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认知冲突中构建实验操作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j1990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创设一个能够贯穿整节课的情境,将所有知识点按照合理的逻辑顺序串联起来,牢牢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探究问题的热情,同时在不断解决认知冲突的过程中构建了基本实验操作。
  [关键词]认知冲突实验设计实验操作溶液配制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10094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对于化学研究而言,正如羽翼于飞鸟、划桨于轻舟。现行课程中的化学实验多半以验证性实验为主,不少中学教师只重视实验结论,不重视实验过程和实验技能的培养。许多教师在实验前就告知学生应该怎样操作,学生缺乏感悟的过程,缺乏身临其境的操作和思考。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是中学化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定量实验,但实践表明教师在讲解演示后,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时仍有很多错误。究其原因:学生缺乏认识错误操作、纠正错误的体验。因此,笔者在新授课中尝试采用“在认知冲突中构建实验操作”的教学理念,用探究性的情境设置认知冲突,让学生有一定的思考空间和难度,在感悟中构建实验操作技能,形成科学探究的学习品质,收到了很不错的效果。下面笔者就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为例,谈谈如何在探究性情境中设置认知冲突,如何在解决认知冲突过程中构建实验操作。
  一、设定情境,引发冲突
  【教师引入】活动与探究一:因为某实验需要100mL0.100mol·L-1NaCl溶液,请大家利用下列提供的仪器和药品配制。现有仪器:100mL量筒、100mL烧杯、胶头滴管、洗瓶、托盘天平、药匙;药品:蒸馏水、氯化钠。
  【学生感悟情境】学生设计1选用100mL量筒配制:将0.6gNaCl放在100mL量筒中,然后加水直到100mL刻度。学生设计2选用100mL烧杯配制:将0.6gNaCl放在100mL烧杯中,然后加水至100mL刻度。
  【教师设问】刚刚两位同学的设计都有一定的道理,那么哪一种设计更加精确?为什么?
  【学生回答并质疑】选用100mL量筒配制更加精确,因为量筒的横截面比烧杯要小,所以量取的体积更加准确,但是量筒不能用于溶解固体,应在烧杯中溶解,因此不知道到底应该选择量筒配制还是烧杯配制。
  【活动说明】学生你一言我一语,讨论非常激烈,充
  酯(2种),共九种酯类同分异构体。它们在酸性条件下水解所得的酸有甲酸、乙酸、丙酸、丁酸(2种),共5种;醇有甲醇、乙醇、丙醇(2种)、丁醇(4种),共8种,可形成5×8=40种酯。答案为D。注意:题目问这些酸和醇重新组合形成的酯,可理解为应该减去原来的9种酯,但没有这个选项。若把该题变为变式3,则答案应为B。
  变式3:分子式C5H10O2的有机物在酸性条件下可水解为酸和醇,若不考虑立体异构,该酯的同分异构体共有()。
  A.8种B.9种C.10种D.12种
  通过以上实例的分析,可以发现同分异构体的考查点主要集中在寻找符合题意的同分异构体的种类上,有时也要书写有限制条件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此类考题对考生的要求较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考问题的严密性,要求考生能够灵活地串起有机知识,并进行合理的推理分析。怎么样才能把学生认为的难题转化为易题呢?那就应引导学生归纳整理出一般的解题思路:(1)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各类有机物的分子通式、结构特点(包括官能团)和性质,以及这些物质间的相互转化。(2)熟悉一些烃基的同分异构体数目,如丙基(2种),丁基(4种),苯环的邻、间、对等,这样有利于快速找出同分异构体的种类数。(3)做题时必须明确题目的知识背景、分析题目所给物质的结构特点(已知条件)。(4)解读题目的限制条件(审题),找出与限制条件相对应的原子或原子团。(5)有创新意识,敢于组装新物质(将原子或原子团按一定规律重新组装拼接起来)。组装新物质,必须根据题目限定的条件,确定一些特定的官能团及烃基(如苯环等),再根据分子式或已知结构确定有无饱和的碳原子及饱和碳原子数等条件,然后将这些特定的官能团、烃基及饱和的碳原子按一定条件进行重新组合成所需要的物质。
  同分异构体的寻找主要考查的是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考问题的严密性,要求高,题型新颖,陌生度高,考法五花八门,题型错综复杂,这都使学生的解题过程困难重重。但是如果学生基础扎实,能灵活地把有机物知识贯穿起来,熟悉各物质的结构和性质,理解题意,掌握解题思路,那么,问题则可迎刃而解。
  (责任编辑罗艳)
其他文献
[摘要]以 “ATP是直接的能源物质”实验设计为例,从教学流程、视频内容设计过程、视频制作成功要素三个方面阐述制作高质量的生物实验微视频的有效路径,旨在给广大一线教师制作实验微视频提供思路上的参考。[关键词]ATP实验微视频制作[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40122“探究ATP是直接的能源物质”实验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5章
[摘要]磨课要求教师对课堂反复思考,不断挖掘课程内涵,不断思考如何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将平淡的课堂打磨成精品课堂,进而实现自我超越.磨课非常有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素养.通过黄河清老师“问题导学”下的“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的磨课指导,能站在更高层面上看待数学教学的本质,更好地把握数学教学的核心.  [关键词]问题磨课空间几何体三视图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摘要]初中几何教学功能多样,教学方法多种,一线教师通过总结和改进教法,就能提高几何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数学几何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020026  几何教学是培养学生操作能力、想象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的重要途径.于图形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的变化之中,学生可以树立空间观念,感知不同维度下的形与数之间的关系;于观察、分析
[摘要]物理概念是物理学的基本元素,掌握相关的物理概念是学好物理的前提。文章简单介绍了概念网络图,并举例说明概念网络图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关键词]概念网络图高中物理度集聚系数[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02-006520世纪60年代,诺瓦克教授提出了概念图,概念图作为一种组织和表征知识的工具,已经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和广泛应用。概念图对教学
[摘要]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涉及的生物学概念很多,应用“概念图”来组织教学能够以可视化的方式表征知识,能够让学习者显而易见地发现概念之间的关系,最适合生物学科的教学。基于此,从教学组织和教学评价角度两个方面对概念图教学模式进行了尝试,用以示范该教学模式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关键词]概念图 教学模式 生物概念[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步伐越走越快,各个地区都在探索有效的教学模式,但是教学模式不是可复制的内容,各学校的教师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走出适合自己的新课改之路.[关键词]素质 微创新 课程改革[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080010在为期15天的脱产培训中,我聆听了各位专家学者对新课程改革的高见;参观了三所中学,了解了他们的办学理念,进入
[摘要]习题课是数学的基本课型,习题课要讲究预设,更要注意生成.[关键词]预设 生成 习题课[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080015前不久,我上了一堂排列组合的应用问题习题课,课前精心选择了6个排列组合与几何的综合问题.1.不共面的四个定点到平面α的距离都相等,这样的平面α共有___.2.用4种不同的颜色为正方体的六个面着色,要求相邻
[摘 要]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问题也不断涌现,如何克服课堂教学中的某些不良现象?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三个方面作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摒弃虚体 灵活引入 优化实验 提高效率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080068  新课程要求教师把课堂交给学生,提倡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一时间,一大批所谓的优质课扑面而来
[摘要]问题导学是一种以学生通过阅读文本、小组交流等活动来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模式。笔者在教学实践、听课学习中发现,该模式下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体现,但相同模式下有着不同的实际教学效果。[关键词]问题导学物理教学小组学习[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10060一、演示冲突,诱发问题学习问题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解决的问题,其产生应源于学生的错误认
[摘要]“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如何给物体提供恒力,如何平衡摩擦力等问题,是实验前必须解决的问题。文章介绍了突破“重物牵引法”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设计障碍的方法。[关键词]重物牵引法实验设计实验教学[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10067一、给小车提供一个恒定的外力在实验设计之初,首先要解决小车所受合力的问题。很多学生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