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时期教育方针规定我们的培养目标是造就全面和谐发展的人,也就是所有受教育者都应该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教育方针和新大纲都强调了“美”。这里所说的“美”即“美育”,是指:“当我们对审美对象进行感受、欣赏、评价和判断等审美活动时,生理结构和心理结构会受到感染、熏陶,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变化,从而不仅在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上得到了提高,受到了教育,而且在人的气质、精神面貌上,也得到了提高,受到了教育。”美育作为培养全面发展新人不可或缺的一种教育方式,它具有独特的内容和魅力,如果能将它与其它各育有效地结合起来,对于提高中学生的素质将发挥独一无二的功能。
科学的认识和借助于艺术的认识,别林斯基曾把认识世界的途径分为这两种。“诗人的武器是现实的生动而鲜明的描绘,他显示一幅真实的图画来影响读者的想像……”中学语文教学正是凭借古今中外大量文质兼美、脍炙人口的文学名作的语文教材来进行的,而这些文学名作以其较高的审美价值为中学语文教学提供了实施美育的良好条件。因此,中学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美的文学作品,把学生引入美的海洋,使之在其中自由畅快地遨游,在耳濡目染之中接受审美教育。下面我就以中学语文教材中出现的两位解放区作家的两篇小说(孙犁的《荷花淀》和周立波的《分马》)为例,谈谈“教师应如何把握教材中文学作品的美”这个问题。
《荷花淀》是一篇以战争为题材的小说,一提起描写战争题材的作品,很多人的脑海中也许马上就会浮现出这种画面:枪林弹雨,硝烟弥漫,尸首遍地,血流成河。的确,真实的战争以其触目惊心的惨状给人们最为深刻的第一印象就是这样的。而许多作家在描写战争时,着力表现的主题也往往是战争的残酷性和破坏性。而《荷花淀》不同,它的主题的美是独具一格的。这篇小说虽然是以抗日战争为题材,但孙犁的创作追求不同,他自己就曾经谈道:“看到真善美的极致,我写了一些作品。看到邪恶的极致,我不愿意写。这些东西,我体验很深,可以说镂心刻骨的。”因此,他并不是将战争事件和人物的崇高精神品质并举,而是将前者巧妙地隐蔽起来,凸现了后者,“用谈笑从容的态度来描摹风云变幻”。要把握这篇小说的主题美,可以从这个独特的艺术角度着手。
在这篇小说中,战争似乎总是隐隐约约、若有若无的。即使是较为清晰的那一场伏击战,作者也只是以轻松明快的笔调来描写,不着意展示战争中本应有的严酷、壮烈和惊心动魄。作者精细的笔墨更多地用在展现以水生和水生嫂为代表的冀中儿女身上所焕发的人性美、人情美上。大敌当前,为适应斗争形势变化的需要,水生率先举手报名参加了新成立的地区队,以一个干部的身份为广大群众作出了表率;在对敌斗争中,他英勇机智……这一切都是他热忱的爱国心的体现。而他也有着强烈的家庭责任感,否则对妻子不会有“千斤的担子你先担吧,打走了鬼子,我回来谢你”的深情安慰。再看看那群青年妇女,起初,虽然她们没有丈夫们的果敢行为,但她们毕竟还是识大体的;而后来她们自觉地组织起一支战斗队伍的举动也表明她们的爱国热情并不亚于丈夫们。正是这群优秀的冀中儿女身上迷人的人性美和人情美压制住了残酷的战争,从而向我们昭示了本文美的主题:人性美、人情美是战胜战争最有效的武器。难怪孙犁说:“我最喜欢我写新的抗日小说,因为它是时代、个人的完美真实的结合……”
《分马》中的人物呈多元化表现。首先是郭全海,在他身上充分体现了一位优秀农村领导者崇高的精神品质: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和良好的群众作风。轮到自己分马时,他随随便便地牵了一匹马;老孙头的马跑了,他连忙去追;分马中一出现矛盾,他就积极地想方设法解决。其次是老初、赵大嫂子、白大嫂子、老田头等,他们的思想觉悟不如郭全海,但他们仍属于较先进的人物。在郭全海的动员下,他们只考虑片刻就同意将自己的马换给老王太太。再次是老孙头、老王太太、老田太太等,他们的思想意识最为落后,分马中私心最为严重,但他们也在努力地与旧思想决裂:老孙头不甘示弱,也同意将自己的马换给老王太太;老王太太告发韩老五立了大功;最终,老田太太“心转过弯来了”。通过对这群人物精神品质的分析,本文美的主题也就明朗了:表现了土改斗争中在党的领导下农民群众思想意识的日益提高。
文学是人学,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的。一部小说有无令人不忍释卷的魅力,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否吸引人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所塑造的人物能给人以美的享受是整部小说具有美的特性的点睛之笔。孙犁的《荷花淀》是美的典范。说它是美的,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孙犁在这篇小说中独创了集人性美、人情美为一身的以水生嫂为主要代表的农村劳动妇女形象。
对材料进行具体恰当的组织和安排,这就是结构。一部小说的结构美,是小说令人百读不厌的重要原因之一。小说的结构主要是以故事情节的逻辑发展来安排的。因此,要把握小说的结构美,可以以情节分析作为桥梁。
美在散文化。它并不以情节为主,而巧妙地运用散文式的写法,紧紧围绕冀中儿女的人性美和人情美来选取相关的貌似零散的情节片断(夫妻话别、寻夫遇敌、组织队伍),并通过冀中儿女(特别是水生嫂)的思想发展变化(惊讶—理解—难舍—答应)这条线将它们水乳交融地合为一体,从而独创了一种自由灵活、形散而神不散的散文化小说结构。
美在曲折。“凡做人贵直,而作诗文贵曲”。情节曲折的文章会让读者产生读下去的强烈愿望,而平铺直叙、流水帐似的文章,会让读者觉得兴趣索然。写得这样腾挪跌宕、波澜起伏、引人入胜,从而把一个稳中求变的美的结构展现在读者眼前。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小说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其语言具有美感,将大大增强小说的艺术魅力。语言的这种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因而一部感染力强的小说,它的语言往往也是美的。
美在乡土气息。解放区文学创作的主要对象是文学欣赏水平不高的农民,因此,作家们都努力创作通俗作品,正如赵树理所说:“写的东西大部分是写给农民中的识字的人读并且想通过他们介绍给不识字的人听的,所以写法上对传统的那一套照顾得多一点。”这些文学作品的语言大多是群众口头上的语言,方言俚语入语,行文没有文绉绉的书卷气,而是通俗化、大众化,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荷花淀》的语言也具有通俗的特点,但乡土气息却不如《分马》浓厚。我们只需对《分马》中那些极具东北农村特色的方言进行分析,就可以明显地感觉到这一点。
美在含蓄蕴藉。所谓含蓄蕴藉,就是“言近而旨远,辞浅而义深。虽发语已殚,而含意未尽”。含蓄蕴藉的语言让人如嚼橄榄,回味无穷。《荷花淀》的语言不像《分马》的语言那样直白,它的含蓄蕴藉美是很突出的,这是因为它巧妙运用了婉曲的修辞方法。因此,只要我们对这种辞格进行分析,就不难把握这篇小说语言的含蓄蕴藉美。婉曲,就是当有些话不便直说或不愿直说时用曲折的方式表达出来。《荷花淀》中那些青年妇女的对话就是这种辞格的绝佳范例。那些“藕断丝连”的青年妇女明明心里特别想念自己参军的丈夫,却由于女性特有的矜持和羞涩,把自己的这种正常感情掩盖了起来,不想让别人知道,为此她们编造了一如“可是忘记了一件衣裳”、“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之类的借口,好像并不是自己主动想去似的。
总之,解放区作家的小说从内容到形式都具有种种独特的美。中学语文教师如果充分把握作为范例的这两篇小说的美,并将把握的方法运用到教材中其它也具有美的特性的文学作品中,那么就能针对不同文章的不同特点把握不同的美。
科学的认识和借助于艺术的认识,别林斯基曾把认识世界的途径分为这两种。“诗人的武器是现实的生动而鲜明的描绘,他显示一幅真实的图画来影响读者的想像……”中学语文教学正是凭借古今中外大量文质兼美、脍炙人口的文学名作的语文教材来进行的,而这些文学名作以其较高的审美价值为中学语文教学提供了实施美育的良好条件。因此,中学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美的文学作品,把学生引入美的海洋,使之在其中自由畅快地遨游,在耳濡目染之中接受审美教育。下面我就以中学语文教材中出现的两位解放区作家的两篇小说(孙犁的《荷花淀》和周立波的《分马》)为例,谈谈“教师应如何把握教材中文学作品的美”这个问题。
《荷花淀》是一篇以战争为题材的小说,一提起描写战争题材的作品,很多人的脑海中也许马上就会浮现出这种画面:枪林弹雨,硝烟弥漫,尸首遍地,血流成河。的确,真实的战争以其触目惊心的惨状给人们最为深刻的第一印象就是这样的。而许多作家在描写战争时,着力表现的主题也往往是战争的残酷性和破坏性。而《荷花淀》不同,它的主题的美是独具一格的。这篇小说虽然是以抗日战争为题材,但孙犁的创作追求不同,他自己就曾经谈道:“看到真善美的极致,我写了一些作品。看到邪恶的极致,我不愿意写。这些东西,我体验很深,可以说镂心刻骨的。”因此,他并不是将战争事件和人物的崇高精神品质并举,而是将前者巧妙地隐蔽起来,凸现了后者,“用谈笑从容的态度来描摹风云变幻”。要把握这篇小说的主题美,可以从这个独特的艺术角度着手。
在这篇小说中,战争似乎总是隐隐约约、若有若无的。即使是较为清晰的那一场伏击战,作者也只是以轻松明快的笔调来描写,不着意展示战争中本应有的严酷、壮烈和惊心动魄。作者精细的笔墨更多地用在展现以水生和水生嫂为代表的冀中儿女身上所焕发的人性美、人情美上。大敌当前,为适应斗争形势变化的需要,水生率先举手报名参加了新成立的地区队,以一个干部的身份为广大群众作出了表率;在对敌斗争中,他英勇机智……这一切都是他热忱的爱国心的体现。而他也有着强烈的家庭责任感,否则对妻子不会有“千斤的担子你先担吧,打走了鬼子,我回来谢你”的深情安慰。再看看那群青年妇女,起初,虽然她们没有丈夫们的果敢行为,但她们毕竟还是识大体的;而后来她们自觉地组织起一支战斗队伍的举动也表明她们的爱国热情并不亚于丈夫们。正是这群优秀的冀中儿女身上迷人的人性美和人情美压制住了残酷的战争,从而向我们昭示了本文美的主题:人性美、人情美是战胜战争最有效的武器。难怪孙犁说:“我最喜欢我写新的抗日小说,因为它是时代、个人的完美真实的结合……”
《分马》中的人物呈多元化表现。首先是郭全海,在他身上充分体现了一位优秀农村领导者崇高的精神品质: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和良好的群众作风。轮到自己分马时,他随随便便地牵了一匹马;老孙头的马跑了,他连忙去追;分马中一出现矛盾,他就积极地想方设法解决。其次是老初、赵大嫂子、白大嫂子、老田头等,他们的思想觉悟不如郭全海,但他们仍属于较先进的人物。在郭全海的动员下,他们只考虑片刻就同意将自己的马换给老王太太。再次是老孙头、老王太太、老田太太等,他们的思想意识最为落后,分马中私心最为严重,但他们也在努力地与旧思想决裂:老孙头不甘示弱,也同意将自己的马换给老王太太;老王太太告发韩老五立了大功;最终,老田太太“心转过弯来了”。通过对这群人物精神品质的分析,本文美的主题也就明朗了:表现了土改斗争中在党的领导下农民群众思想意识的日益提高。
文学是人学,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的。一部小说有无令人不忍释卷的魅力,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否吸引人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所塑造的人物能给人以美的享受是整部小说具有美的特性的点睛之笔。孙犁的《荷花淀》是美的典范。说它是美的,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孙犁在这篇小说中独创了集人性美、人情美为一身的以水生嫂为主要代表的农村劳动妇女形象。
对材料进行具体恰当的组织和安排,这就是结构。一部小说的结构美,是小说令人百读不厌的重要原因之一。小说的结构主要是以故事情节的逻辑发展来安排的。因此,要把握小说的结构美,可以以情节分析作为桥梁。
美在散文化。它并不以情节为主,而巧妙地运用散文式的写法,紧紧围绕冀中儿女的人性美和人情美来选取相关的貌似零散的情节片断(夫妻话别、寻夫遇敌、组织队伍),并通过冀中儿女(特别是水生嫂)的思想发展变化(惊讶—理解—难舍—答应)这条线将它们水乳交融地合为一体,从而独创了一种自由灵活、形散而神不散的散文化小说结构。
美在曲折。“凡做人贵直,而作诗文贵曲”。情节曲折的文章会让读者产生读下去的强烈愿望,而平铺直叙、流水帐似的文章,会让读者觉得兴趣索然。写得这样腾挪跌宕、波澜起伏、引人入胜,从而把一个稳中求变的美的结构展现在读者眼前。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小说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其语言具有美感,将大大增强小说的艺术魅力。语言的这种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因而一部感染力强的小说,它的语言往往也是美的。
美在乡土气息。解放区文学创作的主要对象是文学欣赏水平不高的农民,因此,作家们都努力创作通俗作品,正如赵树理所说:“写的东西大部分是写给农民中的识字的人读并且想通过他们介绍给不识字的人听的,所以写法上对传统的那一套照顾得多一点。”这些文学作品的语言大多是群众口头上的语言,方言俚语入语,行文没有文绉绉的书卷气,而是通俗化、大众化,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荷花淀》的语言也具有通俗的特点,但乡土气息却不如《分马》浓厚。我们只需对《分马》中那些极具东北农村特色的方言进行分析,就可以明显地感觉到这一点。
美在含蓄蕴藉。所谓含蓄蕴藉,就是“言近而旨远,辞浅而义深。虽发语已殚,而含意未尽”。含蓄蕴藉的语言让人如嚼橄榄,回味无穷。《荷花淀》的语言不像《分马》的语言那样直白,它的含蓄蕴藉美是很突出的,这是因为它巧妙运用了婉曲的修辞方法。因此,只要我们对这种辞格进行分析,就不难把握这篇小说语言的含蓄蕴藉美。婉曲,就是当有些话不便直说或不愿直说时用曲折的方式表达出来。《荷花淀》中那些青年妇女的对话就是这种辞格的绝佳范例。那些“藕断丝连”的青年妇女明明心里特别想念自己参军的丈夫,却由于女性特有的矜持和羞涩,把自己的这种正常感情掩盖了起来,不想让别人知道,为此她们编造了一如“可是忘记了一件衣裳”、“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之类的借口,好像并不是自己主动想去似的。
总之,解放区作家的小说从内容到形式都具有种种独特的美。中学语文教师如果充分把握作为范例的这两篇小说的美,并将把握的方法运用到教材中其它也具有美的特性的文学作品中,那么就能针对不同文章的不同特点把握不同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