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多媒体技术的出现给初中语文教学搭建了新的平台,多媒体技术具有一定的优势,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应用多媒体技术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营造良好教学情境。对此,初中语文教师需重视多媒体的有效运用。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多媒体;运用策略
前言:多年以来,我国课堂教学只靠“一书一笔一黑板”,教师的角色一直是课程的忠实执行者,然而实际上真正的教学应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所以,如何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是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研究重点。多媒体技术整合了各类资源,以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方式,集文字、图像、音乐、视频、超链接等形式于一体,突破了“一书一笔一黑板”的传统教学模式,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吃透重点难点,巧用网络资源
教师应该将教材进行二次加工,在充分把握重难点的同时进行拓展延伸、探究讨论,深入挖掘教材。灵活运用好多媒体资源。
例如文言文《孙权劝学》一课,本课选自《资治通鉴》,七年级学生接触到的史书典籍并不多,学习文言文也比较吃力,教师可以通过教参提供的《资治通鉴》相关历史故事进行扩展讲解,通过播放视频片段和名家解读的方式使学生逐渐爱上学古文。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性的优势,创设出作者描绘的意境,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诗歌是重要的文学体裁之一,内容或是抒发诗人的壮志难酬,或是表现心境的闲适恬淡,如果只靠进行常规讲解,很难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当时的所思所想,无法引起情感的共鸣。这时可以通过图片来描绘诗歌的意境,借助音乐感受诗人的心情,声相结合,再加上配乐朗读,学生很快就能进入诗人所描绘的画卷中。如此看来,巧妙运用多媒体。对诗歌教学作用不容小觑。
在散文教学中,学生不仅要体会作者所思所想,还要了解写作手法,掌握写作技巧。学习七年级上册第三课《雨的四季》时,刘湛秋先生通过生动形象的文字描绘,写出了春雨的绵绵、夏雨的倾盆、秋雨的淅沥和冬雨的温暖。课上教师通过分析课文指导学生体会作者用笔之细腻,总结出了作者笔下四季雨的不同性格。而对于作者所描绘的四幅画面,可以通过欣赏视频片段,突破文字的限制,多角度地观察雨中的万物。因视频具有动态性,故更有利于学生学会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
二、课件制作应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习是一项需要投入大量精力的脑力劳动,语文学科的目标是要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所以不可一味地进行“填鸭式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要使课件具有教育性。想象是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多媒体课件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学生的表象储备,但这仅仅是学生能够进行想象思维的必要条件,教师要注意留给学生想象的时间和空间,所讲授的内容也要遵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原则。
《论语》中曾提到“学而不思则罔”,一味读书和而不思考,就会造成不能深刻理解书本的意义,从而影响有效利用书本的知识,甚至会陷入迷茫。如果一味地利用多媒体“直观明了”、“化难为简”的特点进行教学,学生一直坐享其成,这必定会降低学的生思维能力。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多媒体课件中图片、文字、视频的意境分析,引导学生由表及里的逐步加深对课文的理性理解;还应该注意的是,在播放音频、视频资源后引導学生分享感悟,强化对思维的逻辑性。
三、重视情感对话,共同品文鉴美
首先,教师要学会通过态势语表情达意。借助恰到好处的态势语辅助教学,可以起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眼神接触越多,学生热爱此学科的可能就越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扩大目光区域,把目光从课件转移到学生身上,当学生回答问题时,给予他们一个赞许或是鼓励的目光。纵观语文名师的课堂教学,无一例外地体现出了一个“活”字,他们一步步唤醒着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生活经验,他们表现出的教学机智做到了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学生在此过程中更是受到了极大地鼓舞和肯定。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思维的碰撞、眼神的交流、情感的共鸣、态势语的暗示,才构建了共同理解文本的平台。
第二,还要重视指导学生做好笔记,做笔记贯穿着整节课的学习过程,做好笔记有助于学生理清本节课的学习思路、抓住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由于多媒体课件承载的信息量大,学生需要理解和记背的东西很多,如果学生非常随意的记笔记,课下复习时就会降低效率,所以语文教师指导学生做笔记非常有必要。应多次强调知识的重点部分,也要通过语气和语调重点突出。对于需要了解和一看就懂的知识则无需反复记录。教师在使用课件时可能会出现翻页过快的情况,导致学生跟不上,出现笔记遗漏的现象。教师应告诉学生应边听边记,听记结合,把书和多媒体课件的知识点整合起来,加做到耳听、眼看、脑动、手记。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时刻牢记多媒体技术只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教师应学会应扬长避短,合理、科学的使用,吃透教材中的重点难点,灵巧运用网络资源,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还要注意重视与学生间的情感对话,与学生共同品文鉴美,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从而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参考文献:
[1].张尊江.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应用[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05):93-94.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多媒体;运用策略
前言:多年以来,我国课堂教学只靠“一书一笔一黑板”,教师的角色一直是课程的忠实执行者,然而实际上真正的教学应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所以,如何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是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研究重点。多媒体技术整合了各类资源,以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方式,集文字、图像、音乐、视频、超链接等形式于一体,突破了“一书一笔一黑板”的传统教学模式,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吃透重点难点,巧用网络资源
教师应该将教材进行二次加工,在充分把握重难点的同时进行拓展延伸、探究讨论,深入挖掘教材。灵活运用好多媒体资源。
例如文言文《孙权劝学》一课,本课选自《资治通鉴》,七年级学生接触到的史书典籍并不多,学习文言文也比较吃力,教师可以通过教参提供的《资治通鉴》相关历史故事进行扩展讲解,通过播放视频片段和名家解读的方式使学生逐渐爱上学古文。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性的优势,创设出作者描绘的意境,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诗歌是重要的文学体裁之一,内容或是抒发诗人的壮志难酬,或是表现心境的闲适恬淡,如果只靠进行常规讲解,很难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当时的所思所想,无法引起情感的共鸣。这时可以通过图片来描绘诗歌的意境,借助音乐感受诗人的心情,声相结合,再加上配乐朗读,学生很快就能进入诗人所描绘的画卷中。如此看来,巧妙运用多媒体。对诗歌教学作用不容小觑。
在散文教学中,学生不仅要体会作者所思所想,还要了解写作手法,掌握写作技巧。学习七年级上册第三课《雨的四季》时,刘湛秋先生通过生动形象的文字描绘,写出了春雨的绵绵、夏雨的倾盆、秋雨的淅沥和冬雨的温暖。课上教师通过分析课文指导学生体会作者用笔之细腻,总结出了作者笔下四季雨的不同性格。而对于作者所描绘的四幅画面,可以通过欣赏视频片段,突破文字的限制,多角度地观察雨中的万物。因视频具有动态性,故更有利于学生学会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
二、课件制作应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习是一项需要投入大量精力的脑力劳动,语文学科的目标是要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所以不可一味地进行“填鸭式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要使课件具有教育性。想象是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多媒体课件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学生的表象储备,但这仅仅是学生能够进行想象思维的必要条件,教师要注意留给学生想象的时间和空间,所讲授的内容也要遵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原则。
《论语》中曾提到“学而不思则罔”,一味读书和而不思考,就会造成不能深刻理解书本的意义,从而影响有效利用书本的知识,甚至会陷入迷茫。如果一味地利用多媒体“直观明了”、“化难为简”的特点进行教学,学生一直坐享其成,这必定会降低学的生思维能力。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多媒体课件中图片、文字、视频的意境分析,引导学生由表及里的逐步加深对课文的理性理解;还应该注意的是,在播放音频、视频资源后引導学生分享感悟,强化对思维的逻辑性。
三、重视情感对话,共同品文鉴美
首先,教师要学会通过态势语表情达意。借助恰到好处的态势语辅助教学,可以起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眼神接触越多,学生热爱此学科的可能就越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扩大目光区域,把目光从课件转移到学生身上,当学生回答问题时,给予他们一个赞许或是鼓励的目光。纵观语文名师的课堂教学,无一例外地体现出了一个“活”字,他们一步步唤醒着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生活经验,他们表现出的教学机智做到了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学生在此过程中更是受到了极大地鼓舞和肯定。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思维的碰撞、眼神的交流、情感的共鸣、态势语的暗示,才构建了共同理解文本的平台。
第二,还要重视指导学生做好笔记,做笔记贯穿着整节课的学习过程,做好笔记有助于学生理清本节课的学习思路、抓住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由于多媒体课件承载的信息量大,学生需要理解和记背的东西很多,如果学生非常随意的记笔记,课下复习时就会降低效率,所以语文教师指导学生做笔记非常有必要。应多次强调知识的重点部分,也要通过语气和语调重点突出。对于需要了解和一看就懂的知识则无需反复记录。教师在使用课件时可能会出现翻页过快的情况,导致学生跟不上,出现笔记遗漏的现象。教师应告诉学生应边听边记,听记结合,把书和多媒体课件的知识点整合起来,加做到耳听、眼看、脑动、手记。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时刻牢记多媒体技术只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教师应学会应扬长避短,合理、科学的使用,吃透教材中的重点难点,灵巧运用网络资源,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还要注意重视与学生间的情感对话,与学生共同品文鉴美,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从而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参考文献:
[1].张尊江.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应用[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05):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