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人的度量是一种精神力量,是一股强大的文明力量。
社会的进步不只限于经济的高度发展,生活质量的快速提高,物质的极大满足和丰富。社会的进步极大地表现在文明进化的程度。鲁迅曾经为了改变国民愚昧麻木的精神面貌而弃医从文。精神食粮的影响对每个人乃至于社会都极其重要。现在的世界需要的是用博大的胸怀、睿智的洞察力、感恩的心去体会,做一个健康的人,一个阳光的人,一个可以用肩膀担负起自己、家人乃至于社会的人。
其实,在日常教学中就可以点滴地把这种意识渗透给每一个学生。“学语文就是学做人。”这是我国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给我们留下的至理名言。语文不仅仅有它的工具性,还有它的人文性。
我试图在教育的海洋里和学生一起探讨真善美、假恶丑,探讨人性,探讨光明,探讨苦难,甚至探讨人生。我喜欢这样的教学方式,享受于这种思想的交流与碰撞,享受于我们发现的点滴感动。在把应有的知识传递给他们的时候,语文学科更让我感觉到它有别于其他学科的魅力。
一、你真的体会到父母之爱的伟大了吗?
我在学生时代印象比较深的课文有朱自清的名篇《背影》。当时并没有多感动,至少现在想来,那时候是不能完全感同身受的。当多年后我自己站在讲台重读这篇文章,心里的淡淡伤感和温暖,是我不能不和同学们交流的。
《背影》是一篇感人至深的好文章。父亲为儿子做的每一件事都表达了对儿子无微不至的爱,其中父亲送“我”上火车的过程,更是感人肺腑。
我让同学找出他们认为最感人的一段,并找出用了哪些细节描写。
父亲送儿子上车站一段,儿子开始对父亲的送行并不怎么在意,并没有懂得父亲的心思。所以,父亲和脚夫讲价钱,儿子“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父亲嘱托车上的茶房,儿子又暗笑他的“迂”。父亲饱经世故,不会不比儿子更清楚“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真是白托”,但知不可为而为之,正是爱子心切的缘故。然而儿子却认为父亲的举动讨嫌,以致腹有所诽,这并非儿子不爱父亲,而是做儿子的不理解父亲。后来背影出现,儿子清楚地看到父亲竟为自己做着力不胜任的事时,终于完全理解了父亲对自己的那颗仁爱的心,以至于流下泪来。“背影”特定的感人的力量就在这里凸显了出来。那仅仅是父亲的背影吗?那是对儿子爱的一种表达。
我试图让同学们产生共鸣。我问:在生活里也有和父母这样的交流吗?也有过这样的感动吗?谈谈你的经历。下课后,一个女孩子给了我一张她写的纸条,上面写道:“我觉得我现在很后悔。我那时候太任性了,我只知道玩,知道不停地像爸爸要这要那,他不满足我,我就大吵。一天下大雨,我因为想吃烤鸭,叫爸爸出去买。因为他回来晚了,我还赌气不吃了。后来妈妈和我说,爸爸因为给我买烤鸭转遍了所有的地方,因为当时太晚了,看不清路,爸爸摔了跟头,身上沾满了泥巴。我只觉得那时候的我太不懂事了。现在爸爸年纪越来越大,我觉得我们不能只会索取,而从不体谅父母的苦心。现在我永远不能和他说对不起了。”我看到这儿的时候心里一紧。我想我会默默地关注她、守护她。
当看到他们慢慢地打开心扉开始回忆以往的那些事情,我觉得他们在变化,在成长,在认真地思考。这使我感到欣慰。在课堂上我时刻让每一个人铭记:感恩你的父母,因为他们为了我们逐渐苍老,让人心疼。
二、你真的为你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骄傲吗?
语文教材是文学的一种传承。语言的形象性与生动性特点,决定了熏陶感染的深刻性。形象生动的语言容易深刻感知,容易引起想象联想,容易激发情感。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学生高谈阔论爱祖国,代替教育学生爱祖国,这是不可思议的事。”因此,语文教学要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找到他们容易接受的方式。
学生们都会背诵《为人民服务》中的名句:“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到底轻在哪里?重在哪里?如何可以真实地体会到文章的思想内涵?我在自习课的时候给学生播放了电影《张思德》。很多学生,让他自己主动去看这类具有教育意义的影片很难,可是在集体观看的时候,兴致很高。在点点滴滴的电影的叙事语言里,同学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一个平凡的共产党员不平凡的地方。那种感动和佩服要比老师高谈阔论一番有效得多。
当学到《十六年前的回忆》时,我适当地讲述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本文的写作背景,讲到了中国不堪回首的历史和受难的岁月。这时我感觉到同学们随着我的情绪的起伏也开始激动起来。“90后”不是现在人们评价的那样,不关心祖国,没有责任感,他们也会骄傲地说:我们的祖国正在日益强大,我们不再被称为“东亚病夫”。谈这些的时候同学们是很自豪的。他们激动地讲述那些从电视、网络、书报上看到的关于中国的事例,这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时机。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同学们受到了一次全面的爱国主义教育。
三.你关心生态、关爱生命吗?
学习《斑羚飞渡》,在最后讨论的时候,我们的目光都放在体味文字,从文字中获得情感的升华,体会言之有序的叙事方法,学习斑羚沉着冷静、勇于牺牲的精神上。但在自由讨论的环节,有个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人类作为斑羚的侵害者是不是难辞其咎呢?我们无法回避这一问题。学生们争相回答:人类在开发自然、征服自然的过程中也破坏了自然。在这篇文章中,人充当的是怎样的角色?人类是最高等的动物,在肆意屠杀其他生灵的时候是否在想到这就是在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当然,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都被斑羚的牺牲精神震撼了——不畏死亡,把希望留给别人。没有斑羚选择退缩和逃避,没有老斑羚站到生者的队伍里。那座由死亡铺成的桥梁,斑羚们跳得是那么的优雅和无畏,犹如一道绚丽的生命之虹,这时候学生体会了大义和大爱。
总之,语文老师不能只注重语文的工具性,而忽视它的人文性。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的言行和思想足以影响学生的一生。新的时代,需要的是新型人才,是德才兼备的人才。有才无德,比有德无才还要可怕。孔子在《论语》中解释了什么是“仁”,什么是“智”。他的解释是爱人者为“仁”,知人者为“智”。让我们在语文课堂里不仅仅学会语文知识,累积文学素养,更在语文的世界里一起体会“大仁”和“大爱”。
社会的进步不只限于经济的高度发展,生活质量的快速提高,物质的极大满足和丰富。社会的进步极大地表现在文明进化的程度。鲁迅曾经为了改变国民愚昧麻木的精神面貌而弃医从文。精神食粮的影响对每个人乃至于社会都极其重要。现在的世界需要的是用博大的胸怀、睿智的洞察力、感恩的心去体会,做一个健康的人,一个阳光的人,一个可以用肩膀担负起自己、家人乃至于社会的人。
其实,在日常教学中就可以点滴地把这种意识渗透给每一个学生。“学语文就是学做人。”这是我国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给我们留下的至理名言。语文不仅仅有它的工具性,还有它的人文性。
我试图在教育的海洋里和学生一起探讨真善美、假恶丑,探讨人性,探讨光明,探讨苦难,甚至探讨人生。我喜欢这样的教学方式,享受于这种思想的交流与碰撞,享受于我们发现的点滴感动。在把应有的知识传递给他们的时候,语文学科更让我感觉到它有别于其他学科的魅力。
一、你真的体会到父母之爱的伟大了吗?
我在学生时代印象比较深的课文有朱自清的名篇《背影》。当时并没有多感动,至少现在想来,那时候是不能完全感同身受的。当多年后我自己站在讲台重读这篇文章,心里的淡淡伤感和温暖,是我不能不和同学们交流的。
《背影》是一篇感人至深的好文章。父亲为儿子做的每一件事都表达了对儿子无微不至的爱,其中父亲送“我”上火车的过程,更是感人肺腑。
我让同学找出他们认为最感人的一段,并找出用了哪些细节描写。
父亲送儿子上车站一段,儿子开始对父亲的送行并不怎么在意,并没有懂得父亲的心思。所以,父亲和脚夫讲价钱,儿子“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父亲嘱托车上的茶房,儿子又暗笑他的“迂”。父亲饱经世故,不会不比儿子更清楚“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真是白托”,但知不可为而为之,正是爱子心切的缘故。然而儿子却认为父亲的举动讨嫌,以致腹有所诽,这并非儿子不爱父亲,而是做儿子的不理解父亲。后来背影出现,儿子清楚地看到父亲竟为自己做着力不胜任的事时,终于完全理解了父亲对自己的那颗仁爱的心,以至于流下泪来。“背影”特定的感人的力量就在这里凸显了出来。那仅仅是父亲的背影吗?那是对儿子爱的一种表达。
我试图让同学们产生共鸣。我问:在生活里也有和父母这样的交流吗?也有过这样的感动吗?谈谈你的经历。下课后,一个女孩子给了我一张她写的纸条,上面写道:“我觉得我现在很后悔。我那时候太任性了,我只知道玩,知道不停地像爸爸要这要那,他不满足我,我就大吵。一天下大雨,我因为想吃烤鸭,叫爸爸出去买。因为他回来晚了,我还赌气不吃了。后来妈妈和我说,爸爸因为给我买烤鸭转遍了所有的地方,因为当时太晚了,看不清路,爸爸摔了跟头,身上沾满了泥巴。我只觉得那时候的我太不懂事了。现在爸爸年纪越来越大,我觉得我们不能只会索取,而从不体谅父母的苦心。现在我永远不能和他说对不起了。”我看到这儿的时候心里一紧。我想我会默默地关注她、守护她。
当看到他们慢慢地打开心扉开始回忆以往的那些事情,我觉得他们在变化,在成长,在认真地思考。这使我感到欣慰。在课堂上我时刻让每一个人铭记:感恩你的父母,因为他们为了我们逐渐苍老,让人心疼。
二、你真的为你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骄傲吗?
语文教材是文学的一种传承。语言的形象性与生动性特点,决定了熏陶感染的深刻性。形象生动的语言容易深刻感知,容易引起想象联想,容易激发情感。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学生高谈阔论爱祖国,代替教育学生爱祖国,这是不可思议的事。”因此,语文教学要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找到他们容易接受的方式。
学生们都会背诵《为人民服务》中的名句:“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到底轻在哪里?重在哪里?如何可以真实地体会到文章的思想内涵?我在自习课的时候给学生播放了电影《张思德》。很多学生,让他自己主动去看这类具有教育意义的影片很难,可是在集体观看的时候,兴致很高。在点点滴滴的电影的叙事语言里,同学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一个平凡的共产党员不平凡的地方。那种感动和佩服要比老师高谈阔论一番有效得多。
当学到《十六年前的回忆》时,我适当地讲述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本文的写作背景,讲到了中国不堪回首的历史和受难的岁月。这时我感觉到同学们随着我的情绪的起伏也开始激动起来。“90后”不是现在人们评价的那样,不关心祖国,没有责任感,他们也会骄傲地说:我们的祖国正在日益强大,我们不再被称为“东亚病夫”。谈这些的时候同学们是很自豪的。他们激动地讲述那些从电视、网络、书报上看到的关于中国的事例,这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时机。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同学们受到了一次全面的爱国主义教育。
三.你关心生态、关爱生命吗?
学习《斑羚飞渡》,在最后讨论的时候,我们的目光都放在体味文字,从文字中获得情感的升华,体会言之有序的叙事方法,学习斑羚沉着冷静、勇于牺牲的精神上。但在自由讨论的环节,有个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人类作为斑羚的侵害者是不是难辞其咎呢?我们无法回避这一问题。学生们争相回答:人类在开发自然、征服自然的过程中也破坏了自然。在这篇文章中,人充当的是怎样的角色?人类是最高等的动物,在肆意屠杀其他生灵的时候是否在想到这就是在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当然,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都被斑羚的牺牲精神震撼了——不畏死亡,把希望留给别人。没有斑羚选择退缩和逃避,没有老斑羚站到生者的队伍里。那座由死亡铺成的桥梁,斑羚们跳得是那么的优雅和无畏,犹如一道绚丽的生命之虹,这时候学生体会了大义和大爱。
总之,语文老师不能只注重语文的工具性,而忽视它的人文性。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的言行和思想足以影响学生的一生。新的时代,需要的是新型人才,是德才兼备的人才。有才无德,比有德无才还要可怕。孔子在《论语》中解释了什么是“仁”,什么是“智”。他的解释是爱人者为“仁”,知人者为“智”。让我们在语文课堂里不仅仅学会语文知识,累积文学素养,更在语文的世界里一起体会“大仁”和“大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