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农村建设中的新村建设规划

来源 :企业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qcnbbz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我国正处于“十二五”发展的重要战略期,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时期。发展要协调,规划须先行。在此背景下,本文对当前新村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发展相关产业、打造新型社区和进行投资估算三大新村建设规划的举措,较充分的阐述了如何进行新村建设规划,解决新村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促进农村的发展。最后,文章对新村建设实施过程提出了建议,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新村建设规划;举措;发展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也是个农业弱国。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目前我国仍有乡村人口65656万人,占总人口比重48.7%。2004年至2012年又连续九年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了“三农”问题在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的重要地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新农村建设中的新村建设问题便受到了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阐述我国当前新村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如何进行新村建设规划,促进农村的发展。
  一、当前新村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以及推进人口非农化政策的措施力度不断加大,在促进农民就业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多阻碍新村建设的问题。当前制约新村建设的主要问题有公共基础设施薄弱、“空心化”现象严重和规划意识薄弱。
  (1)公共基础设施薄弱。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目标和重要内容,也是其实现的手段。林毅夫教授曾在他的个人专访中表示:政府以积极财政政策的资金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对启动我国的投资和消费需求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近年来,我国虽然加大了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但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仍明显不足。农村道路、医疗、安全饮水、电力以及清洁能源等还存在不足。比如,全国卫生数据统计公报资料显示,到2011年底,全国平均每个乡镇拥有卫生院数仅为1.12个,每千农业人口乡镇卫生院床位仅为1.16张,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当前,我国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呈现建设资金短缺,基础设施管理和利用不高等特点。(2)“空心化”现象严重。农村空心化现象主要是由于城乡预期收入差异使得农村的向心力与离心力失衡,大多的青壮年选择到城镇工作或生活,导致农村空心化现象。农村空心化主要表现为人口空心化和地理空心化两个方面。一方面,由于大量农民,尤其是有文化、有知识的年轻人,离开农村到各个城市谋生,剩下的人口大多都是老弱病残和妇女、儿童,这便形成人口空心化。从2001年至2010年,城镇人口每年以3.8%的平均速度增长,而乡村人口则以1.8%的平均速度负增长。另一方面,由于主要劳动力的缺失,农村闲置了很多的土地资源,而且由于住房、公共设施等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也使得很多的宅基地等土地资源处于闲置状态,这就形成了土地空心化。根据国土资源部调查,我国每年摞荒的耕地有近3000万亩。农村空心化不仅造成了农村居住的混乱,浪费了大量的土地资源,而且引发了诸如“留守儿童”、“空巢老人”以及“粮食安全”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给社会增添了不安定的因素。同时,农村空心化不仅使得农民难以行使自己最基本的权利(比如选择权与被选举权等)和参与村庄管理,而且加大了基层管理的难度和衍生出新的发展问题。农村空心化发展,既是新农村建设面临的难点问题,也是破解“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3)规划意识薄弱。2011年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出版的理论热点面对面《从怎么看到怎么办?》中提到发展要协调,规划须先行,长期以来,不少地方的发展规划主要是针对城市,而忽略了农村规划,或者城市一张图、农村一张图,人为割裂城乡关系。当前,我国多数农村长期不搞村镇规划或者在规划中不讲科学,农民建房有极大的自主性和随意性,住宅布局散乱,用地粗放,村庄内公共配套设施缺乏,严重影响到村民的生活质量。新房建设加速和规划管理滞后的矛盾突出,乡村建设一直是我国规划和管理的薄弱环节。
  二、如何进行新村建设规划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针对当前新村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强化新村建设的规划意识,更新规划理念,从科学规划入手,充分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新村规划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建设,规划发展相关产业、打造新型社区和进行投资估算,最终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1)规划发展相关产业。规划先行,其中产业最关键。新村建设走公共导向型的发展模式,从全域出发,统一规划,既保持农村当地的特色元素,又符合当代社会发展的要求。规划没有产业支撑的新村聚集点没活力,难发展。按照产村相融的原则来规划打造新村,推动当地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吸引劳动力回流,增加农民收入,弱化农村空心化发展趋势,走出农村发展的困境,加快改善农村环境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让规划建设的新村实现宜居宜业目的。(2)打造新型社区。新农村社区建设是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2003年以来,江西、湖南等地已开始推行农村村落社区建设。打造新型社区,从所规划新村的实际情况出发,规划建设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统一风貌的民居,建设优美居住环境。充分利用当地河流等资源优势规划集中供水,解决居民日常用水;进一步完善电力设施,将电线拉设整顿合理;建设村庄雨水和污水排水管网;建设垃圾收集点、垃圾池;根据当地农民生产生活特点,对社区进行功能分区,以便人畜分离。(3)进行投资估算。根据对新村建设的实际规划,确定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产业、人居环境等各个项目的面积,再掌握当地各类材料的单价,便可以初步估算出建设新村所需要的投资资金,为新村建设决策提供依据。
  三、实施建议
  各级政府要把推进社会主义新村建设作为“十二五”期间工作的重中之重,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加强组织领导,建立上下协调联动的工作网络。在国家和各省、市新农村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应深入进行交通、电力、给水等基础设施专项研究及规划工作。按照符合规划、量力而行、尊重民意、突出特色的原则,搞好民居建设,重点推广生态型、节能型和风俗型住宅,注重保持当地建筑特征。同时,增加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和加强相应的监督考核。
  参 考 文 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从怎么看到怎么办?[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1
  [2]姚慧琴,徐璋勇,洪名勇,安树伟.中国西部发展报告(2012)[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3]贵州财经学院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贵州省经济学会.贵州新农村建设探讨[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
  [4]国家旅游局.发展乡村旅游典型案例[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
  [5]尹成杰.关于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形势及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几个问题[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1(6)
  [6]蒋玉莲.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关键[J].广西财政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3)
  [7]杨欣泽,赵莉,李明,杨婧文.探究北京农村生态经济发展新模式——基于北京市密云县L村的个案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1(36)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http://www.stats.gov.cn/,2012-02-22
  [9]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11年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统计公报.http://www.moh.gov.cn/.2012-04-20
  [10]孙晓静,闫保英.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途径分析[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4)
  [11]许兴.如何防范新农村建设的空心化[J].农民致富之友.2011(13)
  [12]洪艳,邵晓萍.新农村建设之新村规划设计探索——以宁波鱼山头村为例[J].浙江建筑.2007(9)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从实际案例切入,引出当前企业面临的问题,分析典型案例学习和使用的必要性,最后讨论如何发挥典型案例的最大价值。  【关键词】典型案例;指导;示范;法治  一、在依法治企中出现的典型实际案例分析——以缙云电力局为例  (一)劳动争议典型案例  浙江省缙云县电力局女职工某某劳动争议一案现已经丽水市中级人民法院终审判决,原告饶某的诉求并未得到法院的准许,饶某的退休被裁定是合法行为。纵观本案,
期刊
【摘 要】新经济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世界各国对新经济都给予了极大关注。财务管理也随着新经济的需要而发展。本文就新经济时代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的迫切性,从财务管理创新的角度,提出解决方案,以化解新经济带来的风险。  【关键词】新经济;企业财务管理;创新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新经济发展中起步较晚。而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随着社会经济的要求而发展和演进的。因此在新经
期刊
【摘 要】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是建立在民族文化生态的基础之上的,本文以武陵山区旅游产业为例,分析了影响其发展的文化生态要素以及旅游产业的发展规律。发现武陵山区的旅游产业发展存在企业文化建设缺失、民族文化与现代文化冲突、旅游产业管理机构不健全的问题。提出民族地区需加强旅游企业创新制度的改革,通过整合文化保持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成立旅游行业自管机构提升从业人员质量,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推动旅游产业
期刊
【摘 要】近年来我国  食品安全事故频发,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暴露出我国食品企业严重的社会责任缺失问题。本文从管理学中的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出发,探讨我国食品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原因,并对如何治理我国食品企业的社会责任缺失问题提出相关的对策。  【关键词】食品安全;社会责任;原因;对策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然而,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故频发,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本文拟从管理学中的
期刊
【摘 要】分析性程序是与细节测试程序相对应的上种审计方法,它有助于审计师提高审计效率、降低审计风险。本文论证了分析性程序的不可替代性,并对如何进行分析性程序设计以及应用分析性程序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分析性程序;财务报表审计;审计证据  分析性程序是实质性测试的一部分,它是指审计师通过分析和比较信息之间的关系或计算相关的比率,以确定审计重点,为进一步审计提供线索,或者获取审计证据和支持审计
期刊
【摘 要】保安,顾名思义,就是保护人或者事物的安全。在当今社会,保安岗位已经不再陌生,市场对保安的需求量也在增加。这个时候如何选择合适的招聘渠道才能找到合适的保安,显得致关重要。文章以莆田市为例,通过分析保安的招聘现状,分析保安岗位的招聘渠道。主要从校园招聘、网络招聘和社会招聘三个角度来进行分析。  【关键词】保安;校园招聘;网络招聘;社会招聘  一、招聘现状  随着现在社会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都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对A公司所面临的市场形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A公司总体战略的转型,提出了几种积极有效的人力资源策略来保证人才队伍的支持,以期为其他类似企业提供一定的方法指导。  【关键词】走出去战略;海外人才;措施  一、引言  A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铁路勘察设计的国有集团公司,随着国家经济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基建投资规模近年来正逐年回落,国内铁路建设市场由高潮回归常态已成定局。特别是铁路固定资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对南通市博览场馆、项目、组织等建设情况的大量调查,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和客观的归纳,构造了南通城市文化与博览产业的三维拓展模型,为发展南通博览产业取得科学的理论基础。针对南通市发展博览文化与产业进行了综合性的评价,并提出了南通博览文化与产业组合开发策略,研究如何科学合理地利用、整合和完善南通“近代第一城”的品牌,建立文博、会展、休闲“三位一体”互动发展的博览产业格局
期刊
【摘 要】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浪潮下,中国农村居住文化研究已经成为了热点问题。本文在涵化理论的视阈下对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堰河村的农村居住文化进行探析研究,发现该地区是对中国农村居住文化如何保护、传承和创新的一个实践范例,在城乡二元文化涵化的过程中依然保持了美学、科学、功能三大文化内涵,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涵化理论;农村;居住文化;堰河村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期刊
【摘 要】地方政府公信力下滑是许多群体性事件的诱因,而对于群体性事件的处理又影响着政府公信力增减。文章将地方政府公信力置于群体性事件的状态下进行研究,以“瓮安事件”为切入点,试揭示地方政府公信力流失的根源,多角度地探求和优化政府责任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瓮安事件”;群体性事件;地方政府公信力  一、事件回顾  2008年6月28日,在贵州省瓮安县,部分群众因对一名女中学生死亡鉴定结果怀疑、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