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些年来年,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贯彻执行,基督教文化在农村迅速传播。村民信教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和现实背景,既有外部社会环境原因,也有信徒个人原因,还与基督教自身原因有关。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一方面要促进基督教在中国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要从正面引导基督教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力量。
关键词:基督教;信仰原因;中国农村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8-0-02
一、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贯彻执行,基督教在农村迅速传播。官方数字显示,信仰基督教的人数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300万人增加到21世纪初(2002年)的1600万。在当代中国的农村地区,基督教传播的广度和深度令人惊讶。由于中国的社会阶层中,农民占据了人口的绝大多数,因此农民基督徒的大量出现,对整个中国社会来说是一个影响极大的现象。
二、基督教在中国农村传播的特点
(一)信教群体呈现三多倾向
近年来,社会经济结构转型期所带来的大量社会问题,为基督教的广泛传播提供了客观环境和需求。陈文江和严学勤(2008)通过对榆中县农村信徒的问卷调查分析发现,基督教信徒的阶层分布较广,女性明显较多,占61.7%。中年以上(41 岁以上)者多,其中41至59岁的人数为37.5%,60岁以上的占19.2%。文化程度较低(小学及以下)者多,其中小学毕业的人数为31.7%,没上过学占18.3%。农民及家庭主妇多,收入低者多的现象。目前新疆地区基督教信众中,从性别结构上看,女性占79.8%,男性占20. 2%;从年龄结构上看, 46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占62.6%;从文化水平上看,文盲占10.8%;小学和初中学历占57%;高中学历占21.5%,大专以上学历占10.8%。(李建生,2009)
(二)入教的功利性
基督教在中国农村的发展具有很强的功利性。许多农村基督教徒选择信仰基督教都是为了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或困难,有人因为得了无法救治的疾病或生活十分困难,有的妇女是因为家庭矛盾或是婚姻问题,有的老人则是因为孤独寂寞。加上文化程度不高,对西方文化和基督教文化缺乏系统了解,因而这一群体对参加基督教仪式和活动并不积极,遇到困难的时候才想到去上帝面前祈祷。
(三)基督教的本土化
由于农村的基督教徒大多对信仰基督教抱着功利性的目的,基督教所坚持的一神论在中国农村没有发展空间,在中国农民眼里,耶稣基督和他们过去所崇拜的佛祖观音并没有什么分别,只要能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他们就会相信。因而耶稣和佛祖可以在他们的信仰里并存。
(四)信众群体趋于年轻化
随着农村基督教群体的不断扩大,基督教拥有的信众越来越多,该群体也逐渐出现了年轻化的趋势。有的年轻人是在家庭影响下接受基督教,有的则是在外出打工时接触到了基督教,在生活工作中遇到了一些困难,于是接受了基督教信仰。一些大学生也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陈文江和严学勤(2008)通过实证研究指出,在20至40岁的信徒中,中等文化程度(初高中、中专)的比重较大,这部分群体将构成以后教会发展的支柱力量。
三、基督教在农村快速传播的原因
(一)外在因素
1、自由的宗教信仰政策
从基督教在中国传播的历史来看,政府的政策是基督教在中国得以传播的一个主要原因。不同于以往,新中国成立以来,宗教在社会生活中的积极作用得到了党和政府的肯定,尤其是在2005年的《宗教事务条例》中,明确规定尊重公民信仰自由的权利,保护公民正常的宗教信仰的权利,并对宗教活动进行了一些具体的规范,基本上做到了保证宗教活动在合法范围内可以正常发展。
2、价值观念的多元性和模糊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转型时期,社会的转型导致农民的价值标准和行为方式等发生变化,这必然给以传统为导向的农民带来价值观念上的多元性和模糊性。卢曼认为宗教是化约复杂性的一种策略。因而当农民想要保持传统、保持心理的宁静时,宗教便乘机而来。
3、传统宗教信仰趋向衰微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一次又一次的改造与建设运动中,宗教和民间信仰全部被当作封建迷信一鼓脑的彻底抛弃,造成了农村信仰体系的真空局面,这也给了基督教以可趁之机。从整体来看,当前的中国农村中,与其他宗教相比,基督教的发展速度和势头最猛,信众也最多。佛教和道教从长远来看是在走向衰落的,而体系庞杂的民间信仰,在短时期内也难形成规模。在这种情况下,基督教在中国农村有了更大的发展机会和发展空间。
(二)内在因素
1、祛病消灾
据2010年8月11日发布的《宗教蓝皮书》权威统计数据显示,“因自己或家人生病而信仰基督教的信徒占到了68.8%。且年龄越大,因“病”信教的比例越高。”现在的中国农民虽然拥有了免交农业税的权利,但农村社会的教育、医疗、环境卫生、道路交通、文化娱乐方面的公共福利、社会保障和基础设施都严重匮乏,一旦出现疾病、灾害等,家庭往往无力承受,无法独立解决遇到的苦难。在这时候本身就容易加入宗教寻求心理上的安慰,且由于我国基层政府尚未真正实现服务型政府职能的转变,往往不能及时给予帮助,反而是宗教组织主动上门提供物质上的救济与帮助,为其祈祷、聚会,使其在精神上获得慰藉与寄托。在此情况之下,加入宗教也就不足为奇了。
2、家族的影响
作为农村社会最核心的基本单位,家庭氛围对家庭成员具有超强的熏陶功能,尤其是当这个家庭的核心成员信教时。基督教对于家庭的影响是巨大的,在某一家庭成员初信阶段并往往会造成家庭传统的抵制,但家庭的抵制力随该家庭成员的信教年限增加,有逐渐减弱的趋势,并且家庭成员的身份(是否是家长,是否在家庭结构中具有较大影响力)对其他家庭成员的抵制力强弱有相关性,经过研究发现,在家庭结构中处于主导地位(家长)的成员归信,更易于造成全家归信的现象产生。另外,亲朋好友“信主”也是信徒增加的催化剂之一。
3、心理需求
当前,农村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但现实中还存在着一些生活相对失意的人,除了老年人“亲近宗教”之外,那些因事业受挫、婚姻不顺而烦恼的青年农民也常常通过信主来寻求精神的寄托。同时,在农村中妇女和老人在家庭中的地位相对较低,属于弱势群体,他们在社会生活中掌握的权力和社会资源相对贫乏。因而在社会生活中常常得不到重视,精神和感情世界更是无人关心,因而他们转向从宗教中寻求安慰与支持。农村社会性竞争和家庭结构转变还将继续,基督教传播的这个社会基础只会更加深厚,不会削弱,因此,基督教传播将更加迅速。
(三)基督教自身作用
1、教义的魅力
宗教信仰通过有限的现世与无限的来世的连接,使信徒保持对来生的想象与敬畏并奉行教义教规、遵守道德伦理规范。基督教追求的是“来世”、“天国”等未来梦想,认为现世的一切都是为了这个目标。于是信众们便要甘心忍受现时的苦难、克制自己的欲望,以追求“永福”。基督教不仅平等地对待每位信徒,尊重每位信徒的人格尊严,而且更关注信众之间的互动、分享和共融。通过礼拜天及其他形式的聚会不仅丰富了信众的宗教生活,也满足了其归属感的心理需要。
2、自主调适
在长期的基督教福音传播中,产生了一批具备一定知识能力的土生土长的“福音传播者”。他们把基督教的理论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融入自己的理解,以一种当地人喜闻乐见的形式、用带着浓重的当地口音的普通话甚至直接用当地方言履行着“布道者”的职责。这种“主归中华”的谦逊态度和厚德载物的中国化精神,使得基督教在基层百姓中间得以“自治、自养、自传”。此外在聚会形式上也更灵活,更加人性化,照顾到了村民的现实。
四、结语
伴随着基督教在中国的快速发展,也出现了许多矛盾与问题。正确对待和处理基督教在中国的快速成长出现的种种问题,关注教会内外的各种变化及其影响,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正确处理教会发展中出现的矛盾,提高教徒信仰素质,是基督教在中国健康发展的基本前提。
中国农民长期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积聚了不少落后因素,又承受着许多精神压力。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农民迫切需要一个平静快乐的精神家园。他们中的一部分人选择了基督教,这实际上是选择了逃避和退却,并不能真正摆脱精神的困境。如果不重视农民的精神需要和精神困境,他们可能会成为时代的观望者、徘徊者。因此,帮助农民重建一个既能够满足其多重精神渴求,又能够引导其改变落后思想的、文明、科学的精神家园,便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同时,主动掌握基督教在中国传播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有助于政府和中国教会把握历史机遇,一方面促进基督教在中国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从正面引导基督教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力量。
参考文献:
[1]李建生.目前基督教在新疆的传播及影响—兼谈基督教传播与商业发展[J].甘肃社会科学,2009,(6).
[2]陈文江,严学勤.基督教传播的“技术化”机制与实践——以甘肃省榆中县农村的实证研究为例[J].青海民族研究,2008,(4).
关键词:基督教;信仰原因;中国农村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8-0-02
一、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贯彻执行,基督教在农村迅速传播。官方数字显示,信仰基督教的人数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300万人增加到21世纪初(2002年)的1600万。在当代中国的农村地区,基督教传播的广度和深度令人惊讶。由于中国的社会阶层中,农民占据了人口的绝大多数,因此农民基督徒的大量出现,对整个中国社会来说是一个影响极大的现象。
二、基督教在中国农村传播的特点
(一)信教群体呈现三多倾向
近年来,社会经济结构转型期所带来的大量社会问题,为基督教的广泛传播提供了客观环境和需求。陈文江和严学勤(2008)通过对榆中县农村信徒的问卷调查分析发现,基督教信徒的阶层分布较广,女性明显较多,占61.7%。中年以上(41 岁以上)者多,其中41至59岁的人数为37.5%,60岁以上的占19.2%。文化程度较低(小学及以下)者多,其中小学毕业的人数为31.7%,没上过学占18.3%。农民及家庭主妇多,收入低者多的现象。目前新疆地区基督教信众中,从性别结构上看,女性占79.8%,男性占20. 2%;从年龄结构上看, 46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占62.6%;从文化水平上看,文盲占10.8%;小学和初中学历占57%;高中学历占21.5%,大专以上学历占10.8%。(李建生,2009)
(二)入教的功利性
基督教在中国农村的发展具有很强的功利性。许多农村基督教徒选择信仰基督教都是为了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或困难,有人因为得了无法救治的疾病或生活十分困难,有的妇女是因为家庭矛盾或是婚姻问题,有的老人则是因为孤独寂寞。加上文化程度不高,对西方文化和基督教文化缺乏系统了解,因而这一群体对参加基督教仪式和活动并不积极,遇到困难的时候才想到去上帝面前祈祷。
(三)基督教的本土化
由于农村的基督教徒大多对信仰基督教抱着功利性的目的,基督教所坚持的一神论在中国农村没有发展空间,在中国农民眼里,耶稣基督和他们过去所崇拜的佛祖观音并没有什么分别,只要能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他们就会相信。因而耶稣和佛祖可以在他们的信仰里并存。
(四)信众群体趋于年轻化
随着农村基督教群体的不断扩大,基督教拥有的信众越来越多,该群体也逐渐出现了年轻化的趋势。有的年轻人是在家庭影响下接受基督教,有的则是在外出打工时接触到了基督教,在生活工作中遇到了一些困难,于是接受了基督教信仰。一些大学生也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陈文江和严学勤(2008)通过实证研究指出,在20至40岁的信徒中,中等文化程度(初高中、中专)的比重较大,这部分群体将构成以后教会发展的支柱力量。
三、基督教在农村快速传播的原因
(一)外在因素
1、自由的宗教信仰政策
从基督教在中国传播的历史来看,政府的政策是基督教在中国得以传播的一个主要原因。不同于以往,新中国成立以来,宗教在社会生活中的积极作用得到了党和政府的肯定,尤其是在2005年的《宗教事务条例》中,明确规定尊重公民信仰自由的权利,保护公民正常的宗教信仰的权利,并对宗教活动进行了一些具体的规范,基本上做到了保证宗教活动在合法范围内可以正常发展。
2、价值观念的多元性和模糊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转型时期,社会的转型导致农民的价值标准和行为方式等发生变化,这必然给以传统为导向的农民带来价值观念上的多元性和模糊性。卢曼认为宗教是化约复杂性的一种策略。因而当农民想要保持传统、保持心理的宁静时,宗教便乘机而来。
3、传统宗教信仰趋向衰微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一次又一次的改造与建设运动中,宗教和民间信仰全部被当作封建迷信一鼓脑的彻底抛弃,造成了农村信仰体系的真空局面,这也给了基督教以可趁之机。从整体来看,当前的中国农村中,与其他宗教相比,基督教的发展速度和势头最猛,信众也最多。佛教和道教从长远来看是在走向衰落的,而体系庞杂的民间信仰,在短时期内也难形成规模。在这种情况下,基督教在中国农村有了更大的发展机会和发展空间。
(二)内在因素
1、祛病消灾
据2010年8月11日发布的《宗教蓝皮书》权威统计数据显示,“因自己或家人生病而信仰基督教的信徒占到了68.8%。且年龄越大,因“病”信教的比例越高。”现在的中国农民虽然拥有了免交农业税的权利,但农村社会的教育、医疗、环境卫生、道路交通、文化娱乐方面的公共福利、社会保障和基础设施都严重匮乏,一旦出现疾病、灾害等,家庭往往无力承受,无法独立解决遇到的苦难。在这时候本身就容易加入宗教寻求心理上的安慰,且由于我国基层政府尚未真正实现服务型政府职能的转变,往往不能及时给予帮助,反而是宗教组织主动上门提供物质上的救济与帮助,为其祈祷、聚会,使其在精神上获得慰藉与寄托。在此情况之下,加入宗教也就不足为奇了。
2、家族的影响
作为农村社会最核心的基本单位,家庭氛围对家庭成员具有超强的熏陶功能,尤其是当这个家庭的核心成员信教时。基督教对于家庭的影响是巨大的,在某一家庭成员初信阶段并往往会造成家庭传统的抵制,但家庭的抵制力随该家庭成员的信教年限增加,有逐渐减弱的趋势,并且家庭成员的身份(是否是家长,是否在家庭结构中具有较大影响力)对其他家庭成员的抵制力强弱有相关性,经过研究发现,在家庭结构中处于主导地位(家长)的成员归信,更易于造成全家归信的现象产生。另外,亲朋好友“信主”也是信徒增加的催化剂之一。
3、心理需求
当前,农村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但现实中还存在着一些生活相对失意的人,除了老年人“亲近宗教”之外,那些因事业受挫、婚姻不顺而烦恼的青年农民也常常通过信主来寻求精神的寄托。同时,在农村中妇女和老人在家庭中的地位相对较低,属于弱势群体,他们在社会生活中掌握的权力和社会资源相对贫乏。因而在社会生活中常常得不到重视,精神和感情世界更是无人关心,因而他们转向从宗教中寻求安慰与支持。农村社会性竞争和家庭结构转变还将继续,基督教传播的这个社会基础只会更加深厚,不会削弱,因此,基督教传播将更加迅速。
(三)基督教自身作用
1、教义的魅力
宗教信仰通过有限的现世与无限的来世的连接,使信徒保持对来生的想象与敬畏并奉行教义教规、遵守道德伦理规范。基督教追求的是“来世”、“天国”等未来梦想,认为现世的一切都是为了这个目标。于是信众们便要甘心忍受现时的苦难、克制自己的欲望,以追求“永福”。基督教不仅平等地对待每位信徒,尊重每位信徒的人格尊严,而且更关注信众之间的互动、分享和共融。通过礼拜天及其他形式的聚会不仅丰富了信众的宗教生活,也满足了其归属感的心理需要。
2、自主调适
在长期的基督教福音传播中,产生了一批具备一定知识能力的土生土长的“福音传播者”。他们把基督教的理论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融入自己的理解,以一种当地人喜闻乐见的形式、用带着浓重的当地口音的普通话甚至直接用当地方言履行着“布道者”的职责。这种“主归中华”的谦逊态度和厚德载物的中国化精神,使得基督教在基层百姓中间得以“自治、自养、自传”。此外在聚会形式上也更灵活,更加人性化,照顾到了村民的现实。
四、结语
伴随着基督教在中国的快速发展,也出现了许多矛盾与问题。正确对待和处理基督教在中国的快速成长出现的种种问题,关注教会内外的各种变化及其影响,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正确处理教会发展中出现的矛盾,提高教徒信仰素质,是基督教在中国健康发展的基本前提。
中国农民长期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积聚了不少落后因素,又承受着许多精神压力。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农民迫切需要一个平静快乐的精神家园。他们中的一部分人选择了基督教,这实际上是选择了逃避和退却,并不能真正摆脱精神的困境。如果不重视农民的精神需要和精神困境,他们可能会成为时代的观望者、徘徊者。因此,帮助农民重建一个既能够满足其多重精神渴求,又能够引导其改变落后思想的、文明、科学的精神家园,便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同时,主动掌握基督教在中国传播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有助于政府和中国教会把握历史机遇,一方面促进基督教在中国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从正面引导基督教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力量。
参考文献:
[1]李建生.目前基督教在新疆的传播及影响—兼谈基督教传播与商业发展[J].甘肃社会科学,2009,(6).
[2]陈文江,严学勤.基督教传播的“技术化”机制与实践——以甘肃省榆中县农村的实证研究为例[J].青海民族研究,2008,(4).