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宋诗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富含理趣,苏轼诗歌同样也体现出这一特色。本文对于苏轼诗歌理趣化的成因、在自然风物和世风人情两个方面的体现作了分析,肯定了苏轼为诗歌作出的贡献,为人们的精神世界树立一座丰碑。
关键词: 苏轼诗歌 哲理 理趣
苏轼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天才的文学家,留下了两千六百余首风格不同、绚烂多姿的作品,在我国诗歌史上自成一体,具有深远的美学旨趣。
苏诗中蕴含着丰富的哲理,这与他兼具诗人、哲人的身份是分不开的。苏轼的思想是以儒家为核心,兼蓄释道。他认为三教异源别派而殊途同归,《祭龙井辩才文》曰:“孔老异门,儒释分宫,又于其间,禅律交攻。我见大海,有此南东,江河虽殊,其至则同。”苏轼一生未离仕途,其诗作体现出具有苏轼风格的儒家文化内涵。他怀着“奋历有当世志”的伟大抱负走向政治舞台,但常受到排挤。他也曾徘徊苦闷,借用释、道思想聊以慰藉,但他仍不绝望灰心,时刻关注着社会和人生。因此,以儒学为根本的“三教合一”构成了苏轼思想的基本特点。也正是因为苏轼的这些思想因素,才会有苏诗理趣化的艺术特色。
宋人“以议论为诗”已是定论。从苏诗的内容看,它的取材极其广泛:有描写山水风景的,有同情民生疾苦的,有抨击时事体现其政治观点的,还有抒发亲情友情和人生感慨的。无论哪类题材的诗歌,都蕴含了丰富的哲理,体现了诗人对社会、时代和人生的理性思考。一般而言,诗中言理容易流于枯燥乏味,苏轼的诗说理虽多,却才气横溢,灵光四射,读来毫无陈腐之气,且又极重“意”,文化底蕴十足,所以一向被认为是宋诗的代表,被推为宋诗精品,流传至今。
但苏轼在继承关于哲理诗的创作中,并不是对前代诗人的消极承袭,而是熔铸众家,有所发展创新。如陶渊明以冲淡自然为美,王维的诗歌则主禅理,表现空寂的境界。而苏轼则是发各家之所长,运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和创造力更大地发展了理趣诗的创作空间。看《石鼻城》:“平时战国今无在,陌上征夫自不闲。北客初来试新险,蜀人从此送残山。独穿暗月朦胧里,愁奔渡河苍茫间。渐入西南风景变,道边修竹水潺潺。”这首诗通篇看来是写景记游之作,并未发现什么禅机哲理,但细细地品味,会发现苏轼主要突出它的“奇”与“变”。“试新险”、“送残山”、“独穿暗月”、“愁奔渡河”都表现了石鼻城的崎岖与险要,可“渐入西南”,人们就会看到“道旁修竹水潺潺”如此安静祥和的景色。在这首诗里,有险与夷的交替,有水月弥漫与别有洞天的变幻。读完这首诗,读者能体会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受。这就是苏诗的理趣,不再只是前人诗作中的平淡宁静,而是更增添了一份乐观旷达的精神,读来令人感到欣喜和振奋。
苏轼诗中的理趣,多见寄托于他笔下的江山风月中。如著名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描写作者从不同的方位进行观察,看到山的不同面目,这本是异常生活中极为普通的现象,作者却形象而明畅地揭示出具有对自然乃至社会的普遍意义的哲学道理,即局外人有时会比局中人更容易看到事物的真相。除了山水,苏轼还善于发现其他景物的内在规律,如写荷花和菊花的盛衰之理的“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赠刘景文》),荷花与菊花季节不同,秉性也相异,荷凋残时已无亭亭的叶子,而菊在严霜下仍有傲枝相抗。苏轼正是由于对自然界的许多现象有了细致的观察、准确的把握,才能正确地揭示出物理。另外,苏轼的这类诗作不仅道出了客观物理,而且或隐或显地写出了诗人对物理的喜爱或别有会心。如“江头千树春欲暗,竹外一枝斜更好”(《和秦太虚梅花诗》),写尽了梅的幽独闲静之趣和歌曲之美。
苏轼不仅能发现众物之理,而且对人生哲理颇多洞见。尤其是如何看待自己人生中的困顿上,这首先表现在他对人生的珍惜,主要体现在他对宇宙的观照的基础之上的。如“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中秋月》)前兩句写中秋月景,后两句转人议论和抒情,说明中秋月圆的日子不常有,人生难得清明安闲,因而应该珍惜眼前的美景。再如“春宵一夜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春夜》),“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青》)等诗,都是景中见情,情中寓理,表达了人生无常、安危难料的深切感叹,言外有珍惜人生之含意。
苏轼在抒发个人情怀的作品中,也同样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并显得更为细密深刻。如《洗儿戏作》:“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此诗作于诗人四子满月时,按常理世人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慧,以望在事业上有所成就,诗人却联想到自己才华横溢,反遭到来自黑暗时局的压制,一事无成又无可奈何。而世上却有一些无德无能之辈,逢迎拍马,攀附权势,仕途一帆风顺。本诗在抒发感慨之余,也暗含了对社会颠倒是非、混淆黑白、难容聪慧的讥讽。虽有悲伤、慨叹,却能给人以深思。
以上对苏轼诗歌中蕴涵的理趣特征作了简单的分析,苏轼善于注重观察,概括提炼,用鲜活生动的意象去反映哲理,用令人寻味的情境去揭示哲理,从而使其诗歌闪耀着思辨和哲理的火花,体现出一种非凡的哲性智慧,也避免了宋诗中容易出现的“以理害趣”的问题。他的诗歌不仅丰富了中国的古典诗歌宝库,而且在人们的精神世界里树立了一座丰碑,供后人品味和瞻仰。
参考文献:
[1]纪昀点评.苏文忠公诗集释粹[M].台北:宏业书局,1969.
[2]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4.
[3]刘逸生等.宋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
[4]朱靖华.苏轼新评[M].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1993.
关键词: 苏轼诗歌 哲理 理趣
苏轼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天才的文学家,留下了两千六百余首风格不同、绚烂多姿的作品,在我国诗歌史上自成一体,具有深远的美学旨趣。
苏诗中蕴含着丰富的哲理,这与他兼具诗人、哲人的身份是分不开的。苏轼的思想是以儒家为核心,兼蓄释道。他认为三教异源别派而殊途同归,《祭龙井辩才文》曰:“孔老异门,儒释分宫,又于其间,禅律交攻。我见大海,有此南东,江河虽殊,其至则同。”苏轼一生未离仕途,其诗作体现出具有苏轼风格的儒家文化内涵。他怀着“奋历有当世志”的伟大抱负走向政治舞台,但常受到排挤。他也曾徘徊苦闷,借用释、道思想聊以慰藉,但他仍不绝望灰心,时刻关注着社会和人生。因此,以儒学为根本的“三教合一”构成了苏轼思想的基本特点。也正是因为苏轼的这些思想因素,才会有苏诗理趣化的艺术特色。
宋人“以议论为诗”已是定论。从苏诗的内容看,它的取材极其广泛:有描写山水风景的,有同情民生疾苦的,有抨击时事体现其政治观点的,还有抒发亲情友情和人生感慨的。无论哪类题材的诗歌,都蕴含了丰富的哲理,体现了诗人对社会、时代和人生的理性思考。一般而言,诗中言理容易流于枯燥乏味,苏轼的诗说理虽多,却才气横溢,灵光四射,读来毫无陈腐之气,且又极重“意”,文化底蕴十足,所以一向被认为是宋诗的代表,被推为宋诗精品,流传至今。
但苏轼在继承关于哲理诗的创作中,并不是对前代诗人的消极承袭,而是熔铸众家,有所发展创新。如陶渊明以冲淡自然为美,王维的诗歌则主禅理,表现空寂的境界。而苏轼则是发各家之所长,运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和创造力更大地发展了理趣诗的创作空间。看《石鼻城》:“平时战国今无在,陌上征夫自不闲。北客初来试新险,蜀人从此送残山。独穿暗月朦胧里,愁奔渡河苍茫间。渐入西南风景变,道边修竹水潺潺。”这首诗通篇看来是写景记游之作,并未发现什么禅机哲理,但细细地品味,会发现苏轼主要突出它的“奇”与“变”。“试新险”、“送残山”、“独穿暗月”、“愁奔渡河”都表现了石鼻城的崎岖与险要,可“渐入西南”,人们就会看到“道旁修竹水潺潺”如此安静祥和的景色。在这首诗里,有险与夷的交替,有水月弥漫与别有洞天的变幻。读完这首诗,读者能体会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受。这就是苏诗的理趣,不再只是前人诗作中的平淡宁静,而是更增添了一份乐观旷达的精神,读来令人感到欣喜和振奋。
苏轼诗中的理趣,多见寄托于他笔下的江山风月中。如著名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描写作者从不同的方位进行观察,看到山的不同面目,这本是异常生活中极为普通的现象,作者却形象而明畅地揭示出具有对自然乃至社会的普遍意义的哲学道理,即局外人有时会比局中人更容易看到事物的真相。除了山水,苏轼还善于发现其他景物的内在规律,如写荷花和菊花的盛衰之理的“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赠刘景文》),荷花与菊花季节不同,秉性也相异,荷凋残时已无亭亭的叶子,而菊在严霜下仍有傲枝相抗。苏轼正是由于对自然界的许多现象有了细致的观察、准确的把握,才能正确地揭示出物理。另外,苏轼的这类诗作不仅道出了客观物理,而且或隐或显地写出了诗人对物理的喜爱或别有会心。如“江头千树春欲暗,竹外一枝斜更好”(《和秦太虚梅花诗》),写尽了梅的幽独闲静之趣和歌曲之美。
苏轼不仅能发现众物之理,而且对人生哲理颇多洞见。尤其是如何看待自己人生中的困顿上,这首先表现在他对人生的珍惜,主要体现在他对宇宙的观照的基础之上的。如“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中秋月》)前兩句写中秋月景,后两句转人议论和抒情,说明中秋月圆的日子不常有,人生难得清明安闲,因而应该珍惜眼前的美景。再如“春宵一夜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春夜》),“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青》)等诗,都是景中见情,情中寓理,表达了人生无常、安危难料的深切感叹,言外有珍惜人生之含意。
苏轼在抒发个人情怀的作品中,也同样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并显得更为细密深刻。如《洗儿戏作》:“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此诗作于诗人四子满月时,按常理世人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慧,以望在事业上有所成就,诗人却联想到自己才华横溢,反遭到来自黑暗时局的压制,一事无成又无可奈何。而世上却有一些无德无能之辈,逢迎拍马,攀附权势,仕途一帆风顺。本诗在抒发感慨之余,也暗含了对社会颠倒是非、混淆黑白、难容聪慧的讥讽。虽有悲伤、慨叹,却能给人以深思。
以上对苏轼诗歌中蕴涵的理趣特征作了简单的分析,苏轼善于注重观察,概括提炼,用鲜活生动的意象去反映哲理,用令人寻味的情境去揭示哲理,从而使其诗歌闪耀着思辨和哲理的火花,体现出一种非凡的哲性智慧,也避免了宋诗中容易出现的“以理害趣”的问题。他的诗歌不仅丰富了中国的古典诗歌宝库,而且在人们的精神世界里树立了一座丰碑,供后人品味和瞻仰。
参考文献:
[1]纪昀点评.苏文忠公诗集释粹[M].台北:宏业书局,1969.
[2]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4.
[3]刘逸生等.宋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
[4]朱靖华.苏轼新评[M].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