师批改的基础上。教师在布置学生写作时应有意识、有目的地练习,精细认真地批改,这样才能为讲评提供准确的素材和依据,使作文讲评找准落脚点,从而“对症下药”。
  2.讲前准备要充分
  科学的讲评要求教师在课前精心准备。教师应从审题、立意、选材、构思等多个角度归纳出学生习作带有共性的问题,并根据问题确定矫正的途径与方式。如学生写读后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感受杂乱,不能集中笔力写透一点;感受单薄,挖不深写不透。据此,作文讲评课上,我将重点放在训练学生运用几组句式——反问、排比、名言引用把议论部分夯实,然后再要学生写一些读后感,这样由一篇到一类,由写作到指导再到写作,习作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记事类作文学生的主要问题是重点段落写不具体,不会夹叙夹议,结尾不会点题。作文评讲时重点放在把重点段落一波三折写具体,开头结尾巧点题的训练上。
  二、评析着力点——把握作文评讲实效的关键
  1.主题鲜明,一课一得
  习作讲评包括题目、结构、材料、语言等多方面。在讲评课前确定“一个中心”,即根据作文要求和学生写作实际情况,确定一个主题,集中解决写作上关于取材立意、布局谋篇、组织表达等方面的其中一个具体问题,避免泛泛而谈,胡子眉毛一把抓而不得要领的通病。如“成长的快乐”,应解决文章审题;“那一次,我流泪了”,应解决文章细节描写;“读后感”,应解决将议论部分夯实……讲评的主题明确,方向确定,针对性强,引导学生集中精力去解决实际的写作困难,有的放矢,实现一课一得。
  如:“难忘那一次”的习作训练,针对学生习作内涵肤浅的现象,我以“学会把文章提高一个档次”为主题组织了作文讲评后,引导学生修改文章,以下是一些修改成功的例子:
  主题的提升
  例1:我上课时开小差,被老师提问出洋相,我以后再也不敢了。
  修改:在我难堪的时候,老师给我打了个圆场,我懂得了深沉的师爱对一颗稚嫩的心灵的呵护,从此我——
  例2:夏令营活动中,我为了自己的名次,视而不见队友的受伤,后来很愧疚。
  修改:我很愧疚,但队友宽容一笑,让我无地自容,思考面对问题该如何“取”与“舍”。
  例3:我当选美德好少年,无意听到好友嫉妒的话语,十分伤心。
  修改:我选择了大度、谅解,友谊进一步加深。
  例4:我不安后悔,因为我没有提醒丢钥匙的阿姨。
  修改:后来我的自行车半路上坏了,一位阿姨主动帮我,我仔细一看,啊,她不就是——(修改后增加了对比)
  2.欣赏亮点,好懂易学
  “称赞对鼓励人类灵魂而言,就像阳光一样,没有它我们就无法成长开花。”作文讲评课上教师应当充分挖掘学生习作中的亮点,这既能激励学生习作的积极性,又能引领示范。在选择优秀语段时,要好懂易学,便于学生“为我所用”。欣赏精彩句子、语段、开篇、结尾,让他们试着修改润色自己的习作,很快为自己的文章增加了许多点睛之笔。
  3.切中要害,学会细节描写
  记事文习作中,学生最大的问题是不会静态似的勾勒,概括性介绍语言较多。针对这一问题,就学生习作中出现的语句进行这样的训练:
  ①母亲“打得很轻”,要求学生将这个动作描写具体化——动作描写;
  ②“爸爸很胖”,要求学生用对比、比喻、夸张等修辞方法写出“胖”——肖像描写;
  ③“心下着雨”,要求学生用具体的景物描写、心理独白、细节描写写出内心的感受——心理描写;
  ④“幽默的叔叔”,要求学生写叔叔的几个生活细节,并设置一个特定的情境,通过叔叔的言行表现“幽默风趣”——综合性的描写手法。
  三、促成生长点——落实作文评讲实效的归宿
  习作讲评不能只停留在对习作问题的把脉和修改上,帮助学生进一步习得方法,促成习作语言不断丰富,才是落实习作讲评实效的目的和归宿。
  1.重视同题再写
  学生上完评讲课后用同样的题目再写一篇不同角度不同主题的文章,相信学生在语言的锤炼、思想的磨砺、技巧的驾驭上都会大大提高。教师也可要求学生用作文讲评课上学到的知识去修改自己或他人的文章。
  2.习得方法,举一反三
  作文评讲中要更多地让学生习得一些写作的技巧,并能灵活运用。如,借《我美丽,因为我……》评讲过开篇结尾如何巧妙点题后可以练习《感谢……》、《生活需要……》等习作的开篇结尾。读后感习作评讲中教给学生运用反问、排比、名言引用、文章题目感悟等方法夯实议论部分后,再让学生运用习得方法写一段感受。
  总之,习作讲评课真正做到了找准落脚点,评析着力点,促成生长点,不仅有利于教师及时发现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的教学;而且可以促使学生不断总结,吸取习作的经验和教训,使习作讲评课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真正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其他文献
学生自治,不是自由活动,乃是共同治理;不是打消规则,乃是大家立法守法;不是放任,不是和学校宣布独立,乃是练习自治的道理。——题记  案例现象:  班上有一位名叫金某某的男生,是一名典型的“双差生”。每天我来到学校,接受到最多的信息就是:“你们班的金某某又没有完成作业”、“金某某上课又在睡觉了”、“金某某今天和老师顶嘴了”……  由于小金同学在学习上经常与各门功课的老师产生摩擦,所以也就不断的有老师
语言是人类最主要的交际工具。在人际交往中,口语交际是最重要的方式。新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依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利用教材优势,面向全体学生设计多种形式的训练方法。而创设情境,是训练学生说话能力行之有效的方法。  如何创设情境,训练学生说话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
小学生计算能力是基本的数学能力,在2011年版新课程标准中,已作了更加明确的要求。的确,计算能力牵涉到孩子的抽象思维能力,严谨扎实的数学品质习惯,甚至牵涉到做人的基本原则问题,因此,是值得我们数学老师高度重视的。  一、严格要求,是前提保障  新课程标准在计算教学上要求达到三个层次,具体地说,就是根据每一部分所占的地位、作用区别对待,对一位数的加减法、表内乘除法等最重要的口算要求达到熟练;对于除此
星期二上了《认识分数》这节课,到现在感觉还是有些晕。  一拿到教材,说实话,教材的思路清晰,有整数2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人,每人得一个,到1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人,可以用什么表示?结合学生的体验,引出分数1/2,通过画一画,说一说,理解只要是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整体的1/2,且感知整体(也就是单位“1”)不同,它的1/2也不相同。接下来是学习几分之几,结合实际,有机渗透1/2=2
自古以来“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就被称为读书的一剂良方,实践也充分证明了朗读对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汉语言是生命跳动的语言,是图景灵秀的语言,是充满智慧的语言。然而纵观过去的朗读教学,朗读指导方法单调、机械、生硬。使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不难做到,但是使学生达到有感情朗读则需要花费一些心思,应尽量避免单调枯燥的技术性指导。那么教师如何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走进文中,入情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把信息技术与小学音乐教学进行整合,有利于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现就这一问题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创设学习情景,激发学习动力  音乐的学习与生活实际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能够根据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创设相应的情景,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愿望就会被激发起来,从而获得最好
【摘 要】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认为,在提倡表扬、奖励、赏识的同时,不能忽视“惩罚教育”的积极作用。让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懂得为自己的过失负责,而且要感到是一种责任。一个能够承担责任的人,才是社会需要的人。教育本身就是十八般武艺,表扬、批评、奖励、惩罚,什么都应该有。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虚弱的、脆弱的教育、是不负责任的教育。  【关键词】 数学教学;惩罚教育
《小学德育纲要》指出:“各学科是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最经常的途径。”德育包括道德行为规范教育、环境道德教育等。小学英语教学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德育因素贯穿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对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品德教育、科学文化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进行德育渗透是每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如何在英语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呢,以下便是我个人的一些看法。  一、尊敬师长,关爱他人  Lo
前不久有机会听过某校教师的一节音乐课(人音版小学一年级“火车开了”)。这节课得到了所有听课者的好评。大家给予最多关注的是这节课的导入。一个巧妙而又简单朴实的导入,收到了多方面的教学效益,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来看看这个教学片断:  师:坐过火车的同学举举手好吗?  生:全都举起手来。  师:哦。看来大家都比较熟悉火车了。能描述一下火车的样子吗?  生:火车会发出“呜”的声音。  师(大声):
在平时的习作教学中,学生最常见的困惑是没话可写,也不知道从何写起,即使是硬着头皮写出来的,也是一些枯燥、乏味、空洞的语句,缺乏生命活力。这时,也许有老师会把责任“推给”学生,说学生平时不注意观察,书读得少,不注重积累,久而久之,自然就没话写了。其实,问题不全在学生身上,老师自身也要好好反省。我想,作为语文教师,要能善于捕捉身边鲜活的教学资源,这对有效提高学生的习作质量有很大的帮助。  前不久,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